「怪才」羅隱《蜂》詩賞,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2020-12-20 意愛笑

《蜂》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詠物喻理詩。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

創作背景

(公元833年)羅隱出生在新城(今浙江餘杭)。羅隱小時候便在鄉裡以才學出名,他的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年紀很輕,名聲已經傳的很遠了。

(公元859年)26歲的羅隱至京師參加進士考試,但歷時七年均未及第。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沒有考中的原因並非是他沒有才學,而是因為他持才傲物、為人狂妄、試卷裡的文章諷刺意味又太強,雖然當時的宰相也很欣賞他的才華,但也無濟於事。

對當時考試制度、朝廷失望的羅隱,看見人民辛苦在田間地頭勞作,而部分朝廷官員卻不勞而獲,於是非常的憤懣,而寫下這首諷詠物喻理詩《蜂》。

《蜂》詩歌賞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到處都有他們。後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徵的「勞動者」意象,為誰辛苦為誰甜」話鋒一轉,擺給讀者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辛辛苦苦的勞作,到底又是為了誰呢?表達了作者對唐末朋黨傾軋、宦官專權、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象,深惡的痛恨之情。

翻譯: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峰,無限花開的風光,都被蜜蜂佔領。它們採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羅隱著名的詩句

《贈妓雲英/嘲鍾陵妓雲英》詩中寫到「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才高八鬥,雲英姿色出眾,才藝一絕,怎麼可能是不如人呢?只是當時的社會,並沒有給他們施展的機會。羅隱在《自遣》中寫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表達了有才之士卻不能施展報國的無奈。《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他反對把吳王夫差的亡國歸罪於西施。在《孟浩然墓》中寫到,「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批判了當時社會對書生的冷遇。墳墓的高低顯示了人死後禮遇的高低。

羅隱他還有「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家財不為子孫謀」、「任是無情也動人」等經典膾炙人口的詩作。

出眾的才學

在小品文《讒書》(憤懣不平之言,不遇於當世而無所以洩其怒之所作)中,羅隱寫道:我來到京城七年,饑寒交迫,幾乎不像一個正常人了。丁亥年的正月,拿過這本書來自己罵自己:他人用書得榮譽,你卻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書取富貴,你卻因此得貧困。所以,我的書不過是自己讒媚自己罷了,就叫讒書吧。羅隱的朋友中了進士,羅隱寫詩祝賀,而這個朋友的父親卻說:兒子及第我並不高興,高興的是得到羅公詩文一篇。宰相鄭畋的女兒非常喜歡羅隱的詩,經常拿著他的詩文讀。但有一次羅隱到她家裡拜訪父親時,她忍不住偷著看了看這位才子,但因為羅隱長的太醜,讓她結果大失所望,從此再也不看羅隱的詩文了。

關於羅隱有很多的傳說故事,這裡就不多述。「不才不怪,不怪不才,才怪!才怪!」羅隱便是如此吧。「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意愛笑:意而愛,愛而笑,笑而詩。關注「意愛笑」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羅隱與《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朝廷官員佔據高位,不勞而獲,卻過著豐衣足食、作威作福的生活,肆意揮霍廣大勞苦人民的勞作成果,想到這裡,羅隱心中十分氣憤,提筆寫下了這首《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的《蜂》想要諷刺什麼人
    在他的詩歌作品中,就有這麼一首諷刺性小詩,影響頗大,可是對其理解,後人卻頗有爭議,這首小詩就是《蜂》。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我們現在人說蜜蜂,總是誇讚他的勤勞,這或許就跟我們從小受到的各種教育有關。
  • 《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名句】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不知你採得花粉釀成蜂蜜後, 為誰付出辛苦為誰釀造甘甜?
  • 蜂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藏在王熙鳳名字裡的秘密
    蜂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女中丈夫也好,人中龍鳳也罷,都不足以彰顯鳳姐作為管家對家族所做的貢獻,倒是籤中這句「風採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更能概括她的人生。為詩社討銀子和為惜春要作畫工具,李紈帶大家鬧鳳姐,鳳姐兒央求李紈道:「好嫂子,你且同他們回園子裡去。才要把這米帳合算一算,那邊大太太又打發人來叫,又不知有什麼話說,須得過去走一趟。還有年下你們添補的衣服,還沒打點給他們做去。」
  • 每天一首古詩詞|羅隱: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第61首詩詞。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蜂》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熱情地讚美了辛勤勞動的蜜蜂,表達了對廣大民眾的讚譽,同時也暗喻著詩人對不勞而獲者的痛恨與不滿。前兩句寫蜜蜂佔據了無限風光,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無限花開的風光,都被蜜蜂佔領了。」不論「、「無限」,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詩人對蜜蜂的讚美與欣賞。
  • 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民間流傳了許多關於羅隱的神奇故事。傳說羅隱是地仙,玉皇大帝怕他當上皇帝會攪亂乾坤,就派天兵天將來換掉羅隱的仙骨。渾身的仙骨都換掉了,只因當時羅隱咬緊牙關,所以牙床骨沒有換得去,留下了一張「聖賢嘴」。這些傳說基本體現了羅隱批判社會的精神。《蜂》是一首詠物詩,通過歌詠蜜蜂來寄寓感慨。這裡的蜂是指蜜蜂。
  • 老師到底為誰辛苦為誰甜?
    古話說:「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意思是蜜蜂採百花而成蜂蜜,它是在為誰辛苦奔忙為誰提供甜蜜?語出唐•羅隱《蜂》。老師是為學生辛苦,為學生甜嗎?是,又不全是。又到畢業季,大、中、小的畢業生都會做感謝師恩的文章,這是應該的,老師也有理由享受這份榮光。因為老師有不一般的付出。但老師不應該沉醉其中。老師是為職業而辛苦而甜的,也是為自己而辛苦而甜的。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6首最美古詩詞謝師恩
    就好似那潤物無聲的春雨,你們以言、以行,告訴我們什麼是美,為我們描繪知識的樣子,還有很多做人的道理。▲謝謝老師,謝謝你們用自己的學識,為我們鋪就成長的道路。古希臘哲學家曾說,知識就是光。如果不是你們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一輩子就如在黑夜中行走的瞎子,永遠在蒙昧中渾渾噩噩。你們打開課本,一根粉筆書寫巨人的智慧,從此,光,照了進來,一顆種子開始萌芽、生長。
  • 古詩賞析二十五:羅隱《蜂》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就此對政治徹底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他的作品內容開始轉變為對統治者的諷刺和批判,並對勞動人民的辛苦勞作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首作品就是對剝削階級不勞而獲的諷刺。作品賞析這首詩屬於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在平地山尖各處飛忙,經歷各種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讓開學的日子一再延期。本該返校的孩子們現在卻依然在家。假期延長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孩子們足不出戶,全都宅在家中,沒有了老師的監督和學校的約束,孩子們的學習怎麼辦?家長監督不到位怎麼辦?孩子們偷懶不學習又怎麼辦?
  • 古詩文學習040:四年級下冊,羅隱《蜂》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②〔採〕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譯文不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佔。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賞析羅隱(833—909),唐末文學家,其詩頗有諷刺現實之作。
  • 教師有多辛苦,羅隱的這首詩寫得最透徹,讀完了心疼所有老師
    教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也是一個辛苦的職業。教師是太陽底下崇高的事業。教師一生都兢兢業業,在三尺講臺上,用三寸粉筆揮灑青春和熱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說。老師的一生,教育了無數的學子,不僅向他們傳輸知識,更教育他們做人的道理。
  • 很適合勞動節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說到了心坎裡
    適逢「五一」國際勞動節,筆者在這裡就向大家分享一首,很適合勞動節讀的經典詩篇,即唐代詩人羅隱的《蜂》。或許單從詩題來看,有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陌生。但是這首詩中的名句:「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我想大家就耳熟能詳了。畢竟,隨著「勞動最光榮」思想成為一種普遍觀念,「蜂」無私奉獻和辛勤勞動的形象,成為了一種美德的象徵,被人們廣為稱頌。
  • 20200916每日一首 蜂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4)採: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2.譯文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佔。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讚揚了蜜蜂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精神品質。
  • 採得百花成蜜後 春風化雨桃李香
    他們就是成縣城關中學2020屆九年級畢業班教師團隊:一個靜守從教初心,春風化雨,默默耕耘,用父母般的情懷呵護學生成長,開拓創新,超越自我,為教育事業奮鬥不止的團隊。寒暑易節,他們始終遵循著城關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每個孩子都重要」的辦學理念,肩負起全縣2020屆五分之一的教學任務;朝暉夕陰,他們如一踐行著「明德崇禮、求真向善、健體尚美、團結進取」」的校訓。
  • 他是唐朝最倒黴的詩人,一生鬱郁不得志,寫下一首很具有諷刺的詩
    羅隱很多的詩都很簡練,看似很普通,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其實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寫出了最真實的人性,譬如這首《蜂》,那就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整首詩意境高遠,儘管只是描寫了蜜蜂。其實詩人是借用蜜蜂告訴了世人,一個人往往很有才華,但是不可能會有有成就,有的時候努力了也不會成功。當然努力的前提,但是如果不努力的話,自然是不可能會成功。
  • 詩詞丨一朵淺花,一隻蜂來,採擷蜜甜
    把三百座名園裡的花蜜全採了一個空,誰知道它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採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春思宋 方嶽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詩格調清新,不用典實,通篇擬人,富於動感,體物入微,又很有韻致。花島唐 韓愈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欲知花島處,水上覓紅雲。
  • 羅隱描寫立春的詩,寫出了新意,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羅隱可能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為獨特的一位,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在描寫自身的遭遇,而且描寫的極為憂傷,他一生考了十次進士,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這也使用他變得憤世嫉俗,時常會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出自己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例如他的《蜂》,詩中便有這樣的句子「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隱藏在古詩詞裡的老師讚美詩
    比如「一日為師,百年為父」,這是用來形容男老師師恩如父恩;又比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這是用來形容女教師師恩如母恩。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大家和我一起,去尋找隱藏在古詩詞裡的老師讚美詩。李義山是晚唐著名詩人,擅長創作「無題」詩,此類詩一般用典較多,費澀難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