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描寫立春的詩,寫出了新意,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2020-12-19 塵世曉書僮

羅隱可能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為獨特的一位,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在描寫自身的遭遇,而且描寫的極為憂傷,他一生考了十次進士,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這也使用他變得憤世嫉俗,時常會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出自己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例如他的《蜂》,詩中便有這樣的句子「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樣的詩作,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直白,可謂是直抒胸臆,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不滿。

當然羅隱除了對於現實的不滿之外,他的詩作中,也還是有一些消極的東西,這也可能正是他由於內心不滿的原因,試想一個有才華的人,一連考了十次,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種非常大的打擊,所以他的詩作中,也還有這樣的句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是對於現實無奈之後的一种放任,他什麼都不想管了,只要每天喝酒,即使是有憂愁,那也等到明天再說。

羅隱除了憤世嫉俗的詩,以及表現的有些消極的詩作之外,他同樣的也描寫過一些讚美大自然的詩作,譬如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一首詩《京中正月七日立春》,這也是一首描寫立春的詩作,而且這首詩中,詩人一開篇全是數字,可以說是寫出了新意,很是值得一讀。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代:羅隱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

這首詩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獨特,尤其是開篇的那一組數字,可以說是更能夠體現出詩人內心的一種苦悶,那七個數字,看起來非常的荒誕,非常的不像詩,其實這也正是由於詩人是掰著指頭過日子,每天都在計算著日子,所以這也是一種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日子過去了一天兩天三天七天了,看來這世界的萬物,馬上又要發出嫩芽來了,而且剛好是在今日。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更加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那種苦悶,如果內心不苦悶的人,他是不可能這樣掰著指頭,在計算著日子。

詩的最後兩句,同樣的描寫的非常精彩,「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遠方的大雁由於勝利地度過了寒冬,正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成群結隊地在雲端翱翔,這近處水塘裡的魚,則是破冰而出,透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的空氣。其實在這兩句中,詩人還是另有所指,再一次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苦悶,試想那大雁都已南歸,而且那水塘裡的魚也出來遊動了,可是自己卻還要在這個地方無法回家。

羅隱的這首《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的優美,不僅描寫到了立春過後的景象,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苦悶,尤其是開頭的那一組數字,便是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憂愁,也更加的感人。

相關焦點

  • 描寫關於立春的著名古詩詞句子 最能體現立春的詩話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  詩話:這首詩在首句連用七個數字,表達了盼望立春的喜悅心情。不論是遠方歸來的大雁,又或是冰面上迸出的魚兒,都歡呼著春季的到來。
  •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庚子雙春年,一年兩個立春!
    庚子年是雙春年,也就是說有兩個立春,一個是在正月十一,也就是2020年2月4日,另一個立春是在臘月二十二,也就是2021年2月3日,而下一個春節在2021年的2月12日,所以,庚子年被稱為「雙春年」,因為它有兩個立春。
  • 今日立春,和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
    今日立春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當時的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也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
  • 今日立春!關於立春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立春「早到」上次發生在120...
    2月3日立春很罕見 上一次發生在120年前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通常2月4日是立春的正日子,但是今年的立春卻是2月3日。天文專家表示,3日立春很罕見,上一次發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而再下一次則發生在2021年。  以立春為例,就有2月3日、2月4日和2月5日這三種情況。
  • 立春吃什麼養生?2020關於立春的詩句著名詩詞立春諺語大全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這詞裡幾乎都寫到了。乾隆的詩久蒙惡評,但他有兩首《正月十二日幸圓明園》,寫於立春次日,「雪消麥隴青含潤,喜動茅簷望歲人」,「砌苔堤柳添顏色,都報韶光次第歸」,也還應景。 「蓼茸蒿筍試春盤」  立春吃什麼  立春咬春。
  • 立春| 萬木生芽是今日!
    >萬物生長冬將盡春正來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一年之初立春!今年的立春時間為2018年2月4日05:28:25農曆戊戌狗年臘月十「五九」的第九天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 【詩詞歌賦】 立春詩詞52首!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  羅隱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立春宋代  強至北風已作東風客,昨日何如今日暄。造化有期尋萬木,陽和無跡走千門。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釵頭墜彩旛。
  • 羅隱比較冷門的一首詩,短短28字,美得猶如畫……
    羅隱的詩往往寫得很深刻,雖然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字裡行間充滿了哲理,同時對於現實的生活也有著一種很細膩的描寫,正是這樣的一種創作風格,也使得他在整個晚唐的詩人中個性比較鮮明。這也就是為什麼,羅隱的詩作中,總會在寫景的同時,融入自己的對於人生的解讀,特別是這首《杏花》,原本只是在描寫杏花,可詩人還是通過對杏花的描寫,表達出自己內心的許多無奈。
  • 王勃的這首送別詩,可謂是寫出了新意,沒有了以往的依依不捨!
    王勃可以說是唐朝最有才華的天才詩人,他小小年紀便是以詩文名聞天下,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他同樣的創造了奇蹟,留下了大量的詩作,而且他的那些詩作描寫的極為唯美,無論是讚美田園風光的詩作,還是送別詩,那都是寫出了新意,尤其是他的送別詩,可謂是別出心裁,沒有了以往詩作裡的哭哭啼啼
  • 杜牧看似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卻是寫出了新意,充滿了高遠的意境!
    那麼說起唐詩裡的名作,可謂是比比皆是,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杜牧一首看似很隨性,完全是信手拈來的一首作品,那便是他的《鷺鷥》,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其實這也是杜牧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在這首詩中,詩人有感而發,寫出了新意,充滿了高遠的意境,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的《蜂》想要諷刺什麼人
    羅隱像羅隱(833—910),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人。在他生活的年代,大唐的榮耀與繁華,早已如水東注,一去不返。朝政腐敗,宦官專權,藩鎮割據,農民起義,成為晚唐的家常便飯,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羅隱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羅隱有大才,覺得自己應該能有所作為,但時代不允許,社會不允許,命運不允許,他連考十次科舉,結果一次也沒有趕上過孫山。
  • 羅隱的詩寫得很巧妙,這首《雪》看似在寫景,其實每一句都有深意
    其中以這首經典的詠雪名篇《雪》一詩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整首詩看上去好像是在描寫普通的雪景,但是詩人更多的是一種感慨,還有對於現實的無奈。由於吃盡了苦頭,羅隱對於底層,有著更為深沉的愛,對於現實的感知,也更加的強烈,畢竟他也是從底層走來,吃過了很多的苦,受盡了別人的嘲諷,但是他依舊有愛,在這首詩中他表面看似在冬天的雪景,其實他正是通過雪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同時也給予了底層民眾最深沉的愛。
  • 大年初七:萬木生芽,人丁生輝!
    唐李适《人日宴大明宮恩賜絛縷人勝應制》詩:「寶帳金屏人已帖,圖花學鳥勝初裁……向夕憑高風景麗,天文垂昭象昭回。」宋蘇轍《踏青詩序》:「眉之東門有山曰莫頤山……每正月人日,士女相與遊戲飲灑於其上。」風俗又以此日天氣陰晴佔休咎。《遵生八箋》:「七日為人,是日日色晴明溫暖則安泰,值風雨陰寒、氣象慘烈,思預防以攝生。」江南《常熟縣誌》:「正月七日為人日,晴則少疾疫。」故民間有「人逢人日喜天晴」之說。
  • 數字詩(一):詩歌中的數字經歷,連「一二三四五」也成詩
    在古詩詞中有許多標新立異的句子,今天簡單聊一聊比較有意思的幾首「數字詩」。我將分為兩期兩篇文章分別描寫有趣的「數字詩」和愛情中的「數字詩」。「數字詩」可以說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不失深意且內涵風趣,有佳作更有趣談。清朝乾隆絕對是一個喜歡漢文學和詩詞的皇帝,寫的詩歌作品數量基本上可以跟《全唐詩》的數量相比了。
  • 羅隱藝術成就頗高的一首詩,寫盡了懷才不遇的悲憤,令人唏噓難已
    羅隱,字昭諫,唐代詩人。羅隱科考十多次依舊毫無建樹,史稱「十上不第」。縱觀唐代詩人羅隱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劇的一生:他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卻屢次科場落榜,不得不轉徙依託於節鎮幕府,一生窮困潦倒,懷才不遇。
  • 古詩賞析二十五:羅隱《蜂》
    羅隱作品多為諷刺現實之作,有《甲乙集》,《讒書》及《太平兩同書》等,清人輯有《羅昭諫集》。創作背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羅隱至京師參加進士考試。然而憑他的才華竟然屢試不第,甚至於考了十次而不得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