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可能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為獨特的一位,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在描寫自身的遭遇,而且描寫的極為憂傷,他一生考了十次進士,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這也使用他變得憤世嫉俗,時常會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出自己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例如他的《蜂》,詩中便有這樣的句子「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樣的詩作,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直白,可謂是直抒胸臆,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不滿。
當然羅隱除了對於現實的不滿之外,他的詩作中,也還是有一些消極的東西,這也可能正是他由於內心不滿的原因,試想一個有才華的人,一連考了十次,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種非常大的打擊,所以他的詩作中,也還有這樣的句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是對於現實無奈之後的一种放任,他什麼都不想管了,只要每天喝酒,即使是有憂愁,那也等到明天再說。
羅隱除了憤世嫉俗的詩,以及表現的有些消極的詩作之外,他同樣的也描寫過一些讚美大自然的詩作,譬如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一首詩《京中正月七日立春》,這也是一首描寫立春的詩作,而且這首詩中,詩人一開篇全是數字,可以說是寫出了新意,很是值得一讀。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代:羅隱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
這首詩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獨特,尤其是開篇的那一組數字,可以說是更能夠體現出詩人內心的一種苦悶,那七個數字,看起來非常的荒誕,非常的不像詩,其實這也正是由於詩人是掰著指頭過日子,每天都在計算著日子,所以這也是一種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日子過去了一天兩天三天七天了,看來這世界的萬物,馬上又要發出嫩芽來了,而且剛好是在今日。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更加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那種苦悶,如果內心不苦悶的人,他是不可能這樣掰著指頭,在計算著日子。
詩的最後兩句,同樣的描寫的非常精彩,「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遠方的大雁由於勝利地度過了寒冬,正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成群結隊地在雲端翱翔,這近處水塘裡的魚,則是破冰而出,透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的空氣。其實在這兩句中,詩人還是另有所指,再一次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苦悶,試想那大雁都已南歸,而且那水塘裡的魚也出來遊動了,可是自己卻還要在這個地方無法回家。
羅隱的這首《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的優美,不僅描寫到了立春過後的景象,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苦悶,尤其是開頭的那一組數字,便是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憂愁,也更加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