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際上的平均壽命而言,50歲之後就是慢性疾病的高發期。女性要比男性提前經歷更年期,所以也更加容易中招。不少中年婦女都反映,過了50歲之後腰部常常感覺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惹的禍呢?在機能退化的階段,女性通常先要遇到的就是骨骼方面的疾病,要是發現得早些,身體也能好受些。
研究表明,50歲之後是女性骨鈣流失的高峰期,如果中年女性經常感覺到腰疼,是需要提防一下骨質疏鬆症的。這種疾病導致的腰痛通常腰腹部的肌肉會有酸脹感,但是在長時間的休息之後就能得到相應的緩解。骨量流失不可避免,脊椎的支撐力下滑帶動肌肉酸脹,形成腰痛的症狀。
可是女性朋友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性,就是骨質疏鬆只是導致腰疼的一種常見疾病,埋藏在背後的可能是婦科疾病呢?50歲女性大多數在處於更年期的階段,很多人都會忽視激素帶來的影響。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呈二倍速下降,身體也會有不少異常的反應。
女性50歲後經常腰疼,或是是2種婦科病:
第一種就是子宮內膜炎。大多數女性出現腰疼多會認為是勞累導致的肌肉拉傷或其他問題。實際上,中年婦女長期腰疼可能就是子宮內膜炎在作怪。子宮內膜炎會導致子宮內部的炎症出血、水腫潰爛甚至破損組織粘結等症狀,潛在的病症誘發了對腰椎神經的刺激,身體就容易出現腰疼。
子宮內膜炎作為高發的一種婦科病,在發病的前期大家多會忽視腰痛的信號,直到下腹部時常隱痛才想著去醫院檢查治療,到時候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子宮內膜炎的發展嚴重起來可能會導致子宮方面的癌症。在更年期這個特殊的時期,要是腰痛伴隨月經量反覆異常白帶也有變化,最好及時治療。
第二種就是盆腔炎。毫不誇張地說十個女性中就有八個有婦科病,只是病情輕重緩急不一樣罷了。盆腔炎在更年期之後的發病率更高,很多女性明明意識到白帶出血、腹部不適等症狀,但是想著沒有嚴重的影響生活,就一直拖著不治療。後期盆腔炎症對肌肉組織造成損傷,壓迫椎骨神經,就會帶來持續性的腰部疼痛。
過了50歲,如果女性朋友經常出現腰疼,建議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腹部鍛鍊,減輕不適感。身體自然趴在床上腰背挺直,雙手從胸部後兩側由上至下逐漸的向臀部推拉,就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狀。除此之外,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參加瑜伽、太極拳或者廣場舞這類輕強度的運動。
中年期防寒保暖趕快提上日程,要是婦科疾病引起的腰部疼痛,除了需要及時的謹遵醫囑用藥治療,同時也需要做好腰腹部的保暖,秋季到了出門儘量把外套穿起來,不然身體受了寒,腰部的疼痛感就會加重。女性50歲後經常腰疼不僅要預防骨質疏鬆,同樣也要警惕婦科病,幫助自己順利的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