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族」被騙30多萬元!有人還在讀高一,法院判了……

2020-09-05 中國青年網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打著「限量版」的標籤,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有不法分子看到「商機」,竟以此實施詐騙,短短一個月,從數名「炒鞋」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法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俞某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檢察機關指控,2020年3月底至4月間,俞某通過偽造聊天記錄、指使他人冒充賣家等方式,謊稱自己有阿迪達斯、耐克等限量版鞋子可以銷售,騙取多名被害人30餘萬元。

4月29日,俞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到案後如實交代了上述事實。

浦東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起案件中的被害人以「95後」「00後」為主,且多為在讀高中生或大學生。其中,一名任姓同學還未滿18周歲,目前正在讀高一。

俞某從事「炒鞋」生意已有4、5年,之前一直可以正常交貨,因為經營出現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為了掩飾自己實際上已無法發貨的事實,俞某指示別人偽裝成其上家,再讓「上家」謊稱手裡有貨,從而不斷地對客戶提出延遲發貨的請求。

浦東法院經審理後認為,俞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俞某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認罪認罰,依法從輕處罰。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炒鞋」詐騙並非個例

有人花135萬沒買到一雙真鞋!

近些年,利用「炒鞋熱」實施詐騙的並非個例。

2019年5月到7月,大學生黃偉(化名)因「炒鞋」,被一位來自山東泰安的20歲小夥子嚴強(化名)騙了135萬餘元,不僅沒買到一雙真鞋,還陷入客戶的追債之中。

2020年3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嚴強提起公訴。

此外,據澎湃新聞消息,2020年3月,畢某利用「炒鞋族」急於購買限量版籃球鞋的心理,自建微信賣鞋群,共計詐騙他人購鞋款7萬餘元。雖詐騙屢屢得手,但他越想越後怕,於4月17日到黃島公安分局王臺派出所投案自首。

目前,畢某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警惕「炒鞋」熱潮,

理智購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熱點|「炒鞋族」被騙30多萬元!有人還在讀高一,法院判了……
    【熱點 | 「炒鞋族」被騙30多萬元!有人還在讀高一,法院判了......】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打著「限量版」的標籤,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有不法分子看到「商機」,竟以此實施詐騙,短短一個月,從數名「炒鞋」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
  • 「炒鞋族」被騙30多萬元!有人還在讀高一,法院判了...
    文/中國經濟網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打著「限量版」的標籤,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有不法分子看到「商機」,竟以此實施詐騙,短短一個月,從數名「炒鞋」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
  • 熱點 | 「炒鞋族」被騙30多萬元!有人還在讀高一,法院判了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打著「限量版」的標籤,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有不法分子看到「商機」,竟以此實施詐騙,短短一個月,從數名「炒鞋」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法院以詐騙罪,對被告人俞某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 「炒鞋族」被詐騙30餘萬元,受害人多為「95後」「00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衛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看到奇貨可居,一些「炒鞋族」不惜重金四處尋找、購買,等待著升值……不過,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極易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
  • 「炒鞋族」被詐騙30餘萬元 受害人多為「95後」「00後」
    」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看到奇貨可居,一些「炒鞋族」不惜重金四處尋找、購買,等待著升值……不過,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極易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
  • 謊稱有限量版球鞋,男子詐騙「炒鞋族」30餘萬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看著奇貨可居,一些「炒鞋族」不惜重金四處尋找、購買,等待著升值……不過,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極易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
  • 指望炒鞋發家致富?炒鞋被騙維權難 年輕人最易上當
    「球鞋期貨」大多空手套白狼 炒鞋被騙維權難指望炒鞋牟利,容易落入陷阱成為接盤俠「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房」剛剛上了熱搜,這兩天,眾多炒鞋族朋友圈又被《「炒鞋族」被詐騙30餘萬元 受害人多為「95後」「00後」》的文章刷屏。「能定性為詐騙的,其實很少。
  • 虛假銷售限量版鞋詐騙30餘萬元 一炒鞋者被判5年並處罰金3萬元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被告人俞某謊稱有多款限量版鞋子可售,短短一個月間從數名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
  • 虛假銷售限量版鞋詐騙30餘萬元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被告人俞某謊稱有多款限量版鞋子可售,短短一個月間從數名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
  • 虛假銷售限量版鞋詐騙30餘萬元 上海一炒鞋者被判5年並處罰金3萬元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被告人俞某謊稱有多款限量版鞋子可售,短短一個月間從數名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法院以詐騙罪對俞某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3萬元。
  • 網絡買鞋需謹慎,小夥炒鞋「詐騙」30餘萬,買家仍「深信不疑」
    2019年年,一則「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房」的詞條,登上了熱搜,隨後全民掀起炒鞋熱,但是時隔一年後,炒鞋這個話題再度登上熱搜榜單。只不過這一次的此條,變成了「炒鞋族被詐騙30餘萬,受害者多為95後」!要知道能夠被定性為詐騙的案例,其實非常少,因為被騙人的數量和被騙金額需要達到一定量級,警方才會將其定義為「詐騙」。
  • 虛假銷售限量版鞋詐騙30餘萬元 被判5年並處罰金3萬元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被告人俞某謊稱有多款限量版鞋子可售,短短一個月間從數名愛好者中先後騙得30餘萬元。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
  • 擦鞋店洗破千元球鞋被判賠2萬,炒出來的「天價」該不該賠?
    最近,杭州一家擦鞋店因為洗破一雙鞋,被判賠償顧客2.19萬元。據悉,這是一雙AJ限量版球鞋,雖然出廠價只有1880元,但顧客購買時的價格高達3.65萬元。法院審理認為,該球鞋的價值應包含升值空間價值,故而作出了如上宣判。對此,不少人認為,鞋子本身是用來穿的,不應該把虛高的價格強加在擦鞋店身上。那麼,被炒出來的「天價」,究竟該不該賠償呢?
  • 一擦鞋店收費35元洗壞球鞋,被判賠2.19萬元,網友怎麼看這件事?
    三天後,這人去取鞋時發現兩隻鞋的鞋面均受到不同程度損壞,而且右鞋的鞋面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被店家私自更換了非原裝鞋面。於是小偉要求店家按購買價賠償遭拒,遂將店家訴至蕭山法院。最後法院結合球鞋的折舊率、實際使用時間、鞋子殘值等因素,在平衡了一下雙方利益的基礎上,認定球鞋購買價格的60%即2.19萬元作為原告損失,並判令店家限期支付該款。
  • 三位考生家長被騙30多萬元
    有人抓住低分考生家長急於讓孩子進入正規院校學習的心理,專門騙取考生家長錢財。近日,泗陽法院審理了一起詐騙考生家長的案件。去年,家住泗陽的夏先生的孩子讀高三,成績優異,上「一本」完全沒有問題。可高考分數一下來,不光孩子、家長懵了,連老師也覺得不可思議,成績比江蘇二本線還低了57分。這下,夏先生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了,為孩子上什麼學校而愁白了頭。
  • 天價限量款「AJ1 Off-White」被洗到開花,法院判洗鞋店現賠2.2萬
    不少潮牌限量球鞋炒價驚人,一手轉賣瞬間數萬元是常有的事。杭州蕭山區法院22日時就判決一起,洗鞋店把客人的「限量潮鞋」洗破還擅自更換非原廠鞋皮,判賠人民幣2.2萬元。▲被洗壞的高價AJ1OW/翻攝自中國消費者報)案中這雙當事鞋「Nike Air Joden 1聯名潮牌Off-White」芝加哥白黑紅配色,是原告小偉去年以人民幣3.6萬元在潮店購得,因為稀有所以珍惜,穿過幾次後小偉便將鞋子送往洗鞋專門店進行專業清洗。
  • 男子網上投資「炒外匯」被騙120餘萬元
    東北網11月24日訊 (王暑劍 記者包海多) 男子輕信網上投資被騙120餘萬元。今年10月9日,季先生來到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文化街派出所報案,稱其被騙120餘萬元,民警經細緻詢問,了解了季先生被騙的經過。
  • 接到這兩個數字開頭的電話,有人被騙走近30萬元……
    原本帶來便利的網絡電話卻成不法分子犯罪的工具江蘇警方近日破獲全國首例利用「95」號進行詐騙的案件「95」號來電掉進陷阱被騙近30萬2019年年底江蘇南通市民孫先生接到號碼為952750的電話對方向其推銷貸款因為正缺錢孫先生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
  • 微信群200多人都是「託兒」 女子炒期貨一個月被騙8萬元
    近日,長春網友「遙望UK的小桑村」在微博自曝遭遇黑平臺以炒期貨為名詐騙錢財,前後幾次共虧8萬元,她察覺被騙,隨即報案。目前,長春警方已經受理此案,案件正在偵辦中。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怎麼會輕易上當且被騙8萬巨款呢?記者聯繫到案件當事人趙女士,聽她復盤了自己被騙的全過程,只能感嘆:騙子真的很狡猾。
  • 天價潮鞋背後:玩家兼職炒鞋兩年賺30萬 僱人排隊搶
    天價潮鞋背後:玩家兼職炒鞋兩年賺30萬,僱人排隊搶鞋  球鞋「江湖」上,小君(化名)有一個特殊身份——炒鞋玩家。  2017年,他僱了20個人排隊購買AJ(Air Jordan)一款新鞋,並由此踏上「炒鞋」之路。兩年間,掙了近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