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金融、智能終端、網際網路、企業、健康醫藥、政務……憑藉六大行業解決方案,如今的竹間智能科技已經獲得了行業的普遍認可。就在此前11月6日,竹間智能科技更是獲得來自中銀國際、交銀國際兩大金融機構的C輪融資,融資額達2億元人民幣。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主要生產力的科技公司,竹間智能怎麼樣?竹間智能成立於2015年,由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創辦,5年多來一直致力於自然語言技術(NLT)為核心更廣泛的企業應用,提供Bot Factory™一站式的企業服務的情感人工智慧開放平臺、AICC+(AI Contact & Collaborate) 解決方案平臺、Gemini 知識工程平臺、NLPaaS自然語言處理平臺、Scorpio 機器學習平臺以及WFEA流程自動化引擎6大平臺。
以智慧金融領域為例,竹間智能目前已經覆蓋了上百家金融標杆客戶,包括交通銀行、中國銀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頭部金融企業。竹間智能怎麼樣為這些企業服務的?在具體場景中,涵蓋客戶營銷和服務所需要的智能化全場景:智能語音交互、智能質檢分析、營銷和服務輔助、外呼機器人、培訓機器人、數據洞察分析系統等,打造面向營銷、數據和服務的AI全能力服務平臺,實現全自動化、輔助、人機協作的完整形態。
在AI浪潮興起的當下,自然語言技術迅速崛起,未來即將是企業的作業系統,企業的競爭力,也將由其AI化程度所決定。對竹間智能來說,規模化、可複製是其平臺搭建和延伸的重要標準,並據此在眾多行業領域為企業提供安全可靠、可定製和可自學習的能力。
如通過為某全國著名電商巨頭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平臺AICC+,覆蓋售前售中售後全業務流程,竹間科技幫助實現真實業務請求攔截率的售前場景達87%,售後達73%,為企業節省了巨大客服人工成本。
如為某大型石油國有企業,建設一套科技管理智能信息處理及查重服務,將原本需要2人一整年才能完成對比查重的工作量,縮短至12秒,解決全量查重問題,避免企業項目重複立項,最大化利用科研經費。
從2015年創辦,到如今以六大核心平臺服務行業企業,竹間智能怎麼樣做到的?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先生曾表示:「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誤區,太關心競爭對手做什麼,花太多時間研究競爭對手,而我們只關心客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將產品做到極致。」
當前,伴隨著自然語言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日益重要流量入口,竹間智能對自身產品的不斷打磨、不斷進化,也將成為更多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