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晶振上兩個電容的作用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這兩個電容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發。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

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C(PCB上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

各種邏輯晶片的晶振引腳可以等效為電容三點式振蕩器。晶振引腳的內部通常是一個反相器, 或者是奇數個反相器串聯。在晶振輸出引腳 XO 和晶振輸入引腳 XI 之間用一個電阻連接, 對於 CMOS 晶片通常是數 M 到數十M 歐之間. 很多晶片的引腳內部已經包含了這個電阻, 引腳外部就不用接了。這個電阻是為了使反相器在振蕩初始時處與線性狀態, 反相器就如同一個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 以便於起振. 石英晶體也連接在晶振引腳的輸入和輸出之間, 等效為一個並聯諧振迴路, 振蕩頻率應該是石英晶體的並聯諧振頻率. 晶體旁邊的兩個電容接地, 實際上就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 接地點就是分壓點. 以接地點即分壓點為參考點, 振蕩引腳的輸入和輸出是反相的, 但從並聯諧振迴路即石英晶體兩端來看, 形成一個正反饋以保證電路持續振蕩. 在晶片設計時, 這兩個電容就已經形成了, 一般是兩個的容量相等, 容量大小依工藝和版圖而不同, 但終歸是比較小, 不一定適合很寬的頻率範圍. 外接時大約是數 PF 到數十 PF, 依頻率和石英晶體的特性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 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值是並聯在諧振迴路上的, 會影響振蕩頻率. 當兩個電容量相等時, 反饋係數是 0.5, 一般是可以滿足振蕩條件的, 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蕩不穩定可以減小輸入端對地電容量, 而增加輸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饋量.

電容相關文章:電容原理

相關焦點

  •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這兩個電容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發。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 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C(PCB上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
  • 實例 單片機晶振電容取值固定的由來
    相信很多剛剛接觸單片機的朋友都被前輩們前輩告誡過,對於單片機晶振電路電容,不是使用22pf,就是使用30pf。但為什麼要這樣使用?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卻很少有人了解。本文就將通過實例的方式為大家分析單片機晶振電路中的取值作用。
  • 16M晶振要配多大電容_晶振為什麼要配電容
    如果負載電容不夠準確,那麼買來的晶體準確度就會差。揚興教你怎麼計算負載電容,計算公式: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 Cg)] Cic △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 △C(PCB上電容)一般為3至5pf。
  • 晶振的原理及作用
    石英晶振不分正負極, 外殼是地線,其兩條不分正負     晶振的原理及作用   晶振是電路中常用用的時鐘元件,全稱是叫晶體震蕩器,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鐘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鐘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 一般的電路裡晶振旁邊都接了兩個電容,是起什麼作用的
    有人說是負載電容,是用來糾正晶體的振蕩頻率用的;有人說是啟振電容;有人說起諧振作用的。泰河電子劉工給大家分析:    電容與內部電路共同組成一定頻率的振蕩,這個電容是硬連接,固定頻率能力很強,其他頻率的幹擾就很難進來了。
  • 單片機最小系統解析(電源、晶振和復位電路)
    無源晶振兩側通常都會有個電容,一般其容值都選在 10 pF~40 pF 之間,如果手冊中有具體電容大小的要求則要根據要求來選電容,如果手冊沒有要求,我們用 20 pF 就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經驗值,具有極其普遍的適用性。我們來認識下比較常用的兩種晶振的樣貌,如圖8-1和圖8-2所示。
  • 晶振為什麼要加電容_需要配多大電容
    晶振是石英振蕩器的簡稱,英文名為Crystal,它是時鐘電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向顯卡、網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準頻率,它就像個標尺,工作頻率不穩定會造成相關設備工作頻率不穩定,自然容易出現問題。由於製造工藝不斷提高,現在晶振的頻率偏差、溫度穩定性、老化率、密封性等重要技術指標都很好,已不容易出現故障,但在選用時仍可留意一下晶振的質量。
  • 硬體工程師面試概率最高的題目:晶振的匹配電容計算公式
    大多數電子工程師都見過單片機中如下圖所示的形式,一般單片機都會有這樣的電路。晶振的兩個引腳與晶片(如單片機)內部的反相器相連接,再結合外部的匹配電容CL1、CL2、R1、R2,組成一個皮爾斯振蕩器(Pierce oscillator)上圖中,U1為增益很大的反相放大器,CL1、CL2為匹配電容,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接地點就是分壓點。
  • 單片機中晶振電路的作用及其常見參數
    每個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體震蕩器,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的作用非常大。本文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晶振的工作過程,以及其主要的參數介紹,在單片機中它又能起到哪些作用呢?要了解晶振首先要了解單片機。
  • 秒懂晶振以及晶振電路 讓你從「吃瓜群眾」到「技術大牛」
    在單片機中晶振是普遍存在的,那麼晶振為什麼這麼必要,原因就在於單片機能否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時鐘電路,所以單片機就很需要晶振,打個比方來說:晶振好比單片機的心臟,如果沒有心臟起跳,單片機無法工作,晶振值越大,單片機運行速度越快,有時並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對於電子電路而言,速度夠用就是最好,
  • 如果不了解晶振電容?請別說自己是晶振高手
    對於晶振,小編曾從多方面進行過介紹,如有源晶振、陶瓷晶振、金屬晶振、晶振工作原理等。而在本文中,小編將為大家介紹晶振負載電容,並介紹其於電路中的具體作用以及工作原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一、什麼是晶振電容?
  • MSP430單片機外圍晶振設計選型及參考方案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美國德州儀器(TI)1996年開始推向市場的一種16位超低MSP430單片機。它的功耗小、具有精簡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號處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
  • 電子設計中如何選擇一顆合適的電容
    電容是設計電路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電子元器件,電容的左右有濾波、去耦、儲能、諧振、RC充放電延時等,根據作用不同,電容的選型方法也不同。一般電容在應用時對電容值要求沒有那麼精確,除非在串並聯諧振電路中。根據不同的作用和大家分享一下電容如何選型。   1.用在晶片電源輸入端選型   在晶片的電源輸入端一般都會加一顆貼片電容,比如單片機的電源輸入端、運放的電源輸入端等,電容的個數與電源的通道數一致。一般這個電容選用0.1uF的。如下圖所示是AT24C02電源引腳所接的電容。
  • 12個關於晶振疑難問題的解答
    晶振外接電容不會匹配?晶振突然不起振?10個晶振解決小方法,現在知道不晚! 1、想用有源晶振,應該怎麼接?1腳懸空,2腳接地,3腳輸出,4腳電壓2、這款晶振有正負嗎?怎樣區分正負?需要接地嗎?此款產品用的是無源晶體,無源晶振無須區分正負極,不管是插件還是貼片無法接地(因為接地時外殼會起到抗幹擾作用)——只針對無源晶振。
  • 12個關於晶振疑難問題的解答
    1腳懸空,2腳接地,3腳輸出,4腳電壓2、這款晶振有正負嗎?怎樣區分正負?需要接地嗎?此款產品用的是無源晶體,無源晶振無須區分正負極,不管是插件還是貼片無法接地(因為接地時外殼會起到抗幹擾作用)——只針對無源晶振。
  • 晶振與負載電容怎麼搭配才好
    晶振的老搭檔負載電容分為C1和C2兩個貼片電容,負載電容的作用就是消減其他雜波所帶來的幹擾,從而提高電路的穩定性。大家在選擇負載電容時,可以按照電容的具體大小計算公式是(C1*C2)/(C1+C2)+6.24。
  • 晶振負載電容的計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圖中CI,C2這兩個電容就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法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一般訂購晶振時候供貨方會問你負載電容是多少 晶振的負載電容=[(C1*C2)/(C1+C2)]+Cic+△C  式中C1,C2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集成電路內部電容+△CPCB上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因此晶振的數據表中規定12pF的有效負載電容要求在每個引腳XIN 與 XOUT上具有22pF 2 * 12pF = 24pF = 22pF + 2pF 寄生電容。
  • 一文看懂rtc實時時鐘和單片機時鐘的區別
    在個人計算機上這些部份被分成若干塊晶片,安裝一個稱之為主板的印刷線路板上。   rtc實時時鐘如DS1302是一個單獨的時鐘晶片,和單片機連接後,可以設置時間和鬧鈴時間,並讀取時間進行顯示,普通單片機要做時鐘需要佔用其較多資源,並且斷電後沒法保持。
  • 晶振怎麼測量好壞_如何使用萬用表判斷晶振的好壞
    二、晶振功能作用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鐘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鐘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蕩器。最常用的兩種類型是晶振模塊和集成RC振蕩器(矽振蕩器)。晶振模塊提供與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矽振蕩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蕩器高,多數情況下能夠提供與陶瓷諧振槽路相當的精度。   選擇振蕩器時還需要考慮功耗。分立振蕩器的功耗主要由反饋放大器的電源電流以及電路內部的電容值所決定。CMOS放大器功耗與工作頻率成正比,可以表示為功率耗散電容值。
  • 單片機硬體設計原則:抗幹擾常用方法
    大的電感可能會在Vcc走線上引起嚴重的開關噪聲尖峰。 防止Vcc走線上開關噪聲尖峰的方法,是在VCC與電源地之間安放一個0.1uF的電子去耦電容。如果電路板上使用的是表面貼裝元件,可以用片狀電容直接緊靠著元件,在Vcc引腳上固定。是使用瓷片電容,這是因為這種電容具有較低的靜電損耗(ESL)和高頻阻抗,另外這種電容溫度和時間上的介質穩定性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