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4個交易日數值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明顯。同花順數據顯示,10月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7.13150,當日最低至7.15330,相較於10月14日盤中高點7.04940,已升值超過千點。而在離岸人民幣匯率方面,10月9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7.13820,當日最低至7.16750,相較於10月14日盤中高點7.05095,也已升值超過1100點。
對此,我們認為,短期內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上漲超過千點,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一方面,受到中美貿易談判利好因素的影響,使未來中國出口貿易份額進一步增加,市場對中國經濟形勢未來預期普遍看好。從更長期的因素看,儘管前三季度,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出口貿易增長受阻,但中國經濟整體表現相對穩定,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市場投資者對人民幣還是普遍看好。
另一方面,為了穩定人民幣的匯率,央行今年多次發行央行票據。9月26日,央行在香港成功發行6個月期100億元的央行票據。據了解,2018年11月以來,央行先後在香港發行也11期央行票據,規模共計1300億元人民幣,期限品種以3個月、6個月和1年為主。央行在離岸市場發行央票主要是回收離岸市場的流動性,穩定匯率預期,同時可以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等多個政策目標的實現。
回望今年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降229點至6.9225,跌破6.90關口。與此同時,當日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跌破「7」關口。由於「7」被視為人民幣匯率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重要心理關卡,匯率「破7」很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因而備受關注。現在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漲幅超過千點之後,很多人關心人民幣匯率能否收回前期失守的7關口。對此,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能否收回7關口,將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總體可能性並不大。
首先,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受益於中美貿易差商的利好,但從長線來看,人民幣匯率是否有望收復7關口,取決於中國經濟是否穩定,從目前來看,中國的GDP有小幅下滑的趨勢,因為如果僅靠新經濟、新消費並不足以拉動國內經濟的V型反轉。原因很簡單,新經濟對GDP的拉動作用還很有限。而新消費由於受到高房價、物價漲的影響,居民消費能力擴張舉步維艱。
再者,人民幣匯率要想收復7關口,美元指數必須要進入到貶值周期,而目前美元指數在98.41的歷史相對高位上,人民幣匯率要想持續上攻,恐怕難見成效。從表面上看,美聯儲近期第二次降息,以及購買短期的國債,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多次強調,這不是在搞QE,也不是進入到降息周期,美聯儲也無意於大水漫灌。而且鮑威爾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指望美元指數步入下跌通道的可能性不存在。如果美元指數不跌,人民幣要收復7關口是有難度的。
最後,人民幣匯率能否收復7關口,要看央行願不願意收回。其實在央行看來,人民幣匯率只要在一個箱體內震蕩,做到穩中有貶就好,也並非一定要升值為主。因為,在目前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人民幣適當的貶值,更有利於中國的穩定出口增長,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所以,如果央行並不急於收回7關口,也並採取任何措施,僅靠市場的自身力量要想收回7關口的可能性較小。
人民幣匯率近期一下飆升了千點,這主要是中美貿易磋商取得了實質性成功,以及央行發行央票穩定匯率。現在很多人在問,人民幣兌美元能否收復7關口,我們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在一個大箱體內波動,做到穩中有貶,這樣則更有利於中國商品的出口,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如果一味的升值,反而給現在國內的出口貿易雪上加箱。所以,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應該是穩中有跌,而不在於拘泥於是否收復7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