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是老師的本分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NKU新媒體 南開大學

「從過去這大半生的經歷看,歷史給我最寶貴的機遇是做老師,而我最值得慶幸且將終生不悔的是做了老師。」逄錦聚教授發自肺腑地說。

近日,2020年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獎表彰大會召開,逄錦聚教授榮獲本年度教育教學終身成就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談了自己從小學教師、中學教師、黨校教師,最後成為南開大學教師並在此教書育人的人生經歷。

自1984年南開經濟研究所畢業留校至今,逄錦聚教授36年間一直從事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先後為本科生開設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問題講座,為研究生開設政治經濟學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課程。作為南開園裡著作等身的教書先生、德高望重的教學名師、享譽國內學術界的知名學者,他始終堅守著「教育教學、立德樹人是老師的本分」這一樸素信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取決於多種因素。但只有個人願望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吻合、主觀願望與客觀條件相符時,個人願望才能實現。」逄錦聚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時寄語南開師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充滿深意亦飽含深情。

「年輕教師代表著南開的未來,他們身上寄託著南開的希望、國家的希望。我將盡最大努力與中青年老師一道,繼續立德樹人,做好工作,不負眾望。」逄錦聚教授在獲獎感言中如是說。

知中國,服務中國

「研究生期間,我攻讀的是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做老師後從事的還是這個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幾十年過來,我感受最深刻、得益最多的是南開的優良傳統和學風。」談起在南開,逄錦聚教授感觸良多。

「南開經濟學歷史悠久,是久負盛名的學科,曾最早倡導經濟學『土貨化』『中國化』『民族化』,曾在近代中國最早招收和培養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南開學者從中國實際出發編寫第一部《財政學》教材,最早開展物價調查和統計分析、編制物價指數,並用英文傳播到世界,產生重大影響……」逄錦聚教授感慨,是南開「知中國,服務中國」的辦學宗旨始終指引著經濟學科的老師們在長期辦學中紮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創時代之先河,發經世濟民之強音。

從一名南開學子到南開教師,百年南開歷史文化積澱滋養著、砥礪著一位經濟學人和大學教師的「人民情懷」,教書育人,始終不渝。

聚名師,培育英才

「一個人能在名師聚集的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實乃人生極大的幸事。」

逄錦聚教授介紹,初到南開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南開有名師」。上世紀80年代,南開經濟學科聚集了大師級的教師「天團」,「導師組由谷書堂、蔡孝箴、朱光華、賈秀巖四位教授組成,為我們開課和講座的有:滕維藻、錢榮堃、楊敬年、魏勳、熊性美等,他們不僅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專業知識,而且諳熟教育規律,思路開闊,有先進的辦學理念。」

除課堂學習外,研究生還隨導師參加全國性高層次學術研討會、躋身大師雲集的學術前沿,到改革開放先進地區調查研究、大開眼界。「南開的校訓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要把學生培養成知識、素質、能力綜合素質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向社會,聯繫實際,注重實踐是極為重要的。」 在逄錦聚教授看來,南開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要持續發揚和創新。

做老師,教學第一

數十年來,教育教學成果卓著,尤其對編寫教材情有獨鍾,這些都源自於逄錦聚教授的「教師」感悟:

教學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圍繞「立德樹人」把傳授專業知識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結合起來。「我要求研究生要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結合起來,這既是自己的體會也是吸取前人的經驗。」

要研究並形成能夠站到時代前列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講一門課,老師不僅要解決好講什麼知識和怎麼講好知識的問題,還要解決好為誰講知識和如何把握好知識裡的思想導向、價值導向問題,寓思想道德教育於知識傳授之中。」

同時,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教師的本分是教學,但為了教好學需要扎紮實實地做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是艱苦的探索真理的活動,科研成果有兩種作用,一是轉化為教學內容、教材內容,目的是教好學生;二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做老師首先要發揮好第一種作用。發文章、出專著是必要的,但不是目的。」

「老師要做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與學生能做知心朋友、進行充分交流、教學相長的人。」逄錦聚教授說。

2020年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終身成就獎

獲獎者——逄錦聚

逄錦聚,南開大學講席教授,為中央聯繫的哲學社會科學專家,現任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宣部南開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指委主任、教育部社科委馬克思主義學部召集人。歷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專業教指委主任委員,天津市人民政府參事等職。

逄錦聚教授於1984年起在南開大學任教,長期從事經濟學人才培養、教學與科學研究,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政治經濟學」等多門課程,培養博士生60餘名。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獲中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四部門授予的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組織全國13所高校經濟學基礎理論人才基地建設,獲全國高校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終身成就獎。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事跡為十幾家中央媒體報導。

擔任南開大學副校長期間,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協助校長,與全校師生一道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形成並總結概括了具有南開特色的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育人模式,在全國高校產生廣泛影響,南開大學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獲優秀。

作為首席專家召集人主持編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任第一主編的《政治經濟學》教材為全國高校使用,參與中央和教育部主管的130多部文科教材審議,對推動全國馬工程教材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組織創辦「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試點班」和全國「政治經濟學」大講堂,培養了大批理論經濟學人才和師資。受教育部委託,主持制定經濟學專業規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規劃等,為推動全國高校經濟學和思政課教學建設改革作出重要貢獻。

往期回顧:

喜報!南開31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祝賀!南開大學陳軍院士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南開&華為牽手 協同孕育新計算人才南開「橙心橙意」,守護贛南「橘海」南開女團,讓china火起來!

來源:南開大學新聞中心新媒體中心

記者:藍芳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立德樹人是老師的本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饒火蘭:牢記初心使命 潛心立德樹人
    饒火蘭,連城三中物理教師,愛崗敬業,工作勤勉,腳踏實地,富有愛心,團結協作,刻苦鑽研,牢記初心使命,潛心立德樹人,獲評連城三中首屆師德標兵。饒老師刻苦鑽研,積極進取,積極閱讀有關專業材料,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認真細緻研究教材,教會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通過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通過學習,聽課等教學活動,吸取相關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誌了解現代教育的動向,開拓教學視野和思維。
  • 把好立德樹人的育人「生命線」
    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五大基本職能,其中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本分,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青島大學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對標育人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探索育人新方法新實踐,融教師育人、課程育人、專業育人、文化育人、學生思政於一體,創新構建「一二三四五」育人體系,推動育人工作在體系創新中實現實踐新轉變。「一」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體系核心。
  •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也是在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千百年來,雖然對「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不同的時代各有側重,但是,教育承載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卻從來沒有改變。「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 【立德樹人】吳宏春:深化立德樹人內涵 規範教書育人行為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秉持建校122年及遷校62年所形成的優良師德文化,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堅持「四個服務」和「四個統一」,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全面推進「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識育人、感情育人」,通過建立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實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
  • 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 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大會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為主題,向光榮退休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表示感謝,表彰一年來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和榮譽的老師,歡迎新入職老師,以熱烈、簡樸、隆重的方式慶祝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節日。校領導劉波、宋學鋒、曹德欣、蔡世華、付恆升、周國慶、卞正富、王增國、周福寶出席大會並在主席臺就座。
  • 做好老師,做中國好老師,做中國立德樹人的好老師
    4月3日下午,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科院院長成尚榮先生受邀光臨南外仙林分校,為全體教師做了一場報告,主題為《做中國立德樹人的好老師》。「立德樹人」是中華民族的育人初心中國好教師,當前最根本的任務是要將立德樹人落實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落實在每一節課中。立德樹人,最具有中國特色,最具有「中國心」「中國表情」。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早就有「立德」「樹人」的概念和意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就有「明德」。
  • 新時代如何立德樹人
    高校思想道德建設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立德樹人,「德」字為先。如今,越來越多高校把學生日常表現納入考核目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德育教育。  探索多元德育教育途徑,構建自主化教育機制  立德樹人,入心為要。
  •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2016年10月10日 15:46: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近日有新聞報導一些女大學生為了錢財陷入了裸貸風波
  • 立德樹人,砥礪前行
    立德樹人 砥礪前行 潮州市楓溪區楓溪中學 潮州市楓溪區楓溪中學微信號 cz_fxzx 功能介紹 校園文化 通知公告 家校互動 收錄於話題Teachers' Day金秋九月,楓林盡染,丹桂飄香。邱少瑩老師的「一個楓中人的驕傲」的情感體驗,令在場的領導、老師都為之動容。雷振宇主任講話第四個議程是雷主任作重要講話。雷主任先向在座的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感謝。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 扣好教育「立德樹人」的扣子
     「立德樹人」,從字面上理解即為立德和樹人之義。何謂「立德」?意為樹立德業,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 怎樣立德如何樹人
    原標題:怎樣立德如何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 「四有好老師」 | 李永紅:堅守初心 立德樹人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及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特推出「師德師風」建設專欄,通過宣傳師德師風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典型先進事跡,引導廣大教師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 人民日報:立德樹人是根本
    看似矛盾的回答中,這位諾獎獲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樹人。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對十七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後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
  • 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為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增強教師對教育事業責任感和使命感,2020年9月16日,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崗小學開展了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為主題的師德培訓活動。老師們在新學期將從嚴要求自我,踐行師德師風規範,認真執行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
  • 北航今日頒發學校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晨興音樂廳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為優秀教師們頒出「立德樹人卓越獎」和「立德樹人優秀獎」的獎項。據介紹,這是北航教師的最高榮譽,本次共15名教師獲得了上述榮譽。「感謝學校領導對於奮戰在一線的我們給予的鼓勵,驀然回首,一下三十年過去,感慨萬千。」
  • 王金髮教授:立心鑄魂 立德樹人
    王金髮教授的講座生動風趣13日下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金髮教授作《立心鑄魂 立德樹人》專題講座。講座以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序,圍繞教育的時代使命、教師的時代使命、立心鑄魂、立德樹人、終身學習和奮鬥換幸福六個方面展開闡述。他表示,育時代新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目標指向,「四有好教師」「四個引路人」「六個下功夫」「四點希望」是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心中裝著學生才能立心,有奉獻精神才能鑄魂。
  • 新時代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摘要】新時代我國將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就要找準立德樹人的基點,興師德、育師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引導青年學生加強自我修養。
  • 小學老師壓力大想辭職,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咋做?
    四川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小學老師因在家長群中公布學生的成績,被家長質疑傷害家長和學生的心理,並揚言要告到縣文體局,小學老師因此感到壓力大想辭職。以此事件為背景,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你作為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你怎麼做?
  • 立德樹人:跨越「知」與「行」的距離
    調研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當前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建設中,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機制狀況良好,調研對象對當前學校立德樹人工作呈現出總體滿意的態度。但同時調研也發現,立德樹人工作還存在有好的理念和目標,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有好的認知、能力、期待和判斷,但缺少足夠的行動。是什麼阻礙了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有效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