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五大基本職能,其中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本分,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青島大學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對標育人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探索育人新方法新實踐,融教師育人、課程育人、專業育人、文化育人、學生思政於一體,創新構建「一二三四五」育人體系,推動育人工作在體系創新中實現實踐新轉變。
「一」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體系核心。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原則,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堅持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一二三四五」育人體系創新構建的根本遵循和邏輯起點。「立德」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樹人」是要強本領、守根基、有格局。立德樹人,要既有理想信念,又能明辨是非;既懷高尚品格,又練高強本領;既存浩然之氣,又持廣闊胸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首要的是準確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內涵,傳學生以大道,授學生以大業,解學生之大惑。立德樹人作為「一二三四五」育人體系核心,體現在其作為一條「生命線」,統領育人體系的內容、路徑、方法和目標,融入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學校圍繞這個核心辦學,學院圍繞這個核心育才,教師圍繞這個核心教學,學生圍繞這個核心求學,一切工作都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檢驗育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
「二」即以知識教育和人格教育為支撐,是育人體系的兩翼和抓手。人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育人體系中,青島大學將知識教育和人格教育視同一律,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既教學生專業本領,又幫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知識教育是教本事的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習得知識、獲得經驗、涵養智慧。抓好知識教育,關鍵在于堅持「以本為本」,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同時強化研究生教育,重點是補短板、抓盲點。
「三」即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是育人途徑。「三全育人」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一二三四五」體系的育人實踐路徑,也是體系創新的關鍵環節。落實「三全育人」,關鍵是匯合育人元素、凝聚育人力量、整合育人功能,通過資源共享、隊伍融合、文化引領,把各類要素集聚起來,給學生以知識教育、人生啟迪、精神力量。青島大學圍繞「如何育人」,實施全局思考、系統設計、整體推進。全員育人,凝聚全體師生醫務員工和社會各界力量,實現育人的「1+1>2」效應。全過程育人,拉長鏡頭,延展時間維度,讓育人無時不在。堅持讓育人工作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構建入校前階段、學業中階段、畢業後階段「三段式」全過程育人格局。新生入學前,實施前置育人,聚焦大學生涯發展思考和人生理想啟蒙,制定入學前育人任務清單,推薦學習書目,開展學前教育。全方位育人,調廣焦距,拓寬空間坐標,讓育人無處不在。
「四」即有溫度、有溫情、有溫暖、有溫馨的「四溫」教育,是育人方法。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正深刻改變高等教育,傳統大學「有形」的課本課堂、教育體系等正在發生沒有教材、沒有課本、沒有圍牆的「無形」變化,大學的人格教育、成人教育也應隨之改變。新形勢下,隨著育人空間的無限擴大,傳統大學的權威面臨挑戰,傳統教育管理的吸引力、控制力也出現下降。大學的育人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在創新中以變應變,不斷為傳統的管教育人模式「加溫」。青島大學堅持有溫度、有溫情、有溫暖、有溫馨的「四溫」教育理念,倡導全員做學生的人生知心友、成長貼心人、青春領路者,施以有感染力的教育、感動人的教育、愛的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育人目標。
「五」即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五成」教育,是育人目標。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校深刻領會立德樹人內涵,著眼學生成長成才進階,將助力學生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五成」教育作為目標導向,著重塑造學生誠信、關愛、責任、擔當的品質,培養學生自律、自尊、自強、自愛、自信的品格。「成人」和「成才」是育人的初級目標,「成人」在於立德,「成才」在於樹人,從思政體系、學科專業體系等方面進行科學規劃配置,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塑造價值體系。如切如磋,乃以器成,成才不是終點。學校一切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注重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學生的格局和視野,引育學生成「器」。器經雕琢才為用,人在事上磨方有益。要成為「有用」之才,為國所用、為黨所用,就要成事。「成功」是貫穿學生終生的奮鬥目標,是學校全過程育人的目標追求。學校精心設計實施「校友助力工程」,幫助校友在各行各業脫穎而出,成為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的優秀代表。
(作者系青島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