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內有一顆「石頭」,一旦掉落就會進入「彈珠遊戲」模式,感覺天旋地轉,唯一能讓眩暈暫停的辦法,竟然是「一二三木頭人」的遊戲。如此奇怪的疾病,實際上是「耳石症」的典型症狀,醫院神經內科、耳鼻喉科每天都能接診1—2例這樣的患者,昨日,50歲的患者劉女士直呼 「整個人被搞得神經兮兮」。
事實上,控制著人體平衡功能的器官除小腦外,耳朵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人的內耳裡有半規管,能感覺旋轉運動的刺激,還有耳石器,能感知重力及直線加速度的刺激,從而保持人體在靜動態下的姿勢及運動平衡。耳石器上黏附著很多極其細小的結晶,叫耳石。然而,這些「小石頭」也有掉落的可能,一旦脫落進入耳朵的半規管,就會出現強烈的眩暈。
溫州50歲的劉女士就被這種「耳石症」困擾了一個多星期。簡單的上床睡覺、翻身的動作,由於脫落的「石頭」掉進了耳內的半規管,隨著體位改變在半規管裡滾動,打破了半規管內淋巴液的平衡流動狀態,以至於每個舉動都會帶來短於30秒左右的眩暈。制止這種眩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立即做「木頭人」狀,症狀就會自然緩解。
在附二醫耳鼻喉科設的眩暈門診中,每月可以收治30餘例耳石症病人。醫生發現,門診中收治的眩暈患者,多數是耳朵內的「石頭」脫落引起。在溫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都可收診這類病人,日均也有1~2例,「這種病很多人都沒聽說,但發病率不低,嚴重的病人,低頭撿一個東西,都能感覺世界翻過來了。」
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曉凱表示,「耳石症」主要表現為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位置時出現的短暫旋轉性為主的眩暈,類似於「彈珠遊戲」,「石頭」在耳朵弧形的半規管內活動,晨起、夜臥、床上左右翻身、低頭屈身或抬頭仰視時會突然出現眩暈,視物旋轉,嚴重時伴噁心嘔吐。即便暈眩來去匆匆,可是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會令很多人感到恐慌,因為自發緩解平均要半月至一月,所以常常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目前,「耳石症」發病原因並不明確,跟年齡、感染、外傷有關,老年人、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即便是「石頭回去了」,也會有再次脫落的風險。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逐漸發現年輕的上班族群體有發生「耳石症」的問題。醫生發現,長期低頭的動作,如低頭玩手機、電腦,影響到了耳朵的供血,也可能引發耳石的脫落。
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