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很多單詞了?可別高興太早!

2020-12-27 貓博士英語

春暖花開,疫情趨緩,這些天大家的心情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小區裡活動廣場人逐漸多了起來,我所在的小區裡的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跟她媽媽引起了大家的圍觀。原來,小女孩在跟媽媽秀單詞,媽媽指著樹問她大樹怎麼說,小女孩奶聲奶氣的說:「tree!」媽媽問她小狗怎麼說,小女孩脫口而出:「puppy!」旁邊的大媽大爺紛紛誇讚,真是個聰明的好寶寶。娃開心,娃媽自豪,其樂融融。

這一幕是不是你也很熟悉?

其實,在幼齡階段,寶寶這樣背單詞,是一種誤區,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樣的「自豪」,可別高興太早!

幼兒英語課可不是語文課

學英語是目前大多數小朋友的必修課,很多心急的家長花了錢,就要看到效果。那麼他們靠什麼來評價呢?就是能不能說出中文對應的單詞,這很好理解,因為我們這一代家長,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英語課開始兩年就是老師上課考察背單詞,背得好的,就是學得好。單詞配上中文抄一頁作業本簡直是家常便飯。於是,我們說英語時,都在大腦裡有一個中文翻譯成為英文的過程,其結果就是效率低張不開口,開口後總感覺是chinglish。

其實,語言學習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我們回想下我們的寶寶是怎麼學會說中文的,就全然明了了。寶寶小時候,主要是通過聽大人說話,再把看到的事物對應語言,從而學會了說話。那麼學英語,最好的狀態也是如此。這裡請注意,並不是說背單詞不是一種方法,而是說,對於3-6歲的寶寶這種方法並不符合規律,且不高效,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長大後也很容易遺忘。

英語和漢語本身就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在一開始過分強調這種對應,只會把語言學死,運用起來非常困難,要開口時就要先在腦子裡翻譯一遍。想要寶寶學好英語,或者說啟蒙,最好的辦法是建立英語思維,那麼什麼是英語思維呢?

理解,是運用好的基礎

自然語言學習,「聽」為根基,事物特徵(特點)是線索,人腦自然的探索過程是:通過觀察某一個東西的外形,形成印象後對應語音發音,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類的大腦更喜歡通過圖像獲取信息,而6歲前的兒童,就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有體會,這也是小朋友為何如此願意看卡通的原因。

所以,大部分機構或類似貓博士英語這樣的app中常用的就有圖片、聲音、動畫與應用場景結合,是有其底層科學道理的。比如,我們都知道box是盒子的意思,那麼小朋友見過家裡的盒子,他就會把box和家裡的盒子結合起來,這種記憶,是永不磨滅的。當然也不是說不告訴孩子盒子的中文是「盒子」,而是說,學習的重點在於讓孩子理解盒子是一個什麼東西。

如何做才能逐步建立英語思維?

多聽,但不強求多說

聽是輸入,寶寶學中文也是聽出來的,簡單來說,輸入的量足夠大,頻次足夠高,就有了說的基礎。這方面,有很多成型的方法,像是聽英語兒歌和故事,看英語原版的卡通片,都是非常好的。

需要注意的是,重複頻次是非常重要的。鑑於幼兒階段孩子腦發育的特徵,建議優質的素材反覆聽,以獲得語感。中國寶寶學英語,難在沒有語言環境,我們只好生造出一種環境,去鍛鍊孩子的語感,增加頻次和輸入量就是放大語言環境的過程,長此以往積跬步而至千裡,在孩子的腦子裡就形成一種感覺。

與很多強調英語思維的攻略不同,我們這裡建議在3歲左右的寶寶,家長不要強求他們開口說。道理很簡單,中文發音都沒有完全清晰,強求說英文過於急功近利,很多中國家長即使是研究生學歷,英語寫作水平與母語者不相上下,一開口還是會露餡,何況這麼小的孩子。小孩子在初學英語時聽力肯定是大大強於口語也是自然規律,通過強大的輸入,建立的英語思維框架才是更該在意的。

相關焦點

  • 寶寶太早學會翻身,不一定是好事,別高興太早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是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孩子尤其是嬰幼兒的發育明顯超過了同齡人的發育水平,做家長的可不能高興的太早了,這種超常的"天才"背後往往存在著不幸。如果孩子過早的做出了某種不可能的動作,作家長可千萬別高興的太早,說不準要出問題。
  • 【打卡】「別高興得太早」,英語怎麼說?
    小雞孵出來之前不要數(別高興得太早、別過早下結論)►含義Not to count on something happening until after it’s already happened八字還沒一撇呢,別高興得太早。►對話A: I have a strong feeling that I will hit the jackpot.我有強烈的預感我會中大獎。B: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 別高興的太早。
  • 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
    導讀: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第一次開口是叫爸爸還是媽媽?首先叫媽媽的,不要高興得太早
    儘管辛苦,但看著寶寶每天都在成長,尤其是第一聲喊出「爸爸媽媽」,寶媽心裡是無比欣慰的。但是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大部分寶媽還是非常關心的。畢竟,自己每天屎尿都帶大的娃,是給孩子最多的愛與陪伴的人,如果寶寶大喊大叫叫「baba」或「nainai」,寶媽心裡要是沒有失落那是不可能的。
  • 寶寶兩個月就會坐父母別高興得太早,沒到這個月齡,可能不是好事
    孩子在出生之後幾乎什麼都不會,但伴隨著年齡逐漸的增加,就會學會很多的本領,比如有一些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才只有兩個月,居然已經會坐立。此時也會覺得比較自豪,認為自家的寶寶簡直是天才,其實兩個月的寶寶就會坐立,千萬不要太高興,早於這一個月齡,可能真的不是一個好事。寶寶學坐最好不要早於6個月:有很多的媽媽都會在朋友圈炫耀,說自己的寶寶很早就已經會坐立,甚至還拍了一個視頻。
  • 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
    一些孩子兒時會有一些「小聰明」的行為,雖然看著「聰明」,但是這也可能是將來他們事業有成的「阻礙」。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誠誠今年6歲了,是個活潑的小男孩。國慶節媽媽帶著誠誠去姥姥家吃飯,家裡很多親戚都回來了,
  • 寶寶第一句叫爸爸還是叫媽媽?先叫媽媽的話,你別高興太早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下寶寶後,寶媽還要忙著照顧他的吃喝拉撒,每天半夜餵奶換尿布。雖然辛苦,但看著寶寶每一天都在成長,特別是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寶媽的內心是無比欣慰的。但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多數寶媽還是十分在意的。
  • 日本漱口液遭瘋搶 買到的民眾先別高興太早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很多商品的突然爆紅都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仔細分析下來,其實它們都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聯,這大半年以來,因為疫情而走紅的商品實在是太多了,近日,日本漱口液遭瘋搶,但是不得不提醒各位,買到的民眾先別高興太早。
  • 別高興太早
    別高興太早 2017年10月21日 10:13   來源:新華社   別高興太早  澳大利亞政府19日表示準備降低對新移民的「雅思」考試成績要求。但別以為今後移民澳大利亞會變得容易:政府打算同時收緊取得澳公民身份的其他條件,放寬英語要求只是為了讓新移民政策在議會過關的小小妥協。
  • 孕媽媽別高興太早
    十月懷胎,一朝生產,每個孕媽媽都需要面臨生產的這個過程,但是對於準媽媽們來說,可能無法很好的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出現生產的信號,尤其是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很多的準媽媽都會隨便的定義就是生產的喜好,每個孕媽媽的身體都存在差異,生產的信號也都不一樣,孕媽媽們可別疏忽了。
  • 多半是這「3大原因」,家長可別高興太早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與母親有特殊的聯結,在親子關係中,不管是母子還是母女,孩子最初依賴的對象一定是母親,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依賴對象也會發生改變。多半是因為這「3大原因」,家長別不在乎小語的寶寶3歲了,作為新手媽媽,她對孩子可謂是盡心盡力,一直都是自己帶孩子。孩子出生後,小語甚至辭了工作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只為能陪著孩子成長。她的付出也是有回報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最依賴的人就是小語。
  •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別高興得太早,以後有你哭的
    其實,我經常能從一些家長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他們為孩子入園從不哭泣,不給家長添麻煩而高興。但是,說句大實話,家裡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沒準以後就有你哭的。>孩子上幼兒園哭泣,是正常的「分離焦慮」表現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身邊都有固定的人照顧,孩子往往會和照顧他的人產生親密的情感聯結
  • 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後果可能很嚴重
    爸爸在孩子面前會有挫敗感,以後會更少地參與育兒在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這件事上,媽媽心裡有多滿足,爸爸的心裡就會有多失落。如果孩子習慣性地向著媽媽,爸爸就會認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更重要,媽媽說的話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有關孩子的事情,爸爸都會習慣讓媽媽出面解決。
  • 領導給你這3種回復,看似是肯定,其實是拒絕,別高興太早
    不然,很容易會錯領導的意,加深領導對你的不滿意,成為領導主要攻擊的對象。你以為領導的回覆是對你的肯定,說不定是對你委婉的拒絕。你說你要是沒明白過來,接下來得造成領導對你多大的誤傷呢。不想被誤傷,對下面領導的3種回復就別高興太早了:1、做的不錯,我再考慮考慮別看有對你的肯定,但肯定後的轉折你不能不聽呀。既然都說做的不錯了,為什麼又要說再考慮考慮呢,不還是對你做的有太滿意嘛。
  • 8個月寶寶長到30斤,寶媽拍照發到網上炫耀,醫生:別高興太早
    白白胖胖是很多人對寶寶定義的健康理想值,在大多數人的常規思維中,「胖」代表寶寶營養吸收好,「胖」意味著寶寶身體抵抗力好。為了讓寶寶體重達到「理想數字」,很多父母在吃方面都下了「狠功夫」。前不久網絡上一位廣東寶寶就因為「胖」而出名。
  • 孕晚期腹部偏大,可能存在這一原因,孕媽別高興太早
    來到了孕晚期很多孕媽媽都說腹部偏大,當然可能存在這一原因,孕媽媽們不要高興太早。 原本自己的腰細 對於腰細也就甄別了腹部的一個凸出點了,孕期腰細的孕媽媽顯懷程度往往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孕媽媽們不需要高興的太早。
  • 廈門大學多省提前批斷檔,河北理科576可撿漏!網友:別高興太早
    廈大對於此,很多考生和家長羨慕,為什麼自己沒有這樣的運氣撿漏,其實和一些網友說的一樣,別高興得太早。比如浙江大學提前批次在江西的理科分數線是635分,比復旦低了39分,比南京大學低了24分,比中科大低了38分,甚至比電子科技大學還要低7分,很多人覺得意外
  • 別高興的太早!這些設備根本不支持!!
    按照以往慣例,iOS10勢必會在大會上首次亮相!但也別高興的太早,因為庫克肯定會在iOS10中加入「卡頓」模式!!以目前情況來看,iPhone4s和iPad2肯定無緣iOS10了。除此以外,未採用64位處理器的iPhone5和iPhone5C不知道會不會也在大名單之外,小編猜想,即使iOS10可以下放到iPhone5和iPhone5C上面,升級後也會和iPhone4s安裝iOS9的情況差不多,運行卡頓不流暢肯定在所難免了。
  • 寶寶多大可以刷牙?家長別心急,太早的話會影響寶寶健康
    照顧寶寶很辛苦,但是看到寶寶逐漸長大,小小的身體出現很多的變化,家長會感到特別的幸福。大部分的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長出乳牙了,家長看到寶寶小小的牙齒,會感到很激動,有些家長也會把寶寶的乳牙「保護好」,經常給寶寶刷牙。
  • 湖人球迷別高興太早,施洛德很強,但未必適合湖人
    湖人雖然拿下施洛德,但也別高興太早了,施洛德加盟湖人,這也意味著朗多必將離開,而施洛德在這幾點上相較於朗多是比較弱的。而施洛德的進攻能力出色,防守端的態度也很積極,不過因為身體條件的限制,他在防守威少、利拉德、哈登這種類型的後衛時候會顯很吃力,所以他很有可能成為湖人外線防守上的一個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