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後果可能很嚴重

2020-12-22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昨天聽到一位媽媽炫耀,她家孩子特別愛她。每次她跟老公吵架,孩子也不管是誰的錯,都會幫著她,並且一臉認真地指責爸爸。心裡真是滿滿的感動。其實,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畢竟哪位媽媽不希望孩子愛自己、任何情況下都會護著自己?不過理解歸理解,還得提醒一下媽媽,夫妻吵架孩子總是向著你,其實不一定是好事。這些隱患可能在等著。

爸爸在孩子面前會有挫敗感,以後會更少地參與育兒

在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這件事上,媽媽心裡有多滿足,爸爸的心裡就會有多失落。如果孩子習慣性地向著媽媽,爸爸就會認為在孩子心裡媽媽更重要,媽媽說的話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有關孩子的事情,爸爸都會習慣讓媽媽出面解決。這樣雖然能一步步增加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但是爸爸他會不自覺地少參與育兒,這又可能造成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缺失的。所以,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真的別高興得太早。

如果孩子不喜歡爸爸,媽媽在育兒時,就需要付出雙倍的精力,身體可能會變差

我們都知道,育兒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一旦夫妻當中的一方較少地參與育兒,另一方的壓力就會特別大。所以,聰明的媽媽,是不會讓孩子去討厭爸爸的。可是,如果夫妻吵架孩子向著媽媽,媽媽還非常高興,就等於在把爸爸育兒的權利剝奪過來,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今後媽媽在育兒時,就必須要付出雙倍的精力。可能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也會慢慢減少,媽媽可能會過得很辛苦,甚至身體會變差。所以,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

孩子不喜歡爸爸、媽媽獨自育兒,會影響家庭的幸福感

也許在媽媽看來,即便爸爸不參與育兒,自己辛苦一點帶孩子也沒什麼。可是,如果孩子和爸爸的關係得不到維持,父子之間的關係就會慢慢疏遠;如果爸爸對孩子的態度不管不顧,媽媽在辛苦育兒的同時也會忍不住抱怨。長此以往,親子之間、夫妻之間,難以維持好的關係,就會影響家庭的幸福感。所以,雖然看起來孩子只和媽媽親,只向著媽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這「3大原因」,家長可別高興太早
    如果孩子過分地黏著媽媽,有時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01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因為這「3大原因」,家長別不在乎小語的寶寶3歲了,作為新手媽媽,她對孩子可謂是盡心盡力,一直都是自己帶孩子。孩子出生後,小語甚至辭了工作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只為能陪著孩子成長。她的付出也是有回報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最依賴的人就是小語。
  • 這個部位發育得過快,媽媽先別高興太早,孩子可能長不高
    芬芬的女兒小時候個子躥的非常快,超出同齡人一大截,任誰見了都說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大高個,芬芬也特別開心。但是慢慢地孩子長大了,身高卻沒有明顯變化,反而比同齡人矮了不少,芬芬也開始擔心起來,為什麼孩子小時候長得這麼高,長大了卻成了小矮子了呢?
  • 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或許是在傳遞這個訊息,別高興得太早
    文|秘籍君在中國,多數媽媽承擔著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媽媽把愛給孩子,也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反饋,希望孩子最愛媽媽。如果家裡的男孩喜歡黏著媽媽,媽媽往往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若是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仍需警惕。
  • 孕媽媽別高興太早
    十月懷胎,一朝生產,每個孕媽媽都需要面臨生產的這個過程,但是對於準媽媽們來說,可能無法很好的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出現生產的信號,尤其是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很多的準媽媽都會隨便的定義就是生產的喜好,每個孕媽媽的身體都存在差異,生產的信號也都不一樣,孕媽媽們可別疏忽了。
  • 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
    每個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就算不為孩子能報答自己,也希望孩子自己將來事業有成,生活幸福。都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兒時的性格、行為都預示著將來的人生。一些孩子兒時會有一些「小聰明」的行為,雖然看著「聰明」,但是這也可能是將來他們事業有成的「阻礙」。
  • 寶寶第一次開口是叫爸爸還是媽媽?首先叫媽媽的,不要高興得太早
    懷胎十月,一次分娩,生完孩子後,寶媽還忙於照顧他的吃喝拉撒,每天午夜餵奶換尿布。儘管辛苦,但看著寶寶每天都在成長,尤其是第一聲喊出「爸爸媽媽」,寶媽心裡是無比欣慰的。但是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大部分寶媽還是非常關心的。
  • 寶寶第一句叫爸爸還是叫媽媽?先叫媽媽的話,你別高興太早
    雖然辛苦,但看著寶寶每一天都在成長,特別是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寶媽的內心是無比欣慰的。但寶寶第一聲喊的是「爸爸」還是「媽媽」,多數寶媽還是十分在意的。畢竟是自己每天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娃,是給孩子最多愛和陪伴的人,要是寶寶第句話喊的是「baba」或是「nainai」,寶媽心裡要是不失落那是不可能的。
  • 孩子老實聽話,父母別高興得太早,聰明父母用3招讓孩子更有主見
    父母喜歡太老實聽話的孩子嗎?老實聽話的孩子看起來很省心,但是父母別高興得太早,長大後容易缺乏獨立思考和反抗精神,遇事沒有主見。德國心理學家海茨進行過一次調查,以2至5歲的兒童為對象,分成具有反抗精神和沒有反抗精神的兩個測試組各100名進行調查,一直到孩子青年期進行追蹤調查。
  • 夫妻雨中吵架,孩子嚇得大哭:父母吵架,孩子是最大的輸家
    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網上一個孩子這樣描述:「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吵架,在家庭裡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 夫妻之間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居然這麼大,如何去避免它?
    一個家庭中夫妻不睦往往會傷了孩子的心。夫妻之間難免會因為一些生活的瑣事或者重大的決定而出現爭執,這些在大人眼中看來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眼中卻可能是大事,作為父母的要當心你們的爭吵會傷了孩子的心。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是隱性的,當問題出現可能父母還沒有警覺。如果父母不易意識到後果必將禍害孩子,經常面對家庭戰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際交往的障礙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是對孩子的婚姻觀,有些孩子為此表示不想重複父母的悲劇,長大以後堅決不結婚了。
  • 夫妻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為了孩子,希望你們別吵了
    許多夫妻吵架時,孩子總會在一邊哭著喊:「爸爸媽媽別打了」,年齡小的孩子不知道危險,再加上個子低,父母難以覺察到孩子靠近,這時候小孩子跑上前去勸阻的話很容易被誤傷,年齡大的孩子想要上前拉開父母,也很容易被誤傷,這種「殺紅了眼」的父母,總會在無意間誤傷到愛他們的孩子,如果孩子傷殘程度過重,甚至影響今後的生活,打架的父母將會後悔一輩子。所以父母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打架,打架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 夫妻吵架,別把孩子當替罪羊
    孩子生病父母暗搓搓高興?甚至全家人都高興?聽起來多荒謬啊,別吃驚,這樣的事時時刻刻發生在世界上無數的家庭中。家庭治療經典書籍《熱鍋上的家庭》就記錄了一個這樣的典型案例,它像一把尖刀剖開隱藏在家庭內部最深處的積疾。
  • 這種孩子看起來「鬼靈精」,實則將來很難有出息,家長別高興太早
    現在大多父母評判孩子能否有出息,就是看孩子小時候機不機靈,能不能比別的小孩腦子轉得快,能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讚揚。但是有些孩子看起來很機靈,卻是一種小聰明,上不了臺面,反倒會阻礙孩子以後的發展,難有大出息,所以家長不能高興太早,得懂得分辨,哪種是假機靈,哪種才是大智慧。
  • 年輕夫妻吵架,竟把孩子放地上賭氣而去,是親生的嗎?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每一對夫妻對待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呵護不已。然而,有這麼一對夫妻,竟然因為吵架拌嘴,一賭氣,把孩子丟在地上不管不顧,各自離開了。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孩子去逛街,因為一些事發生了爭吵,互不相讓,情急之下,孩子爸爸推了一下,抱著孩子的媽媽,大步離開了,結果媽媽也把孩子放在地上離開了。
  • 【打卡】「別高興得太早」,英語怎麼說?
    小雞孵出來之前不要數(別高興得太早、別過早下結論)►含義Not to count on something happening until after it’s already happened八字還沒一撇呢,別高興得太早。►對話A: I have a strong feeling that I will hit the jackpot.我有強烈的預感我會中大獎。B: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 別高興的太早。
  • 孕晚期腹部偏大,可能存在這一原因,孕媽別高興太早
    文/小紀講育兒 孕期腹部向來是受到無數孕媽媽重視的一個對象,在懷孕期間有不少的孕媽媽腹部都偏大顯懷,到哪裡都可能會聽到別人說一些好多,但是腹部大這說明不了什麼,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懷孕的象徵。
  • 夫妻吵架,請別把孩子當替罪羊
    孩子生病父母暗搓搓高興?甚至全家人都高興?聽起來多荒謬啊,別吃驚,這樣的事時時刻刻發生在世界上無數的家庭中。家庭治療經典書籍《熱鍋上的家庭》就記錄了一個這樣的典型案例,它像一把尖刀剖開隱藏在家庭內部最深處的積疾。
  • 「你們再吵架我就出走」,夫妻吵架不只傷了感情,還毀了孩子性格
    現代社會壓力大,家庭瑣事繁多,很多夫妻在下班回家後,常常因為一兩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吵特吵。吵到嚴重了嚷著要離婚,兩個人怒氣衝衝地揪住孩子讓孩子評判誰對誰錯,甚至逼問孩子離婚了跟爸爸過還是跟媽媽過。這樣的場景很多孩子童年中都有印象,直到長大成年後都是心裡一直放不下的痛苦記憶。
  • 媽媽,你高興一點嘛!」——媽媽的情緒大過天?
    於是,媽媽不高興的時候我也可以很高興,而媽媽高興的時候,我也可能是正在感受悲傷——這其實是心理上一個健康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容易嗎?不容易吧。哪怕是成年人,哪怕已經為人父母,我們對自己父母的情緒和感受很多時候也難以很好去分離,更遑論接納。
  • 寶寶總愛伸懶腰,除了長個外,也可能是這3種情況,媽媽別忽視
    當然有些時候父母也會保持有一定的好奇,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總是在不斷的伸展懶腰,當然也有一些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在長身體屬於發育階段,那麼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寶寶總愛伸懶腰?別高興太早,除了長個,這三種情況媽媽也別忽視寶寶總愛伸懶腰,除了長個外,也可能是這3種情況,媽媽別忽視消化不良的時候伸懶腰現在家長發現,其實在孩子吃完飯1到2小時之間也是比較喜歡睡懶覺的,其實孩子之所以有這種行為,無非是因為孩子的消化出現了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