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歡太老實聽話的孩子嗎?老實聽話的孩子看起來很省心,但是父母別高興得太早,長大後容易缺乏獨立思考和反抗精神,遇事沒有主見。
德國心理學家海茨進行過一次調查,以2至5歲的兒童為對象,分成具有反抗精神和沒有反抗精神的兩個測試組各100名進行調查,一直到孩子青年期進行追蹤調查。結果表明:
具有反抗精神組中84%的孩子,長大後是非分明、意志堅強;而另一組孩子長大後,大部分人自主能力差,僅有24%的孩子表現不錯。
由此可見,太老實聽話並不完全是優點,這樣的孩子往往不具備獨立自主意識,缺乏是非觀和懷疑精神,盲目服從,長大後也難成大器。
因此,孩子太老實聽話,父母別高興得太早,現在看著是省心,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調皮搗蛋,也不惹事生非,但是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孩子老實聽話,往往是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願和想法,3歲左右的孩子就喜歡說「不」,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非要把孩子的行為扭正過來,為的就是讓孩子聽話,怕孩子長大不好管。
孩子小時候胳膊擰不過大腿,可能會被父母的高壓屈服,父母的意願也達到了,孩子不敢不聽,而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性格逆來順受,唯唯諾諾,缺乏主見,沒有獨立的個性。
如何避免孩子太老實聽話?
1、適當刺激
孩子的性格如果不只是老實聽話,還有些呆板怯懦,父母要運用激將法,當孩子要求父母不他做事時,故意冷落,不理睬,激發孩子的活力,讓孩子著急發脾氣,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態度,讓孩子的性格慢慢變得開朗活潑,善於表達想法。
2、不要太強勢
父母太強勢,什麼都替孩子做主,孩子就顯得很弱勢,不需要拿主意,父母都安排好了,發表了自己的想法也會被駁回,於是孩子就懶得思考了。父母要學會示弱,關於孩子個人的事情有必要徵詢孩子的意見,開明民主,學會獨立思考,更有責任心。
3、培養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太強容易唯我獨尊,但缺乏自我意識又容易受外界影響,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尤其是在叛逆期,父母要更耐心一些,避免粗暴地拒絕孩子。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