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或許是在傳遞這個訊息,別高興得太早

2020-09-22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在中國,多數媽媽承擔著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媽媽把愛給孩子,也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反饋,希望孩子最愛媽媽。如果家裡的男孩喜歡黏著媽媽,媽媽往往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若是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仍需警惕。

上個星期,我就聽身邊的一位男性朋友說,他兒子都5歲了,總喜歡黏著媽媽,一個男孩子,每天跟在媽媽屁股後面跑,一會兒見不到媽媽,就表現出不安,四處喊媽媽,直到得到媽媽的回覆才安心。對此,他很無奈,但是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對,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吃孩子媽媽的醋了......

男孩子3-6歲喜歡黏著媽媽,要警惕「俄狄浦斯情結」

實際上,生活中兒子喜歡黏著媽媽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孩子年齡還小,倒是無所謂。但是,男孩子成長到3-6歲,他依然更喜歡待在媽媽身邊,就要警惕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這個人物是來自於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後長大成人誤打誤撞殺死父親,娶了母親。現在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就是「戀母情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對母親的過度依賴。如果男孩子是因為「戀母情結」才喜歡黏著媽媽,短期來看是他更喜歡媽媽,無傷大雅,但是長期來看,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男孩子陷入「俄狄浦斯情結」的危害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身邊可以依賴的主要是父母。其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又是最大的,因為多數媽媽會哺乳孩子,每天和孩子幾乎是零距離接觸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幾個月的小寶寶就會對媽媽生出一種本能的「俄狄浦斯情結」。但是,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孩子3-6歲,尤其是6歲以後,若「俄狄浦斯情結」沒有化解,整天黏著媽媽,要娶媽媽,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①影響親子間的關係

男孩子出現「俄狄浦斯情結」,具體的表現就是,他想要單獨佔有媽媽的關心,還會把爸爸放在對立面,甚至會阻止爸爸對媽媽好,想盡辦法驅逐爸爸。如果男孩子對爸爸一直是敵對的關係,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很難好。

②影響孩子對自身角色的認同

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向同性父母看齊,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和女人。如果男孩子從小到大都只願意和媽媽親近,可能會導致他對自身性別角色認識的混亂,做出的社會行為,比如穿衣、打扮、社交方式等等,更偏向媽媽,那他在同性裡,將會成為一個「異類」,影響社交關係,嚴重甚至影響婚戀關係。

如何化解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結」?

男孩子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也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發生的一個階段。早期出現的時候,沒有必要過於緊張。只要父母處理得當,還是能夠化解的。

①爸爸要多參加育兒,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生活中,男孩子小的時候,衣食住行方面的照料,可能主要是媽媽參與的更多。這種情況下,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是偉大的、無所不能的,孩子更容易崇拜媽媽,向媽媽靠攏。所以,爸爸平時要多參加育兒,比如,陪孩子做親子遊戲、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見識到爸爸的強壯、力量感和可靠,讓男孩子意識到「爸爸很厲害」,想要向爸爸學習的想法,孩子就會更喜歡爸爸。

②媽媽要學會把孩子的關係放在「第二位」

很多媽媽生產完以後,所有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傾入太多的關注,使孩子越來越離不開媽媽。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心裡要有一個權衡,愛孩子,但是要明白陪伴自己一生的是丈夫,要學習著把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放在「第二位」。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媽媽要學會放手,夫妻倆多過過二人世界。

③培養孩子的社會關係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開始因為年齡還小,比較親近家裡人。但是,當孩子會說話、會走路,就要多多培養他的社會關係,帶他多交朋友、認識外部世界,讓孩子把注意力從父母身上轉移出去,就能更有效地化解孩子出現的「俄狄浦斯情結」。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後果可能很嚴重
    其實,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畢竟哪位媽媽不希望孩子愛自己、任何情況下都會護著自己?不過理解歸理解,還得提醒一下媽媽,夫妻吵架孩子總是向著你,其實不一定是好事。這些隱患可能在等著。這樣雖然能一步步增加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但是爸爸他會不自覺地少參與育兒,這又可能造成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缺失的。所以,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真的別高興得太早。如果孩子不喜歡爸爸,媽媽在育兒時,就需要付出雙倍的精力,身體可能會變差我們都知道,育兒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
  • 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這「3大原因」,家長可別高興太早
    如果孩子過分地黏著媽媽,有時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01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本以為孩子大了這個「黏勁」會好些,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孩子對媽媽的依賴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小語對這個問題一直很疑惑,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網上說,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因為這「3大原因」,一是沒有安全感,二是媽媽是主要撫養者,三是孩子有戀母情結,家長別不在乎。看到這裡,小語嚇了一跳,沒想到孩子過分依賴自己也不是一件好事。
  • 【打卡】「別高興得太早」,英語怎麼說?
    小雞孵出來之前不要數(別高興得太早、別過早下結論)►含義Not to count on something happening until after it’s already happened八字還沒一撇呢,別高興得太早。►對話A: I have a strong feeling that I will hit the jackpot.我有強烈的預感我會中大獎。B: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 別高興的太早。
  • 男孩小時候總愛黏媽媽,這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媽媽陪我玩!」「媽媽要抱抱!」「不要爸爸,要媽媽!」每個老母親大概都有這麼一段被娃纏得透不過氣的經歷。其實,並非我的兒子是這樣,很多男孩小時候總喜歡黏著媽媽:喝水必須要媽媽倒;穿衣服,只讓媽媽穿;睡覺必須和媽媽睡;吃飯要坐在媽媽旁邊。
  • 男孩為什麼更喜歡媽媽?別高興太早,兒子「戀母情結」不容忽視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男孩子在小的時候,更喜歡喊自己的媽媽,一般喊媽媽的次數要高於喊爸爸次數的兩倍。由此可以看出男孩子真的很喜歡自己的媽媽,為什麼男孩子更喜歡媽媽一些呢?其實每個小男孩都有戀母的情結,一般最容易發生在孩子兩歲到五歲的時候,這種情結是來自於一個希臘的神話人物,他叫Oedip-us。曾經他在非常喜歡自己母親的情況下,卻無意中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在這個故事中,強烈的揭露了在男孩的世界裡普遍存在的一種戀母情結,由此也成為了育兒心理學中主要的研究對象。
  •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前幾天,小芳皺眉問我「感覺兒子太粘我了,男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可以分床睡呢?」,這個問題相信許多寶媽們都遇到過,畢竟男孩子將來成家後是要獨當一面的,擔心孩子以後長成沒有主見和懦弱的人。
  • 這個部位發育得過快,媽媽先別高興太早,孩子可能長不高
    但是慢慢地孩子長大了,身高卻沒有明顯變化,反而比同齡人矮了不少,芬芬也開始擔心起來,為什麼孩子小時候長得這麼高,長大了卻成了小矮子了呢?鄰居也觀察出芬芬孩子的這個現象,告訴芬芬可能是孩子發育提早了,因此可能會提前停止發育。芬芬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孩子將來長不高可怎麼辦。
  • 為啥小男孩喜歡黏著媽媽?知道這仨原因,才能度過俄狄浦斯情結
    媽媽開視頻哄著他,才會吃一點。平時跟爸爸的關係也不大好,因為他說爸爸會搶走媽媽。每天都要跟著媽媽睡覺,不然就一直哭鬧。媽媽上班時,要趁他不注意的時候走,不然孩子根本不讓她去上班。異性相吸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再加上一般孩子都跟媽媽的關係比較好。這本身無可厚非,可有時候男孩子太過依賴於媽媽,並不是一件好事。
  • 孕媽媽別高興太早
    十月懷胎,一朝生產,每個孕媽媽都需要面臨生產的這個過程,但是對於準媽媽們來說,可能無法很好的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出現生產的信號,尤其是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很多的準媽媽都會隨便的定義就是生產的喜好,每個孕媽媽的身體都存在差異,生產的信號也都不一樣,孕媽媽們可別疏忽了。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黏著媽媽?看完這些原因,你還忍心在掙脫嗎
    導語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比較黏著媽媽。無論是媽媽去煮飯還是上衛生間,孩子都會吵鬧不願意鬆手。有時候媽媽實在是脫不開身照顧孩子,孩子卻不願意讓其他人看著,這實在讓很多寶媽有點頭疼。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寶媽都會試著"掙脫"孩子,但是這讓孩子變得越發黏人。那到底孩子這麼黏著媽媽的原因是什麼呢?
  •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別高興得太早,以後有你哭的
    其實,我經常能從一些家長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他們為孩子入園從不哭泣,不給家長添麻煩而高興。但是,說句大實話,家裡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沒準以後就有你哭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哭泣,是非常正常的,說明撫養者把他撫養得很好,他有正常的「分離焦慮」。
  • 孩子老實聽話,父母別高興得太早,聰明父母用3招讓孩子更有主見
    父母喜歡太老實聽話的孩子嗎?老實聽話的孩子看起來很省心,但是父母別高興得太早,長大後容易缺乏獨立思考和反抗精神,遇事沒有主見。德國心理學家海茨進行過一次調查,以2至5歲的兒童為對象,分成具有反抗精神和沒有反抗精神的兩個測試組各100名進行調查,一直到孩子青年期進行追蹤調查。
  • 這幾類孩子有可能是「假聰明」,家長別高興太早,將來後悔的是你
    孩子總喜歡在大人面前表現小剛現在已經上五年級了,在班裡面深受老師的喜愛,很多家長都告訴孩子要向小剛學習,小雨的媽媽也是如此,這天家長會回家之後,媽媽就稱老師又表揚小剛了。小雨卻告訴媽媽:「同學們都不喜歡小剛,他總是當著老師面表現,等老師走了之後完全就不一樣了。」
  • 娃總愛黏著異性父母?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
    導讀:娃總愛黏著異性父母?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總愛黏著異性父母?別小看,到一定年齡要謹防「俄狄浦斯情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明日之後:抽到雷託別高興得太早,這個副本不打,等於「燒火棍」
    抽到雷託別高興得太早,這個副本不打,等於「燒火棍」;探寶者眼中最值錢的「寶物」,玩家甘願為它轉職!話不多說,咱們邊看邊聊~ 抽到雷託別高興得太早,這個副本不打,等於「燒火棍」
  • 別高興得太早!
    Good for you,這個英語表達超級高頻。在很多文本對話中都能聽到,乍一看好像是「為你好」的意思。但是老外說「Good for you」可不一定是誇你啊!別高興得太早!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吧。也就是說,你為某人感到開心,感到高興,這時候你可以用Good for you讚美對方!比如說下面這兩個英文句子。① - You passed the test with high grades? Good for you!
  • 當女人給你這三種「自由」,別高興得太早,這是她已經放棄了你
    相比而言,男人確實比女人更渴望自由,不喜歡被約束。他們在追求女人的時候不惜放棄自由,而一旦追到了手,便又開始強調自由。這些男人骨子裡總會自私地想著,當自己希望女人來到身邊的時候,女人就要出現,而當自己渴望自由的時候,女人就要不打擾自己。男人的這種想法真的很不現實。
  • 女孩暑假作業被狗狗撕碎,開心到合不攏嘴,網友:別高興的太早
    在暑假期間有個女孩出去玩,回家之後發現滿地都是紙屑,女孩仔細一看,發現竟然是自己的暑假作業,換做一般愛學習的孩子肯定會愁眉苦臉,但相反的是,這個女孩卻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隨後便是瘋狂的大笑。還以為是女孩故意把作業撕掉,但是最後得知真相,發現竟然是自己家的狗子將孩子的作業給撕掉了,媽媽看到孩子一臉開心的樣子,也是暗自皺眉,孩子要是這樣下去學習能好才怪。
  • 寶寶太早學會翻身,不一定是好事,別高興太早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是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孩子尤其是嬰幼兒的發育明顯超過了同齡人的發育水平,做家長的可不能高興的太早了,這種超常的"天才"背後往往存在著不幸。如果孩子過早的做出了某種不可能的動作,作家長可千萬別高興的太早,說不準要出問題。
  • 可別高興太早!
    小區裡活動廣場人逐漸多了起來,我所在的小區裡的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跟她媽媽引起了大家的圍觀。原來,小女孩在跟媽媽秀單詞,媽媽指著樹問她大樹怎麼說,小女孩奶聲奶氣的說:「tree!」媽媽問她小狗怎麼說,小女孩脫口而出:「puppy!」旁邊的大媽大爺紛紛誇讚,真是個聰明的好寶寶。娃開心,娃媽自豪,其樂融融。這一幕是不是你也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