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準留學生和家長會感慨走過最深的路是留學中介的套路,無論是打聽了多少人是學長還是網上推薦,還是對中介的資質籤約的合同查了又查審了又審,最後還是覺得踩了個大坑,所以很多人說現在找到靠譜合適中介要靠人品……那麼有哪些坑是可以排查出來的呢,今天就來說一說中介的套路,看看有沒有你遇到的在其中。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套路在這篇文章中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一家公司運用這些套路只不過是一種宣傳手段,如果沒有這些宣傳手段,可能你壓根就不知道這家公司,如果這家公司特別的專業,那豈不是埋沒了。
在這篇文章中也是一樣,這些套路並不一定不好,判斷好與不好的標準不應該從套路入手,而應該從最終是否符合出國留學的預期入手 ,如果這些套路最終能讓你選擇合適的留學方式,那這些套路就是好的,如果只是為了騙你的錢,那這些套路就是壞的,不管套路如何,謹記自己最終的留學目標就好。
文章約4000字,閱讀時間10分鐘
套路一:未聯繫中介時
在我們還沒有聯繫的中介的時候就需要開始開啟大腦來初步鑑別中介了,很多中介會在樓宇電梯,圖書館,車站,學校看板等等地方貼上廣告,這類的中介都是財大氣粗者,很捨得把公司的盈利放在廣告上,這樣就得看對方的經營模式,部分公司確是沒有這麼多資金也要各種做廣告,那麼勢必就會在其他方面節省支出。
那除了大規模貼廣告外,還有百度,360瀏覽器等等關鍵詞競價排名。當我們打開後,會發現是各家中介的官網,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找不到,反而客服總會閃出來,本想客服可能會解惑然後發現聊了2句,對方就會說請留下聯繫方式,由專業的留學顧問老師回復,從此開始了電話轟炸。
當我們避開下面標註這廣告的信息後,到了百度知道,裡面也是充斥這很多軟文,類似於「我之前就是在某某家學的 / 辦理的,老師非常負責,我申請到了某某學校」這種風格的回答,很多都是自問自答。
後來就不拘於平臺了,豆瓣,知乎,百度貼吧等上面也有很多日本的校方,中介老師,個人辦理在上面發布的信息,甚至也有傳聞說某吧被買斷,開始了一言堂。
辨別方法:
1,在沒有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時,可以不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如果對方不願意解答,那麼可以換一家繼續諮詢。2,看到有人推薦的帖子要再查詢,例:總會有人推薦明德,那麼實際上這個學校的偏差值是多少呢,一查便知。
套路二:電話溝通時
當我們已經確定了大概感覺起來靠譜的中介後,可以電話溝通,畢竟其實有很多事情通過微信,QQ是不能夠溝通清楚的,電話溝通會好很多。
在這個時候,就能通過對方說話的內容,思路,語氣等判斷出來諮詢顧問的專業程度以及工作履歷。如果在電話中,說話閃爍其詞,或者沒有回答什麼就一直催促著見面,就要考慮是否有必要見面考察。
那麼在電話中,有哪些是要了解到的信息呢:去這個國家是否和自己匹配,是什麼樣子的教育方式,每年的花費,如何升學,未來就業,材料準備等大概的進行了解。當這些都溝通的很清晰明了時,那麼可以進行見面溝通了。
辨別方法:
現在留學行業信息越來越透明,如果對方沒有清晰的回答了你的問題,解決了你的困擾,就一直要催促見面溝通,那麼真的可以換一家可以解決自己問題困擾的中介,畢竟現在願意和準留學生,家長溝通清楚之後再籤約的中介不要太多。
套路三:見面溝通時
見面時各種承諾,學校都是帝大,都是好學校,高中(讀研)成功案例,老師都是留學出身,包括諮詢老師,把握性百分百,優惠,託底。
在見面的時候,就是雙方博弈的開始了。可能會涉及到一下幾點:
1,我們公司是連鎖公司,規模大,時間久(反之,我們是專業的,老師都是從某某公司出來的好老師)大公司會更讓人放心,畢竟公司不會說倒就倒,不過如果是有些難度的學校申請,就是不知道後期申請操作的老師是否也是時間久經驗足的老師了,畢竟因為業績壓力大競爭激烈,大公司的跳槽率確是比較可觀。最好是能和後期給申請操作的老師進行溝通,選一個溝通起來沒有障礙,想法一致,讀研的同學可以聊聊自己的專業,對方打算如何申請,這樣子溝通下來,最後的結果應該不會差。那麼反之,現在沒有留學資質的要求,很多老師紛紛從大公司跳出,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開公司工作室,只是做這一個國家,會更專業更注重服務口碑,不過肯定也會參差不齊。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家考察對比,和諮詢老師甚至是後面申請的擔當老師進行溝通,深層次的交流,在溝通過程中就會對比出來了。
2,我們的老師都是留學出身幾乎所有的中介都會這麼說,感覺好像出國讀書回來的人都做了中介。那麼實情就是申請學校的老師一般都是留學回來的,畢竟是要查找學校、確定專業、提交材料和教授溝通,會決定最後學生的學校結果,只不過申請老師是什麼學校出身,什麼專業,經驗怎麼樣等這個就要看具體溝通的判斷了(傳聞某家公司的讀研申請「套磁」寫郵件的團隊都是國內日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只是海投而已)。部分諮詢顧問老師確實留學回來的,當然很多中介會虛構諮詢顧問老師背景,那麼這個從一個人的姿態,行為,溝通方式,談話內容等就能夠看得出來。不過倒不是說一定要是留學回來的老師才是靠譜的,這個也要看見面時對方講解的內容,留學方案是否科學,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升學要求,什麼學校是什麼樣子,留學學習生活具體什麼情況,是否可以打工大概能賺多少錢,學校獎學金等等,如果對方能講的一清二楚,那麼就是在可選範圍內的。
3,都交給我們了,你放心,我們的把握是100%。就算是留學找中介來操作,但是學習是自己的。在我們了解了升學的要求時,就得明白就算中介再專業,拼的也是我們的真實實力。如果你問,日語不太好,對方說沒關係有我們,如果你說我文化課不好,對方說沒關係可以操作,如果你說我家裡沒有錢,對方說沒關係在日本打工都可以賺出來的時候,你就要開始警惕了,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哪裡都不會改變的是,越優秀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會越高。所以如果對方能講清楚,什麼水平的學校的要求是是什麼,你需要準備的是什麼,對方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分別是什麼,那麼這個至少這個諮詢顧問至少不是只是為了賺你的錢的。
4,我們經驗豐富,成功案例……以日本高中留學舉例,現在很多家長知道了要通過偏差值來判定一個高中的好壞,那些偏差值低的學校推薦不出去了,就來了一個新的套路。「我們能辦理很多偏差值高的高中,當然好學校要求也高,得看你的具體情況,不過我們也有保底校,咱們還是向好的高中努力」類似於這樣的話。雖然對方說某某高中可以辦理,但是是不是真的招收中國留學生呢,確實聯繫過榜上有名的幾個高中,對方明確的表示不接收中國留學生。如果真的就想辦理那個學校,那就在籤約合同的時候,就只籤約這個高中,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去上全額退費,或者扣除金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個時候就要做兩手準備,因為你怎麼知道對方不會是想等著到時候再和你爭取換學校呢。反正耽誤的不是對方的時間,到時候只是退費而已,甚至到時候是否能找得到呢。下面以讀研舉例,「我的成功的案例特別多,像東大送去多少學生,京大(以下省略其他帝國大學),慶應,早稻田」,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仔細辨別對方說話的真實程度,也是考察我們之前做的功課的準備(可以查詢幾個學校的官網,看看這個學校的招生情況,裡面會有招生人數,專業,要求,研究室等等信息)了,隨便問上幾個問題,就會知道對方是在吹牛虛構成功案例購買案例,還是確有其事,畢竟東大一年招收國外研究生是多少,其中中國留學生比例又是多少呢……
5,只是聊天套關係,專業內容少如果對方只是驚嘆「哎,我們是老鄉呀」「對呀,日本是這個情況」這種只是流於表面的溝通內容,在具體的專業的信息反而不多說的時候,就要警惕了,對方是不是打算靠聊就要把你拿下。
6,今天就籤約吧,我們的優惠馬上就要截止了每個公司的情況不同,有的卻是會有每個月的優惠活動,有的純是價單一個價格,開口又是另外一個價格,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都是這個優惠。不要想著佔便宜,只要最後花的價格在行價範圍內,就是沒有花冤枉錢,那麼就不要衝動不要著急,仔細考慮。不過也不要太糾結,舉棋不定最後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一條一條,一件一件都已溝通清楚就好。
套路四:合同籤約
到了考察中介的最後一步,合同籤約。
合同雖然都很長,而且一般都是範本,不過也要一條一條,逐字逐句的看清楚,尤其是時間截點,雙方義務(對方口頭承諾的合同上卻沒有體現的尤其要注意),意向學校,退費條件等,這些都是要仔細溝通清楚的重點,不要覺得浪費時間,畢竟很多的坑都在裡面,等沒有去上意向學校的時候,要退費的時候,這些都是會扯皮的事情。
現在有很多中介開始籤約付定金,學校通知書下來或者籤證下來付全款的,當然這種對於準留學生和家長們也確是個福利。
在信息沒有這麼透明的時候,大家都推崇中介,覺得是靠著專業賺錢的。現在在信息越來越透明的時候,又會出現一邊倒罵中介黑、大坑、套路,實事是也不盡然都如此,很多公司也確實秉著拿應該賺的錢,做良心服務。
對於準留學生來說有的需要找中介,有的可以自己DIY,自己首先要分清楚。
1,日本讀高中需要中介辦理;2,讀語言學校可以找零中介;3,讀研的話全看學生時間和能力,如果各項硬體軟體以及時間都具備的話,可以自己DIY,現在也有完全免費指導讀研的老師,不過如果是某一項,或者某幾項都不具備的花,確實這幾萬塊錢不是白花的(找對中介,找對老師的話);4,讀博同讀研;5,去日本工作或者投資開同期的話,還是找中介的話(工作是拿工作籤證不是那種勞務)。
如果判斷自己需要找中介的話,別太武斷相信也別太反覆糾結。雖然當我們用攻略來辨別套路的時候,可能新的套路又會出現。只要我們願意花費時間去了解,去做功課,考察的時候仔細去觀察去思考,那麼最後的結果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