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有兩個非常繁盛的時間,一個是貞觀年間,一個是開元盛世,兩個都鼎盛一時。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他任用賢良,防微杜漸,使得大唐國力空前的繁榮。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創建的,那時候夜不閉戶,可謂盛極一時。唐玄宗的妃子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楊貴妃,兩人夜夜笙歌,過著美好的生活,然而安祿山的反叛使得唐朝國力迅速下降。
安祿山是一個胡人,他的親生父親生完他之後就離開了,從此了無音信。他的媽媽帶著他討生活,嫁給了另外一個男人,安祿山也就跟隨他繼父的姓。安祿山是一個特別靈活的人,從小就能夠看出他的機靈,長大了之後,他開始經商,走南闖北,學會了六種語言,這為他以後的仕途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
由於他走南闖北,會遇到不少的人物,當時他遇到了張守珪。張守珪準備把他殺掉,安祿山靈機一動說出他會六種語言。張守珪就被他驚呆了,認為他能夠當作奸細,去套取情報,因此把安祿山收到麾下,命他去敵軍那邊抓一些重要的高級軍官回來。安祿山在這項工作當中做得特別出色,他和史思明一塊兒出去,兩個人能夠抓十幾個人回來,而且都是高官,這讓張守珪特別喜歡。因此獎勵安祿山,讓他帶更多的人,安祿山也藉此一點一點爬上高位,最後到了皇帝的眼中。
安祿山情商高,見到皇帝之後特別的諂媚,由於走南闖北,他的嘴能說會道,再加上他憨態可掬的身形,讓李隆基特別有安全感。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他見到太子不拜,只拜李隆基。很多人都對此不解,因為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得罪當朝太子對未來的發展沒有好處。然而安祿山摸到了李隆基的心理,李隆基內心是害怕太子謀反的,所以安祿山見到皇帝之後,只拜皇帝,不拜太子,這樣能夠狠狠地表達忠心,皇帝也因此對他格外看好。
為了繼續討好皇帝,他甚至以48歲的年齡認了楊貴妃為乾娘。為了討楊貴妃的歡心,他什麼事情都隨楊貴妃胡來,楊貴妃甚至把他五花大綁美其名曰洗兒裡。安祿山也不生氣,隨楊貴妃去。安祿山其實是喜歡楊貴妃的,楊貴妃國色天香,安祿山看到之後已經動心。有時他甚至會進入深宮與楊貴妃說話,楊貴妃也會把她的姐妹叫來,在這種曖昧的環境裡面,安祿山早已萌發了別樣的用心。
安祿山討到了皇帝的歡心,之後官越來越大,手裡面也掌握了兵權。李隆基曾經多次試探安祿山,怕安祿山有反心。一次安祿山準備離開,李隆基為他送行,臨走之前竟然將皇袍脫下給安祿山披上,安祿山十分驚恐,離開之後惶惶不可終日。最終他認為李隆基已經認為自己有了謀反之心,為了避免被李隆基殺害,他只好先下手為強。
安祿山起兵將李隆基趕了出去,安祿山是喜歡楊貴妃的,在他攻陷了都城之後,想派兵去將楊貴妃以及她的姐妹搶來,可是楊貴妃被殺害於馬嵬坡下,安祿山也只好就此作罷。安祿山原本就是一個胖子,坐上皇帝的位置更加作威作福,體重已經高達500斤,走路一晃一晃,身子也不靈活了。一次他在睡覺的時候,被他的隨從殺害。安祿山晚年身體不好,動不動就打罵自己的貼身隨從,原本貼身隨從就是被他抓來的,再加上他一直打罵,使得隨從狠下心來將他殺掉了。安祿山大喊:家賊害我。臨死之前,安祿山內心想的仍然是楊貴妃。他想到了曾經給楊貴妃送過一個木瓜,因為木瓜具有解酒的功效,聯想起楊貴妃微醺的狀態,內心仍然對楊貴妃有著痴心妄想,只可惜他與楊貴妃不可能,兩人只能相見於地下。
《資治通鑑》花費了司馬遷19年的時間,這本書流傳後世幾千年,被各種名人翻看。曾國藩將它讀了17遍,每次讀書都會批註,把裡面的故事深深地鑽研,於是他從一名普通官員,成為清朝的封疆大吏。馮唐看了《資治通鑑》,對它愛不釋手,讀完之後開闢了他的商業帝國。有人說《資治通鑑》就像一本人生的武林秘籍,讀完之後會讓人生有一個重大的顛覆。也有人說它像一本人生的密碼,讀完之後將會使人生截然不同。只需要一頓早飯錢就可以獲得這本書,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