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楊貴妃有多大責任?

2020-12-16 熊魚自笑

發生在大唐中期的安史之亂,是大唐盛衰之間的分界線,從此之後,大唐一直沉浸在藩鎮割據的混戰之中,直至滅亡。

楊貴妃劇照

那麼造成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呢?傳統史學家歸結為三大原因:其一,唐玄宗漸不克終,失去了往日勵精圖治的勁頭,變得奢靡享樂,不理政事。其二,任用李林甫、楊國忠兩個奸相,造成政局混亂,使安祿山這個野心家抓住了可乘之機。其三,唐玄宗對安祿山太好,姑息養奸。

而這三大原因的背後,都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楊貴妃。唐玄宗不理政事,是因為要與楊貴妃享樂,不是唱歌跳舞就是泡澡,哪有心思處理國政。而且,楊貴妃生活奢靡。要吃荔枝,大老遠從嶺南快馬送回,宮內僅為貴妃做衣服的裁縫就有七百餘人。朝廷重用的奸臣楊國忠,又是楊貴妃的堂兄。在縱容安祿山這個問題上,楊貴妃更是推波助瀾,認安祿山為義子,還傳出給安祿山洗澡等緋聞。

安祿山劇照

所以,在傳統史學家眼裡,楊貴妃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安史之亂的爆發,楊貴妃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傳統史學家向來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女性,從妲己、褒姒,到飛燕合德,再到馮小憐、張麗華,包括楊貴妃,她們哪一個不是在封建倫理重壓下,連命運都無法左右的可憐女性,卻一個個都成了封建史學家口中的女禍,成了為統治者開脫責任的替罪羊。

安史之亂,楊貴妃確實負有一定的責任,但遠沒有那麼大。

首先,唐玄宗對後宮幹政有切膚之痛。他年幼時,奶奶武則天從太后一舉成為皇帝,將他們一家軟禁在後宮之中。他青年時,韋後幹政,毒死了中宗李顯。他即位後,姑姑太平公主幹政,玄宗發動先天政變,才坐穩了皇位。所以,玄宗對後宮的女人防備很深。

玄宗劇照

自從原配王皇后被廢後,無論是武惠妃還是楊貴妃,玄宗就是再寵愛,也沒有將其冊封為皇后,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後宮幹政。

而楊貴妃是一個天真無邪,毫無心機的傻白甜,整日深居後宮,只知唱歌跳舞,從不過問政事,史書上也沒有記載楊貴妃為玄宗出過一條壞主意。這也正是玄宗寵愛楊貴妃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楊國忠雖是楊貴妃的堂兄,但關係疏遠,他們的爺爺是親兄弟,按照大唐的推恩制度,楊國忠是沒有資格承恩的。

所以,楊國忠才大老遠從蜀中趕到長安活動關係,通過楊貴妃的二姐虢國夫人的引薦,得了一個八品金吾兵曹參軍。這個官職是靠楊貴妃的面子得來的,但之後的提拔,便與貴妃關係不大了,主要是靠楊國忠巴結李林甫和善於理財的本事。

楊國忠劇照

第三,天寶年間,唐玄宗雖然懶政怠政,但他沒有失去對大局的控制,只是對時局的判斷出現了錯誤。李林甫與楊國忠一些重大舉措,玄宗不點頭肯定無法進行下去。

安史之亂前,玄宗最忠實的老奴高力士進言,說:「邊將擁兵太盛,如何制服!一旦發生禍亂,不可復救。」但玄宗思慮良久也沒有想到其中的弊端,在他眼裡安祿山只不過是防備契丹與奚這些少數民族的一條看門狗,給了他那麼多骨頭,怎能不忠心呢。(「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資治通鑑》)。

而楊貴妃認安祿山為義子,則是玄宗籠絡安祿山的一個手段。以貴妃的性格,估計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丈夫為何要讓她籠絡這個令人厭惡的大胖子。

楊貴妃劇照

然而,楊貴妃雖不是紅顏禍水,但也沒有盡到一個貴妃的責任,與傳統意義上的賢妃有很大的差距。安史之亂,她也有一定的責任:

其一,作為妻子,楊貴妃容貌無可挑剔,她的舞蹈家、音樂家情懷,更使生活充滿情調,是任何一個丈夫都十分滿意的。如果作為壽王妃,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可厚非。但作為玄宗的貴妃,後宮的實際主宰者,她很不稱職。

封建時代的后妃,不僅僅是皇帝的妻子,還是一種政治身份。雖然楊貴妃沒有出過壞主意,但也沒有像長孫皇后那樣,匡正皇帝的過失,勸諫皇帝勤政愛民,這便是她的失職。

楊貴妃劇照

其二,楊貴妃對外戚不加節制。楊貴妃的兩個哥哥,楊銛與楊錡,三個姐姐韓國、虢國、秦國夫人,當時號稱「楊氏五貴」,他們過著飛揚跋扈,過著奢侈無比的生活,雖然沒有幹預朝政,但在社會上造成了奢靡成風,競相攀比的壞風氣。

所以,在玄宗之所以由明變昏,之所以發生安史之亂這個問題上,封建史學家給楊貴妃扣的帽子太大,是失之偏頗的。(文:熊魚自笑)

楊貴妃劇照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個墓,很奇特,墓裡有一盤英語磁帶,主人深得楊貴妃喜愛
    如果說唐朝時期最為美麗的女人,相信很多人會毫不懷疑應該是楊貴妃莫屬了。作為皇帝的女人,在盛行以胖為美的唐朝時代,作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甚至為了讓心愛的女人吃到新鮮的荔枝,不計代價的快馬運輸。
  • 安史之亂全過程是怎樣的
    其實按理說在唐玄宗做了這些緊急備戰之後應該可以具有平息安史之亂的實力,但是由於權傾朝野的楊國忠無能,安祿山的大軍只是遭遇到一點點的阻礙,安祿山就只花了二十幾天就攻下了洛邑
  • 大唐王朝中的安史之亂,是如何引發的,歷經多年時間終於被平定了
    在唐朝期間的安史之亂,可以說最大規模的叛亂了。這次叛亂是在唐玄宗年間。指揮這次叛亂的首領是安祿山和史斯明,鑑於這種情況下,把這次叛亂定名為安史之亂。這次的大動亂屬於唐王朝最大的一場浩劫,時間經歷了八年之久。
  • 安史之亂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毀盛唐?開元盛世都是泡沫
    安史之亂的殺傷力有這麼強嗎?這場暴亂,到底是如何重創唐王朝的呢?01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各地節度使紛紛自立,不受約束。安祿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將,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手裡的權力其實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軍權,直接可以威脅到皇權。為什麼唐玄宗要做這樣的安排呢?
  • 薄命紅顏楊貴妃的一生是怎麼的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鹹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鬱鬱寡歡。
  • 帝王的愛情:在天願作比翼鳥,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的「禍水」嗎?
    忽然聽說海上有一座被白雲圍繞的仙山。玲瓏剔透樓臺閣,五彩祥雲承託起。天仙神女數之不盡,個個風姿綽約。當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膚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楊貴妃。道士來到金闕西邊,叩響玉石雕做的院門輕聲呼喚,讓小玉叫侍女雙成去通報。太真聽說君王的使者到了,從帳中驚醒。
  • 楊貴妃:我只是弱女子,憑啥扛下所有,男人的錯該女人來承擔麼?
    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形勢圖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攻佔潼關,進逼長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於十三日凌晨帶著楊貴妃姐妹、部分皇親國戚、朝廷近臣及親信宦官,在幾千禁軍護衛下,打開禁苑西門——延秋門,倉皇逃亡了。宮中的嬪妃、公主、皇孫等都來不及攜帶。
  • 楊貴妃的銷魂處究竟在哪?「祿山之爪」原來出自這裡
    唐玄宗這個人也是非常的花心,雖說她後來很寵愛楊貴妃,但是他也很喜歡梅妃,據說這個梅妃和楊貴妃兩人平分秋色,梅妃的舞技比楊貴妃還要好一些,但是楊貴妃唱歌要比梅妃唱的好,所以說兩人不管是長相還是本事都是不分上下。
  • 發動馬嵬兵變,陳玄禮為何要逼死楊貴妃?他後來的結局又是如何?_唐玄宗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一首長恨歌,寫盡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經歷。
  • 楊貴妃吃荔枝為何被千古詬病?專家:看看荔枝怎麼運輸的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有讀者提出疑問,古代宮廷達官貴人吃荔枝不是很正常嗎?千百年來,楊貴妃吃荔枝為何挨罵?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荔枝北遷的先例。漢武帝第一次品嘗荔枝大約是建元元年(前140年),南越王趙佗獻上一些貢品,其中就包括荔枝。漢武帝吃了荔枝後,非常喜歡。他還命人在上林苑修建福禮宮,用來移植荔枝樹。結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因氣候問題而死亡。
  • 楊貴妃給大自己16歲的乾兒子安祿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後:重賞
    史學界一般公認:安史之亂是重創盛唐的根本原因。不過從安史之亂的源頭——安祿山入手,便能發現唐玄宗對其的無比信賴,才是這場曠日戰爭的直接導火索。唐玄宗對於安祿山有多器重?
  • 西安華清宮,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因楊貴妃在此洗澡而廣為人知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西安華清宮,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因楊貴妃在此洗澡而廣為人知。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附近有座不知名的山,但是發生了改變中國歷史潮流的大事件,這是馬山,驪山的名字像急速下降的駿馬,說起他的名字,可以說很多人都沒聽過,但是說起山的故事,卻是誰都知道的傳說,諸侯,戲弄唐明皇楊貴妃安史之亂和近代史西安事變,現在似乎可以遊覽山峰找到當年的遺蹟。
  • 楊貴妃先後有兩個丈夫,為什麼沒生孩子?原來楊貴妃有兩個隱疾
    楊貴妃先後有兩個丈夫,為什麼沒生孩子?原來楊貴妃有兩個隱疾!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名曰《長恨歌》,詩中有這麼幾句「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何必珍珠慰寂寥:《長恨歌》背後的故事,梅妃和楊貴妃如何爭寵?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的《長恨歌》裡,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可歌可泣,令人動容。我差點就以為,「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便是唐玄宗唯一寵愛的女人了。後來才知道,和楊貴妃同時期的還有一位梅妃,也是深受唐玄宗的寵愛,而且這位梅妃,還是才女一枚。
  • 楊貴妃魂歸何處,謎團至今難解
    謎團一,「貴妃遺體」新舊唐書記載不同,新唐書只說香囊猶在史料記載:楊貴妃死於馬嵬坡後,玄宗皇帝回長安後,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關於神秘挖墓事件,新舊唐書有兩種不同記載。《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那麼,新舊唐書哪個記載更準確?
  • 唐玄宗的一生中有哪些女人,除了楊貴妃,你們還知道有誰?
    唐玄宗的一生中有哪些女人,除了楊貴妃,你們還知道有誰?一說起唐玄宗這位皇帝,可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他的前半生,可以用輝煌來形容。勤於政事,發展經濟,開創了大唐的盛世。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卻是沉迷於美色當中。聽信小人的讒言,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 唐玄宗專寵楊貴妃,為啥楊貴妃卻不能生育?
    那時候他可能還有一定的生育能力,可是精子的質量有可能會有些下降的,畢竟那時候他已經處於高齡,身體衰弱是肯定的,所以這個精子的成活率會有所下降。所以兩人沒孩子也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
  • 人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
    在我們生活中萌芽並長大……人生就是不斷的播種與收穫的過程當我們心靈不斷成長能力就會逐步增強光熱自然呈現照亮自己同時也照亮別人我們有多大能力就會承擔多大責任舉報/反饋
  • 為何說安史之亂,敲響了大唐的喪鐘
    朝廷之外有藩鎮割據,中央和藩鎮之間的鬥爭,互有勝敗,這是唐朝後期統治階級內部的主要矛盾,延續了100餘年。 在朝廷內部,則有宦官專政和牛李黨爭(朋黨之爭)。宦官專政有時又和牛李黨爭糾結在一起,盤根錯節,形成政治上不治之症,前後延續40餘年。 唐朝中葉前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官員人數激增。
  • 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多胖才叫美,還原楊貴妃的真實身材
    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以胖為美的時代,因此,現在許多胖女孩常說:「如果我經歷了唐朝,我也會成為一個美麗的女人,」事實上,唐代美學還是很正常的,現在兩者已經沒有區別了,每天看到這麼多白色脂肪,即使你有很重的口味,你也會感到厭煩嗎?那麼在唐朝,肥胖在多大程度上被認為是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