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在以醫療健康為主題的7號館內,來自澳大利亞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澳佳寶(Blackmores),在180平方米的展位中搭建了起了一個由海洋、森林、礦石主題組成的展區,希望參觀者能夠像逛藝術展一樣了解澳佳寶的產品和86年的歷史。
近日,澳佳寶亞洲區總裁歐必得(Peter Osborne)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專訪。在採訪中,他表示,進博會是一個讓外國企業展示品牌理念的重要機遇,同時也感受到中國發展的包容開放。
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已經成長為澳佳寶僅此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市場,銷售份額佔據了全球市場的40%,預計未來5-10年內,中國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大。他認為,澳佳寶的快速發展與近年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建設自貿區,鼓勵跨境貿易等一系列政策密不可分。
想幫助中國的中草藥走向世界11月6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商聯盟正式成立,澳佳寶是同品類中唯一一個入選該聯盟的企業,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參加澳大利亞國家館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
歐必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聯盟成立的初衷是和商務部一起,推進中國與海外的國際貿易,同時中國政府也會聽取聯盟企業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讓我提建議的話,我會希望在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產品準入和關稅方面能有進一步的政策利好,讓國外的產品可以更快地進入中國市場。」 歐必得表示,這些都是他最想和中國政府部門溝通的想法。
歐必得還指出,促進貿易發展,不單單是中國進口,澳佳寶還想促成兩國雙邊貿易的提升。
「如果中國願意的話,我們也想把中國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去,特別是中國的傳統中草藥,它與西方的膳食補充劑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也希望把它的理念帶給西方國家的消費者,但是現在中草藥想要銷往海外還沒有那麼方便,在這個品類上,我們想給商務部提供一些建議以及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展位現場上海自貿區成立讓公司股價翻了幾番歐必得表示,澳佳寶還是中國自貿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2013年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政策的東風把澳佳寶的生意推向了新的高度」。
據他介紹,在自貿區成立以前,澳佳寶的所有產品只能通過一般貿易進入中國,一般貿易採用註冊制,需要先向食藥監部門提交註冊申請,並且一些品類會受嚴格的政策限制,比如維生素等礦物類的產品就很難進入中國。而有了自貿區以後,通過跨境貿易的渠道,進口商品只需要備案,大大縮短了上市的時間。同時跨境貿易還消除了很多產品壁壘,讓澳佳寶70%的產品可以進入中國。
「比如通過一般貿易的路徑,食品類商品想要進入中國先要花三個月的時間註冊,註冊完之後還要花一到兩周時間進關。而採用跨境貿易的產品一般總共只需要六周的時間,是原先所需時間的一半。」 歐必得介紹稱。
讓歐必得記憶猶新的是,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後,澳佳寶成為第一批入駐的公司,這個消息傳回澳大利亞國內後,券商機構紛紛調高了澳佳寶的評級,一下子讓公司的股價坐上了「火箭」,一年之內股價從30多澳大利元漲到了200多,翻了幾番。
將在上海開設本土以外第一個研究院歐必得介紹,除了澳大利亞的本土市場之外,中國已經是澳佳寶最大的市場,佔據全球銷售40%的份額,「中國人的生活在發生改變,對營養補充劑的興趣在擴大。五到十年之內,預計中國市場還會進一步擴大。」
歐必得觀察到,由於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的不同,中國消費者在產品偏好上與澳大利亞本土消費者有很大的不同。
「澳大利亞人民喜愛戶外運動和曬太陽,所以對幫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類的產品攝入要求沒有很高,但中國市場恰恰相反,維生素D在中國的銷售非常火爆。中國消費者還會偏好葡萄籽等抗氧化的產品。另外,中國北方和南方的消費者也存在差異,中國北方寒冷乾燥,澳洲的天然綿羊油維E乳霜在中國北方十分受歡迎。」 歐必得說道。
他表示,中國一些政策也對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結構起到了引導的作用,譬如中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就促進了母嬰類產品的消費。健康中國2030計劃提出以後,更多人也願意花時間關注健康,也刺激了營養補充劑的消費。
歐必得介紹,澳佳寶在本土有一家進行臨床研究的研究院,今年已經有計劃在海外開設第一家研究員院,「不出意外會開設在上海,之後我們會和中國本土的科研機構、知名大學進行創新合作和共同開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