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澳佳寶慘跌背後 澳洲保健品市場風雲漸變】周三(8月24日)開盤,保健品巨頭澳佳寶(ASX:BKL)股價跳水13%,終盤跌幅擴大到19%,報於129.5澳元。邁入新財年首個季度銷售形勢欠佳引發了投資人警惕。公司總裁克裡斯汀·霍爾蓋特(Christine Holgate)表示,首個財季預期銷售額下降,主要源自批發鏈條,不能反映出產品的基礎需求。
周三(8月24日)開盤,保健品巨頭澳佳寶(ASX:BKL)股價跳水13%,終盤跌幅擴大到19%,報於129.5澳元。邁入新財年首個季度銷售形勢欠佳引發了投資人警惕。公司總裁克裡斯汀·霍爾蓋特(Christine Holgate)表示,首個財季預期銷售額下降,主要源自批發鏈條,不能反映出產品的基礎需求。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導,近年,在中國市場需求支撐下,澳佳寶的業績與股價迅猛拉升,此番出現放緩訊號,讓市場投資人感到十分不適。澳佳寶表示,澳大利亞的批發市場「最近幾周呈現波動與走軟」,因為零售商正出清存貨,出口商也在調整產品類別。
霍爾蓋特指出,這主要是由於中國「代購者」的習慣變化。以往,代購者在本地超市與傳統零售渠道大量採購產品,但現在隨著在線零售的發展,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她指出,面對需求「表面上的」下降,本地的零售商開始削減存貨。
24日,澳佳寶公布上年財報,共創淨利1億澳元,較上年增長115%。集團收入增長52%,達到 7.17億澳元,公司銷售額實現接連14年不間斷增長。澳佳寶末期分紅2.1澳元,全年派息4.1澳元。據估計,澳佳寶近50%的銷售額來自亞洲消費者,該公司表示,中國顧客「現在影響著」近2.5億的銷售額,1年內增長了四倍。
投資者賣預期,卻不買事實。畢竟,曾經的股市神話遭遇現實,股東們心裡多少不是滋味。
霍爾蓋特說,精明的企業家們開始直接與保健品製造商交易,跳過零售環節,本地零售商與連鎖藥店的採購需求切實下降。她預計,中國分銷商向批發市場的傾斜,會引起公司銷售額「暫時下跌」,並且,所有的澳洲保健品製造商都受到了影響,不只澳佳寶。「我想,有些企業家的業務已經開展的非常大,他們想與各個品牌直接打交道」。
除從事代購的企業家外,中國的行業及商貿公司正強加與澳洲健康產業的互動。《澳華財經在線》先前報導,6月底,中澳新健康品博覽會在墨爾本召開,為澳大利亞非藥及健康品企業和潛在中國客戶提供了良好交流平臺,企業層面合作成果陸續顯現。
今年初,澳佳寶股價約220澳元,受中國收緊零售進口法規影響,經歷震蕩下挫後有所反彈,財報發布前一天是161澳元,兩年前僅約28澳元。
受強烈的增長預期吸引,中國公司在澳新保健品領域大舉收購,《澳華財經在線》先前報導,Swisse在2015年由香港合生元以16.7億併購。今年8月初上海醫藥及私募股權公司春華資本以3.14億收購了另一家保健品公司Vitaco.
霍爾蓋特女士並不願評論,是否認為澳佳寶也面臨股權買斷,僅表示,市場對天然營養品公司的興趣在增長。
一位長時間關注澳佳寶的市場人士指出,保健品市場圖景正發生變化大型零售商渠道——大型藥房連鎖與超市——在2015-16財年底前買下大量存貨,預期維他命熱潮將延續。但澳洲的中國生意人,他們的運營模式更加高級與複雜,正繞過零售環節。隨著時間推移,本地零售商的庫存量會逐步回落,澳佳寶真正要與之搭建關係的應該是代購者。
驅動澳佳寶青雲直上的基本要素未變,亞洲市場需求仍在,其業務還將在未來數年保持強勢增長。
投資者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澳佳寶已經到了高水位線,還是有繼續攀爬的空間?
(責任編輯: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