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價值維度

2020-12-18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鄭士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革命實踐產生偉大的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經過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懈奮鬥、艱辛探索所形成的獨特精神譜系。在價值維度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具有鮮明的國家價值、民族價值、人民價值和世界價值,為國家獨立和富強提供了精神保障,為中華民族覺醒和復興提供了精神引領,為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了精神支撐,為人類文明長久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啟發。

  一、國家價值維度:為國家獨立和富強提供了精神保障

  國家獨立和富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提和基礎。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年多年的近代史,我國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後和國家積貧積弱,導致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不斷加深,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無從談起。毛澤東曾指出:在一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國裡,要想發展工業,建設國防,福利人民,求得國家的富強,多少年來多少人做過這種夢,但是一概幻滅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表明只有國家獨立和富強了,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才有堅實的基礎和保障。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的,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以國家為中心的理念,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為國家獨立和富強提供強大的精神保障。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新中國奮鬥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包含了打破舊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機器的革命任務和追求。在紅船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鼓舞和支撐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使中國成為世界民族之林中完全獨立的國家。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對國家價值體現的更加凸顯,為新中國國家地位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取得基礎性建設重大成就以及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保障。這些成就和變化充分體現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選擇改革開放的正確性。

  二、民族價值維度:為中華民族覺醒和復興提供了精神引領

  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前提是必須保持民族精神的獨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現代以來中國最重要的任務和中國人民最大的夢想。中華民族曾經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沿,中華民族精神也保持高度獨立,但是近代以來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腐朽導致中華民族在近代又被安置在世界發展的邊緣位置,成為資本-帝國主義的獵物,中華民族遭受了近百年的欺凌和苦難。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在近代無論是農民起義,還是洋務運動,或是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等探索,最終無一例外的都以失敗而告終,民族覺醒和復興之路艱難前行,民族精神的獨立性也受到嚴峻考驗。

  中華民族危難關頭,在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艱辛努力和付出重大犧牲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全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徹底喚醒了民族覺醒的意識,實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立,為民族覺醒和復興指明了方向。在70多年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把握住歷史發展機遇,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革命精神的鼓舞和支撐下,中華民族又迎來強起來的飛躍,在世界上的方位發生了巨大變化,中華民族持續走向繁榮富強並逐漸走上世界舞臺中央,成為影響世界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三、人民價值維度:為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了精神支撐

  人民價值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是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馬克思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社會實踐和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政黨,自成立之初就將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作為始終堅守的革命理念和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的這種紅色基因決定了其革命精神基因的核心必然是人民價值,即為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深刻彰顯了人民性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堅持黨的先進性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特質。如紅船精神包含的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西柏坡精神包含的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抗震救災包含的以人為本的精神等。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從人民的立場出發,中國共產黨才能贏得民心,通過充分並廣泛地調動和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團結和形成了強大的人民力量,最終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下,中國共產黨從一個革命黨成為執政黨,實現了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如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在其革命精神的支撐下繼續堅持人民群眾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始終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堅持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推動改革創新,繼續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人民幸福而努力奮鬥。

  四、世界價值維度:為人類文明長久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啟發

  人類文明統一性和多樣性是社會發展歷史決定性和社會主體選擇性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源於中國而又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拓展了人類文明的範疇和內容體系。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根據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形成的,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但從人類文明體系來看,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不斷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也積極吸收借鑑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並以深邃的歷史視野、廣闊的世界眼光和道義的自覺深刻反映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獨特性和交融性。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對人類文明的長久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啟發,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具有顯著的世界價值。如抗戰精神為世界其他各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運動提供了精神啟發。抗美援朝精神為二戰後新生的政權國家應對西方國家推行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提供了經驗啟示。絲路精神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和促進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思路指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體現的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為世界其他國家防控疫情,推動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鑑。當今世界,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世界各國已日益成為休戚相關、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發展面臨更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對人類共性難題和挑戰,從精神文明角度,還需要積極促進人類文明深融交流,深入挖掘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人類文明的共性特質,為人類文明長久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啟發。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人民觀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人民觀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有自我革命的勇氣?相比「黨部成了衙門,黨員成了官僚」「精神墮落,只知道做官」的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軍風、民風,被外國觀察家評價為「中國的希望」。
  • 「中國共產黨精神」系列圖書開篇作《紅船精神》中英文版出版
    、嘉興市委宣傳部聯合策劃、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紅船精神》中英文版圖書對外宣布首發,該書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多語種系列圖書的首部作品。繼《紅船精神》出版之後,「中國共產黨精神」多語種系列圖書還將於2017年底前陸續出版中英文版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雨花英烈精神》、《長徵精神》、《沂蒙精神》等多部作品,並用今後五年左右時間,完成一整套全面展現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宏大作品,為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開啟序幕。
  • 老一輩革命家詩詞中的革命精神
    原標題:老一輩革命家詩詞中的革命精神 「詩言志,歌詠言。」在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書寫的詩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中展現出來的堅定的信仰,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鑄就了革命文化的底蘊,豐富了革命文化的內涵,是激勵黨和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
  • 紅船精神價值永恆紅船初心歷久彌新
    原標題:紅船精神價值永恆紅船初心歷久彌新 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赴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這兩個標誌中國革命原點的地方,在聆聽歷史迴響中,追尋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歷程,破譯我們黨的精神密碼,汲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竭奮鬥、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 客家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
    客家人與中國革命息息相關,這離不開客家人的團結與硬頸精神。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在發動、組織和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尋找和依靠的正是貧困的無產階級。由於中國工人階級力量弱小,革命只有農村尋找無產階級的同盟軍。 因為只有依靠這支同盟軍,才能在農村建立革命的根據地,才能實行農村包圍城市,中國革命才能取得勝利。這支同盟軍就是居住在農村的貧困農民。
  • 王文:全球治理的中國貢獻源於中國共產黨的價值理念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重慶10月14日電 (萬鵬)「2016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於今日在中國重慶開幕,本屆對話會以「全球經濟治理創新:政黨的主張和作為」為主題,凝聚各方共識,為推動全球經濟治理創新貢獻智慧和力量。今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接受了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的獨家專訪。
  • 銘記革命歷史,弘揚長徵精神
    銘記革命歷史,弘揚長徵精神——化學化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重走百年復興之路」小分隊為進一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艱苦奮鬥的意識,了解百年復興路上的革命精神,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遵義會議紀念館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是為紀念遵義會議而建立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21個革命紀念館之一,於1955年10月開放。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糾正「左」傾領導錯誤,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的一次會議。
  • 從三個維度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
    筆者認為,可以從主體維度、價值維度和實踐維度三個方面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追求、創造、享受幸福既是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和重要檢驗標準。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既著眼於中國人民的個人角度,又著眼於中華民族的總體範疇,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
  • 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四個維度
    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應不斷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勞動本領、培養大學生勞動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勞動教育包括勞動知識和技能、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道德等教育內容,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可從理論、歷史、實踐、未來四個維度來理解和把握。
  • 紮根大別山傳承革命精神
    82歲的宋春貴清楚地記得,是戰士們把「重建大別山根據地」「大別山是埋葬蔣家王朝的墳墓」等條幅掛滿整個村子,才讓村民們慢慢了解這支部隊、了解中國共產黨在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    時光追溯到70年前。1947年8月28日,渡過淮河進入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進入經扶縣新集(今新縣)境內。
  • 《我們走在大路上》:革命精神感召下的心靈迴響
    原標題:革命精神感召下的心靈迴響 該片對正確認識我們黨和國家的奮鬥發展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對於引領社會發展方向具有十分鮮明的導向作用,值得全社會尤其是對歷史缺乏經歷和了解的青年人認真觀看。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正的領路人。
  • 什麼叫中國共產黨的韌性
    本文語粹 ●中國革命從來不是一場被看好的革命,中國共產黨也從來不是一個被看好的政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同樣從來不是一條兩邊鮮花盛開、中間鋪上紅地毯的道路。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後恐怕也是如此。 ●中國共產黨的韌性,從根本上說源於中國共產黨人的韌性。
  • 劉雲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今天的一切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舉起了一面旗幟,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 【地評線】用「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為各國政黨前行提供「精神食糧」
    近日,「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南昌舉行。宣介會以「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使命」為主題,向外國政黨政要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主要精神和地方黨委促進發展、減貧脫貧、改善民生的生動實踐。來自60多個國家、50多個政黨的300多名政黨領導人和代表與會。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各國政黨來說都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政黨前行更需要在吸納借鑑先進執政經驗中前行。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繼承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第二,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是長徵勝利的關鍵,丁曉兵身上活生生地體現了這種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徵精神,形成於一個極其艱苦的特殊環境中,其極具魅力和輝煌的一面就是革命英雄主義。長徵的勝利是紅軍將士革命英雄主義的勝利,長徵精神所凸現的革命英雄主義,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 楊浦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徵稿啟事
    也留下了廣大建設者和勞動人民 積極向上、勇於拼搏的滿腔熱情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立足楊浦、面向上海、放眼全國,做好關於建黨百年的相關學術研究,傳承楊浦紅色基因、弘揚楊浦優秀文化、提升幹部群眾文化自信,將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再以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近日,區委宣傳部、區委黨史研究室和復旦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發出
  • 協同推進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理論邏輯與實踐向度
    協同推進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須臾不可偏廢。歷史是清醒劑。中國共產黨在大多數歷史時期都實現了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深層互動,但個別階段也有所脫離:在遵義會議之前,黨對主觀世界的改造被教條主義者所阻礙,一度使黨的革命事業陷入停滯。正是在經歷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洗禮之後,中國的革命事業才得以延續。
  •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好的執政黨
    在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就明確強調「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等奮鬥思想。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奮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 中國共產黨章程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