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名小學同學問我,她的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了,要不要讓孩子暑假提前學習拼音呢?
我給她的回答是:最好要提前學習。
為什麼?可能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拔苗助長嗎?
是呀,但是有時候在現實面前我們還真不得不「拔苗助長」。
一、拼音是小學語文知識的難點
拼音其實是整個小學語文知識的難點,很多家長的拼音知識都是不過關的,包括很多小學的老師,也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再次溫習了拼音知識,才能自信走上講臺教小學生的。
不知不覺,我已經教了四年一年級了,對於拼音知識的學習我覺得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
整個拼音知識學習下來,一個班級上總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沒有完全掌握的。孩子們拼讀的情況其實還好,但是如果要讓孩子給字注音,孩子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聲調經常出錯。
拼音知識系統複雜,對沒有基礎的一年級孩子而言,還是很難的。
二、學習拼音的時間不充足
孩子們上一年級後,相對於幼兒園,學習負擔就會加重。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上小學了,孩子們要學習系統的知識。
剛開學,一年級的孩子就要學習拼音,與此同時,孩子們要學習數學、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真正留給孩子學習語文的時間其實並不是很多。
特別是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平時學校裡開展的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都是紮實開展的,一天最多只有兩節語文課。
可能有的人覺得兩節語文課很多,畢竟也有90分鐘啊,但是做老師的就知道,其實一年級的時候,課堂上老師要花很長時間教孩子很多行為規範,畢竟剛上一年級,很多孩子還是懵懵懂懂的狀態。
真正教授知識的時間並不是很多。
剛上一年級,拼音學習的時間不充分,再加上拼音知識又具有一定的難度,可想而知,孩子想完全掌握肯定是不容易的。
三、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上一年級對孩子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學習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學習模式,很多孩子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
而適應的這段時間往往又要學習不是很容易的拼音,這對孩子而言還是有一定挑戰的。
這時,如果孩子覺得拼音很難,學不會的時候肯定是有挫敗感的,這對孩子的整個小學的學習是有一定負面作用的。
孩子遇到困難,往往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可能會讓孩子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拼音基礎,孩子就會覺得拼音很簡單,往往會有成就感,孩子可能就會越學越有興趣。
所以我覺得提前學拼音其實就是給孩子小學開個好頭,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也許學好拼音,你的孩子小學階段就成功了一半。
當然了,並不是一定要讓所有孩子都提前學拼音的,很多時間也要因人而異。
如果你的孩子記憶力比較好、學習熱情比較高,到了上小學的時候上課能認真聽講、下課後能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相信你的孩子也一定能熟練掌握拼音知識的。
但是提前學習拼音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拼音都會了,等正式上一年級後,孩子上課時就不認真了,容易讓孩子養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壞習慣。
這時家長就要引導孩子一定要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視的,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以上都是我從教以來的肺腑之言,可能不是非常符合我們的教育理論。
因為這也是我多年的工作實踐所得,希望對看到的家長們有一定的幫助。
謝謝大家對我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