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懷孕,講究真的很多。我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此深有體會。當時想吃啥,老公都會攔著:「這個對寶寶不好」、「那個不能吃」,美其名曰:「一切都為了你和孩子!」聽起來卻讓人那麼不舒服。尤其是到了孕晚期,吃的喝的更限制,說是怕寶寶有胎毒。而且還讓我吃婆婆從老家帶來的鵝蛋,說可以去胎毒。
為了生個健康寶寶,我只能忍了,一個周吃兩個,好在最後寶寶出生比較白淨,沒有溼疹,老公一直說是鵝蛋的功勞。我知道並不是這麼回事,但也不好反駁。
孕媽為去胎毒一周吃20個鵝蛋
這事兒放在我一個同學身上更過分。她老公在她懷孕7個月的時候,每天喊他吃鵝蛋,一日三餐,一天三個,幾乎雷打不動。有幾次躲過去了,但她自己說,每周平均吃20個鵝蛋才算完。
生下的寶寶,還是有溼疹,而且連續幾周才消退。老公自從孩子出生後,就在一旁埋怨她,說是就因為她少吃的那幾個鵝蛋,讓孩子有了溼疹。
後來兩個人吵了起來,醫生走過來給他們科普:「吃鵝蛋並不能去胎毒,再說,「胎毒」是中醫的說法,我們西醫沒有這一說的。」兩個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每周20個鵝蛋白吃了?還是胎毒根本就不是我們說的這麼一回事?有沒有什麼可以去胎毒的食物呢?
懷孕快7個月了,吃什麼可以去胎毒?
你可能比較好奇,為啥到了孕晚期,才想起來去胎毒?其實,這個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民間去胎毒的食物,都比較寒涼,吃了可能會引起胎動。因此,要等胎兒大一點,才能吃。這樣就可以降低對胎兒以及胎動本身的影響。
1) 、鵝蛋
我自己以前沒吃過鵝蛋的,你去超市也很少見這類食材。第一次吃就是懷大寶的時候,婆婆從老家帶來的,後來都是託人從老家往我在的城市帶,一次能有十幾個,一周就會帶一次,婆婆說很不好買,得到處問,找人收。
第一次吃的時候,我差點沒忍住,想要往外吐。第一次孕吐也是拜它所賜。後來老公堅持各種花樣做給我吃,炒鵝蛋、煎鵝蛋、蒸鵝蛋……為了讓我吃下去,他費盡心機。
2)、綠豆煮鴿子
這個很簡單,把綠豆和鴿子放一起熬就可以了,剛開始老公還放了點陳皮。一周可以喝三次,差不多是隔天喝一次,這樣的味道好喝,你也可以試試。
我懷大寶喝了幾次,不難下咽,而且可以選擇飯後喝,喝完了走走路就消化了。
3)、玉米須
也就是玉米上面的"鬍子",有些藥店或網上可以買到。用來熬水喝就可以了,當時我懷孕剛好趕上秋收,媽媽從老家給我寄來了玉米須,讓我熬水喝。
還有一種比較奢侈的,是燕窩。表妹生出來的寶寶白白淨淨的,而且沒紅疹子,看起來白裡透紅。我問過她,她說自己一直吃的燕窩,懷孕也經常吃,所以寶寶皮膚好。但其實,我覺得和表妹以及妹夫自身皮膚底子就不錯有關,和燕窩的關係不是很大。
胎毒≠溼疹,別混淆了
其實,就像上文中同學的醫生所說,西醫是沒有胎毒這一說的,胎毒也不是溼疹。胎毒是什麼呢?它是中醫的說法,是說人吃下去的食物,會產生內熱,等寶寶出生後,容易有瘡、疹子等皮膚問題。
但其實,這兩者是不一樣的,而且並沒有太多的關聯性。如果你不希望自己體內溼熱多,可以經常吃蔬菜、瓜果、喝水,以及保持營養的均衡,少吃辛辣的食物。
而新生兒溼疹,則一般和護理有關。有些老人覺得小孩子怕冷,一層層像包粽子一樣,就把寶寶給包裹上了,這樣不透氣,寶寶皮膚自然受不了。
我剛生完大寶,婆婆也是要把他包裹起來,月嫂則不建議,而且讓大寶只穿了短袖短褲就在她手上「跳舞」,感覺大寶雖然在睡覺,但也很享受的樣子。
枕邊育兒寄語:
其實,孕期只要合理飲食,一般不會有溼熱現象,而且,有些可能是孕媽自身的體質原因。寶寶有溼疹也和胎毒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孕媽媽們不要因此而太過擔憂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孕期的飲食決定了胎寶是否有胎毒,孕媽做好這幾件事,胎毒不上身
實錘!孕期吃鵝蛋預防胎毒,沒有科學依據,希望你不在其中
孕期闢謠:懷孕吃辣椒會導致新生兒胎毒?醫生道出孕期食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