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服裝設計龍頭狂砸千萬建口罩防護服生產線,如今要做醫用手套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紡織網

廣東柏堡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堡龍」)今天(8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會議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增加公司經營範圍的議案》,根據議案,公司增加經營範圍「研發、生產、銷售:塑膠手套(PVC和PE等)、橡膠手套(丁腈橡膠和天然橡膠等)」,但議案尚需提交公司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柏堡龍此前發布公告,投資2371萬元建設防護口罩、防護服生產線,口罩日產能100萬個、防護服月產能30萬套,主要面向國內銷售,公司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也取得廣東食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同時,公司非滅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及醫用外科口罩的歐盟CE認證進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小剛介紹,從需求端看,全球手套需求量保持了長期穩定增長,2019年度全球醫療級手套市場規模達到3060億隻,非醫療手套市場規模達到1890億隻,手套行業整體保持8-10%的穩健增長,鑑於新冠疫情帶來防護需求的增長,行業短期需求將極大爆發、中短期內供不應求將為常態。

而從手套需求端看,全球手套使用需求量保持了長期穩定增長,主要不發達國家的非醫療需求、新興國家醫療需求的增長有關。根據中國塑協和馬來西亞手套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度全球醫療級手套市場規模達到3060億隻,非醫療級手套市場規模達到1890億隻,手套行業整體保持8-10%的穩健增長。

不過,周小剛也談到,PVC手套及丁腈手套產能建設所需的時間、資金、設計、安裝等條件相比口罩、醫用酒精等疫情用品要複雜得多,觀察來看:

投資回報方面,建設一條新一代PVC雙手模生產線成本約800萬左右、建設期1年,一條丁腈雙手模生產線成本約2000萬元、建設期1年。考慮不同規格、顏色的需要,一般10條起建。

生產設施方面,手套生產設備幵非完全標準化設備,需要根據手套生產企業自身的產品特點、車間布局、工藝流程、環境溫度、能源供應以及對生產線運作速度要求等要素進行定製設計生產。此外,手套生產線通常長達1.5公裡,對廠房空間提出較高要求;同時丁晴手套生產耗水量很大,對水源亦有極高要求。

生產配方方面,PVC 手套生產需要 PVC 糊樹脂、增塑劑、穩定劑、降粘劑等原輔料,丁腈手套的生產需要丁腈膠乳以及多種輔料。生產企業擁有的成熟、系統的可用於規模化生產的配方技術只有依靠自身探索取得。

客戶資源方面,我國的一次性健康防護手套主要以ODM 等形式出口給發達國家的醫療器械及醫療耗材品牌商。通常國際大型品牌商對供應商的選擇有較高的要求,需要通過嚴格的驗廠程序。

在周小剛看來,一次性手套行業不同於周期類行業,需求端帶動銷量穩定增長,供給端受益效率提升價格下移,整體增長較為平穩,預計其未來增長動力主要來於幾個方面:

一是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保健意識及法規逐步提升,手套作為防護屏障不可獲缺;二是發達國家需求由醫療領域延伸至非醫療領域;三是人口老齡化帶來更多疾病患者的防護需求;四是美國、歐盟、中國、巴西等國家戒地匙愈加嚴格和完善的衛生條例規定;以及SARS、H1NI、伊波拉、新冠肺炎等新型流行疾病的周期發生。

國海證券研究員寶幼琛則認為,柏堡龍憑藉在面料研發和供應鏈方面的優勢,在疫情當中投資設立子公司進行醫療用品專項運營,快速切入醫用防護品的研發生產,而在布局生產普通醫用口罩的同時,柏堡龍也藉助設計優勢積極開發潮牌口罩,由此來看,柏堡龍的醫療防護產品將在今年為公司貢獻可觀收入及利潤,潮牌口罩將滿足後疫情期間長尾客戶需求,醫療防護也將成為未來公司重要的業務板塊。

公開資料顯示,柏堡龍成立於2006年,是中國最具規模、配套服務最為齊全的服裝設計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服裝設計業務,主要為品牌商提供服裝設計服務,並通過外協工廠提供配套組織生產服務。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擁有內部設計師265人,2019年設計款式超過11200款,積累了包括匹克、特步、斐樂、李寧等130家品牌客戶。

由於傳統服裝銷售模式受到電商衝擊,以及服裝出口量下滑影響,部分主要品牌商進行戰略調整,對外採購量有所下降,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衝擊。柏堡龍通過開拓新服裝品牌及新興服裝電商客戶,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原有客戶業務下滑的影響,財報顯示,2019年度,柏堡龍實現營收9.61億元,上年為10.50億元,同比減少8.45%;實現淨利潤1.51億元,上年為1.92億元,同比減少21.74%。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柏堡龍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服裝品牌客戶的戰略調整,對公司採購量需求暫時下降,特別是純設計業務訂單的下降,導致當期淨利潤下降幅度遠大於營業收入下降幅度,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分產品看,組織生產收入是柏堡龍的核心業務,實現營收5.58億元,同比減少9.43%,佔營業收入比重達58.07%;設計、批發零售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相對較小,分別實現營收1.48億元、2.55億元和4.46億元,其中,除批發零售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2.10%外,其他業務類型營收同比均出現下滑。

分地區看,華東、華南地區是主要業務區域,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收5.53億元、3.26億元,分別佔營收57.51%和33.89%。

作為柏堡龍全資子公司的衣全球,則成立於2017年。衣全球主要通過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整合買手、面輔料供應商、成衣生產企業、消費者等產業鏈參與者,為全球設計師提供渠道銷售、流量推廣、產品打樣、供應鏈生產等支持,形成「自有設計師團隊+設計師雲創平臺+線上線下零售批發渠道+時尚產業供應鏈管理+明星設計師孵化+設計師學院」的閉環運營模式。

目前,衣全球平臺擁有網紅直播、設計師雲創平臺、智能製造、紡織服裝產業網際網路等多個業務板塊,寶幼琛判斷,作為國內服裝設計龍頭的柏堡龍,在設計師規模、產業鏈縱深整合上具備優勢,衣全球時尚設計生態圈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財報也顯示,2019年度,衣全球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32.1%,實現淨利潤444萬元,扭虧為盈。隨著衣全球服裝設計平臺趨於成熟,在當前直播電商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衣全球業務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截至第一紡織網記者今天晚間發稿前,柏堡龍收報8.68元/股,漲幅0.46%,市值46.70億元。(第一紡織網 martin)

相關焦點

  • 扶貧車間轉產助戰「疫」: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投產運行
    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在積石山縣生產運行。(臨夏州委宣傳部供圖) 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臨夏州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蘭州2月20日電 (邵蘭)日前,由服裝加工扶貧車間轉產改造的臨夏州首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在積石山縣順利生產運行。
  • 一大批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供應商來了!各省市區防疫物資供應商及產能情況統計(最新)
    從比亞迪城軌事業部了解到,公司生產的口罩目前不對外銷售,自用及捐贈給相關防疫一線單位。江蘇江蘇是「服裝紡織業大省」,在醫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緊缺的情況下,許多服裝企業踴躍加入轉產行列。目前江蘇省工商聯服裝商會的紅豆集團、波司登集團、江蘇雙龍健製衣有限公司、江蘇華陵服裝有限公司,都轉產防護服、口罩等應急物資,還有不少企業正在申請資質的「路上」。
  • 這家鋁材龍頭砸3464萬建生產線,年產1.8億隻口罩和900萬隻N95
    來源:第一紡織網萬邦德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邦德」)2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浙江康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慈醫療」)在現有場地基礎上,擬投資建設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及紅外額溫槍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擬為3464.7萬元
  • ...雲南首條高防護級別醫用口罩生產線投產,首批醫用N95口罩捐往湖北
    日前,雲南白藥建設的雲南省首條高防護級別醫用口罩生產線投產,實現了雲南省生產高級別醫用防護口罩零的突破。這條生產線首批生產的10萬隻醫用N95口罩經由雲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捐給湖北。2月底,在口罩生產設備緊缺的情況下,雲南白藥集團依託當地相關部門的協調支持,通過各種渠道,緊急採購了4條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
  • 尤溪這家企業非醫用KN95口罩生產線投產
    疫情之下,是危機也是機遇三明市尤溪縣普利製衣有限公司結合自身優勢,快速轉型生產口罩,在為全球市場提供防疫產品的同時,也減輕了疫情對企業生產的影響。記者高佳穎:這裡是尤溪縣普利製衣的生產車間,全市首條非醫用KN95口罩生產線在這裡正式投入使用。從研究工藝到設備安裝,到辦理生產許可,企業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全部完成。企業也實現了從普通製衣到生產防護用品的轉型發展。普利製衣有限公司是專業服裝生產銷售的企業,具有生產口罩的基礎優勢。
  • 醫用防護服到底如何製作?想要開辦醫用防護服廠,這些你必須要...
    常見的醫用防護服通常由帽子、上衣、褲子組成的連身式結構,在製作中有著嚴格標準,包括防護性(密封性)、服用性、安全衛生性。通過裁剪、縫合、上鬆緊、粘合壓膠條才能製作出的醫用防護服,涉及到的機器離不開這三種:平縫、包縫、壓膠。 平縫、包縫又分別用於哪些設計呢?哪些縫紉機可以生產防護服呢?
  • 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等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政府兜底採購收儲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記者安蓓)記者9日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通知,明確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
  • 藍帆醫療年產0.5億隻醫用口罩項目投產,手套在美國市佔率數第一
    來源:第一紡織網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帆醫療」)今天(3月1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億隻/年醫用口罩項目建設一期年產0.5億隻一次性口罩近日順利產出合格的口罩產品。藍帆醫療表示,項目一期的建成投產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布局,有利於疫情防控物資的補給及滿足後續市場對於醫療及防護用品的需求。公告顯示,藍帆醫療2億隻/年醫用口罩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由藍帆醫療出資1,160萬元,海諾生物出資840萬元,項目建設地址: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泰萊東路1號海氏海諾集團工業園。
  • 十款一次性醫用手套品牌排行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通知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了飛沫傳播以及接觸傳播,除了口罩之外,人們外出時佩戴手套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以往只是在專業場所使用的醫用手套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醫用手套有哪些品牌,購買時該如何選擇正規醫用手套。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一次性醫用手套品牌介紹吧。
  • 貝因美也轉戰做醫用口罩了 該工廠原先生產紙尿褲
    3月18日消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蔓延,過去不被重視的口罩變成了硬通貨。新浪財經獲悉,母嬰龍頭貝因美集團也開始轉戰做口罩了,旗下生產紙尿褲的智能化工廠引入了兩條生產線,生產3D成人及兒童防護口罩。除了貝因美以外,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企業包括富士康、比亞迪、格力、海爾等加入到了製造口罩的隊伍中。據了解,貝因美這家全資子公司、杭州比因美特實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杭州比因美特)近日引進兩條高速超聲波3D口罩生產線,生產3D成人及兒童防護口罩。後期還將引進高速超聲波平面口罩生產線,生產平面式日常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
  • 2020十大醫用外科手套品牌
    公司具備年產9.7億隻高品質保險套、7200萬副高品質外科手套的能力;可生產高品質的檢查手套、家用手套等乳膠製品,年產銷雙過2.2億,利稅過千萬元。安全套、醫用手套產銷量均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企業自有質量檢測控制中心、新產品開發實驗室,先後開發出具功能性、情趣性等特色的新穎產品及包裝。其中刻度計量保險套和情趣手指套在第四屆生殖健康博覽會上獲得與會者廣泛關注。
  • 2020十大醫用外科手套品牌排行榜
    公司具備年產9.7億隻高品質保險套、7200萬副高品質外科手套的能力;可生產高品質的檢查手套、家用手套等乳膠製品,年產銷雙過2.2億,利稅過千萬元。安全套、醫用手套產銷量均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企業自有質量檢測控制中心、新產品開發實驗室,先後開發出具功能性、情趣性等特色的新穎產品及包裝。其中刻度計量保險套和情趣手指套在第四屆生殖健康博覽會上獲得與會者廣泛關注。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紙尿褲改口罩?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為防疫緊急轉產
    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2020-02-17 15:49:10 來源:第一紡織網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菱汽車」)近日表示,企業自建口罩生產線,首批100萬隻口罩已下線,不過公司表示,「五菱牌口罩」只贈不賣。
  • 都市麗人變身「口罩麗人」背後:內衣龍頭去年或虧近10億
    天眼查數據顯示,2月25日,廣東都市麗人實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設計、生產和銷售非醫用口罩」。天眼查截圖資料顯示,廣東都市麗人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註冊資本4.2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鄭耀南。2014年6月26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 藍帆醫療向韓國、日本捐贈一次性丁腈醫用手套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藍帆醫療(002382)2月29日宣布,公司分別向韓國大邱市、日本東京都捐贈一次性丁腈醫用檢查手套各20萬隻,合計40萬隻醫用手套,為日本、韓國送去緊缺的醫療物資。
  • 從無到有搭起口罩生產線,中國企業這樣緊急跨界
    例如,比亞迪動員管理人員、研發人員、一線工人、後勤保障人員齊上陣,規劃廠房布局、口罩機等設計方案,快速設計圖紙並安裝調試機器設備投產,預計2月下旬將達到日產500萬隻的產能。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也有製造企業在當地政府、供應商的大力支持下,僅用5天時間就從無到有建起口罩生產線。但口罩生產並非沒有門檻。
  • 劉方毅:疫情黑天鵝成就的手套商
    口罩、呼吸機、快速檢測核酸試劑盒……在這些顯而易見的醫療必需品之外,還有一個不那麼起眼但每一位醫護人員幾乎時時刻刻都需要用到的物品——醫用防護手套。「如果我們到了手套短缺的地步,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那樣我們就不能安全地進行抽血,無法安全地開展許多醫療操作。」2020年3月,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專家席琳·崗德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