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享受探索的樂趣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享受探索的樂趣(五四獎章獲得者)辦公桌上一臺大屏幕的臺式機,可調節升降臺上放著筆記本電腦,桌面上整齊擺放著教材和科研相關的書籍。五四青年節前夕,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見圖。資料照片)仍在伏案工作,「每天早上七點半到辦公室開始工作,這是我的常態。」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周樹雲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這位深耕於凝聚態物理領域、在新奇電子結構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青年女科學家深感光榮,她說:「科研就像在秘境中探險,過程漫長而艱辛。
-
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周樹雲:從不考慮女性是否適合做科研
周樹雲,2002 年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2007 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獲博士學位。2012 年4月-2016 年11 月任清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2016年12 月至今任清華大學物理系 長聘教授。2017年2 月,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
第17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西電亮眼,獲團隊及個人獎各一
第17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擬獲獎項新鮮出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表現相當亮眼,分別斬獲團隊獎和個人獎各一項】雖然現代社會,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但大家都知道,在科研領域,女科學的數量相對比男科學家的數量要少得多,這也是不爭的實事。造成這種現象,是科研的大環境及諸多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不必過分解讀。
-
西北大學校友付巧妹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剛剛公示了
從中國科協網得知,經審委員會評審,2020年度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獲獎名單正式發布。西北大學地質系校友,付巧妹入選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
-
通知|關於開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2019年度未來女科學家...
各區科協、婦聯,市學會、基金會、各基層組織: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激發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弘揚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繼續開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
-
白蕊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
這些歷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獲獎人,作為科學抗疫的最美「疫」中人,以智慧與勇氣詮釋了「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而這也是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投身於女性」計劃堅持22年的承諾。 中國科研巾幗的實力從來不可小覷,我們誕生了年逾八旬的古生物學家 -- 「國民女神」張瀰漫;世界一流禽流感專家陳化蘭;中國最年輕的女院士謝毅等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並享譽世界的頂尖女科學家們,為造福全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科研前輩屢戰功勳,科學新秀「她力量」也後繼有人。
-
清華大學朱邦芬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校長獲得教學大師獎,北京大學李曉明、清華大學朱邦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吉林大學孫正聿、復旦大學李大潛、中國礦業大學於洪珍、華南理工大學朱長江、四川大學馮小明、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等9人獲得傑出教學獎,10位勇攀雙創高峰的「青年創客」獲創新創業英才獎。
-
重慶醫科大學陳娟入選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名單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示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共產生20名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5個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5名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
-
黃弘受聘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
黃弘受聘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黃弘,1972年生,2009年7月調入清華大學工作,受聘工程物理系教授。 1994年和1997年先後獲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學位,2000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化學系統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0年~2002年先後任職於日本神戶制鋼所株式會社、日本CMK株式會社,2002年~2004年在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3月起任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同年9月兼任日本東京電機大學建築系講師。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99名青年科學家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網12月2日訊(記者王龍龍)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99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99名青年科學家中有28位女青年科學家,佔總比例的28%。據悉,此次獲獎的高校和科研單位中以中國科學院為最多,有17名青年科學家獲得此榮譽,在高校中以清華大學數量最多,有6名青年科學家獲得此榮譽。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有關生物傳感研究工作之一入編了被廣泛採用的教材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化學:中心科學》)的第12-14版(2010-2020年版權)。長期為本科生講授基礎理論課程,獲評清華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北京市優秀教師、Eli Lilly 亞洲優秀導師獎、盧嘉錫優秀導師獎等;為我國化學界培養一批優秀人才,其中近40人成長為教授、副教授等科教中堅力量。
-
清華物理系承擔第50屆國際物理奧賽培訓選拔任務
清華物理系承擔第50屆國際物理奧賽培訓選拔任務帶隊參賽獲團體第一佳績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 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物理學會委託,清華大學物理系承擔了2018-2019年度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國家集訓隊培訓、國家隊選拔任務,並於7月7日-15日率中國代表隊參加了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的第
-
上海交大陳海波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在溫州舉辦的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暨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的陳海波教授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據了解,此次中國青年科技獎共頒發給100名青年科學家。
-
餘淼傑教授獲2018年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
近日,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學術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公布了「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的2018年度獲獎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獨作論文:《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刊)獲這一殊榮。
-
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候選人
現為昆明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任,曾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第十屆青年科技獎、建築材料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等榮譽。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973」首席科學家、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曾獲第六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第九屆饒毓泰基礎光學獎優秀獎等榮譽。
-
上海交大朱淼教授獲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
近日,第六屆中國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朱淼教授獲本年度中國電源學會傑出青年獎。本年度最終評選出共評選出項目類獎項10項、產品類獎項3項與個人類獎項5項。朱淼教授獲得本年度唯一一項傑出青年獎。
-
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老師、湖南大學陳燕東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在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在電氣工程領域,清華大學電機系郭慶來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湖南大學陳燕東老師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郭慶來,男,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博士畢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從事博士後研究,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電機系電力系統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5)。
-
航空學院郭亞洲教授獲得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7日電(宋文靜)近日,「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名單」揭曉,航空學院航空結構工程系郭亞洲教授入選。郭亞洲,1981年出生,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博導。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入選西北工業大學「翱翔新星」、「翱翔青年學者」計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專業組」、「實驗力學儀器與轉化專業組」成員。《固體力學學報》、《現代應用物理》、《計測技術》、《Current Mecha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青年)編委。
-
成都師院承辦「中國企業運籌學第十三屆學術年會」
中國網8月17日訊(李小野 宋得恩)近日,由中國企業運籌學會主辦、成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的「中國企業運籌學第十三屆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本次學術年會吸引了來自全國57所高校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包括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