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了英語很簡單,很容易學,是因為英語有跡可循。當我們從高處看英語的時候,把它看全、看透的時候,掌握起來就易如反掌了。
學英語包括四個方面,聽說讀寫。這也是我們學母語的基本步驟。出生以後,我們先聽(大人講),然後說(模仿大人),再識字,最後是寫字。
這裡面,聽和說是一對,嘴巴和耳朵一起。讀寫是另一對,是視覺上的學習,而且是相對高級的部分。但對我們中國學生而言,說反而變成了最高級的部分,這就是學不好英語的癥結。
脫口而出,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才有的,我們沒有語言環境比較難,基本得有稍微思考的時間。所以,說的要求只是能夠流利地、準確地朗讀英文材料,可以日常交流,這就非常好了。
第一階段的聽,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能不能說好。很多人英語發音不行,聽起來完全沒有感覺,甚至還讓人討厭。這就會打擊說的積極性,而且聲聲入耳,也強化了對於英語的錯誤聽覺,是個負面反饋。
相反,如果你一開始就能模仿正確的發音,字正腔圓,聽起來耳朵很舒服,就會很願意多說幾句、多讀幾遍。邊說,邊練聽力。如果有機會展示水準,也能提升自信心。這是正向反饋。
我發現廣東的同學英語發音還都比較好,也許不流利,但相較於內陸省份的多數同學,可真是好太多了。這就是老師沒教好的問題,或者是不重視這方面吧。
英語說多了,不僅提升聽,對讀、寫都有幫助。我當年就說《新概念英語3》100遍,完了就裸考英語六級,根本不複習,574分。四級我還複習了,也才581分。學期英語的口試成績,滿分,老師直接豎起大拇指。
英語和語文不同,學習材料基本是無意義的,所以長時間閱讀英語或者做大量習題,並不會帶來知識的提升。學習英語的過程,是掌握英語運用法則的過程,實際上,通過有限的材料就可以掌握得七七八八了。
我們要學習的英語內容模塊,相對語文,非常少、也簡單很多:
一、沒有文言文
二、沒有詩詞歌賦
三、沒有時事政治、歷史地理、人文等內容
四、材料隨機,內容簡短
五、閱讀理解、聽力和完型填空,還都是選擇題
六、沒有成語(如果作文寫了,老師不懂,可能會加分,也可能會扣分)
七、沒有生僻字,都是常用的
我們的學習目標,就是掌握英語的使用規律。這個規律很簡單,就是以句子為基本結構。只要你能掌握英語的基本句法,就等於掌握了英語。無論篇幅多大的聽力或閱讀理解,都是由一個個句子構成的。
英語的句子類型很簡單,就幾種:
一、疑問句
二、陳述句
三、感嘆句
每種句型都有固定的套路,就是換單詞和詞組就行了。
在這裡,我們很多人有個學習誤區,就是痴迷於背單詞,撐詞彙量。這個沒有意義,外國人常用的單詞其實不多,也就幾千個。四六級很多單詞,都是他們日常用不到的,或是有更簡單的詞來代替。語言交流,詞可達意就好,不是掉書袋。
詞組反而是英語非常普遍的用法,比如keep going,calm down,move on。而且一個詞組有好幾個單詞,更方便記憶。
劃重點了:多記詞組,少記單詞,不拼詞彙量。
一個句子,通常包括三個內容:
一、句式
二、固定詞組
三、孤立的單詞
當我們掌握一個英語句式的時候,就可以替換詞組或者單詞,來表達另外的內容。比如,最簡單的陳述句,I am……
I am a Chinese.
I am a student.
We are Chinese.
We are students.
註:學好英語,放眼全球,但是永遠記住,你始終是一個中國人。這是我們該有的信仰。
你掌握這個句式,就可以寫英語作文了。以今年的高考題為例,我現場發揮一下。
He is a good teacher. He is a man. He is 30 years old. He is tall. He is fat. I am his student. He is very handsome. He is so kind.
學會了嗎?雖然這麼寫很挫,但是起碼切題,也沒有語法錯誤,拿及格應該沒問題。如果你會感嘆句,也能用起來。
What a good teacher!How handsome he is!
即興作文,英語,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你百什麼詞斬呢。掌握句式、詞組和常用單詞,就足夠了,以不變應萬變。這樣能大大減少英語的學習負擔。
句式包含了詞組、單詞和語法,所以學好英語就是學好句子。
學好句子,就要用上聽、說、讀、寫。首先聽句子的發音,掌握正確的發音。而句子發音的正確,源自單詞發音的正確。
單詞發音怎麼學?課文都有注音,沒學過的有詞典,對不對?
英語是拼音語言,我們自然就要學英語拼音,或者稱為音標。下圖48個國際音標,就是我們說好英語的基本工具。掌握了音標,發音準確了,單詞就能說準了。
實際上沒有48個這麼多,好些是兩個音拼起來的。這是基本零部件,大概30個左右,非常是少。一天學2個,把音念準了,也就15天。掌握音標是英語的基本功,別被現在所謂先進、高效的「自然拼讀」忽悠了。
這「自然拼讀」並不新鮮,但是翻譯了個好營銷的名稱,其實音標+單詞片段組合起來就是自然拼讀。但是不會音標,你就得等老師教才會念單詞,不得不請英語輔導老師,或者落後於教學進度,無法靠自己超前學習。
我總覺得,這就是為了賣英語課程而設下的套路,讓學生多走彎路。
音標會了,然後就學單詞,一個單詞包含了幾個音標。到了這一步,你就可以開始讀單詞,讀順了。單詞發音準了,再連起來,讀詞組,讀句子。一句讀順了,再讀下一句,如此反覆。都讀順了之後,就整個段落一起讀,最後是整篇文章讀。
我當年《新概念英語3》首篇,每遍耗時大約7分鐘,越讀越順,最後句子的用法、單詞、詞組,100遍過後,什麼都牢牢記在腦子裡了。當然前提是,我已經非常熟悉音標和單詞拼讀法了,零部件用得非常好。
英語考試寫作文的時候,就能把那些地道的英語句式給用上了,不拿高分才怪。而由於非常熟悉英語的句法和常用詞組,完形填空、閱讀理解、聽力都非常簡單。我六級裸考丟的分,應該主要都在不會的那些單詞上,實在不想去背了。
高考就根本不用擔心了,絕對不會出現超綱的單詞,就算有,也是幹擾項,忽略就行。因為如果拿超綱的內容去考學生,那就是絕對的不公平,要被人噴死的。不會的單詞,用甲、乙、丙或其它符號去代替就行了。
最後再總結一下,學英語的框架:
聽→說→讀→寫
音標→單詞→詞組→句子→段落→文章
基礎穩固了,上層建築也就穩了。
之後我再寫其中每個細項的具體規律,一個個給你拆解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