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春去雙雙燕,一曲花飛縷縷念。奼紫嫣紅開遍,盛世繁華虛掩,多情的指尖,沉寂於天荒地老的永遠。是否用盡一生的時間,打開所有的結局,亦不過枕上的幽夢一簾?歲月清寒,憔悴著靈魂的孤單,再多熱鬧,終抵不過一場落幕後的清歡。我在暗夜裡打坐,修煉浮生背後的清淺。惟見一念靈心踏月襲風而來,在拈花的指尖,微笑不言。——皛玊題記
零落墜紅飛舞,一曲悵彈春暮。一場雨,錯過了季節。不被期待,卻意猶未盡,猶自闌珊。喧囂一回,熱鬧一番。最後的最後,是否都會回歸本真的面顏?
《雙雙燕·冷庭孤影》(詞林正韻第四部 史達祖體)
霧蒙遠黛,看天地蒼茫,惹人愁緒。
殷勤夜雨,零落墜紅飛舞。
搖曳春波柳樹,綣煙裡、迎風低訴。
東溪怎耐流年,幾度春來飄去。
誰顧?重樓怯步。又寂倚窗留,惹誰憐語?
瑤琴相助,一曲悵彈春暮。
拎起行囊遠旅,任潮汐、孤舟寒渡。
空把夢思猶牽,和淚黯藏悻句。
醉裡青衫,夢中紅顏。追歡逐念,幽情嘆惋。心痕頻寫意,執筆盡闌珊。煙火碎念,不過一場場發生與消散。時間與空間的位移,改變的不僅是逐漸蒼老的容顏和心境,一定還有一份對生命獨特的認知與豁然。
《雙雙燕·春情》(詞林正韻第八部 史達祖體)
半鉤皓月,看天淡疏星,偶聞清調。
臨風聽得,幾隻噪鴉煩吵。
堤柳清輝碧草,佇月下、詩思遲到。
詩詞寄與柔懷,幾度憑欄思考。
情好!桃緋李俏。有岸柳迎霞,笛簫聲鬧。
林溪深處,絮語短歌迷倒。
還看堤邊放釣,起夕霧、霞飛雲繞。
傾間又是良宵,娓娓婉言柔道。
光鮮的背後,是塵世的千瘡百孔。我們只能用完滿的期許,抵擋著永恆的殘缺。生活,真實著,風花雪月很遠, 無關虛幻。 日子,無論是疼著還是樂著,都不是夢。心情,與愛恨無關,只跟宿命有染。路,只能向前,披一身蕭瑟,我,只是路過春天。
雙雙燕·悵思》(詞林正韻第四部 史達祖體)
綴雲舞袖,但人沐春風,悵思如絮。
花紅馥鬱,日日撫枝珍數。
還看繁花逝處。暗惆悵,憑欄長佇。
情思漫蔽金波,寂寞頗將弦撫。
回顧,春光媚舞,且繪半生圖,逐波悠度。
春花秋雨,絢淡淡人生路。
東水滔滔瞬去,細聆覓,聲聲如訴。
涓涓若水情悠,彼岸薄煙霧渡。
當靈魂停止了一切擴張求索,終發現自己的心境一直很簡單。無憂無怨,不悲不歡。水一般澄澈,山一樣泰然。流轉的只是歲月,置換的只是時間。而自己只需靜念平心,任一懷婉約情致,包容這塵世的冷漠無端,且自成暖,心無所憾。
《雙雙燕·春憾》(詞林正韻第四部 吳文英體)
醉言寄夢,閒愁訴,東風暮來朝去。
憂眉不展,誰把怨音飛渡。
花落殘紅雨注,悵人遠、蹤飄何處?
愁聽倦雁悽聲,陌路同天孤訴。
絲縷,煙波夕暮。酥雨夜,風寒落英無序。
節時常換,月下自懷悽楚。
春水東流遠逝,憾此景、蕭蕭深駐。
桃夭李豔怎留?弦斷曲殤無數。
詩詞小常識:《雙雙燕》,詞牌名,調名本意為詠雙燕。以史達祖詞為正體,雙調九十八字,上片五仄韻,下片七仄韻。前片第二句、後片第三句領格字例用去聲。另有吳文英體,只是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句句法不同。
《雙雙燕》詞譜:上片: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中仄、平平中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下片: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中仄、平平平仄(韻)。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仄平中仄(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誰是誰的劫,誰能說清?誰是誰的愛,誰又能真懂?文字的遊戲裡,多情總是看不完的風景。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還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