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 外交部:是對中國企業政治打壓

2020-12-15 瀟湘晨報

中國網12月2日訊 針對美國或將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希望美方能夠為外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想方設法設置層層障礙。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可能會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議案。你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說:「這個問題再次地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公司採取了歧視性的政策,是對中國企業進行政治打壓。」

華春瑩強調,在資本市場已經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布公地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就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來加強對話和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華春瑩指出,中方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中方希望美方能夠為外國的企業在美國投資和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想方設法設置層層障礙。

【來源: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國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外交部:是歧視性的政策,反對政治打壓
    在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可能會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議案。你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我想你剛才提到的這個問題再次的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公司採取了歧視性的政策,是對中國企業進行政治打壓。
  • 美國剛剛通過對中企最新打壓!
    英國路透社剛剛消息稱,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2月2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可能阻止一些中企在美交易所上市。 該法案於今年5月曾在美參議院通過。此前報導 英媒:美預計本周通過立法限制中企上市 路透社2日報導稱,在今年5月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美國預計於當地時間2日就該法案進行表決。
  • 紐交所撤銷摘牌中企 外交部:打壓行為將損害美國自身形象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紐約證券交易所表示將不再要求摘牌3家中國企業。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5日就此答問時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尊重法治,尊重市場,多做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有益於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事情。據悉,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經就此做出初步回應。
  • 外交部駁美打壓中企: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壯大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馬卓言、朱超)針對美方持續打壓中國企業,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表示,美方個別政客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熱衷於渲染、炒作所謂中國挑戰和中國威脅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定措施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 美國或將80家中企列入「黑名單」?外交部: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企...
    (原標題:美國或將80家中企列入「黑名單」?外交部: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企正當權益) 在18日下午召開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美國或將80家中企列入「黑名單」回答記者提問。
  • 關注| 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外交部回應了
    關注 | 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旅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3日說,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單月單次入境新政立即生效據參考消息報導,《紐約時報》網站消息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周三發布新規,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
  • 外交部:美對中國公司打壓行為將損害其自身形象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外交部1月5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並回應熱點問題。有記者就紐交所撤銷摘牌3家中國企業計劃進行提問,發言人華春瑩回應說,打壓行為將損害美國自身形象。
  • 德國與美步調一致,拒絕中企向美國遞出投名狀,持續打壓中國企業
    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總有一種超強的警惕心,再加上美國帶頭對中國進行壓制,所以作為對美國"唯命是從"的西方國家也是跟隨"大哥"的腳步亦步亦趨。雖然還沒有上升到軍事戰爭上,但是在政治和經濟上,美國沒少對中國進行"封鎖"。
  • 美總統對中國App施加限制措施 外交部:霸凌行徑終將自食其果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外媒記者就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社交媒體TikTok和微信施加限制措施提問。汪文斌回應表示,有關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美開展商業活動,遵守美國法律法規。美方藉口國家安全,頻繁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非美國企業,這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中方堅決反對。我們也注意到,近期美國國內許多民眾和國際社會很多人士都對美方有關做法提出批評和質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又現打壓!英國下手了,富時羅素刪除海康威視等8家中企!外交部最新...
    12月7日最新消息,富時羅素宣布,自12月21日起,將從富時全球股票等相關指數中刪除海康威視等8家中國企業。有分析指出,這一花名冊與11月12日美國發出的指令中,限制美國人投資的中企名單相似。
  • 美國將對中共黨員收緊籤證政策?外交部回應:敦促美政府放棄對中國...
    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就有媒體報導稱美方對中共黨員籤證設限一事提問。對此,華春瑩回應表示,我還沒看到你說的最新報導。此前有消息披露過,美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國共產黨員採取入境限制措施。世人看得非常清楚,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外交部: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無端打壓中國企業
    12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記者提問: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因美國政府11月發布的美國投資者不得交易部分中國企業股票的指令,該公司將從其指數中移除四家中國公司。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回答:我在此做兩點回應。
  • 美國通過對中企最新打壓!中概股三年不達標面臨退市風險!應對中國...
    而剛剛,中概股又遭利空,眾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外國公司問責法》距離正式生效又近了一步。政治打壓中企!美眾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限制中企在美上市英國路透社剛剛消息稱,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2月2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可能阻止一些中企在美交易所上市。該法案於今年5月曾在美參議院通過。
  • 川普籤「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外交部:歧視中企,堅決反對
    資料圖 汪文斌  1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近日,美總統川普將美國會此前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該法要求加嚴在美上市外國公司向美國監管機構披露信息的義務。美相關議員表示該法主要針對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美方不顧中方監管部門與美方開展審計監管合作的積極努力,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美國財政部將緩和投資禁令?川普卻將80家中企加入黑...
    不過,過不了多久,川普也將下臺。而現任財政部長姆努欽也一直是鴿派的代表。12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或再將80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表示,如果你說的消息屬實,這將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例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川普擴圍中企「黑名單」多家美企或將面臨進退難題
    來源:中國經營報川普擴圍中企「黑名單」 多家美企或將面臨進退難題本報記者/裴昱/北京報導在任期的最後幾個月中,「看守總統」川普似乎要將他的對華不友好政策「執行到底」。在多次將部分中國企業毫無道理地以各種理由列入「黑名單」之後,川普政府再次將89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的範圍,阻礙、限制美國企業與這些中國企業合作。據路透社報導,此次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總計有89家,都是中國航空航天業務領域的企業和公司,川普政府認為這些公司與「軍事活動有聯繫」,將限制這些企業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
  • 外交部:堅決反對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打壓遏制他國企業
    在今天(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公布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實體清單,其中有58家中國實體被限制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一事進行提問
  • 川普擴圍中企「黑名單」 多家美企業或將面臨進退難題
    此次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總計有89家,都是中國航空航天業務領域的企業和公司,川普政府認為這些公司與「軍事活動有聯繫」,將限制這些企業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 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 在任期的最後幾個月中,「看守總統」川普似乎要將他的對華不友好政策「執行到底」。
  • 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等公司納入「實體清單」!美多家指數公司移除...
    美國商務部稱,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名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申請許可證才能向該公司銷售產品,這限制了中芯國際獲得某些美國技術的能力。除了中芯國際(SMIC),美國商務部網站稱,BIS還將60多家其他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聲稱這些企業存在所謂的「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最近兩年,從中興通訊到華為,中國企業受到了美國打壓。
  • 【川普籤署「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
    >2020-12-21 15:58:20來源:FX168 【川普籤署「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不顧中方監管部門與美方開展審計監管合作的積極努力,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