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
達爾文(英語: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早期因地質學研究而著名,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划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顛覆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到了19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代表作品:《物種起源》、《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的由來和性選擇 》等。
孟德爾
孟德爾(1822.7.20-1884.1.6),奧地利帝國生物學家。出生於奧地利帝國西裡西亞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爾諾的修道院擔任神父,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學三大基本規律中的兩個,分別為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沃森
詹姆斯.杜威.沃森,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生於美國芝加哥,由於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而獲得一九六二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稱為DNA之父。美國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他和英國生物學家F.H.C.克裡克合作,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說。這個學說不但闡明了DNA的基本結構,並且為一個DNA分子如何複製成兩個結構相同DNA分子以及DNA怎樣傳遞生物體的遺傳信息提供了合理的說明。它被認為是生物科學中具有革命性的發現,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由於提出DNA的雙螺旋模型學說,沃森和克裡克及M.H.F.威爾金斯一起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克裡克
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裡克,(英文名: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詹姆斯·沃森共同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二人也因此與莫裡斯·威爾金斯共同獲得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這枚獎章現保存於百慕迪再生醫學中心 。2004年因大腸癌病逝。他的一名同事,科赫,曾感嘆道:"他臨死前還在修改一篇論文;他至死猶是一名科學家"。
摩爾根
託馬斯·亨特·摩爾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是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是現代實驗生物學奠基人。於1933年由於發現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 贏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會),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1895年9月28日逝世。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循此前進,在戰勝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2位,可見其在人類歷史上巨大的影響力。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前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曾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施萊登
施萊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1804.04.05-1881.06.23) (1804.4.5,漢堡~1881.6.23,德國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施萊登,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說的創始人之一。生於漢堡,卒於法蘭克福。1824~1827年在海德堡學習法律,並在漢堡作過律師。因對植物學有濃厚興趣而攻習植物學,於1831年畢業於耶拿大學。1850年任耶拿大學植物學教授。當時植物學界流行的研究是形態分類學,而他則通過研究植物顯微鏡下的結構來描述和命名新種。
施旺
西奧多·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年12月7日~1882年1月11日),德國生理學家,細胞學說的創立者之一,末梢神經系統中許旺氏細胞的發現者,胃蛋白酶的發現和研究者,酵母菌有機屬性的發現者,術語"新陳代謝(metabolism)"的創造者。他最重要的貢獻是1839年發表的《關於動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在文中地指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高爾頓
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年2月16日-1911年1月17日),英國科學家和探險家。他曾到西南非洲探險,因樹立功績而知名並被選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三年後又入選英國皇家學會,晚年受封為爵士。他的學術研究興趣廣泛,包括人類學、地理、數學、力學、氣象學、心理學、統計學等方面。他是查爾斯·達爾文的表弟,深受其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把該思想引入到人類研究。他著重研究個別差異,從遺傳的角度研究個別差異形成的原因,開創了優生學。他關於人類官能的研究開闢了個體心理和心理測驗研究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