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上海-舊金山在普通地圖上的最短航線是一條弧線?

2021-02-18 信德海事


【今年早些時候,

一篇題為《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的文章在朋友圈裡莫名流行起來,裡面列舉了橫麥氏地圖的種種「謬誤」。小編知道,其實地圖冊裡最常見的世界地圖並非橫麥氏地圖,而是這樣的:

但有人指出:「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是一種任意投影,所以也是沒法兒保障等積的……」

 

地球是一個3維的球體(並不準確但暫且管它叫球體吧),而地圖是一個2維的平面。把3維球體的表面轉換到2維的平面的過程叫做投影。投影的種類有很多種,每一個種類都有自己的數學規則。在投影的過程中。因為維度的改變,投影過程中,圖形的形變扭曲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在世界地圖上,面積、形狀、方向和距離的準確性無法全面顧及。

有些人感覺俄羅斯的面積和非洲一樣大,應該是看到了麥卡託投影。在這種投影裡,俄羅斯顯得相當巨大,是大於非洲的。而格林蘭島則是和非洲顯得差不多大。我們就從麥卡託投影說起。

麥(墨)卡託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是在繪製世界地圖的時候常用的投影之一。它的效果圖如下:

麥卡託投影是圓柱投影的一種,是由地理學家麥卡託於16世紀發明的。和所有其它的圓柱投影一樣,麥卡託投影的世界地圖中,地球緯線是左右方向平行的,長度一樣,覆蓋整個地圖的畫幅;而經線是上下方向平行,垂直於緯線。然而在現實世界裡,這顯然是不對的:如果你拿來一個地球儀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地球的緯線雖然是平行的,但長度卻不一樣:赤道最長,越往兩級方向越短。而經線雖然都是一樣長的,但它們並不平行,而是在南極和北極交匯成點。

那麼,麥卡託為什麼要對地球作這樣的改變呢?我們首先來看麥卡託投影這種圓柱投影是怎麼操作的。如圖:

把一張紙(平面)以如圖所示的方式包住地球儀,形成一個圓柱體。地球儀的赤道和紙面相切。假設地球儀表面透明,且它的球心有光源,那麼地球儀表面的大陸輪廓就被投影到了紙面上。用筆在紙面上記錄下輪廓後,將紙面展開,就得到了麥卡託投影的世界地圖。這樣的投影,真實地記錄下了大陸和島嶼的輪廓形狀。在赤道上,由於地球儀和紙面相切,因此面積和方向也是完全真實的。然而,在往兩極方向,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大陸圖案的面積發生了形變。比如下圖:

南北方向上,地球表面的真實面積如紅色區域所示,然而投影到紙面以後,擴大成了藍色的區域。而對於南極點和北極點來說,通過它們的光線與紙面是平行的,因此它們被無限形變,從兩個點變成了兩條直線(也就是麥卡託投影的世界地圖的上下兩條邊界)。

從數學的角度,我們也可以解釋這種形變。以北緯60度為例,如圖所示:

R是赤道半徑,r是北緯六十度緯線的半徑。r/R=sin (90-60)度=1/2,周長=2*pi*半徑,因此赤道的半徑是北緯六十度的2倍。然而,在麥卡託投影的世界地圖裡,北緯六十度和赤道是一樣長的。因此為了保持大陸的形狀,在北緯六十度,地圖的南北方向也被拉長了2倍。這樣,大陸的形狀被完美地記錄了下來,但是面積就無法顧全了。

越往北極走,真實的緯線越短,因此畫在地圖上以後,南北方向就需要拉長得更多。形變也就越大。

一般來說,麥卡託投影的地圖在南緯15度到北緯15度區間內的面積,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中緯度地區有一定的面積形變。高緯度地區的面積變化很大。俄羅斯、加拿大和格林蘭的緯度都很高,中國和美國的緯度適中,而非洲、東南亞和墨西哥的緯度很低。

由此,麥卡託地圖上的格林蘭島看起來和非洲差不多大,但實際上它只有非洲的1/12左右。加拿大和俄羅斯本來面積就不小,再加上緯度高,因此在麥卡託投影的地圖上,這兩個國家顯得無比的大。美國的本土48個州在中緯度,形變比較適中,然而它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在高緯度地區,因此也顯得十分巨大。很多美國中小學的老師都提議,教材裡要儘量少用麥卡託投影的地圖,因為這種地圖經常誤導小朋友,讓他們以為阿拉斯加真的如此巨大。

說到麥卡託投影,就不得不提一個常見的誤區:地圖上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不一定是連接它們的直線段。比如,經常可以看到,從英國倫敦飛到美國西雅圖的民航航線是這樣的:
從上海到舊金山的海上航線是本文文首圖。

弧線是航班路線。很多人以為選擇這條弧線而不是直線是因為天氣因素或者別的什麼因素。但事實上,圖中這條弧線才是兩座城市間的最近距離。看看地球儀,或者換一種投影的地圖,就一目了然了。

 

地圖投影遠不止麥卡託投影這一種。麥卡託投影是圓柱投影(Cylindrical Projection)的一種。圓柱投影的製作方法大同小異,但是如果基準線的選擇不同,那做出來的地圖效果就大不一樣。

前面說過,麥卡託投影的基準線是赤道。而橫向麥卡託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 Projection)的基準線則是一對形成大圓的經線(完全相對的兩條經線)。如圖所示:

這樣一來,被選中的兩條組成大圓的經線(包括兩個極點)在地圖上就成了直直的一條基準線。緯線則圍繞著兩個極點形成了兩組被拉長的同心圓。赤道被切成3段,分別位於地圖中央,上沿和下沿。比如,一幅以本初子午線所在的大圓為基準的橫向麥卡託投影,畫出來是這樣子的(其中每一個紅色圓圈所代表的區域,在真實世界中是面積一樣大的):

這幅地圖中,基準線附近的非洲、歐洲和南極洲的形狀和相對大小保持得不錯,但離基準線較遠的東亞和美洲則悲劇了。因此選擇基準線很重要。在採用橫向麥卡託投影的時候,世界各地各國都會採用不同的基準線,這也就形成了一套製圖領域很重要的UTM系統(全球橫向麥卡託投影系統)。

當然,還有的圓柱投影的地圖卻有不止一條基準線。比如下圖:

這種是利用割線投影,有兩條基準線。如果基準線選擇得恰當,就能有效地降低地圖重要部分的面積變形。

除了圓柱投影以外,按照製作方法,還有圓錐投影(Conical Projection)和方位角投影(Azimuthal Projection)等大類。圓錐投影多數情況下是給像中國和美國這些中緯度的國家使用的。它的原理和圓柱投影很類似。但是,圓柱投影一般是用一張矩形的紙來捲成一個圓柱形,進行投影。而圓錐投影一般是採用扇形的紙張。它也可以選用1條基準線(相切)或2條基準線(相割)。它的原理如下圖,可以自己體會一下:

為什麼它適合像中國或美國這樣的中緯度國家,以及它有什麼缺點,想必已經一目了然了吧。這種地圖一般只畫出基準線所在半球,因為另一個半球的形變會相當大。

方位角投影有時也叫做平面投影(Planar Projection)一般用於高緯度、兩極的地圖或導航地圖,它們也有不少種類,原理如下:

最著名的一個方位角投影的地圖,估計就是聯合國的旗幟上那個了。聯合國旗幟上的地圖的投影是方位角投影中的一種,叫做球極平面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除了按照製作方法分類,投影還可以按照繪製出的地圖的效果分類。

保持角度關係不變:

根據投影效果,第一種投影的大類是等角度投影(Conformal Projection)。

在一張等角度投影的地圖上,任意一點的所有方向的比例是相同的。地球儀上兩條垂直的線,到了等角度投影的地圖上,也是垂直的。前面說的麥卡託投影按照這種分類方法就是等角度投影的一種,它保持了經緯線之間的九十度交角,從而保證了大陸和島嶼輪廓形狀的準確。球極平面投影也是一種等角度投影,它保持了緯線之間的平行關係和經線的放射關係。

除了這兩種投影以外,蘭伯特等角投影(Lambert Conformal Projection)也是一種常用的等角度投影。它是一種圓錐投影,選用兩條基準線,製作過程中保證了地圖上有效範圍內的任意兩點之間的相對方向的準確性。但是距離基準線越遠,形狀和面積的變化就越大。前面說過,圓錐投影對中緯度地區的國家比較適用。中國的很多地圖就是採用的蘭伯特等角投影。其中,每個省份的分省地圖,選擇的兩條基準線都不一樣,這樣才能做到在保證角度的同時,形變量最小。蘭伯特等角投影的效果如下:

保持面積關係不變:

第二大類的地圖投影可以保持面積,叫做等面積投影(Equal Area Projection)。等面積投影中,比較出名的是摩爾威德投影(Mollweide Projection)、阿爾伯斯等面積投影(Albers Equal-area Conic Projection)和蘭伯特等面積投影(Lambert Equal-Area Projection)。

摩爾威德投影是德國數學家摩爾威德創造的。它是一種偽圓柱投影,和圓柱投影有相似之處,但又用數學方法進行了優化。這種投影方法保持了面積的準確性,也在較大的程度上控制了形狀的形變量。它選擇一條經線最作為基準,然後把這條經線向東和向西各90度的兩條組成大圓的經線在地圖上畫成一個圓,效果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俄羅斯、非洲和格林蘭島真正的面積關係。

阿爾伯斯等面積投影是一種圓錐投影。雖然用它畫世界地圖比較少見,但是美國人經常用它來畫美國地圖,特別是一些以郡或州為單位的專題地圖,比如行政區劃、投票形勢、收入水平分布等,對面積比例要求高,但對輪廓形狀要求並不高的圖。這樣,每個郡或每個州的面積是如實的,能讓看圖的人更好地看清形勢。它的效果如下,可以看到這種投影下的俄羅斯、非洲和格林蘭島的面積關係: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格林蘭島其實很小,俄羅斯的面積和北非地區差不多。

有人可能覺得阿爾伯特投影和前面看到的蘭伯特等角投影沒什麼區別。對於美國和中國的地圖來說,如果基準線選擇恰當,這兩種投影的區別確實很小。但是總體來說,在形狀和面積兩個方面,蘭伯特等角投影更優先滿足前者,而阿爾伯特投影更優先滿足後者。

蘭伯特等面積投影(注意不要和蘭伯特等角投影弄混了)是一種等面積的平面投影,它不僅可以精確記錄面積,也能不改變方向,一般用於繪製精度要求較高的地質圖或導航圖。這種投影一般不會把整個世界劃在同一張圖上,因為地圖外圍的區域形變會比較大(外圍會在遠離基準點的方向壓縮,導致輪廓變得很扁)。它一般只包括某個半球、某個大陸甚至某個區域。大家感受下這種投影下的俄羅斯、非洲和格林蘭島(北極點為基準點):

保持兩點間距離不變:

還有一種投影的大類叫做等距離投影(Equidistant Projection)。顧名思義,等距離投影是為了保持地圖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的準確。然而,等距離投影的地圖上,並非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都是準確的,而是在某一個方向上的任意兩點間距離保持準確(例如東西方向、南北方向或某個角度的方向),或者以某個點為基準,其它點到它的距離保持準確。

等距離投影中,最有名的一種叫做等距離圓柱投影(Equidistant Cylindrical Projection)。它是公認的所有地圖投影裡,數學變換最簡單的一種。它看起來和麥卡託投影相似,實際不然:麥卡託投影在高緯度地區為了保持形狀的準確而將緯線之間的距離拉長;等距離圓錐投影的所有相鄰經線和緯線之間的距離都是一樣的。因此,在南北方向上,地圖上任意兩點的距離是保持精確的。這種地圖缺點很多,既不保持形狀的準確,也不保證面積的準確。但因為它製作簡單,因此很多時候它被用作索引地圖(例如世界各國列表)或示意地圖(例如時區、貨幣分布、國際組織成員分布等地圖)的投影。這是這種地圖的效果:

除了上述的投影方式外,還有一些其它重要的世界地圖投影。

按照效果劃分,以上這三類投影是最常見的投影類型。但是在常見的世界地圖中,其實還有其它的一些投影種類。例如,題主提到有時候看到俄羅斯被畫得比較扁。這種情況下,估計題主是看到了用一種叫「空投影」(Plate Carree)的方法製作的地圖,效果如下:

還有一種比較經典的世界地圖投影叫做羅賓遜投影(Robinson Projection)。前面一直在討論,在把3維的地球轉化為2維的地圖的過程中,面積、形狀、角度、距離等方面的精確度不能個個都保全。於是,製圖學家們開始尋找有沒有折中方案,讓這幾方面的變形程度儘可能最小化。羅賓遜投影就是這些嘗試的其中一個結果。它的效果如下:

 

 

 

 

【背景資料】

 

 

 

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都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今天要告訴你的是,你看到的這個地圖,其實是錯誤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錯的。

我們目前採用的「橫麥氏投影地圖」其實是來自1569年一個地圖製作者製作的,連google map都是採用這個樣式。但其實在這個地圖裡地球各個國家的大小都嚴重失真。

至於原因和原理,以下是來自網上的解釋:

「因為這種地圖為了讓所有地方的北邊朝上,必須將每一條緯線都拉得跟赤道一樣長。然而,緯線的長度是赤道長度乘以cos (緯度)。例如,60 度的緯線長度只有赤道的一半(cos 60o = 0.5),拉得跟赤道一樣長的意思就是放大兩倍。此外,這種地圖的另一個特色是要維持方位的正確性,緯線放大兩倍,經線也要放大兩倍,才不會變形。於是,緯線60度上的面積被放大成四倍。緯度愈高,放大倍數愈誇張。到了兩極,放大倍數是無限大。」

沒看懂沒關係,反正就是應想跟大家表達,地球不是平的。

我們還是用事實說話吧,國外有個叫thetruesize.com的網站就把地圖修正,讓我們看到了每個國家的真正大小。

先來說說非洲,在目前地圖版本的非洲,感覺好像就比中國的版圖大一些,但事實是:非洲的面積比西歐,美國,阿根廷,印度,中國的面積總和還要大!是世界第二大洲。

如果把中國,美國和印度三個大國家放進非洲,是這樣的:

美國最大的三個州放非洲裡:


格陵蘭(80萬平方英裡)在現在的地圖看起來跟非洲(1160萬平方英裡)差不多大,其實非洲面積是格陵蘭的14倍。

事實是格陵蘭就跟非洲裡一個國家差不多大。

格陵蘭比印度小一點,可是兩者在現在地圖上。

對了,印度的大小就差不多是整個歐洲的大小。可想而知非洲比歐洲大多少。


澳大利亞覆蓋整個歐洲了。


俄羅斯很大吧?在地圖上是這樣的。

可是拉到非洲的緯度,變回原來的真正大小後。

虧我還曾經替那些立志遊遍自己國家的俄羅斯人擔心。

俄羅斯和中國。


反之中國拉到俄羅斯的位置。。一樣嚇shi人!

此為國外網站thetruesize.com的地圖,並未顯示中國臺灣省地區,請大家批評閱讀(堅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和加拿大。


此為國外網站thetruesize.com的地圖,並未顯示中國臺灣省地區,請大家批評閱讀(堅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和歐洲,完全覆蓋綽綽有餘。(本來就覆蓋了)

此為國外網站thetruesize.com的地圖,並未顯示中國臺灣省地區,請大家批評閱讀(堅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中國和美國顯示比例倒是挺接近的。


此為國外網站thetruesize.com的地圖,並未顯示中國臺灣地區,請大家批評閱讀(堅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至於地圖上比中國還大的格陵蘭島,事實不忍直視。

或者地球其實應該是這樣的吧。


感覺好像去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我的世界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信德海事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投稿或聯繫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相關焦點

  • 地球上任意兩點的最短距離怎麼走?| 地圖看世界
    ▍球面上A、B兩點畫出的大圓 另外一個概念——劣弧,簡單地說,指的是A、B間的最短弧線,A、B兩點背向的較長的弧線則稱為優弧。 如果A、B兩點位於赤道上,或者是同一根經線上,那麼沿著赤道走或沿著經線走就是最短路徑。因為赤道和經線(準確來說是組合成圓的兩條經線)本就是地球上的大圓。 其他位置的兩點也好確定最短路徑,可以下圖為例理解。
  • 廈門到上海距離1000公裡,為啥飛機卻要飛2小時?答案沒那麼簡單
    很多人出行都會選擇乘坐飛機,校長最近就坐飛機去上海旅遊了幾天,不過讓我疑惑的是,廈門到上海的直線距離在1000公裡左右,飛機卻飛了2個小時才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只要身邊有手機的朋友都可以打開地圖看看,從廈門到上海的距離不過1000公裡,按照飛機每小時800公裡左右的速度計算,從廈門飛到上海的時間應該為1.2個小時才對。
  • 我們最常看到的世界地圖並不真實
    但是看看下面我們最常見的世界地圖,目測俄羅斯差不多是中國的3倍大。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經常稱歐美為西方國家,中國為東方國家。但地圖上美國明明在我國右邊,也就是東邊,為什麼呢?要解釋這些,要從我們常用的世界地圖的繪製方法和原理入手。
  • 為什麼從我國到美國的飛機航線,不是直接往東飛,而是要往北飛?
    細心的朋友在世界地圖的平面圖上,瀏覽飛機的航線時,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飛機在近似緯度的城市之間飛行時,其航線並非與緯度線吻合,在北半球要向北偏移,在南半球要向南偏移。而在我們的印象中,沿著緯度線飛行應該是最短的距離,為什麼飛機的航線不按照這樣來設計呢?
  • 上海去洛杉磯的航班,為何繞彎飛過俄羅斯和加拿大?
    從世界地圖上看,中美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如果從上海到洛杉磯畫一條直線,則恰好橫穿整個大洋。圖-橫版地圖,上海與洛杉磯之間這樣說來,兩地間的航班應該橫渡太平洋才對,但細心的乘客會發現,無論從中國到美國還是從美國到中國的飛機都要向北飛過白令海峽,繞彎穿過加拿大和俄羅斯才能進入對方國土。
  • 為什麼從中國飛往美國更省時間?
    圖、達美航空執飛從洛杉磯至上海需耗時13小時20分。從美國飛往中國大約需要多長時間?為什麼從中國飛往美國更省時間?圖、美國聯合航空擁有15條美、中直飛航線實際上,民航客機通常飛往大圓航線。地球上任意兩點的最短路徑是通過這兩點和地心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一段劣弧,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大圓航線。下圖就是從太空視角看從洛杉磯執飛上海的直飛航線,全程約10400公裡。
  • 中國國航北京-舊金山航線客機升級 更節能更舒適
    中國國航北京-舊金山航線客機升級 更節能更舒適     圖為國航北美地區總經理池志航中新社發 劉丹 攝   中新社舊金山2月11日電 (記者 劉丹)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北美地區總經理池志航11日上午在美國舊金山宣布,即日起,北京至舊金山航線執飛客機升級為波音777-300ER,使用了20多年的波音747客機退役。  上午11時20分,一架國航波音777-300ER客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
  • 美聯航現開始接受上海-關島直飛新航線機票預訂
    上海2014年8月1日電 /美通社/ -- 美聯航於今日公布,上海-關島直飛航線開始接受預定。為慶祝關島新航線的開設,美聯航今日宣布往返促銷票價僅為人民幣3600元。旅客可登錄官網united.com、撥打預訂電話400-883-4288或通過旅行社預訂機票。
  • 上海飛往美國的飛機,為什麼寧可繞道北極圈,也不願橫穿太平洋?
    有去美國旅遊、求學或者出差的網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從上海飛往美國的航班,大多會在臨近北極的上空繞一圈,而從平面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從上海飛往美國的飛機,最短的航線是橫穿太平洋,這些航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航空公司難道不怕浪費成本麼?
  • 14小時直航美國 成都直飛舊金山6月11日啟航
    從6月11日起,美聯航將正式開通成都直飛舊金山國際航線,只需 14個小時便能從中國的西部中心飛往美國的西海岸。這是成都第一條跨越太平洋的航線,同時也是中國中西部首條直通美國的航線,由波音787夢幻客機執飛的該條航線,將創造了數個「第一」。屆時,成都也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第四個實現真正直飛美國的內地城市,為成都打造國家級航空樞紐增添了一枚極為重要的砝碼。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什麼「繞道」北極?直接飛太平洋不行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從地圖上看,橫跨太平洋是中國飛美國航班最近的路線,那為什麼飛機非要繞一個大彎子走北極呢?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航空公司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從中國飛往美國,經過北極才是最近的路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兩點直線距離最短?那可不一定!別被手機地圖欺騙咯!
    有個常識"兩個位置除非線路不允許,否則一定是走直線距離最短"想必大家都已經根深蒂固了吧,小學老師都教過!但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是,我們被欺騙了!被地圖欺騙了!我們熟悉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無論手機端還是PC端,地圖上的兩點都不是直線距離最短!不信咱們來看看!
  • 有意思的世界地圖系列: 沿著一條路線走遍全世界? 沒錯!
    歡迎來到「有意思的世界地圖」系列,本系列將持續發送最好玩、最有趣的世界地圖。如果你想沿著一條路線,玩遍世界所有的國家,那不妨試試下圖這條路線吧。把北美洲放到木星上,還沒有木星的大紅斑大。儘管如此,木星在浩渺的宇宙之中,依舊是滄海一粟。想想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可怕!
  • 飛機的航線為什麼不是直的,非得繞個大圈?看完令人意外
    飛機的航線為什麼不是直的,非得繞個大圈? 是不是在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 劃一條直線就行了呢?> 那麼兩個地點之間 最短的距離是什麼呢?
  • 為什麼從上海飛往洛杉磯,要從北以弧形飛過去?難道不是直線最短
    為什麼從上海飛往洛杉磯,要從北以弧形飛過去?難道不是直線最短?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乘坐飛機出行,因為如今的飛機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完善,不僅是在速度上,在飛機的舒適度以及安全上,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然而,你知道嗎,為什麼在從上海飛往洛杉磯的航線,是從北通過弧形的形式飛往的呢?
  • 飛機的航線為什麼要繞一大圈,而不是飛直線。原來是……
    大家好,小夥伴們出行乘坐飛機是最重要的一個交通工具,但是很多小夥伴乘機的時候看飛機航線圖發現都是一個弧形的航線,我們從小學的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理論被推翻了嗎?還是航空公司不走直線是有其他的原因?
  • 成都直飛舊金山 美國時尚地圖讓購物狂們逛個夠
    買美國品牌便宜  成都直飛舊金山,美國時尚地圖讓購物狂們逛個夠  成都直飛美國舊金山航線的開通,不僅會帶動美國旅遊的發展,更將令一眾購物狂蠢蠢欲動。去香港掃貨是因為價格便宜且籤注方便,但購物狂都清楚,只有在美國買美國的品牌才是最便宜的!  如今,該航線的開通給廣大的成都消費者帶來了便利,正是飛美國掃貨的好時機。
  • 高考地理地球與地圖知識點
    地球與地圖的必背資料  一、經緯網圖的判讀及應用  1.常用經緯網圖的判讀  類型側視圖俯視圖常見  演變簡圖截取一段緯線,在其上標註經度  截取一段經線,在其上標註緯度  截取極地投影圖中的一部分  判讀要領橫線
  • 最專業的阿拉斯加郵輪航線攻略及解讀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阿拉斯加雖然和加拿大接壤,離俄羅斯也很近,卻是美國的土地。為什麼這這麼遠的地方是美國的領土呢?而乘坐郵輪看冰川是最方便的方式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來阿拉斯加看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