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免不了走親訪友,那麼作為主人,親友到訪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親友到訪、在家待客有哪些禮儀和禁忌吧。
孔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自古以來就熱情好客。俗話說「有理不打上門客。」既然人家來到自己門上,就是瞧得起自己,一定要禮貌待客,恭敬待客。
第一:忌客人進門時不以禮相待
當客人進來時,要主動上前打招呼、讓坐,忌面無表情、不言不語,不理睬客人,或者只是站著說話不讓客人坐下。兩人對面談話時,忌諱咳嗽、擤鼻涕、打呵欠等;否則,認為是對別人的不恭敬。
第二:忌客人就座後不予理睬
客人坐下後,忌做抹桌子、掃地之類的事情。忌光口說請客人喝茶,實則並不馬上沏茶,或者說了半天話後,才沏茶讓客。這些都有「逐客」之嫌疑,是對客人不恭敬、不歡迎的表現。
第三:忌單手向客人奉煙、酒、茶
如果是比較尊貴的客人,除了捧茶、遞煙外,還要以酒飯相款待。招待客人,一般是「淺茶、滿酒、整盒煙」。遞煙、酒、茶時,都要雙手,忌單手。點菸時忌用一根火柴連點三支煙。如需對火時,應將菸嘴(菸蒂)向客遞上、忌以菸頭直接遞給對方。
第四:忌宴客時桌上無酒
陪客忌無酒,民間有「無酒不成席,說話不算數」的說法。
第五:忌不敬客人只顧自行飲酒
在酒席間,以敬客多飲酒為榮,飲酒時,忌自飲不敬客人。
第六:忌宴客菜數為單
待客一般菜忌單數,喜用雙數,取意「好事成雙」。
第七:忌待客不周
如果待客不周,是要被街坊鄰居、親戚族人嘲笑、蔑視的。哈薩克族人對前來拜訪或過路的客人不論認識與否要竭誠招待,其諺雲「如果在太陽下山時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裡也洗不清這個恥辱。」佤族忌讓過路的陌生人睡在門外,一定要請進家來住。否則,這家人將被族人所指責。民間招待客人時還有「讓食不唾」、「尊客之前不狗」、「當眾不放響屁」、「客前勿動刀剪」等等禁忌規約,都是恐對客人不敬,而引起不吉的。
第八:主人待客準備工作的禁忌
相對於待客來說,主人家平時做準備工作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時忌諱斷骨,應該斷開關節;忌諱在放肉食品時倒放頭尾;往鍋裡下米時忌諱用袋子倒;搗碎茶葉時忌數數;烙餅和油炸食品時忌諱大聲喊叫、說不吉利的語言等。
鄉飲酒禮
舊時有鄉飲酒禮的習俗,據河南《確山縣誌》雲「鄉飲酒禮,序長幼,論賢良,別奸頑,異罪人。其坐席高年有德者居於上,高年淳篤者,並之,以次序齒。而列其有曾違條犯法之人,不許幹善良之席,主者若不分別,至使貴賤混淆,察知或發覺,以違制論。奸頑紊亂正席者,全家移化外。」
可見座次錯亂,是宴飲社交中的一大禁忌。青海省藏族、蒙古族宴飲時,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上位;牧民不能坐在頭人的上位;婦女不能坐在男人的上位(古時)。
過節請客時,也必須按各人社會地位的高低,分坐在高低不同的座位上。地位非常高的,如果沒有和他相等人可以同席,就要為他另設二席。
關於坐處的尊卑,由於民族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也有一些差別。舊時,尊位有尚右的習俗。如今涼山彝族待客仍是主居左,客居右。若有違犯,則為失禮。
又有中為上的習俗。據《清稗類鈔》雲「俗尚右,包房則以中為上,右次之,左為下。其坐臥均依次序。貴賓尊長至,則讓中坐,主居右,婦女為下,居左。」
同時,民間還有尚左的習俗,大約是從「男左女右」而來的。不過,若宴客飲禮是在堂上舉行,正賓的座次則通常都是以南向為尊的。其餘的賓主則又是依順序交替坐於左右上下的。
入席和離席,都是依照不同的等級,按秩序先後行動,不能逾越。
最後,古時主人送客時,要送出牲畜圈才分手告別。
近幾天我們分享了一些春節間的一些習俗和禁忌,大家各抒己見,讓分享者也獲益匪淺。確實有很多過去的說法現在已不實用,但個人認為,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感覺過年沒有了年味,沒有生趣,可能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傳統觀念的遺失。雖然時代和文明的進步,讓我們不斷改變,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對傳統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文化的傳承是由我們共同承擔的。點擊「關注」或「訂閱」,一起來了解歷史,了解傳統。往事越千年,傳承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