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時間裡,如果你持續對一個人好,突然有一天不好了,對方就會對你表示不滿甚至是怨恨。
但如果你只是偶然一次幫助過別人,那麼對方就會對你感激不盡,這就是「升米恩鬥米仇」的含義。
明星趙麗穎是一個從零背景零基礎發展起來的一個勵志女明星,出生農村的她成名後依舊不忘初心,為家鄉修路。
但是這樣的舉動在村民眼裡卻沒有落得半點好,反而都是埋怨,因為他們心中的路應該是平坦寬敞的柏油馬路,並非僅僅是修平整的石子路。
「她當明星那麼有錢,為村子出點力是應該的。」這是記者在採訪趙麗穎村民的時候,村民說出來的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人善良付出成為了一種理所應當,你越是隱忍退讓,別人就越是得寸進尺,善意非但沒能換來友好,反而惹了一身髒。
因此,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女人的善良,要帶點鋒芒。
一、當你的好成為習慣,那別人就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有一個讀者就和我傾述她的經歷:大學期間的舍友來自五湖四海,一群姑娘們嘰嘰喳喳,充滿了青春氣息,但是一群人裡總有一個人是格格不入的。
她桌上的紙巾明明自己還沒有用多少,卻總是很快就見底,一問是舍友每次上廁所的時候借用。
雖然紙巾不貴,但是這種不問自取的行為屬實讓朋友感覺不舒服,可是這在舍友眼裡卻成為了斤斤計較的小氣。
宿舍的姑娘商量著一塊辦個寬帶,但是這個舍友卻以自己每個月流量多到用不完為由拒絕平攤網費,結果寬帶辦下來的時候,她卻是第一個問無線密碼的人,其他舍友礙於情面,只得告訴她。
諸如此類的事很多,但是讀者她們一行人卻拿她毫無辦法,生怕哪一天自己拒絕了她,就會被她向輔導員告狀孤立她。
善良是人的天性,這是一種美德,但是當有一天你的善良成為了別人的理所當然,那麼這時候的善良就不再是優勢,而是劣勢。
所以,可以善良,但不要廉價。
二、貪婪是人的共性,你需要反抗共性
《雨季不再來》是三毛對自己學生時代故事的自傳,中國從古至今都有一種傳統思想,那便是「吃虧是福」,從小受到父母的薰陶,所以,在異國他鄉留學的三毛也謹遵父母的教導。
一開始,舍友借她的衣服三毛欣然同意,但是後來,舍友發現三毛幾乎有求必應,所以漸漸地開始放肆起來。
經常對三毛的衣服不問自取,三毛借出去的衣服沒有一件是完好無損的回來的,面對老師的責問,還異口同聲地說是三毛的錯。
這一刻,三毛覺得之前那個「吃虧是福」的自己是那麼的可笑,善良是人的天性,但是她忘了人還有貪婪的共性。
於是,三毛爆發了,忍無可忍的她當著老師的面大發雷霆,舍友嚇得紛紛尖叫,這場風波結束後,三毛原以為會受到處分。
但是奇蹟般的沒有,老師的態度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而舍友的態度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之前的盛氣凌人變成了討好。
貪婪的人的共性,我們需要反抗共性,正如三毛在《西風不識相》中說的那樣——
「如果善良只是一味地付出,那麼這種善良,我寧願不要。」
三、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孫儷之前資助了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在上大學之後卻不思進取,將孫儷資助的學費用來揮霍,孫儷得知後,停止了對他的資助。
這時,「升米恩,鬥米仇」的現象就出現了,這個孩子四處說孫儷居心叵測,所謂的資助只是一場炒作,後來是孫儷的團隊出面,才阻止了負面評論的繼續產生。
《論語》中說「人之初,性本善」,可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人們總是會將別人對自己的好當作是一種理所應當,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做到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愛默生在《生命》中有一句這樣的話——「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因為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善良,就等同於軟弱。
做人,不僅需要包容,還需要露點鋒芒,因為這世上有的是人告訴你什麼叫做得寸進尺,你的善良退讓只會助長對方的貪婪,所以該翻臉時翻臉,不要怕得罪人。
如果你的善良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那麼就請及時止損,收起你的善良,和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