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有的書包教輔書重量遠超過教材書重量 |
東方網8月3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小學生的書包究竟有多重?滬上中小學明天開學,晨報記者昨天提前對8名小學生的書包淨重、裝上開學第一天課本後的重量作了一個量化調查,結果發現,小學生的平均體重為28公斤,書包重量最重達到5公斤,平均重量為4.2公斤,佔到了體重的15.04%;但這僅僅是開學首日學生需要帶的課本等,以後隨著作業本和課外輔導書的慢慢增多,書包的重量肯定還會越來越重。而香港教育局剛剛發布了「希望社會各方攜手減輕學童書包重量」的倡議,指出學生書包的重量不應超過體重的15%,否則容易引起脊柱側彎等不良後果。
書包太重:家長一隻手拎不動
昨天,即將成為徐匯區一所民辦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小潘潘領完新書回到家,媽媽就幫她整理起了書包,然後過磅稱分量。書包重2斤,語數外三門課本、作業本加上鉛筆盒一共6斤,還有一個水壺,如果裝滿水的話是1斤,共計9斤。潘潘媽媽說:「因為教室裡不提供純淨水,如果帶空水壺上學,就要到別處去倒水,所以老師要求帶大水壺,以足夠學生喝半天。」
潘潘媽媽表示,這個書包也是暑假剛買的,但因為自重有2斤,她打算換掉。「我已經讓朋友從香港買一個獲得香港執業脊醫協會認可的書包,分量只有1斤不到,可以讓孩子負重減輕一點。」潘潘媽媽表示,上學的時候,書包肯定是她背,不會讓女兒背,「孩子太小了,讓她背這麼重的書包,捨不得。」「孩子的書包死沉死沉的,不要說孩子,家長一隻手都拎不動。」昨天下午,家長陳女士也忙著給即將讀三年級的女兒整理開學第一天要用的書。根據課表,需要帶信息、英語、語文、品德與社會等六門學科的教材,再加上鉛筆盒,喝水用的水壺,中午吃飯用的餐具,稱下來正好是10斤。「書包本身只有半斤重,剩下的9斤半都是上學要用的。」陳女士說,現在剛開學,還不是書包最重的時候,等到考試前,各門主科還有很多練習卷、教輔材料,書包還要重;女兒的學校還算好,允許學生把副科教材和各種工具書都放在教室裡,不然全背在身上,十幾斤的書包家長也拿不動。
超重原因:教材變大開本加重份量
記者調查發現,「大腹便便」的書包、大開本的教科書和孩子不愛整理書包是書包超重的三大原因。
從昨天稱重的情況來看,不少小學生的書包本身分量就不輕,其中最重的一個書包淨重2斤。家長也反映,現在的書包功能都很齊全,各種物件都有專門的口袋,如此一來,書包的重量自然有增無減。
另外,自從本市推行「二期課改」後,新教材的開本也在逐漸變大。現在的中小學教科書,包括大量教輔資料,已普遍採用16開的大開本,幾乎看不到過去使用的32開的課本了。而且新教材紙張普遍比較好,無形中也加重了教材的分量。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孩子沒有每天理書包的習慣,常常帶一些用不著的書去學校,這無形中也加重了肩上的負擔。
家長無奈:一些學校對拉杆箱說「不」
書包過重,不少家長改買拉杆箱書包,為孩子節約體力。但出於校園安全、學生健康、培養學習習慣等諸方面的考慮,滬上一些學校對拉杆箱書包高掛「免進牌」。
浦東新區某知名小學建議學生不要用拉杆箱書包。學校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拉杆箱書包較重,上樓梯不方便,既不能放進課桌,也沒辦法放進儲物櫃,只好放在課桌旁邊的走道上,下課時學生之間追逐打鬧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另一方面,拉杆箱書包的「肚量」很大,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不善於勤理書包,而是把所有東西都塞進去,更加重了書包重量。
8名小學生開學首日書包重量調查
小徐同學(浦東五年級)
書包淨重0.6公斤書包重量4公斤體重42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9.5%
因為9月1日的課程表沒有提前發,所以開學當天得帶所有新發的書去上課。上學時書包一般奶奶背,放學時自己背。
小盛同學(靜安二年級)
書包淨重0.6公斤書包重量3.7公斤體重21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7.6%
書包裡有語文、數學、英語等教科書和練習冊,還有鉛筆盒、水杯、字典、美術工具包等。無論上學還是放學,都是自己背。
小蔣同學(楊浦二年級)
書包淨重0.5公斤書包重量3公斤體重21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4.3%
開學當天,孩子會把所有的書都帶去學校,把美術、自然常識等副課書放在學校,以後只要每天帶語文、數學、英語書就可以了。無論上學還是放學,書包都是媽媽背。
小楊同學(閔行四年級)
書包淨重0.4公斤書包重量5公斤體重28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7.9%
書包內有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等學校所發的所有新書,以及作業本、鉛筆盒、字典、眼鏡盒、小水壺。學校的英語教材比公辦小學多了一套,放在公文袋中。
小王同學(徐匯三年級)
書包淨重0.5公斤書包重量3.8公斤體重28.1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3.5%
書包內有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等學校所發的所有新書,以及作業本、鉛筆盒、字典。剛開學還要帶手帕、抹布,可能還會發1-2本英語課外書。上學父母送,回家自己背。
小雲同學(靜安三年級)
書包淨重0.5公斤書包重量4.7公斤體重27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7.4%
書包內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校發的教科書,以及作業本、鉛筆盒、字典,還有參加興趣班的西洋棋。上學是父母開車送的,回家有時是外公背,有時是自己背。
小張同學(徐匯三年級)
書包淨重0.25公斤書包重量5公斤體重32.5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5.4%
書包內有語文、英語、信息、品德與社會等當天需要用的教科書,以及作業本、鉛筆盒、裝滿水的水壺和餐具。進校門前家裡人背,進校後自己背。
小潘同學(徐匯一年級)
書包淨重1公斤書包重量4.5公斤體重25公斤書包與體重佔比18%
書包內有語文、數學、英語等教科書,以及作業本、美術工具包、鉛筆盒、裝滿水的水壺。書包進校前由媽媽背。
[他山之石]
研究表明:超重書包背20分鐘,脊椎矮縮6至8毫米
建議分冊印刷、採用薄而輕的紙張給教材瘦身培養學生養成每日整理書包的習慣
前天晚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官方網站上,刊登負責幼稚園及小學總課程的發展主任林國強的文章,希望社會各方攜手減輕學童書包重量。文中稱,過重的書包可以令學童因負荷過量而身體疲勞。香港衛生署建議,學童不應長時間背負重量超過體重15%的書包。
此前,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信息學系研究發現,學生如果連續20分鐘背重量佔體重15%的書包,其脊椎便會矮縮6至8毫米,長期更會引致腰背痛、脊柱側彎,造成「長得慢,縮得快」的快速老化風險。
香港教育局鼓勵各方面人士合作,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去解決學童書包過重的問題,具體建議:
●出版商在印刷課本時,應採用恰當的方式,例如印刷課本的紙張必須是輕而薄;儘量以薄冊或按課題單元分冊印製,以減輕重量;
學校應參考教育局有關指引,制訂合適政策,採取相應措施,例如在課堂、班主任課或集會講解書包重量的問題,從小培養學生每天執拾(整理)書包的習慣;
選擇課本/學習材料時,也考慮其重量和大小,避免選用過多補充作業或額外練習;
在上課時間表作出適當的安排,讓學生不用在同一天攜帶大量課本、練習簿或較重的物品去學校;
為學生提供儲物設施,並教導他們如何善用;
舉辦減輕學童書包重量的活動,例如稱書包重量,以喚起家長和學生的關注。
此外,也希望家長為孩子選用質料較輕的書包、文具和其他用品;家長要提醒孩子每天按時間表及教師的指示整理書包,以及不要攜帶玩具和其他不需用的物品去學校;為孩子預備適量的飲用水;若發現書包過重,應與孩子共同尋找原因及商議解決的方法,並以積極的態度向學校反映意見。
(責任編輯:UN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