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指的是什麼?

2020-12-17 名偵探七瀨美雪

「劫」是佛教宇宙觀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許多人往往都會將其誤以為是劫難的意思,其實「劫」是一個時間單位。在佛學中,形容極短的時間,往往會用「剎那」來形容,而形容極長的時間,則常常會用「劫」來描述。

劫是梵文劫波(kalpa)的略稱,古印度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用劫來描述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劫的概念在印度教裡面也有,不過具體的時間長短和佛教的描述不太一樣。佛經中的「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一般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的話,提到劫的時候就是指大劫。

一個劫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不同的經論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些經典喜歡用比喻的說法來說明,比如《僧伽吒經》裡面就說假如有一座佔地極廣的巨大城池,裡面堆滿胡麻,每過一百年拿走一粒,城裡的胡麻全部耗盡,一個劫還沒有過完。另外又舉例說比如有一座極大的大山,每過一百年用絲綢去擦一下,這樣子直到整座山都消失了,一個劫依然沒有過完。

有些經典會將有佛出世的劫稱為大劫,無佛出世的劫稱為小劫。有些經典會將中劫和小劫都歸類為同一種劫。鑑於不同經論存在不同的說法,這裡整理一個比較得到廣泛認可並且比較好理解的說法來介紹劫的時間概念。

一般認為,一個大劫是由四個中劫組成,而一個中劫是由二十個小劫組成。換而言之一個大劫等於八十個小劫。而一個小劫由一個減劫和一個增劫組成。

增減劫:

佛教認為人的壽命一開始的時候有八萬四千歲(另有說法為八萬歲,亦有說法是四萬歲,這裡以八萬四千歲為標準計算),每過一百年減少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只有十年為止,這個過程稱為減劫。一個減劫即是半個小劫的時間,大概為(84000-10)x 100 = 839萬9000年。

減劫之後是增劫,人類的壽命從十歲開始每過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為止。如此一減一增的一個循環就是一個小劫(有說法是先增劫後減劫,這裡以先減後增為例),則一小劫約為1679萬8000年。

一個大劫由八十個小劫組成,據此可以得出一個大劫大概為13億4384萬年(另有說法一個大劫由八十個中劫構成,若以此計算則一個大劫大概為268億7680萬年)。需要注意的是,佛經當中經常會出現八萬四千這個數字,往往都是極言其多,未必是實指,這裡計算出來的時間長度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佛教的宇宙觀中,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會經歷「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我們所身處的這個物質世界同樣也會經歷這四個過程。組成一個大劫的四個中劫,分別就是成劫、住劫、壞劫、空劫。「成」指的是物質世界形成的階段;「住」指世界持續存在的階段;「壞」指世界崩壞的階段;「空」就是世界毀滅之後一無所有的階段。世界就這樣在不斷形成,又不斷毀滅的過程中周而復始地一直循環。

一般認為只有「住劫」是有人類生存的時間。傳說在住劫中會有小三災,即饑饉、疾疫、刀兵。在住劫的每亦個小劫當中,每當人壽減到某個程度的時候,人心敗壞,互相仇恨,則會有饑荒、瘟疫、戰爭的其中一種災難發生(不同經論對災難具體的發生時間說法不一),導致人口大量減少。

不過上述三種災難都還算是小災。在壞劫中則有大三災,即水、火、風。這三種災難會直接導致世界的毀滅。傳說火災會燒至初禪天,初禪天以下的物質世界全部都會毀滅。而水災會淹至二禪天,風災則會吹至三禪天。

以上三種大災難與不同禪天的關係,可能與修行境界的比喻有關,未必是實指,但是每一個大劫,我們的物質世界最後則確實必定會毀滅於其中一種大災難。中國人因為「劫」與災難有息息相關的聯繫,漸漸地「劫」這個字就發展出劫難、劫數的意思,並且有了「在劫難逃」、「劫後餘生」等詞語了。在同樣使用漢字的日本,也有使用劫這個字,不過據說在日本更多的是使用時間這方面的意思。而圍棋術語「打劫」則也和「劫」的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性質有關。

佛經當中另一個經常會出現的說法是「三大阿僧祇劫」,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個修行人從初發心到最終成佛需要的時間。換個說法即是菩薩成佛需要修行的時長。「三大阿僧祇劫」是大乘佛教的說法,在南傳上座部佛教裡面的說法則是「四大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

阿僧祇是梵文asākhya的音譯,意思是不可數、無量、無數,是一個描述極大數字的數量詞。據說一阿僧祇約為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有學者考證阿僧祇這個數字為 10的104次方,即1後面有104個0(另有說法為10的56次方或10的140次方等)。由此可知,無論採用哪一個說法阿僧祇劫都是一個非常非常長遠的時間單位,長到對於凡人來說已經完全不可想像了。

無論是北傳大乘的說法,還是南傳上座部的說法,修行成佛都是極難極久的一件事。不過過去也有過不同的祖師曾說三大阿僧祇劫並非實指,比如認為精準的人,一日修行等於常人的一年乃至百年乃至一劫的話,他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沒有那麼長了。或者有說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貪、嗔、痴三毒,這三樣煩惱降服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完滿了。又或有說一念可超的。說法不一而足,不過從中可以看出祖師們對後來修行人的勸勉,不要以為成佛太難就望而卻步,用心修行一樣可以成就。

另外佛經上面有提到,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劫名為「賢劫」,因為此劫將會有千佛出世,以其多賢聖,故稱「賢劫」。上一大劫為莊嚴劫,下一大劫為星宿劫。關於我們現在的這個賢劫,佛經有一份詳細的時間表,放在文末,與大家分享。

賢劫第一至第八小劫,無佛出世。

第九劫減至人壽六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為賢劫第一尊佛。

減至四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二尊佛。

又減至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

減至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為賢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無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無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樓至佛出世。

合為賢劫千佛。

相關焦點

  • 楞嚴經講解203:講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此是自誤誤人,成佛在一念之間
    所以,達摩大師講了一句話,說:講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此是自誤誤人,成佛在一念之間!達摩大師講的,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是誤人啊,這樣誰要修行?因為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達摩大師講:三大阿僧祇劫是指你有貪心就算一劫;你有嗔恨心,就算要經過二大阿僧祇劫;你有愚痴的心,沒有智慧,你就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表法的。
  • 佛經中講的「五濁」是什麼意思?
    在佛經中,佛陀經常提到「五濁」,說我們處於五濁世間,那什麼是「五濁」呢?我們簡單學習一下。「濁」就是汙染,「五濁」,就是五種汙染。眾生濁、見濁、煩惱濁、命濁、劫濁這五種,「五濁」也叫「五滓」,也叫「五渾」,意思都一樣,無論是渣滓還是渾濁不淨,都是被汙染的意思。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五濁」:一,眾生濁。我們現在的眾生,這裡指的是我們世間的人,身心汙染到極處,我們不相信倫理道德,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父母不孝,對師長不敬。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不僅是對人說法。有時會有八部天龍聽法,所以八部天龍也是佛教的護法神。有時也有很多菩薩聽法,包括他方世界的菩薩。據《心經》上講「三世諸佛」,可見佛是無量無邊,對應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的,同時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
  • 雲頂來襲,守護雷霆劫:版本最強雷霆劫,守護秘術劫不死涅槃
    各位召喚師大家好,今天很高興繼續為大家帶來雲頂來襲套路推薦,在當前版本中排名T0陣容中雷霆必有一席之地,而劫又是雷霆牌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由雷霆劫衍生出的各種陣容也是層出不窮,例如召喚劫,光劫等等,而今天小皮為大家推薦的這套陣容則稱得上是當前版本最強的劫玩法了——雷霆守護劫。
  • 農村俗語「三劫到老,七劫到頭」,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過去的農村老輩們常常告誡晚輩們,人生之路,一定要堅持走好走正走完美,「三劫到老,七劫到頭」啊。那麼,這句俗語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三劫到老 七劫到頭所謂三劫和七劫,原是道家的時間概念,俗稱劫數,三劫即小劫,中劫和大劫。七劫是指道家修行路上的七大劫,即退病,情慾,妄心,魔境,真空,換骨,苦海等七劫。
  • 英雄聯盟:官方吐槽,最為致命,劫新皮膚暗藏「雙劫大戰」彩蛋!
    而在英雄聯盟最知名的選手中,就有一個從S2就開始徵戰的選手,而到現在S9依然保持巔峰戰力的選手,他就是我們的大魔王faker!作為「英雄聯盟第一人」的faker,從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起就一直都很強。最初的他雖然在賽場上表現出色,但是卻沒有被太多人關注。直到S3的那一場「雙劫大戰」他才真正的鋒芒畢露,讓人挪不開眼。
  • 有為法是什麼?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金剛經》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一直被禪宗奉為圭臬。他們對這句話的信奉程度,達到了沒有文字,沒有言語。最後甚至達到沒有法,一切皆無,只剩下「當頭棒喝」。但是諸多法門,對這種修行方式,持懷疑態度。認為禪宗的這種方式,會是佛經走向消亡的第一步。
  • 精彩《逆轉劫局》意想不到的精彩「劫」局
    一、賓拉登鈔是什麼?電影圍繞在主軸【賓拉登鈔】上,為何500歐會被叫做賓拉登。歐洲中央銀行在2016年5月為了是否續印500歐面額紙鈔一事進行辯論裁決。500歐面額紙鈔在西班牙外號賓拉登,也就是#大家都聽過,卻沒幾個人看過的意思。
  • 南懷瑾老師:大家研究佛經,知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三災八難」?
    大家研究佛經,知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三災八難」?佛學經常講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三災八難」,大三災是什麼?火水風。十方世界劫數盡了就會燒起來,這是佛經提到三災八難中的大三災之一。小三災指人類世界的刀兵、瘟疫、饑饉。大三災是火、水、風災。比方地球要毀壞時。第一個災難是火災,等於古書說的十日並出,地球燒成了灰,一直燒到初禪天界。這是電能,發熱。你們打坐時覺得身上發燒,這些同地水火風都有關係。這種災難在過去有沒有呢?
  • 「聖密龍講」系列摘錄:佛經中的五種不翻譯
    「聖密龍講」系列摘錄:佛經中的五種不翻譯我們介紹一下佛經翻譯的「五不翻」原則。宋朝法雲大師編了一部《翻譯名義集》,周敦義為之作《序》,其中提到對佛經翻譯的問題,「唐奘法師論五種不翻」。玄奘 大聖寶講五種情況下不翻譯,其理由非常簡明,總的來說就因為是:古印度佛經傳進中國,一度使用一種叫「格義」的方法,將經中某些要義轉變為中國古文詞中現存的成語來取代古梵文,以類比一些在中國文化中沒有的異域文化和思想觀念,以便於翻譯成中國人看得懂的文字。
  • 三期末劫
    壹、前言:從四川汶川大地震、美國出兵伊拉克、911恐怖攻擊事件、南亞大海嘯…等災難,我們發現,近年來天災人禍層出不窮,一件災難比一件更慘重,令人觸目驚心。有人把這些災劫解釋為意外,甚至有人說這是天意,可是我們是否想過,為什麼這些意外如此悲慘?為什麼天意要滅絕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