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笨粗,蘇聯曾打造世界最大地空飛彈,尺寸堪比戰鬥機

2021-01-15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路芷

當今戰場上最為重要的武器之一就是空地飛彈,也是空中力量進攻地面的第一波,遠射程而且威力大的空地飛彈往往能在首輪進攻中打掉敵方的重要設施,比如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那麼世界上最大的空地飛彈是什麼型號的呢?

▲B1B轟炸機的彈艙,現在的武器越來越重視小型化

二戰結束後,蘇聯開始大力發展遠程轟炸機,其中體型最大航程最遠的就是著名的圖95轟炸機,綜合性能比當時美國服役的B36強,而且僅僅稍遜於B52轟炸機。二戰期間的轟炸機的主要武器是各類炸彈,飛到目標上空轟炸,在沒有飛彈的時代,這樣做的危險性都是很高的,畢竟還有各種高炮存在。防空飛彈的出現後,轟炸機的安全性立刻降低,而轟炸機也有了更好的武器,那就是超大號的空地飛彈。

▲Kh20 體型非常巨大

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末裝備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飛彈,Kh-20,北約的代號是袋鼠。這種飛彈至今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地飛彈,也是威力最大的空地飛彈之一,足夠讓今天的袖珍飛彈相形見絀。

Kh-20和早期的飛彈相似,都使用了接近飛機的布局,可以認為是一種自殺式飛機。Kh-20飛彈的射程超過480千米,飛彈的全重高達11噸,翼展超過9米,彈長15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先找中美俄三家差不多的飛機來比一比。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長14.3米,翼展9米,最大起飛重量12.7噸。美國的F20虎鯊戰鬥機長14.2米,翼展8.1米,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2噸,比梟龍稍微小一點。俄羅斯就拿中型戰鬥機米格23來說,機長15.88米,最小翼展7.78米,最大起飛重量18噸。可以看到,Kh-20的尺寸基本上和最小翼展的米格23相當,重量則和兩種輕型戰鬥機相當。飛彈使用彈頭進氣,彈翼採用中單翼,尾部有和戰鬥機類似的垂尾和平尾,如果給彈頭加上一個座艙,基本就是全新的米格戰機。而實際上,這枚飛彈正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並且在1961年7月舉辦於莫斯科的土希諾航空展覽會上首次展出,驚呆了西方人。

▲Kh20的大小稍小於最大後掠角狀態的米格23

那麼問題來了,誰能攜帶這種飛彈呢?

當時蘇聯只有圖95一種飛機能夠攜帶這種巨型飛彈,而且只能用外掛的形式攜帶一枚。這就好像給圖95外掛一架米格23一樣,數量自然不會多。

▲圖95攜帶的超大號Kh-20飛彈,體型堪比輕型戰鬥機

飛彈的戰鬥部很誇張,重量2.3噸,核彈頭的威力有驚人的1000萬噸當量。先不說這1000萬噸的當量,僅僅2.3噸的重量都超過世界目前絕大多數飛彈的總重量,也只有很多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等大傢伙超過2.3噸,可想而知Kh-20的威力有多大。

Kh-20雖然是一種體型很大的飛彈,但它居然可以做超音速飛行,是一種名副其實的超音速飛彈,想要攔截它還不那麼簡單。飛彈的發動機是渦噴發動機,最大速度超過1.8馬赫,制導方式是中段無線電指令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主要用來攻擊海上的高價值目標和陸地重要目標。2.3噸的常規彈頭足以重創航母,要是打中了驅逐艦,估計能直接沉沒。要是換用1000萬噸的核彈頭,整個艦隊都得消失。

Kh-20的優點不多,除了威力大射程遠,其他的都是缺點。首先堪比飛機的尺寸幾乎就是活靶子,很容易被各種先進的防空飛彈攔截。其次,飛彈的發射平臺只有圖95,蘇聯其他的轟炸機根本無法攜帶這個大個頭的飛彈。不過蘇聯飛彈超大的威力和巨型尺寸就是從Kh-20這裡來的,冷戰期間蘇聯的各種超音速反艦飛彈對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構成嚴重的威脅,大量空射反艦飛彈和潛艇發射的反艦飛彈都是衝著航母的軍艦去的。

▲圖片來自網絡,圖95正在發射Kh20飛彈,飛彈發射後要拋掉整流罩

而另一方面,各種彈道飛彈的突防能力和實力威力也要遠遠強於Kh-20這一類早期的大型飛彈,這也是美蘇兩國在上世紀60年代都開始重視彈道飛彈的原因,甚至連優秀的XB70都放棄。而現在的空射飛彈都有著更小的體型或者更遠的航程,巡航飛彈也有超低空飛行能力,打擊方式更為靈活。

▲XB70項目取消的一大原因也是彈道飛彈的崛起

無獨有偶,美國最早的大獵犬飛彈也有著非常大的體型和重量,也只有美軍的B52才可以使攜帶使用,體型比圖95更大的B52也只能攜帶兩枚AGM28飛彈,十分不靈活。這種看起來粗暴異常的飛彈也是那個時代的特有產物,如今的飛彈越來越小,只有用退役戰機改造的無人自殺攻擊機可以和這些大塊頭相比。

▲大獵犬的體型同樣巨大

相關焦點

  • 彈片切碎跳傘飛行員,世界首次地空飛彈實戰記錄
    事實上,美軍對於當時的蘇聯戰鬥機的性能並不完全了解,那時解放軍空軍已經裝備米格-19戰鬥機,其飛行高度可達17900米,RB-57A飛行高度根本不存在優勢。經過此次教訓後,美軍決定給臺灣提供RB-57D高空偵察機,RB-57D優越的性能主要表現在飛行高度增至18000~21000米,超過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最好的米格-19的最大升限。以此想繼續利用飛行高度優勢,進行高空偵察任務。
  • 千枚飛彈都擊不落,是什麼樣的戰鬥機?世界第一大轟炸機是誰?
    大家好,我是曾子,最新的國際資訊,獨到的軍情觀察,歡迎來到《曾語世界》。 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比飛彈速度還快的戰機,領先全球50年,躲過上千枚飛彈未被擊落。
  • 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別稱「大提琴手」,機身長30.06米
    戰鬥機最大尺寸能多大?很多愛好軍事的朋友們肯定會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到目前為止,蘇聯圖-128是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截擊機。下面小編就來領你看看這個蘇聯圖-128截擊機的尺寸具體有多大吧。
  • 4枚核飛彈同時出海,大國核潛艇終於露獠牙,曾17射8次失敗
    作者:月影俄羅斯「熊」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但這個北方大國真的像熊一樣傻大笨粗麼?那可未必!近日,俄羅斯一次發射了4枚新型「布拉瓦」飛彈,在向咄咄逼人的西方示威的同時也顯露出了恐怖的獠牙,這隻熊可不是什麼傻大笨粗,狡猾著呢。
  • U2來犯,二營長不拿義大利炮,連發三枚地空飛彈,6秒擊落敵機
    在獎狀的受獎者一欄上寫著:空軍地空飛彈第二營;而合作完成的成果是:地空飛彈近快戰法! 為什麼一種戰法會成為科學大會一等獎呢?因為這種戰法其實是一種科技創新,而地空飛彈二營正是憑藉近快戰法多次創造了打下美制U-2高空偵察機的戰果。
  • 地空飛彈輝煌戰史:消滅U2保尖端武器研發地
    美國U-2高空戰略偵察機被擊落的u2偵察機自打1959年10月7日臺灣國民黨空軍的1架RB-57D被人民空軍的地空飛彈二營擊落後,美蔣集團對中國大陸縱深的高空偵察暫停了2年又3個月。但是,當美國隱約覺察到中國正在西北大漠深處發展自己的核武器和遠程飛彈之後,從1962年1月起,中情局又指揮臺灣空軍的「黑貓中隊」駕駛U2間諜飛機竄入大陸西北進行偵察拍照。於是,一場打U2的防空戰鬥又開始了。
  • 蘇聯打美國中情局的U2有多狠?命令蘇9撞,還用飛彈無差別攻擊
    這架間諜飛機因為飛行高度高達2萬米以上,經常深入蘇聯腹地後又全身而退。當時的CIA局長吹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擊落U2的飛機和飛彈。艾森豪總統對此深信不疑,蘇聯的赫魯雪夫決定嘗試給美國人一記悶棍。1960年,著名的鮑爾斯u2事件爆發了。
  • 烏克蘭查獲大批走私地空飛彈,查到賣家信息卻傻了眼
    近日,烏克蘭國家安全局聯合警方在港口查獲了一個非法武器倉庫,從倉庫內繳獲了包括36枚中程地空飛彈在內的大批武器裝備。從上面烏克蘭檢方發布的現場照片可以看到,地空飛彈的型號是老式的S-125柏朝拉中程地空飛彈系統(北約代號:薩姆-3)所使用的5V27攔截彈,而通過烏克蘭警方發布的資料則可以進一步確認飛彈的具體型號為從1978年開始大量配備改進型S-125M1的5V27D,這款型號在廣大第三世界的裝備量是很大的,超過40個國家都有裝備過,而且目前仍有超過20個國家還在使用。
  • 世界第一款專用飛彈巡洋艦竟是蘇聯造,僅4艘,「肯達」級巡洋艦
    今天,本文就為各位讀者大致介紹下蘇聯紅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款,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專門設計的飛彈巡洋艦——58型「肯達」級飛彈巡洋艦。讓各位讀者對蘇聯紅海軍在火炮巡洋艦嚮導彈巡洋艦轉化的那段歷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蘇聯的紅色毛驢,曾保衛中國領空,短小精悍的伊16戰鬥機
    說起蘇聯的戰鬥機,大家印象都是蘇-27,蘇-30這類主流戰機,這次再來介紹一款,與P26戰鬥機誕生於同一時代的單翼機。來自毛熊的國度,蘇聯伊-16戰鬥機,與P26戰鬥機不同的是這款單翼戰鬥機,成為了蘇聯在二戰初期空軍主力,這款戰機性能如何,又造就了怎樣的傳奇之旅?
  • 騙了美國十幾年,比飛彈還快,終結美國神話的米格-25有多可怕
    這種用來攔截別國入侵到蘇聯的飛機就是"截擊機"。截擊機的作戰任務就是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在敵方轟炸機或者偵察機入侵本國領空之前,能夠將其攔截或者擊落。所以,為了滿足蘇聯的需求,先進的米格-25截擊機應運而生。坦克一般結實的米格-25米格-25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大量採用不鏽鋼材質的飛機。
  • 戰鬥機如何發射飛彈?發射過程繁瑣 和電影大不相同
    然後接通飛彈的電源,解除飛彈火控保險,鎖定,然後再發射。因此冷戰時期的戰鬥機尤其是攜帶中距彈承擔遠程防空的重型戰鬥機,比如美國的F14戰鬥機,前蘇聯/俄羅斯的米格31戰鬥機等往往採用雙座布局——前座飛行員,後座武器操作員。因為對飛行員來講,同時保持飛機對機動敵機的跟蹤並完成空空飛彈的發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地空飛彈刺九天 U2飛機應聲落
    為了打擊國民黨空軍高空偵察機,中央軍委決定迅速組建地空飛彈部隊。中國空軍先是從蘇聯進口了地空飛彈設備,於1959年4月完成了第1批地空飛彈營的組建,並在蘇聯專家幫助下,經過突擊訓練,當年國慶節前,即在北京地區完成了布防,擔負起了北京地區的防空任務。
  • 美國稱F-35是五代戰鬥機 這種叫法已表明向過去的蘇聯投降了!
    而蘇聯則和美國不同,第一代米格19代表超音速的起點,它們在第二代戰鬥機時米格21服役了太長的時間,因此蘇聯認為米格21是他們的第二代,他們第三代戰鬥機發展走入歧途,發展的米格23,25用時過長,雖然技術水平和美國F4屬於同代,但是蘇聯認為那是他們的第三代戰鬥機。而和美國的第三代戰鬥機匹敵的蘇27,米格29蘇聯認為是第四代。
  • 踢館:50年代的蘇聯飛彈艦就能當航母殺手,為何後來的現代級反而不...
    ,誤差甚至能大到能出現主動雷達開機時搜索不到目標的情況,所以需要直升機中繼制導,然後軍艦發指令修正,且不說這一打法能不能打中,至少當時美國人的防空飛彈性能也不咋地,裝個核彈頭還能搏一下。 美軍在進入70年代以後艦隊防空能力有好幾次大幅度飛越,70年代能在遠距離同時攔截多個目標的F14戰鬥機服役,美軍在同時期還掌握了飛彈間斷照射技術,防空火力密度一下就上來了,80年代以後又有了宙斯盾系統,這一套東西打那些航線呆板的遙控飛機簡直太輕鬆了,這種時候單純的堆發射數量沒用了,必須提高飛彈的突防能力,而蘇聯在電子設備小型化這方面做得很不好,就只能讓飛彈用速度硬懟
  • 55年前海南陵水中美空戰,美機烏龍飛彈擊落自家戰鬥機
    作為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F-4鬼怪式戰鬥機更是在越南戰場大出風頭,在中東戰爭中,也有出色的表現。 在越南戰爭中,F-4的主要對手就是蘇聯的米格戰鬥機。 蘇聯在赫魯雪夫當政以後,作戰思想發生了改變,主要就是提出了「飛彈萬能論」。按照這個理論,打仗就是看誰能往對方發射更多的飛彈,誰的飛彈多,就能夠把對方炸的稀巴爛,誰取勝的機率就高。而且飛彈比飛機經濟實惠,這也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拼命大造飛彈和發展相應的投送能力的原因之一。
  • 午間閱讀 | 一架蘇聯戰鬥機串起的歐洲往事
    世事不時充滿荒誕的巧合,南聯盟昔日盟友東德的遺產幫助了今天的死敵,而那位死於美制「哈姆」反輻射飛彈的空軍司令,空軍生涯起步於駕駛美制F-84、F-86戰鬥機。如果人死前一瞬間能閃電般回憶一幕幕往事,當「哈姆」飛彈飛來之際,維利科維奇必將想起30多年前駕駛美國戰鬥機的青春歲月。
  • 蘇聯KS-23霰彈槍:機炮炮管變槍管,傻大黑粗風格的代表作
    彩繪:使用霰彈槍的一戰士兵二戰爆發後,已經脫胎換骨的蘇聯再一次遭到了德軍的入侵。不過此時戰爭的形態發生了轉變,蘇聯更傾向於發展機械化武器來完成大兵團作戰。與蘇軍不同,美軍在太平洋的島嶼上要面對神出鬼沒的日軍。太平洋島嶼上植被茂密,十分適合日軍隱藏,不得已之下美軍只好再次掏出霰彈槍,對可疑的樹叢進行射擊,效果顯著。
  • 地空飛彈「打」地面裝甲目標?戰鬥民族想幹嘛?
    地空飛彈「打」地面裝甲目標?毛熊想幹嘛?作者:布衣閒話俄塔社報導,俄東部軍區部隊在日前舉行的防空演習中,使用S-300防空飛彈系統對地面裝甲目標進行了模擬攻擊,並取得了成功。報導稱:在部隊開進途中,警戒分隊遭遇「敵」襲擊,部隊隨即展飛彈開發射車,並根據前方部隊提供的坐標,模擬發射飛彈並摧毀了「敵」裝甲車輛目標。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模擬攻擊使用的是S-300V防空飛彈系統。用防空飛彈打擊地面裝甲目標?毛熊這是想幹嘛?S-300系列防空飛彈系統,憑良心說,總體性能還是很不錯的,只是用於打擊地面裝甲目標,俄羅斯這次玩的有點嗨了。
  • 快過飛彈!美軍曾以為是外星科技,米格25最終為何淪為了笑話?
    冷戰期間,蘇聯的空中力量一直不如北約。美軍裝備F-4戰鬥機的時候,蘇聯國土防空部隊仍然要靠著手中的米格-21戰鬥機勉強度日。這種情況下,美軍對蘇聯有著一定的空中壓制能力。在蘇軍數次大型軍事演習中,蘇聯參謀部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如果真的爆發了戰爭,蘇聯空軍第一天可能就要損失數千架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