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一篇作文,敘事流暢,結構完整,讀起來有頭有尾,可是卻不能打動人,自然也不能得高分。
好多同學的作文就是這樣的,面對不高的分數,不是感慨自己缺少寫作的天才,就是暗暗的埋怨老師閱卷不公。
其實這兩種可能都有,但是最可能發生的,可能還是我們寫作中的不足。做到了敘事流暢,首尾呼應,甚至卷面也是工工整整的,分數卻不高。
原因在哪裡呢?當然是差在技巧上。作文有很多技巧,但是最最關鍵的,卻是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有好多同學做起題來頭頭是道,寫作文的時候也知道寫什麼事情,但是一篇作文寫下來,自己覺得用力了,把事情說得明明白白,卻不具備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為什麼大家的作文只能說得明白而沒有力量?
這固然和天賦有關,而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的敘述技巧以及表達方式的運用。
一件事情說完了就說完了,難道不能有一點回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清峰,餘韻悠長的文章,才能真的叫好。
好多同學的作文敘述平平,如果說有議論或抒情的話,也只不過是在開頭和結尾做做樣子。好多同學知道如何開頭和結尾,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開頭和結尾。
所有的產品都要有包裝,相對於我們文中敘述的那件事兒來說,開頭和結尾就是它的包裝。
產品的包裝是什麼樣子,大家也都知道。而我們作文卻總是樸素無華的,包括開頭結尾,甚至也包括敘述過程的本身。
在行文中如何議論和抒情?過多的議論抒情是否會流於空洞和矯情?
這些都是好問題,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個度,所謂的過猶不及。
化妝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漂亮,我們絕不能因為過度的化妝,使一個人矯揉造作就否定化妝。
文章也是如此,不能因為過多的議論和抒情使文章顯得矯揉造作,就否定議論和抒情。
且看一個例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去縣城學校讀書,卻不想那裡人才濟濟,從前在鄉下學校中得到的自信和抱負,都隨風而去。那一年的暑假,成績下滑的我懷著不安的心情回家。下了客車已是黃昏,滿天的晚霞,比害羞的臉還要紅。想到書包深處的那份成績單,看著路邊蓬勃的野菊花,感覺他們也好像在嘲笑我……
這一種抒情的方式,手法並不新鮮,其實倒是挺老套的,但是讀起來卻有一番滋味,總比直接寫「我考得不好,羞於見家人」,要好得多。
再舉一個例子,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力量,那種力量便是愛的力量。全班的人,全校的人,甚至連門衛室的打更的不太熟悉老爺爺,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這點點滴滴的愛關心的不只是一個家庭,更彰顯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溫暖……
這是一篇以溫暖為主題的文章結尾,文章的敘事很簡單,就是某學校的一位同學的母親生病,無錢醫治,學校組織了一次捐款的事情。
通過舉的這些例子我們能看到,抒情和議論的重要性,已經是不言而喻。但是大家平時的習作當中,往往卻缺少抒情和議論,不是不會用,而是想不起。
要把寫作當成生活,我們都懂得又得體的衣服去裝扮修飾自己,那麼一篇作文也同樣如此,過度的修飾不可以,而沒有修飾絕對不成。
中考語文,打破陳舊思維定勢的束縛,寫出自己感動的新鮮故事
初中語文,讓作文跳動時代脈搏,內容不老套的方法,一看就會用
初中語文,三條好用方法,讓你的作文感人又高分
學好語文的方法,刷題的同時,要保持閱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