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
文丨謝琰
曲丨賈建軍
演唱丨鄭怡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是呈給水部張十八員外這個人,他是誰呢?將十八這個數字放到姓的後邊,表示他的家族排行,這個姓張的、排行十八的人,叫張籍。他跟韓愈關係非常好,韓愈既是他的師長,又是他的朋友。「水部」,是他的官職,當時張籍擔任水部員外郎。水部屬於工部,掌管水陸運輸、修建一類事務,而員外郎主要是管理公務檔案,官品是比較低的。韓愈當時任吏部侍郎,官位較高,放到今天屬於副部級官員,生活比較舒服。這個時候他寫了一首小詩,呈給好朋友張籍,題目叫做《早春》。
如果說孟浩然《春曉》寫的是春天離去的那個瞬間,那麼韓愈的這首《早春》寫的則是春天到來的那個瞬間。
首先我們看「天街」。有人說它是泛指首都長安的街道,但很可能它是專指。長安有一條南北向的大道,即朱雀門大街。因為它正對著朱雀門,所以又稱天門街,也就是「天街」。現在北京城裡,最重要的大道應該是長安街,它是東西貫通的。唐朝的長安城有一條南北貫通的朱雀門大街。
「小雨潤如酥」,詩人打了一個比方,說長安早春的小雨就像「酥」。什麼是「酥」呢?就是奶油,奶酪,但不是我們現在吃的那種西式奶酪,而是浮在熱牛奶、熱羊奶表面的那一層油,是最純正的奶油。奶油在古代社會是很金貴的。剛才我們說了,韓愈是一個副部級官員,應該能吃上這些好東西。同時他又是在長安,在北方,相對來說喝牛奶、喝羊奶、吃奶油,機會要多一些。
寫這首詩的幾年之前,韓愈被貶到潮州,在廣東非常邊遠的地方。再偉大的詩人也不能脫離生活去寫作。他在潮州的時候,日子過得很苦,是被貶謫去的。貶謫就是降級了,降到邊遠地區去當一個小官。那時候他要是看到小雨,不會產生「潤如酥」的比喻。所以,韓愈說「潤如酥」,不僅符合他當時的生活條件,而且也符合春天北方大地上的小雨的特點。
什麼是「潤如酥」呢?第一,雨水就像奶油一樣很潤、很油。第二,雨水質地很薄。咱們現在生日蛋糕上的奶油,都是厚厚一層,那不是自然形成的,熱牛奶上面自然形成的奶油都很薄。春雨,尤其是北方春天的薄薄一層小雨,就像浮在土壤表面一樣,沒有什麼積水。這種感覺就特別像「酥」。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們聯想一下,杜甫也會吟詠春雨,他怎麼寫呢?他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寫得還相對比較抽象,沒有一個圖景出來。「潤物細無聲」,感覺就是聽著外邊的小雨落地。而韓愈給出的是最直觀、最準確的圖像。另外王維還有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寫的是水氣氛氳時的一種錯覺。而韓愈寫的是踏踏實實的景色。也就是說,跟杜甫吟詠春雨、王維吟詠山色的名句相比,韓愈這時候是老老實實寫了一句「草色遙看近卻無」。有時候詩歌就是這樣啊,你發揮想像,調動各種各樣的感官去寫的句子,有可能也非常優美,但你最真實、最質樸地說出一句大家都能夠體驗到的話,或許更能引起共鳴。韓愈寫的就是這樣一句話,草色遙看,有,往近裡看,又沒有。這就是早春時候大家都能看到,但又不太在意的那個景色。韓愈幫大家說破了,說清楚了。
同時,這句話還暗含著某種哲理。中國古代有位哲人老子說過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產生了一個東西,從這個東西又慢慢產生萬物出來。那麼「道」和「一」之間是什麼東西呢?古人說這個就叫「幾」,其實應該寫成「幾」。「幾」就是微妙的意思。有個大史學家叫劉知幾,人如其名,他能夠體察到歷史變化中的很多微妙的東西。那麼「道」和「一」之間那個「幾」,其實也就是「春天沒到」跟「春天來到」之間的那個點。哲學上有這麼一個點,叫「道生一」。文學上、審美上也有這麼一個點,我們感悟生活時也有這麼一個點,這個點擊中了從無到有的那個關鍵之處。
說句題外話,咱們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找不到零這個概念的,零是個阿拉伯數字,是西方傳過來的概念。你看古代中國人一生下來就是一歲,咱們現在生下來一年以後才叫滿周歲,才叫一歲。在古人看來,你沒生之前,你是無,生下來之後,只要出現了,就是一,沒有零的概念。中國古人對於零的這種體察,其實非常奇妙,他不把它限定死,不會說有個點叫零。他告訴你,從無到有之間,有一段也許很小、也許很大、也許很長、也許很短的過程,就叫做「幾」。那麼韓愈恰恰就是捕捉到了最微妙的春天發生的那個時刻,叫「草色遠看近卻無」,它處於有無之間。這多有趣,同時又有一種哲理在裡面。
既然韓愈對早春的把握如此細緻,那麼他一定非常喜歡這個早春。於是他說「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最是」、「絕勝」這兩個詞,語氣都非常堅決,表示他堅持認為早春這個季節一定大大勝過「煙柳滿皇都」的季節。最後又點題了,用「皇都」呼應第一句的「天街」,首尾相照。
他為什麼要說「絕勝煙柳滿皇都」呢?為什麼要作出如此篤定的褒貶?這是他審美上的一個發現。你們都喜歡「奼紫嫣紅開遍」、「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那樣的春天,都喜歡「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那樣的春天,你們一般人去看,我卻不看。我是特殊的人,我是詩人,我是哲學家,我是一個倔強的人,我是獨一無二的韓愈。最後這句褒貶,是一種自信的交代,既是韓愈的一種獨特的審美,也是韓愈的倔強人格的表現。
我們查查韓愈的經歷就知道,他這輩子經常幹一些很衝動、很倔強的事情。就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他在吏部侍郎任上,仍然是堅持一貫的政治骨氣,要搞改革,還和當時的大官僚李紳大吵了一架。他一直堅持已見。他被貶到潮州,就是因為堅持已見。大家都非常信奉佛教,他提出反對的意見,認為佛教對於當時的政治、社會,產生一些糟糕的影響。當然,韓愈的批判是有偏激之處的,但是偏激的背後,是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啊。我們既要看到韓愈性格上的某些缺陷,觀點上的某些偏頗,也要看到這個人是值得我們敬佩的。這是我們讀這首詩,最後能夠得到的一些啟迪。
總的來說,通過這首《早春》,韓愈觀察到了美,寫出了趣味,觸摸到了哲理,也彰顯了自己的倔強性格與赤子之心。
文丨謝琰
謝琰,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七屆士恆青年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唐宋文學。主講《中國古代詩詞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概論》、《唐詩選讀》、《精讀》等研究生、本科生課程。出版學術專著1部,譯著1部(合譯),發表學術論文50篇。擔任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命題組專家,「經典詠流傳」文學顧問。
曲丨賈建軍
賈建軍,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曾師從於廣陵派古琴大師梅曰強先生、天津青年琴家張子盛先生,天津音樂學院古琴教授李鳳雲女士、中央音樂學院李祥霆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吳文光教授。2004年獲全國首屆古琴大賽成人組銀獎;2006年應邀參加中澳聯合舉辦的《古琴與鋼琴》特種郵票發行音樂會;2008年受邀於「恭王府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古琴系列」音樂會、常熟古琴名家名曲欣賞演奏會等。
演唱丨鄭怡靖
鄭怡靖,聲樂碩士,抒情女高音。
「舞動、唱響2008」聲樂大賽美聲組一等獎;中國情歌大賽美聲組二等獎;參加中宣部《長徵頌》人民大會堂大型演唱會;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特別節目「京津冀大聯歡」演出;發布個人單曲及MV《要唱咱涿州》。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馮可然 楊家睿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