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四川的美食,那真的是幾天幾夜都數不過來。有上得了牌面的頂級川菜,也有藏於小巷的平民小食。
今天我們就走進成都的蒼蠅館子,來看看哪家的面最好吃。
為什麼要說面呢?因為大伙兒都覺得,南方以米飯為主食,麵條要去北方才好吃。這其實是一大誤區,就單說成都的面,不論是麵條本身,還是口味上,都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
成都麵館用的面用四川話說叫「棍棍面」,因為我們習慣在和面的時候加入鹽和鹼,使面更加勁道。此外,麵條的澆頭在四川叫做「臊子」,牛肉、排骨、豬肉末(雜醬)可謂是成都「臊子」界的三大天王。
上池麵館
上池麵館屬於典型的成都蒼蠅館子,一個小鋪面開在居民區,上午7點開始賣面,不到下午三點就收工了。就餐環境真的是一言難盡,但永遠都是大排長龍,唯一解釋就只能是味道太好了。
店裡的招牌當然是幹拌回鍋肉麵。
成都特色棍棍面,煮得恰到好處,呈入配好的底料中,再淋上兩瓢尖椒回鍋肉麵臊子,拿到面碗趕緊拌勻,讓每一根麵條都裹滿醬料。趁機嗦一大口,肥瘦相間豬五花的肉香、尖椒的清香、佐料的辣味加上麵條的麥香,實在令人大快朵頤。
成都的乾拌麵講究,一邊吃一邊拌,吃到最後一定是面也吃完,醬也吃完。
西月城 譚豆花
提起小譚豆花,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散打評書大師李伯清,也喜歡來這兒喝碗饊子豆花。而店裡的豆花面可以說是僅此一家,難在其他店裡吃到。
辣油醬油蔥花大頭菜等佐料調好,豆花打底,撈麵師傅放入麵條,再淋上肥瘦相間的肉臊子,吃的時候把豆花與麵條拌勻,別有一番風味。譚豆花的麵條不是棍棍面,而是扁面。想吃軟點的麵條可以先說清楚,這時店員會朝著撈麵師傅大喊一聲「帶rang」。
另外店內的甜水麵也值得一試。
甜水麵算是成都麵條中的異類了。一碗甜水麵只有面和調料,沒有臊子沒有麵湯。麵條比筷子還粗,但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完全還原了面的原麥香氣。再說醬料,也是在別的省市很難吃到,總體為甜辣口。一般有黃白色的蒜泥,褐色的芝麻醬,紅色複製醬油以及亮紅色的辣紅油。
這份調料的靈魂就在於復刻醬油。複製醬油是四川特有的調料,大名鼎鼎的鐘水餃中也會用到。在一般黃豆醬油的基礎上加入紅糖、冰糖、八角、茴香、陳皮等一起熬製,做出來的醬汁清甜可口。
純陽館
最後這家可謂是上升到了網紅級別,不少外國友人都慕名前來,以至於菜單都成雙語的了。最出名的要數魚香排骨麵了。大家都知道川菜中有很多「魚香」口味的東西,像魚香茄子、魚香肉絲,這些菜中都沒有魚,成菜的魚香味來自泡紅辣椒、蔥、姜、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因為這些料也是四川人做魚常用的。
魚香排骨麵是湯麵,傳統棍棍面中淋上魚香排骨肉臊,吃口面喝口湯,絕對酸爽過癮。
酸豇豆臊子麵也是一絕,這也屬於乾拌麵。加了酸豇豆的肉臊吃起來更加開胃,搭配店內秘制的辣油,邊吃邊拌,一碗根本不夠吃。
最後再說說招牌紅油口蘑抄手。
在四川抄手就是餛飩的意思,做法有紅油抄手和紅湯抄手,前一個為幹拌,後一個加湯。這家紅油抄手裡面的紅油是獨家秘制,既有辣味,又不是幹辣,應該香味更勝一籌。抄手的內餡兒也是個大肉圓,加了口蘑的肉圓子吃起來是彈牙。
一碗六個,幾口就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