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四家代表性的網紅麵館,基本就成了鎮江鍋蓋面的全科生

2021-01-09 澎湃新聞

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還有一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三怪太遺憾。其實到了鎮江發現品嘗這三怪,比登個長城輕鬆得多,鎮江街頭連片開著的麵館,隨便走進哪一家,都可以一次性滿足。鎮江是一座美得讓人吃醋的城市,在鎮江醋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調味料;餚肉是淮揚菜系中的代表菜餚,用精選豬前蹄為主料,經特殊的工藝加硝醃製後加工,壓制而成的冷菜,是周恩來總理欽定開國大典四味冷碟之一。而鍋蓋面是鎮江的特色面,也叫小刀面,鍋蓋面用的是「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麵條。所以吃起來的口感很有韌性,Q彈爽口。

最接地氣——大華麵館

去鎮江就做了美食攻略,麵館中最火的是這家大華麵館,在鎮江博物館遊覽的時候又問了講解員,讓她給我推薦一下當地的美食,她給我推薦了大華麵館、八分館、周二小姐。這三家店都在西津渡附近,我都去了,確實很棒。說回大華麵館,她說了之後我即時就去了大華麵館,到路口看到大華兩個字大字兒,以為那就是了,結果那是大華電影院,大華麵館就是邊上一溜攤檔鋪子,因為挨著大華電影院就取了個大華的名兒。跑了個空,原來這大麵館每天只營業到下午兩點半,我去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只能第二天再來了。

次日一早,放棄喜來登酒店的自助早餐,直奔大華麵館,果然人間煙火,吃麵要排長隊。

排隊付錢,大姐收款後給到對應的一碗麵澆頭,大腸,餚肉,腰花,鱔絲,牛肉等各種澆頭,價格不等,自選。澆頭不象是我們杭州那樣大火猛炒後蓋到面上,會放在笊籬裡燙一下,是當地的特色。

然後就端著那碗澆頭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面,有寬面、細面、扁面、圓面好幾種。可以選雙料,多料,就是幾種澆頭加在一起的。

燒面大姐會依著你選的面下,下好撈進已經放了澆頭的碗裡。加鹼的麵條爽滑筋道,腰花、豬肝氽的恰到好處,生嫩彈牙,沒有臊味兒、

自己攪拌,桌面上香醋、辣醬、抽紙都有,盡請自助,這面噴香、誘人,果真是極好的,重點是料多、實惠、接地氣!

地址:大西路大華電影院門口

人均:24元

營業時間:每日5:30-14:30

交通:附近公交車站:寶塔路站2路車可達;山巷廣場站15路車可達;自駕找附近社會停車位。

西津渡裡的景區麵館:百年老店於家廚房

在西津渡中段有幾家特別有「聲勢」的鍋蓋麵店,百年老店於家廚房家,我是被他家店門口的這口鍋蓋面特製的大鍋和裡面飄著的小鍋蓋給吸引進來的,到鎮江看到的第一鍋最有儀式的鍋蓋面,這條的面口感真的很好,麵條非常的Q韌有勁兒,而且加了青菜和豆芽,我平時自己做個蔥油拌麵啥的,也喜歡加點生脆的生菜,增加口感,加了一塊餚肉,一共28元一碗,特意坐到四合院裡去吃的,環境非常好,據店員介紹說是這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也是這條街上少有的歷史建築。

地址:西津渡景區內寶塔路99號

人均:50

交通:公交17路在和平路站下步行至西津渡;2路在伯先公園站下步行至西津渡:29路、14路或9路在迎江路站下步行至西津渡。自駕的話附近有時會停車場,停車需收費。

地方推薦:鎮江鍋蓋面品鑑館

鎮江鍋蓋面口鑑館原就是我們計劃要去打卡的店,正好從西津渡往我們停車場上的方向也順。

店面可寬敞了,分為好幾個就餐區域,裝修風格古色古香,壁上有鍋蓋面五字秘笈:「調」,「跳」,「漂」,「熬」,「澆」,分別應對調面,跳面,煮麵,熬湯製作澆頭等幾個主要環節,看來鍋蓋面的選料和煮法都是至為關鍵的。

煮麵的廚房都是可以參觀現場煮麵的,煮麵的時候也是小鍋蓋飄在大鍋裡,像我這樣的外人看了就覺得挺有趣的。

這回子點的是獅子頭鍋蓋面、還點了灌湯小籠包、蟹粉小籠,價格應該會貴一下,畢竟這樣的餐廳格局擺在哪裡,不過口味真是很不錯的。

地址:長江路213號B座

人均:44

營業時間:每天7:00-14:00,16:00-20:00

交通:附近公交車站「西津渡站」,公交15路可達,自駕可停附近社會停車場。

百年名店中華老字號:宴春酒樓

宴春酒樓是鎮江的一家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店,始建於1890年,選用名儒吳季衡的一副嵌頭聯「宴開桃李園中一觴一詠,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頭兩字起名為「宴春酒樓」。

宴春酒樓樓上是點菜的,一樓則是吃小吃名點的,餐廳環境很有中國風。

餐桌上都擺著香醋和醬油,木製的餐巾紙盒,菜單和一支鉛筆。

宴春酒樓的鍋蓋面是細圓的,非常的精鬥,久煮不糊,所以面裡的湯色十分的清靚。雪菜肉絲麵15元,水晶餚肉麵18元,我們還是把餚肉分開來點了。

水晶餚肉18元一份,薑絲也是分開點的,刀切薑絲3元一份,夾了一筷子放到了餚肉上。餚肉吃了就會喜歡上,所謂餚肉不當菜,倒真是一道非常開胃的小食,可以當點心吃,膠凍的味道清涼冰爽,大愛。

蟹粉獅子頭25元。

大煮乾絲18元。

蟹黃湯包24元四隻。

桂花赤豆糊6元。

餚肉、獅子頭、大煮乾絲、灌湯小籠包、赤豆糊……又跟蛋蛋複習了一下鎮江的小吃名點,吃吃喝喝的三天,對於鎮江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有了深深的映刻,此次鎮江美食行也在宴春酒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地址:解放路87號(近大市口南站)

人均:57

營業時間:每日 6:30-20:30

交通:附近公交車站「大市口南站」、「大市口東站」,公交105路、22路、23路、81路、19路、82路、221路、10路車可達。自駕可以停在附近社會停車場。

吃完這四家店裡的鍋蓋面,也算是鎮江鍋蓋面的全科生了,順帶著把當地的名小吃也嘗了個遍,當地的朋友,如果有更好吃的鍋蓋麵店推薦,也歡迎在評論區去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鎮江的早茶魚頭羊肉鍋蓋面鹽水鵝……我跟你講,你們一定要撐住噢!
    他家的鍋蓋面拿料比較準,因為做麵條年數長,今天有點鹹了少放一點,明天淡了多放一些,日子一久對味道的掌控就很穩,這也是他家排隊長的原因。很多人對大華麵館為啥名氣大有疑問,他們家湯底味道濃,麵條份量也足,一手腰花燙的蠻嫩。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他家周邊炸油條、鴨血粉絲湯、赤豆糊、蘭花幹都有,吃鍋蓋面,有時要有配套啊!這些小吃搭配上鍋蓋面,也帶動了人氣。
  • 中國十大麵條的鎮江鍋蓋面好吃嗎?
    很多沒有吃過鎮江鍋蓋面的朋友都會問:「鍋蓋面好吃嗎?」 鎮江水漫鍋蓋麵館的負責人謝廚從鍋蓋面的麵條、鍋蓋麵湯料、鍋蓋面澆頭,這三大組成鍋蓋面的部分,來講一下鎮江鍋蓋面好不好吃?
  • 「鎮江三怪」之鎮江鍋蓋面,您吃對了嗎?
    文圖原創 / 吃在鎮江說起鎮江鍋蓋面,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中國十大最好吃的麵條,鎮江鍋蓋面就名列其中。關於鎮江鍋蓋面的傳說也更是鋪天蓋地,說張家嫂子一次錯手把小鍋蓋丟入了大面鍋,下出來的麵條卻讓乾隆爺龍顏大悅拍手叫好,一蹴而就衍生出了鎮江鍋蓋面。要是談起鎮江鍋蓋面的歷史,也許很多商家會說鎮江鍋蓋面有上千年的歷史,其實這種說法顯然誇大其辭了,要說鎮江人吃麵食的習慣有千年歷史恐怕那並不為過。
  • 我曾打馬逛鎮江,到頭來,逃不過一碗鍋蓋面加長魚湯
    沒錯,鎮江人的一天是從一碗活色生香的鍋蓋面開始的,三天不吃,渾身沒勁……然而,要論起鎮江鍋蓋面哪家好,卻真正出了個大難題。鎮江這道面做得好的,除了他們兩家,還有迎江橋小李家,只有真正的老饕知道這面的妙處,經常有外地小姑娘開車來吃。茶山白湯麵館:他家的白湯碎肉麵一絕,還有一絕,是24小時三班倒,任何時候都吃得到。包括0511麵館、迎江橋小李家,我都寫過,是鎮江為數不多的以晚場出名的麵店。
  • 鎮江這家200多年的鍋蓋面,一碗全家福32元,澆頭鋪一層
    鎮江因為香醋而聞名全國,實際上鎮江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的,鎮江的鍋蓋面不光有名,還特別好吃,這家200多年的鍋蓋麵館,名叫邵順興鎮江鍋蓋面,他家的鍋蓋面很受歡迎,一碗全家福32塊錢,澆頭鋪了滿滿一層。這家店的廚房是開放式的,阿姨不停地從鍋裡往外撈著面,撈好的面,面底用菜葉子打底,再澆上澆頭,這鍋蓋面就做好了。他家的特色是餚肉,味道非常出眾,口感鮮嫩滑爽。
  • 鎮江人氣老麵館,開在偏僻的小胡同裡,30多年的老味道,回頭客多
    鎮江的鍋蓋面全國都非常有名,有人說到了鎮江不吃鍋蓋面,算白來了。鎮江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做鍋蓋面的麵館,而做的最好吃的就是這家名叫大華麵館,他家排隊的隊伍很長,可以說非常的壯觀。大華麵館是鎮江人氣老麵館,開在一個很偏僻的小胡同裡,外地人一般都是打車來這裡要靠自己找,還真是很難找,這家不起眼的小蒼蠅館子已經開了30多年了,周圍的鄰居也跟著吃了30多年,有鄰居說他家面的味道是30多年的老味道,因此回頭客很多。
  • 面鍋裡面煮鍋蓋,名揚四方的鎮江鍋蓋面,你真的吃過嗎?
    麵條有很多種類,寬的、細的、硬的、軟的都有,但是鎮江這款麵條更加有意思,烹煮的時候,鍋裡還會放個小鍋蓋?這是為什麼,有什麼典故呢?今天就來說說:面鍋裡面煮鍋蓋,名揚四方的鎮江鍋蓋面,你真的吃過嗎?鍋蓋面,也稱鎮江小刀面,是江蘇鎮江的一道特色傳統美食。
  • 鎮江鍋蓋面,面鍋裡面煮鍋蓋,被譽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
    木製鍋蓋經煮後清香悠然;所有葷素配料均入鍋汆燙,會提升麵湯的口感層次;外加五彩繽紛的配料,使得這碗面美上加美,鮮上加鮮。鍋蓋面所用的面是「跳面」,是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跳面師傅坐在直徑六七釐米粗、一端固定在案板上的竹槓的另一端,上下顛跳,似舞蹈,又似雜技,把面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再用刀切成麵條。這種面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在嘴裡有嚼勁。「跳面」要跳三個過程。
  • 「中國銀行」和鎮江鍋蓋面一百年的常來常往
    糧船帶貨不用納稅,北貨行就用飯局公關幫頭和客商,請吃早茶餚蹄大面是最常飯局。西塢街到打索街這一線的中華路,是民國鎮江重要的藥材行業集散地和批發市場。街上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家藥材店鋪,和採購商都是在飯局上談好生意的。藥鋪老闆帶客商吃早茶的行情,一般是「和面」一碗,搭配「兩個湯包、一塊餚肉」。
  • 鎮江這家破爛的小麵館,連個招牌都沒有,憑一碗肥腸面火了25年
    鎮江是一座非常富饒的小城,鎮江擁有眾多的美食,鍋蓋面,餚肉,陳醋等都是很有名的美食。鎮江也是一座愛「面」的城市,鎮江人很喜歡吃麵,不管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一碗麵可以解決一頓飯。肥腸面也是鎮江人很喜歡吃的面之一,鎮江人的口味較為清淡,可是沒想到這重口味的肥腸面,在鎮江同樣受歡迎。鎮江藏在犄角旮旯的麵館有很多家,這家破破爛爛的小麵館,連個招牌也沒有,就是憑藉著一碗肥腸面火了25年。
  • 揚州頂級麵館大賞
    劉佘記麵館地址:四望亭路7-11號人均:31元揚州巷子裡的麵館舉不勝數,而劉佘記在眾多麵館裡,算得上是一家「網紅」麵館了。各類美食榜單推薦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價格便宜加上位置好,他家基本每天到深夜也非常熱鬧。老苗麵館地址:興城東路67號蘭香苑21棟101室人均:19元這家麵館開在深巷裡面,從外邊看,毫不顯山露水,市口相當不好。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眼千年看鎮江
    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 ,改建成九級鐵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為七級,高約13米。後經海嘯、雷擊、戰火等劫難,至1949年僅存塔座兩層。 現經修整為四層,約8米高,塔基及一、二層為宋代原物,三、四層為原塔的五、六層,系明代所鑄。現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圖案,造型別致,生動逼真。
  • 鎮江鍋蓋面叫法僅30多年歷史 將申請集體商標
    傳說,鎮江鍋蓋面的做法清代就有了    「鍋蓋面為啥叫這個名字?面鍋裡為什麼要放鍋蓋?」過去的幾天,到鎮江品嘗鍋蓋面的外地人都對記者提出這個問題。鎮江鍋蓋面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國慶長假期間,許多到鎮江旅遊的外地人點名要吃鍋蓋面,面鍋裡面煮鍋蓋的場景也常吸引遊客拍照,而對於這種做法的來源,許多遊客感到好奇。
  • 鎮江人氣爆棚要排隊的美味餐館,好吃到扶牆走!
    第二家——佬土鵝腸火鍋,在鎮江吃火鍋去這家店一定是沒有錯的,這是鎮江最受歡迎的一家火鍋店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店裡的鵝腸,新鮮美味,讓人吃了一口就會上癮。第三家——周家二小姐的菜,是家網上人氣很高的私房菜館,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龍,店內環境很不錯,簡潔大方,小資情調,不過價格稍貴。
  • 南京吃貨私藏的12家老麵館,有人一吃就是30年!
    吃六鮮面的時候先品嘗一下原味,吃了一半以後加一點醋進去,味道就顯得更為香濃,酸甜適口,這就是紅湯麵的獨到之處了,將小煮麵和老滷麵做到了完美結合。每到中午排隊的人特別多,但其實他們家一大早6點半就開門營業了,完全可以不排隊的安安心心吃頓早飯~和南京絕大多數的網紅麵館不一樣的是
  • 與揚州一江之隔,鎮江有什麼特色美食?
    成菜後餚肉皮白肉紅,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吃時,將餚肉切片裝盆,跟上薑絲、香醋兩小碟,咬一口,感覺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風味非常獨特,與一般吃的醬肉或鹹肉都不同。又因成菜肉色鮮紅,皮色晶瑩,故又稱水晶餚蹄。今天,如果去鎮江的老宴春酒樓吃飯,服務員上菜時,還會說「硝肉(xiáo)」。關於硝肉的製作,還有一段傳說。明朝末年,鎮江酒海街上有一家飯館,名為「京口酒家」。丈夫既是廚師又是跑堂,妻子既是老闆,又是帳房先生。一日夏天,丈夫上街,見豬蹄便宜,就買了四隻豬前蹄回來,準備過幾天才食用。
  • 金陵津渡小山樓,鎮江不只有鎮江陳醋,還有這些看著流口水的美食
    鎮江是江蘇省地級市,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眾多名勝古蹟。在中小學要求背誦的詩詞中,地理信息明晰的城市,最多的就是鎮江。關於鎮江古來就很多詩詞如「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在鎮江,除了有美景,還有著不少美食,下面小編帶大家盤點下江蘇鎮江的美食。
  • 原來一直不理解「鍋蓋面」名字的由來,這下終於懂了……
    漢朝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是個傳奇人物,什麼都不缺卻整日幻想怎樣能長生不老,於是四面召募方家術士,匯聚於八公山上日夜煉丹,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後來,丹沒煉成,卻偶然以石膏點豆漿,形成了「白如純玉,細若凝脂」的豆腐。
  • 丹陽陵口餚肉麵:鎮江餚肉出名,本地人卻不識這「眼鏡肉」
    武漢的熱乾麵好吃,鎮江的鍋蓋面爽口,都已經成為一方大眾每天不能離開的生活方式,這就是味道的力量。不思量,自難忘。這又如區塊鏈,不以一兩個人的態度而改變。 然而,很多地方的美味,卻極少見諸於文字。這差不多就是我們這些吃貨,該默默上崗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