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03日訊耳邊開始多了「嗡嗡聲」,除了告訴你蚊子來了,也在告訴你夏天來了。近日微博上流傳,上海愛衛辦有關人士表示,去年冬季寒冷天氣不多,加之降雨又過多,預計今夏蚊子密度要高於去年,如防治不力今夏將是「蚊子大年」,這消息讓怕蚊之人憂心不已。超市、商場裡的驅蚊產品早就已經開賣,除了傳統驅蚊方法外,還有消費者琢磨起網絡盛傳的一些「驅蚊神器」,指望它們能帶來「清爽一夏」。那麼,這些所謂的「驅蚊神器」究竟靠不靠譜呢?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嘗試過的市民,讓他們來說說這些「神器」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
●寶寶防蚊還是「物理的」好
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各品牌電熱蚊香片、蚊香液、防叮凝露、驅蚊水的銷量從5月初就開始「跑量」了。相比往年,今年上架的驅蚊產品品類沒有太多變化,主要還是以蚊香液、蚊香片為主。不過,受環保觀念影響,今年傳統蚊帳銷量相比化學類驅蚊產品的比例有所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輕媽媽,擔心化學製劑影響寶寶健康,表示『杜絕』一切電蚊香液、蚊香片,寧願買一個傳統的蒙古包蚊帳掛起來。」沃爾瑪超市生活用品專區銷售員說。
當然,兒童也有自己的防蚊產品專屬。在市區某超市兒童護理用品專區,「銷售明星」有青蛙王子、大眼睛、小浣熊、乖比比等幾個品牌。與成人專櫃不同的是,這些兒童專用的驅蚊產品無一例外地標註了「超溫和配方」、「100%不含酒精」、「驅蚊酯含量4%以下」等,價格從十幾元到三十幾元不等,最貴的一款防叮凝露賣到了40元一瓶。相比成人專區的普通防蚊液6~20元/瓶的價格,一旦打上了「兒童」二字,驅蚊產品的「身價」就翻番。
不過,對於寶寶的防蚊,尤其是三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專業人士建議最好採用物理的辦法防蚊蟲,因為寶寶的皮膚還比較嬌嫩,用一些防蚊蟲的用品容易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應該選擇在寶寶生活的居室內安裝紗窗紗門,夜裡給寶寶使用蚊帳,準備一個電蚊拍隨時消滅室內的零星蚊蟲,儘可能使用空調或風扇把居室溫度控制在26℃以下,以避免寶寶出汗過多,因為汗液的味道容易吸引蚊蟲。
另外,還有一種「驅蚊香包」最近也挺流行的。它們的原理就是將一些包含陳皮、藿香、薄荷、決明子和陳年艾草等草藥按照一定的分量配比,並裝入各種樣式的漂亮「小香囊」中。據說它們的氣味對蚊子有驅逐性,隨身攜帶,不僅時時能聞到沁人芳香,還能遠離蚊子「騷擾」。幾位市民反映,這小東西的效果倒是可以看得見的。「孩子住校,睡覺老被蚊子咬,我將這驅蚊香囊用帶子穿好給孩子掛在腰上,這幾天在學校好像再也沒有起新包了。」市民林女士說,尤其是對於那些住公共寢室,插電不方便的孩子而言,用「驅蚊包」、「驅蚊袋」這種純天然的物理方式對付蚊子是不錯的選擇。
●「驅蚊神器」
售價不低效果遭疑
除了實體店售賣的傳統驅蚊產品外,網絡上有許多號稱「驅蚊神器」的新奇特商品也引起了圍觀。其中,「聲波驅蚊」是被新產品採用最多的原理。
在淘寶網上有幾款名為「電子驅蚊器」的商品,價格從30~80元不等,月銷量達到上千件。它們的外觀就像一個電蚊香液那麼大,但它無需添加化學製劑,也無需點燃,接通電源後利用其本身發出的特殊波頻就能「嚇跑」蚊子,除此之外據說還有「驅蟑螂」、「驅老鼠」、「驅蒼蠅」等功能。不過,記者採訪了幾位用過這類產品的市民,結果發現「差評」居多。市民潘依然說:「剛買來時發現包裝都是外文,很高級的樣子。我把這東西插在自己身邊不足20釐米,結果蚊子就在眼前飛,最後還是用電蚊拍才解決了它,可能『中國蚊子』聽不懂『外國的超聲波』吧,哎,不太靠譜。」「買來後我24小時一直插著,一點效果也沒有,孩子才6個月大,一晚上就被盯得滿頭包。找店主說理,結果被告知要『堅持使用』,難道要我頂著一身的蚊子包做『人肉試驗品』嗎?」市民王先生尷尬得哭笑不得。
●驅蚊APP軟體
收費6~18元不等
手機APP也玩起了驅蚊。記者在手機軟體下載平臺上看到,號稱有「驅蚊功能」的手機軟體有幾十款,主要包括音頻超聲波形式、燈光碟機蚊以及驅蚊定時等。它們運用原理主要有兩個:一是雌蚊在懷卵期間會討厭雄蚊,雄蚊發出的超聲波會使雌蚊避開;二是蚊子的天敵蝙蝠會發出超聲波,蚊子一聽到就會嚇跑。驅蚊程序模擬這兩種超聲波,將這些人耳聽不到的特定頻率的聲音散發出來,驅趕蚊子。
記者看到,這些驅蚊APP軟體大部分都要收費6~18元不等。不過,在這些軟體的評分系統中,記者留意到大家對不同驅蚊軟體的評價都大同小異,懷疑者佔大多數。多數人稱,下載這個APP純粹是為了好玩,至於要依靠它真的趕跑屋子裡所有的蚊子,網友們表示「幾乎不指望」。
記者下載了幾個這樣的軟體嘗試,發現所謂的超聲波音頻驅蚊,其實也並不是「毫無動靜」。在開啟軟體進行驅蚊的過程中,手機軟體發出的「滋滋滋」的噪聲也是可以被人耳聽到的,而且時大時小,休息時也容易被打擾到,對聲音很敏感的人估計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