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海環球港就要迎來周歲的生日。面對春華秋實的期待,這家因為超越想像而備受期待,因為顛覆傳統又屢受質疑的購物中心,在電商銜枚疾進、商場四面開花的亂局中,將收穫怎樣的金秋?將面對怎樣的現實?將思考怎樣的未來?
開業以來,環球港滿鋪率將近100%
全年客流量2200萬人次
今年4月30日到6月15日,一場全球同歡的最萌慶典在上海環球港拉開了帷幕,在長達47天的活動中,來自各地的遊人們,排成的蛇形長隊,將環球港變成了全國矚目的大舞臺。
這是Hello Kitty這隻風靡世界的卡通貓40周年全球巡展,而中國站的首秀舞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花落上海環球港。
意料之外,是因為年輕的環球港還沒有足夠的知名度,又不在傳統的黃金商圈,缺乏力壓群芳的勝算。情理之中,是因為環球港的日均客流量符合主辦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只有美輪美奐的環球港,才能相得益彰地表現出與時尚做伴的Kitty,所經歷的金色年華,才能身臨其境地喚醒與Kitty同行的粉絲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想像與熱情。
早在試營業初,環球港就創造了3天50萬客流量的奇蹟,一鳴驚人。但3天的井噴,只是禮花般的開張效應,還是可持續的奪人先聲?只有等待開業的人潮退卻後,裸露的沙灘上,才能看出這裡是魚蝦蟹貝的淵藪,還是滿腿泥沙毛地,一年的辰光,足以掂量出環球港的體質和前景。
一年的數據如下:開業以來,環球港商鋪出租率保持在九成以上,年客流量2200萬人次,平日6-10萬人次,周末日均20萬人次,車流量日均1萬輛,交易額數十億。其中商鋪出租率是能夠精確統計的先行指標,直接反映商家對於環球港的信心和預期。
簡單的觀察也可以感受撲面的人流。在這個面積32萬平方米的商場中,人流很容易被巨大的空間稀釋成空氣,只有比普通商場翻倍的人流才能積聚起足夠的人氣。從這個意義上觀察,環球港熙來攘往的人流就像鬧市街頭。
排隊是這裡的日常景象:每到飯點,餐位一座難求。每到周末,親子館前,大排長龍,各種體驗類商鋪同樣火爆……
節慶活動是這裡的周末主題:30場的爵士音樂周、30場的運動嘉年華,230場的環球港旅遊購物文化節,30場的「雙節」系列活動,60場的仲夏之夜嘉年華、30場的「春色」跨界藝術時裝周,「罕·見的世界」攝影展……不斷點燃消費者閒逛商場的熱情。
展覽是這裡不落幕的文化盛宴:「郵輪年代」展、海上旗袍藝術展、西藏唐卡藝術展、回味上海—城市記憶匯展、「湖湘家傳」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好戲連臺。
一年來,環球港不僅贏得了商家和消費者的認可,也收穫了業內的口啤。5月8日,國際地產獎頒獎大會在吉隆坡隆重舉行,會上公布了2014—2015年度亞太地區各類建築的獎項。上海環球港一舉獲得了中國地區最佳購物中心建築設計獎和中國地區室內設計優秀獎,並摘取了全亞太地區本年度最佳購物中心建築設計的桂冠。
外行轉型、規模太大、市口偏冷
在質疑聲中成長
一年前,從環球港試營業開始,環球港的質疑聲也接踵而至。
在眾口難調的質疑聲中,有3種質疑直指要害。首先,環球港的資方月星集團是家居業轉型來的外行,沒有運營購物中心的經驗和相應的人才儲備;
其次,環球港的體量規模過於龐大。普通購物中心,控制在8-10萬平方米,太小了業態不夠豐滿,品牌也難聚集,但像環球港規模太大了,業態就會重複,招商難度大,也難凝聚人氣,而且需要更大的輻射範圍。
第三,商業競爭,市口為王,但環球港卻自外於傳統的熱門商圈,單打獨鬥,難成氣候。總之,質疑的邏輯是,環球港是「外行」的夢想,所以才不挑市口,不控規模。「外行」是因,餘者為果。
環球港沒有淹沒在喧鬧的質疑聲中,它不但生存下來,而且達成了起步階段的目標,為日後環球港良性的梯度改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商業的經驗邏輯這次失靈了嗎?
先看「外行說」,有個前車不遠的故事可作參照。2000年,當10萬平方米的月星家居廣場出現在上海澳門路時,這個「外地新人」的命運就飽受業界的質疑。
因為當時上海家具市場還是2萬平米左右連鎖商場的市面,市民習慣於在活動半徑不大的區域市場購買家具。在這種購買習慣制約下,廠商不敢進場,對手貼身阻擊,月星家居廣場一度舉步維艱。但月星預見到房改激發出來的購買力,將有力地改變家居市場的面貌;認準家居廣場提供的一站式、多樣性選擇,會從根本上改變居民的購買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戰,月星家居大賣場模式終於勝者為王,成為上海家居賣場的主流模式。
這個故事同時也說明了月星集團駕馭大型商業的能力和預見性。從家居賣場到全國連鎖賣場再到購物中心,月星的轉型不是乾坤挪移式的跳躍發展,而是產品線的橫向延伸,況且為了環球港項目,月星集團經歷了十年磨一劍的漫長求索。
因此,從月星集團的既往經歷觀察,經營購物中心業態,月星應該算是「準內行」。換句話說,雖然不是真正的內行,但「雖不中,亦不遠矣」。因為「不中」,所以不會囿於傳統商業的思維,敢于堅持自己的理想;因為「不遠」,所以不會師心自用,懂得尊重商業規律,這就決定了月星興建並經營的購物中心既不會循規蹈矩;又不至於完全離經叛道。
因此,月星集團敢於兵行險棋,在並非商業熟土的地區,興建「全球中心城區最大的購物中心」。
再看「市口說」。雖然環球港不位於傳統鬧市區,卻是上海中心城區僅剩的黃金之地:其一,環球港2.5公裡核心商圈內有80萬居民,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附近又缺乏上檔次的商業設施,這就為環球港的生存帶來了穩定的社區客流。
其二,軌道交通3號、4號、13號線直達環球港,附近還有11號、14號線地鐵站和內環高架雙向匝道。由於中山北路和內環高架是南京和杭州方向通往上海兩大國際機場的重要幹線,這也有可能為環球港帶來輻射上海全市及外埠的增量客流。
三看「規模說」。便捷的立體交通有可能帶來、也有可能帶走客流。讓消費者「近悅」的關鍵是商場的特色,「遠來」的關鍵就是商場的規模。只有相當規模的商業體,才有可能形成強大的商業磁場,才有可能對城市形成足夠的輻射力與影響力。
傳統商業的經驗邏輯並沒有失靈,只是時代發生了變化: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電商衝擊的加劇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上海商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之變局,進而催生出3大變化:一是商業布局從條狀、塊狀的人流集中模式,向點狀分布的車流集中模式發展,傳統的商業冷區獲得商家的青睞;二是單體商業的體量越來越大,複合程度越來越高,以滿足休閒性購物的需求;三是商業業態的體驗性得到空前的強調。
強勢崛起的環球港不過是這些變局的時代封面。
一年起步,二年上坡,三年跨臺階
在成長的煩惱中調整
俗話說,三歲看老。商場也可以作如是觀。新開的商場通常要經過3-5年的市場培育期,逐步調整業態配比、商品定位和商場布局,才能真正滿足市場的需求,步入相對穩定的成熟期。
事實上,環球港也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這些煩惱集中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業態配比不盡合理。像餐飲、親子、遊藝等體驗類商鋪爆棚,常常出現排隊現象,而另外一些商家卻門前冷落,生意難以為繼,這種冷熱不均的現象很難持續。
二是商品定位有待提高。目前環球港的品牌組合,相對於主力客流的年齡結構和他們的消費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零售門類,比如化妝品還是空白,這些都制約了主流消費能力的釋放。
三是商場布局不夠清晰。常常是左一家賣鞋,右一家小吃,再一家首飾,左鄰右舍各唱各的調,形成不了相對明晰的區域主題。這種店鋪組合的混搭風,有些符合休閒購物的逛街節奏,有些也是開業階段「填鋪」的後果。
早在開業之前,月星集團就針對環球港提出了「一年起步,二年上坡,三年跨臺階」的階段性任務。不等收穫周年掌聲和祝賀,對於將來更有意義的坡道起步計劃就已提前上馬。
今年七月,專事電玩產業的日本世嘉公司與月星集團籤約,一個佔地一萬平方的大型室內主題樂園即將落戶環球港。兩個樓面層高的室內空間,就像電影中未來的太空城,極限速度的遊樂設施,3D效果的聲光動漫,震撼人心。
環球港的調整圍繞幾個主題:首先是調整業態配比,提升體驗型業態的佔比。
從家具製造到家居商場到興商造城
月星集團每次換檔提速
都以創新作為,行空前之事,把商業藝術化大旗舞得獵獵生風。
一年前,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有關領導視察環球港,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致辭時,動情地將環球港作自己的女兒,一方面感慨環球港十年懷胎,月星的理想和為之付出的心血:另一方面藉此說明,她還幼小,很不成熟。要從一個最大購物中心變成最好的購物中心,寄望社會各界的共同關心。
言猶在耳,上海環球港快滿周歲了,在常州、蘇州、徐州、瀋陽、新疆等地還有了無數新的姊妹。而且個個長相出眾:英倫範是她們共有的風採,商旅文是她們獨有的內涵。
橫空出世的環球港家族,不僅是中國商業最新最美的寫照,同時也是月星集團超越自我書寫的又一個商業傳奇。
以「全面提升中國人的居家文化品質」為宗旨,歷經26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月星集團在崗員工1萬多人,旗下商業集團、置業集團、家居集團、工業集團眾星爭輝,主營業務涵蓋家具製造、家居商業連鎖和商業地產,連續15年躋身中國民企500強。
月星集團的傳奇故事開始於1988年,當年在常州打工7年的「小丁師傅」,開了一爿家具廠:3000元註冊資金、20平方米工棚,8個人和1個充滿夢想色彩的商號—月星。
生於陋室的月星家具,如今名滿天下,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雙冠稱號。旗下「梵思豪宅」、「帝國藝匠」和「愛舍」3大民用品牌,銷售網絡遍布國內大中城市和全球68個國家與地區。
「月星酒店家具」品牌,佔據眾多高星級酒店的半壁江山。人民大會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這些國內頂級地標坐擁的家具也是「月星製造」。
1998年8萬平方米的南京月星國際家居廣場開業。首次將Shopping Mall業態和家居關聯商品,引入家具商場,引導了家居用品一站式消費的需求;
2000年,10萬平方米的上海月星家居廣場開業,經歷了「中心大商場」對壘「區域小連鎖」的商戰洗禮,最終月星模式勝者為王,從此成為上海家居賣場的主流模式,目前在全國連鎖的月星家居廣場已達60多家。
近年來,在「重塑轉型」和「大商業」戰略的強力推動下,月星集團騏驥一躍,寫下了新的浪漫:從上海到喀什,橫貫東西大陸;從常州、徐州到瀋陽,縱穿南北中國,總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群星閃耀,正在書寫月星集團新的光榮與夢想。
成長於常州、成就於上海,成熟於國內外市場。26年風雨徵途,月星從工棚作坊,「小卒過河」,迅速躋身於百億級公司。
從家具生產到家居商場再到興商造城,月星集團每一次換檔提速,都以創新的作為,行空前之事,在自身跨越式發展過程中,推動了行業的升級換代和進步繁榮;
從精細的木匠手藝,到精美的中國Mall,月星集團每次轉換跑道,都一脈相承了做事華麗的風格,把商業藝術化,藝術商業化的大旗舞得獵獵生風。
談到環球港的未來,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仍然用女兒作譬,期待她在上海母親哺育下茁壯成長,成為上海的優秀女兒,成為讓上海為之驕傲的一張名片。
(來源:解放日報)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