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大家庭,太陽是母親,地球算老幾

2020-12-25 科學拾遺

太陽系是指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的,做周期運動的一系列天體的集合體,當然,脫離了太陽引力就不算太陽系了。太陽是太陽系裡面的絕對主宰,位居中央,質量將近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9%,其他的天體都處於它的支配下。在銀河系中,太陽系不大不小,很普通,又處於邊角位置,沒有什麼存在感,放在整個宇宙中就更不用說了。太陽系之所以特殊,是因為有地球,而地球上有生命,這些生命經過幾億年的進化,產生了人類。

由於地球是人類已知的唯一一個生命星球,地球的地位一下子高大上起來,地球的所處的環境太陽系也變得非常不一般,科學家對太陽系的探索也是不遺餘力的。太陽系包括了大量的天體,不可計數,如果把它看作一個大家庭,處於主導地位的太陽是母親,八大行星是親兒女,剩下的那些天體要麼是太陽的養子,要麼是傭人,要麼是八大行星的子孫。至於父親是誰,我只能說,這是母系社會,沒有父親。

在太陽系的大家庭裡,母親太陽有八個兒女,如果給它們排位置,該怎麼排?可以按照離太陽的遠近、大小等等排名,標準非常多。在排名之前,我們先給它們分一下性別,太陽系的行星有兩類,一類是類地行星,一類是類木行星,我們把類地行星當作女兒,類木行星當成兒子。

如果按照離太陽的距離來排名,水星無疑是大女兒,金星二女兒,地球三女兒,木星是五兒子,海王星是老八,是個兒子。按照這個排名,太陽的兒子總是比女兒小,非常有規律,難道太陽也是個喜歡女兒的母親?小棉襖永遠帶在身邊。當然,太陽烈火般的母愛,不是誰都能承受得起的。

如果按照大小來排名,木星就是大哥,土星是二哥,海王星是三哥,天王星是四哥,地球是五姐,而上面的大女兒水星,直接變成八妹。這個排名剛好和上一個排名相反,太陽的女兒總是比兒子小,我們由此發現規律,質量大的行星都離太陽較遠,當然,不是離太陽越遠質量越大。

把衛星當成行星的子女,如果按照子女排名,毫無疑問,木星有79顆衛星,算老大,老二土星有62顆,老三天王星27顆,老四海王星有14顆,老五火星有2顆,地球只有一顆,只能排老六,水星和金星都沒有衛星,算雙胞胎,一起排老七。

如果按照是否有生命,地球毫無疑問是老大,其他的七個星球是七胞胎,並列第二。綜上,地球到底算老幾?歡迎評論發表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如果把銀河系按比例縮小到地球大小,那麼太陽會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無人知道,宇宙中有著無數的星系和無數的星球,我們生活的小星系是太陽系,太陽系僅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如果放大到銀河系,地球只是一粒塵埃,如果放大宇宙中,地球可能只是肉眼看不到的粒子。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
    每天我們都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因為太陽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公轉不僅產生地球上日出日落,而且使地球產生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物種多樣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可能沒有發生地球上有那麼多多彩的生物,為什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 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原子的話,應該算什么元素或者同位素?
    玻爾的原子模型是最接近太陽系行星結構的,儘管波爾的模型已經被薛丁格的電子云模型所代替,但在我們的印象中,玻爾的原子模型是最容易理解的,假設太陽系是一個原子系統,那麼它最接近哪種元素?元素的種類是什麼為區分標準的?
  • 如果太陽消失了,太陽系是否會土崩瓦解?人類該何去何從?
    考慮到太陽對太陽系的影響,這個問題伴有巨大的複雜性,因而我們先從太陽系中物體運動的角度來假設一下。 任何在圍繞太陽的軌道裡運行的天體都在以足夠快的速度運動著,且不斷處於相對於太陽的自由落體狀態。例如,如果行星突然停止運行,它們就會被立即拉向太陽並掉進去。
  • 地球也可能是太陽捕獲的行星,為什麼要說它一定在太陽系誕生?
    地球是太陽系原生的幾個佐證行星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們有誕生的規律,因此地球是否是太陽系原生的也可以從中分析出來。以上為八大行星的軌道距離分布,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推算下規律,看看是不是大致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不過距離太陽越遠這個規律就會漸漸失效,因為誤差會越來越大,不過這反而表示地球就是太陽系原始星雲親生的。
  • 如果將地球比作直徑為1釐米的玻璃球,宇宙其他天體會有多大?
    引言:在古人看來,地球應該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隨著人類的視野逐漸開闊,古人逐漸意識到地球之外還有更加龐大的星球,很多星球的尺寸甚至大到無法想像。那麼如果將地球比作直徑為一釐米的玻璃球,那麼其他天體有多大呢?
  • 太陽系主宰太陽到底有多大?正值壯年的太陽,是地球與人類的福分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主宰,知道太陽很大,但它究竟有多大?在太陽系中佔據什麼樣的分量?這張圖能夠讓我們很清晰地看出太陽究竟有多大!還不具體?以下幾個數字或許會讓你更危險震撼!太陽質量佔據整個太陽系的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氣體雲等總共佔據了0.14%,足以看出太陽的統治地位!
  • 地球一年365天,月球一年是一個月,太陽的一年是多少?
    如果將一個星體圍繞主星體運行一圈視為一年的話,那麼不同的星體上一年的時間將都不會相同,地球上一年是365天(地球日,下同),月球上一年就是一個月(27.32天),水星是88天 ,金星是224.7天,火星是687天,相當於1.9年(地球年,下同),木星是11.8年,土星是29.5年,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地球對於太陽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這顆星球在太陽系中非常不起眼,如果它消失了,想必對太陽系也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雖然水星非常渺小,但是太陽系不能沒有它,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有著自己固定的軌道,彼此之間相互吸引,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這八大行星才能夠平穩運行,倘若沒有了水星,那麼太陽系的運動軌道必然會發生影響。太陽系的環境已經處於和諧的狀態,如果有某一顆行星消失,那麼太陽系的環境就會崩潰,變得一片混亂。
  • 直觀的說如果一個原子相當一個地球,那麼原子核有多大?
    原子與原子核大小相差很多,有點像我們太陽系,太陽在中間只佔那麼一小點空間,卻有半徑一光年的巨大引力場(奧爾特云為邊際),而太陽卻佔有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所以常常有人把原子與太陽系運行打比,認為這個世界從微觀到宏觀都是一樣的。其實微觀世界的運行與天體宏觀運行規律並不一樣,所適用的作用力也不一樣。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很快我們就實現了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飛天。人類終於有能力走出地球,開始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地球所在的母星系-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恆星系,有中心處的恆星太陽,八大行星以及其它大量的各種天體物質構成,科學家通過觀測研究發現,太陽系可以分為內太陽系和外太陽系。
  • 科學家驚訝發現:一顆新太陽正向太陽系奔來,地球未來或將開始流浪!
    國生二君則國必亂,太陽系中多了個「太陽」也將產生嚴重的問題。如果格利瑟710加入進來會怎樣?太陽系的總質量將增加60%,並且這些增加的質量都集中在兩顆相互糾纏的恆星上,按照萬有引力定律,行星會被吸引從而更加靠近恆星。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每天我們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早餐時明亮的陽光,晚上太陽落山過後,天空就會慢慢進入夜晚,許多人知道這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地球自轉時也圍繞太陽旋轉,地球的遷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城市化是維持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如果沒有地球繞著太陽轉,四季就不會有變化,地球也不會產生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動植物
  •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人,地球之肺等四個稱呼都是指哪裡?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人,地球之肺等四個稱呼都是指哪裡?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家園,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應當保護這個家園,保護撫育我們成長的母親。諸如此類的話想必我們已經聽過無數遍了,但少有人付出實際的行動。
  • 如果太陽系沒有了中心天體「太陽」,那麼人類還能不能存活下來?
    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估計大家都有共識,結果肯定是沒有了太陽,人類應該不可能存活下來。那麼人類會怎樣滅亡呢?根據問題我們可以提出兩種假設,第一種假設對於沒有了太陽的理解就是「太陽消失了」,也就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突然消失了,這樣一來我們不僅僅沒有了太陽輻射,而且由於佔整個太陽系質量超過99%以上的太陽沒有了。
  • 如果乘坐一艘宇宙飛船離開太陽系,回望太陽,會看到什麼變化?
    太陽系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太陽系內唯一的一顆恆星(為什麼這樣說?僅僅這樣說而沒有對比,大家可能還是沒有很直觀的感覺,那就對比一下,除了太陽外,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α星C(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比鄰星是其中的第三顆星,標記為C星),距離地球4.23光年,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大約27萬倍(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63241.1天文單位)。我們晚上肉眼能看到的恆星都是銀河系內的,除去比鄰星,再近一點是巴納德星(蛇夫座β星),距離地球5.96光年。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每天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和西邊降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在圍繞太陽在公轉,公轉不僅產生了地球上的日起日落,而且還讓地球產生了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形成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原因,所以說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可能就沒有地球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那地球為什麼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呢
  • 每年1.5釐米,地球正在遠離太陽,這是要脫離太陽系嗎?
    如果以上的說法成立,那麼地球繞著太陽的軌道是穩定不變的,只有當太陽消失的那一刻,地球的軌道才會發生變化。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因為以上所發生的事情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地球和太陽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地球只受到了太陽的引力,太陽系中沒有其他行星對地球產生任何引力影響;地球和太陽是一個孤立的點質量,並且它們的質量沒有任何的損失;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一圈需要多長時間?
    人類不僅了解太陽系中各種星體的運行規律,而且還根據現有的理論計算出星系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比如我們人類生活得地球,就有一顆衛星月球,月球繞地球需要一個月,地球繞太陽需要一年,後來人們又發現太陽系不是宇宙的全部,而是繞著一個叫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而且還計算出太陽系繞這個中心所需要的時間,有多久呢?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