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考慮到太陽對太陽系的影響,這個問題伴有巨大的複雜性,因而我們先從太陽系中物體運動的角度來假設一下。
任何在圍繞太陽的軌道裡運行的天體都在以足夠快的速度運動著,且不斷處於相對於太陽的自由落體狀態。例如,如果行星突然停止運行,它們就會被立即拉向太陽並掉進去。
那麼,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我們的太陽突然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其他任何東西會繼續保持它們的前進運動。因而,它們不會朝著已經不存在的太陽墜落,而是會以直線飛向太空。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得而知了。由於內行星的運行速度比外行星要快,內行星可能會「趕上」外行星,在引力作用下它們可能會發生碰撞。否則,可能性就是所有的天體會繼續以直線運動到太陽系外的空間,而數千年後,它們可能會到達另一個天體系統或天體的附近。
當然,這對我們地球上的人來說,結果就有些悲慘了。好的一面是,由於我們的星球能較好地保存熱量,所以我們不會立刻被凍死。此外,由於太陽光線需要八分半鐘才能到達地球,所以在我們的星球被黑暗籠罩之前,我們還能享受最後幾分鐘的燦爛陽光。
而那些在夜半球的人一開始不會注意到異樣,直到在白半球的人陷入黑暗幾秒鐘後,月亮也由於不再有太陽的光來反射而突然消失。天空中的其他行星也會緊跟腳步,在黑暗的浪潮席捲到它們時,一個接一個地消失。
不過,到最後,太陽輻射的缺失會讓我們感到十分寒冷。想想晚上的溫度比白天低多少,再想像一下那個溫度還在不斷降低。
幾天之內,地球的溫度將降至冰點以下100度左右;幾周之內,溫度會降至絕對零度以上50度左右。大氣本身也會凍結並墜落到地球上,使人類完全暴露於在太空中穿越的強烈輻射下。
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必須要能適應新的凍土環境才能生存下去;多虧地核的熱量,很可能只有地表下的微生物才能生存。對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很可能需要聯合起來建造幾個核聚變反應堆才能維持一段時間。
總之,人們可能都不希望太陽消失;但是,如果太陽真的消失了,至少我們的末日不會馬上來臨。但是,你知道的,時間只會比馬上要長一點點。
相關知識
太陽,或稱日,是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公裡,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10千克,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倍的月球質量。
作者: spaceanswers
FY: 綠土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