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消失了,太陽系是否會土崩瓦解?人類該何去何從?

2020-12-17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考慮到太陽對太陽系的影響,這個問題伴有巨大的複雜性,因而我們先從太陽系中物體運動的角度來假設一下。

任何在圍繞太陽的軌道裡運行的天體都在以足夠快的速度運動著,且不斷處於相對於太陽的自由落體狀態。例如,如果行星突然停止運行,它們就會被立即拉向太陽並掉進去。

那麼,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我們的太陽突然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其他任何東西會繼續保持它們的前進運動。因而,它們不會朝著已經不存在的太陽墜落,而是會以直線飛向太空。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得而知了。由於內行星的運行速度比外行星要快,內行星可能會「趕上」外行星,在引力作用下它們可能會發生碰撞。否則,可能性就是所有的天體會繼續以直線運動到太陽系外的空間,而數千年後,它們可能會到達另一個天體系統或天體的附近。

當然,這對我們地球上的人來說,結果就有些悲慘了。好的一面是,由於我們的星球能較好地保存熱量,所以我們不會立刻被凍死。此外,由於太陽光線需要八分半鐘才能到達地球,所以在我們的星球被黑暗籠罩之前,我們還能享受最後幾分鐘的燦爛陽光。

而那些在夜半球的人一開始不會注意到異樣,直到在白半球的人陷入黑暗幾秒鐘後,月亮也由於不再有太陽的光來反射而突然消失。天空中的其他行星也會緊跟腳步,在黑暗的浪潮席捲到它們時,一個接一個地消失。

不過,到最後,太陽輻射的缺失會讓我們感到十分寒冷。想想晚上的溫度比白天低多少,再想像一下那個溫度還在不斷降低。

幾天之內,地球的溫度將降至冰點以下100度左右;幾周之內,溫度會降至絕對零度以上50度左右。大氣本身也會凍結並墜落到地球上,使人類完全暴露於在太空中穿越的強烈輻射下。

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必須要能適應新的凍土環境才能生存下去;多虧地核的熱量,很可能只有地表下的微生物才能生存。對我們人類來說,我們很可能需要聯合起來建造幾個核聚變反應堆才能維持一段時間。

總之,人們可能都不希望太陽消失;但是,如果太陽真的消失了,至少我們的末日不會馬上來臨。但是,你知道的,時間只會比馬上要長一點點。

相關知識

太陽,或稱日,是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公裡,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10千克,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倍的月球質量。

作者: spaceanswers

FY: 綠土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系沒有了中心天體「太陽」,那麼人類還能不能存活下來?
    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估計大家都有共識,結果肯定是沒有了太陽,人類應該不可能存活下來。那麼人類會怎樣滅亡呢?根據問題我們可以提出兩種假設,第一種假設對於沒有了太陽的理解就是「太陽消失了」,也就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突然消失了,這樣一來我們不僅僅沒有了太陽輻射,而且由於佔整個太陽系質量超過99%以上的太陽沒有了。
  • 倘若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和人類會怎麼樣?說出來難以置信
    文/走在世界盡頭50億年後,沒有太陽的地球會怎樣? 人類該何去何從?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太陽是太陽系中佔主導地位的行星,也是構成太陽系的主要恆星,如。如果不是太陽,太陽系就不會形成。地球不會被太陽拉入太陽系。地球上更不可能有生命。地球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的外部條件缺一不可。例如,地球位於太陽系中的宜居帶。因此,地球可以接收到溫和的光線。此外,地球上還有厚厚的大氣,氧磁場,液態水資源等。但是,任何個體,任何事物都有很長的壽命。 比如,人類最多只能活100多年,就會離開地球,其實壽命很長。
  • 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這個世界留給我們人類太多沒法回答的問題,如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地球生命是怎麼起源的、人類是怎麼起源的。除此之外,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這麼多次大滅絕事件,將大多數物種從地球上抹去,在未來我們人類是否也會面臨這樣的風險呢?如果未來我們也面臨這樣的風險,那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500秒後變化極大
    在我們星系中,太陽無疑是最重要的天體,沒有之一,同時也是最神秘的天體,無時不刻不在發出大量光和熱,沒有它就等同沒了整個星系,持續了幾十億年的秩序也會頃刻土崩瓦解。我們知道太陽基本位於太陽系中心,依靠強大引力吸引著每一個天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而一切天體通過永不消失運動慣性來製造出離心力,對抗太陽強大引力,從而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平衡已經持續了46億年。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平衡會被打破,太陽系也就不復存在,那麼我們地球接下來發生哪些重大變化呢?
  • 如果太陽被外星人偷走了,那地球上的人類需要多久才能發現?
    而太陽的質量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因此,太陽系中的天體都繞著太陽轉。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宇宙中存在著高等智慧生命,它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過我們,如果他們把太陽快速移走,那地球上的人類多久才能發現?如果太陽被移走,那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人類多久才能發現太陽不見了?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地球對於太陽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這顆星球在太陽系中非常不起眼,如果它消失了,想必對太陽系也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雖然水星非常渺小,但是太陽系不能沒有它,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有著自己固定的軌道,彼此之間相互吸引,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這八大行星才能夠平穩運行,倘若沒有了水星,那麼太陽系的運動軌道必然會發生影響。太陽系的環境已經處於和諧的狀態,如果有某一顆行星消失,那麼太陽系的環境就會崩潰,變得一片混亂。
  •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會怎樣?人類會滅絕嗎?科學家的解釋出乎預料!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會怎樣?人類會滅絕嗎?科學家的解釋出乎預料!說起太陽大家肯定不陌生,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它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可你想過沒有,若是有一天,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會怎麼樣?人類會就此消失嗎?科學家的給出的解釋實在讓人出乎預料!
  • 如果太陽消失,植物幾周內會死亡,人類能存活多久?
    如果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放在冰箱裡,它不會立刻變冷。同樣地,如果太陽只是簡單地消失,與接近絕對零度的太空相比,地球將仍會比較溫暖,可能會持續幾百萬年。不過在地面上的生物會比這更早感受到寒冷。極寒考驗太陽消失後,沒有光照,地球絕大部分地區將會永遠是一片漆黑,不會有肉眼可見的景觀,不會有晴空萬裡,不會有風,沒有四季,月球和其他行星也將不可見。不過,原來晚上可見的銀河帶恆星還是一樣可見的。由於沒有太陽輻射,地球大氣流動失去了絕大多數的動力,空氣紋絲不動的,所以看到的星星也不會「眨眼」。另一大變化是氣溫,一周內,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迅速下降到0攝氏度。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
  • 第九大行星是個「禍害」:太陽系土崩瓦解
    最新的科學假說認為,太陽將在大約70億年後開始衰亡,那時它將在拋射出自己一半的質量的同時迅速膨脹。這一過程中,地球會被太陽所吞噬。接下來它將逐漸黯淡下去,最後成為所謂的白矮星。拋射出去的物質將推動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遠離太陽,達到我們之前認為的「安全距離」上。不過,第九行星的存在可能改變這一理論。
  • 科學家連夜上報: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太陽壽命僅剩下50億年,紅矮星才是人類的歸宿
    太陽是太陽系內最主要的組成,如果沒有太陽就不會形成太陽系,也不會誕生出地球這顆生態星球,更加不會有人類和文明的孕育發展。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系內的環境一旦發生改變,地球上的生命萬物都很可能遭受到重大的打擊,甚至是面臨毀滅的風波!地球之所以能成為一顆綠色生態星球,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地球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地球受到太陽的光照程度不會太強烈,也不會太稀薄。
  • 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大家庭,太陽是母親,地球算老幾
    太陽系是指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的,做周期運動的一系列天體的集合體,當然,脫離了太陽引力就不算太陽系了。太陽是太陽系裡面的絕對主宰,位居中央,質量將近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9%,其他的天體都處於它的支配下。
  • 如果乘坐一艘宇宙飛船離開太陽系,回望太陽,會看到什麼變化?
    太陽系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太陽系內唯一的一顆恆星(為什麼這樣說?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在太陽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按照固定的軌道圍繞著太陽運行。太陽每天都照常升起,除去天氣因素不能正常看到,人類對這個明亮的天體早已習以為常,大如銅鑼、光芒四射讓人不能直視。
  • 太陽系主宰太陽到底有多大?正值壯年的太陽,是地球與人類的福分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主宰,知道太陽很大,但它究竟有多大?在太陽系中佔據什麼樣的分量?這張圖能夠讓我們很清晰地看出太陽究竟有多大!還不具體?以下幾個數字或許會讓你更危險震撼!太陽質量佔據整個太陽系的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氣體雲等總共佔據了0.14%,足以看出太陽的統治地位!
  • 天文學家稱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那時候地球怎麼辦?
    天文學家稱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那時候地球會怎樣?可以預知的是,地球並非人類久居之所,到底還能夠在地球上住多久?取決於人類科技水平,但不管怎麼說,都不必擔憂太陽系消失的時間,也難怪廣大網友稱這是在杞人憂天了。
  • 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太陽系將比預想的更早消失》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我們知道,所有恆星終將熄滅,包括太陽。太陽「死亡」時,將把大部分物質噴射進太空,只留下一個緻密的核,形成一顆白矮星。隨著時間推移,這顆白矮星將逐漸冷卻,最終成為冰冷、漆黑的巖石。沒有人能親眼目睹這件事發生,因為彼時地球已不存在了。但這件事究竟會於何時發生呢?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能存活下來嗎?幾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直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如果實現可控核聚變,人類是否還需要建設環繞太陽的戴森球
    所以,可控核聚變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也是人類踏上一級文明的關鍵門檻。 在太陽系內,最大的核聚變系統就是太陽本身。 如果在地球的圓軌道上有一個球面包裹住太陽,那麼太陽輻射到這個球面的全部能量為3.78×10的26次方焦耳,地球只得到了其中的1/22億。
  • 如果太陽不再發光發熱,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嗎?
    如果人類在未來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生存下來就更沒有問題了,甚至我們可以不用生活在地下城市中,依然可以在地表生活。核聚變的強大是超出我們想像的,太陽能夠發光發熱也是依靠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如果人類掌握了可探核聚變技術,就可以建造人造太陽。
  • 旅行者號的遭遇表明,人類無法離開太陽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在討論星際探測器是否能夠飛出太陽系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太陽系的範圍邊界。目前科學界對太陽系的範圍有四種主要的定義,一是以行星為界,二是以太陽風頂層為界,三是以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為界,四是以奧爾特云為界。第一種定義比較容易理解,以行星為界指的是以太陽系最靠外邊的行星為界,在2006年之前是冥王星,但現在是海王星。
  • 太陽燃燒到了生命的盡頭
    ,在到達地球前這些成分差不多被處理了,在太陽系裡最偉大的莫過於太陽,因為是太陽給其他星體帶去了溫暖,更是太陽給了生命活的靈魂,現在我們所認知的是沒有太陽光的地方是沒有生命的,有也是黑暗中的生命體。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它每天都在燃燒,至今已經燃燒了46億年,科學家們表示現在太陽正值壯年,現在太陽正一步步的走向衰老,這是不是太陽給地球供應的能量是否也會逐漸減少,要知道人類現在所消耗的能量正一步步成正比例上升,那麼以後人類想要生存下去將會越來越難,那麼對於地球命運將會何去何從,世界末日是否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