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患者七年間靠「買血」續命 打擊有償獻血就是斷了活路?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QQ截圖

 QQ截圖

在醫院等了一個多小時,何琳終於迎來了最渴望的一句答覆,這已是她的第十二次輸血治療。由於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68歲的何琳每兩周就需要輸血「續命」。

與何琳一樣,諸多血液病患者過著「以血為生」的生活。在無償獻血不普及、血液資源匱乏的現實下,他們不得不遊走在生存與法律的邊緣——找血。

「知道買血不合法,但我就靠這個活命了」

坐在醫院輸血室的椅子上,何琳看著400cc血液,緩慢地流入自己的身體,臉上恢復了一絲生機。

飽受慢性病痛折磨多年,如今何琳最關心的,還是「哪裡有血」。

2015年初,何琳被診斷患上了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這個讀起來略顯拗口的病症,至今仍沒有明確病因。何琳總覺得是自己「藥吃的太多」,才落下了病根。

第一次出現症狀,何琳覺得頭暈、乏力,醫生給出了貧血需要輸血的診斷。由於身體狀況一直不好,何琳最初並沒有在意,只不過大夫的一句「要讓家裡人早點做準備」,讓她有了一絲不安。

「最開始我還不知道準備什麼,直到第二次輸血才明白,要準備的,是血。」第二次來醫院就診,何琳就醫的醫院表示血源不足,無法給何琳供血,然而由於MDS失去造血機能的她,今後只能定期輸血,「醫院的人跟我說,讓我的家人去互助獻血。」

所謂「互助獻血」,是指《獻血法》中允許的一種獻血方式,這項於1998年10月開始實施的法律中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大夫當時明確說,我的家人去獻多少血,就能給我輸多少血。如果沒人獻,醫院也就沒有血給我。」拿著醫院開出的「互助獻血單」,無兒無女的何琳,只能找親友救急,她的侄子去北京市血液中心獻出了400cc全血,就在獻血後的第二天,何琳如願以償的得到救命所需的獻血——同樣是400cc。

只不過流入何琳身體的,並非她親人的血液,按照互助獻血的相關規定,互助獻血通常只需要血型、血量相同,親友所獻血液按照正常流程進入血庫,何琳拿到的,則是從血庫調配的400cc。

然而好景不長,輸血後僅僅十幾天,何琳再次感到頭暈乏力,醫生要求其再次輸血,這一次,何琳已找不到親友幫她獻血:「侄子就算還能獻,也要六個月後,家裡親戚歲數都大,沒人能幫忙。再說就算能幫,我這個樣子,家裡人能撐多久?」

正當無可奈何之時,醫院的一位工作人員暗示何琳,「得找些別的路子」,陪何琳就醫的親戚,在醫院衛生間的牆上抄下一串電話號碼:「說是可以解決血的問題,我也沒其他招了,就想打打看唄。」

電話很快被撥通,電話的另一端剛聽何琳說了兩句,就心領神會,道了一連串的「明白」,也開出了價碼——400cc血,3000塊,兩天內保證可以輸上血——何琳所要做的,只是把互助獻血單交給他:「我也沒其他辦法,半信半疑把互助獻血單給他了,第二天就接到電話,去醫院一問,血已經到了。」

「我後來經人點撥才明白,他就是個血頭,拿著我的單子,找人冒充我的親戚去獻血了。」第一次買血後半個月,何琳再次需要輸血,這一次「血頭」開出的價碼是2500元,看到價格下降,何琳直接就「訂購」了800cc:「我當然知道買血不合法,但我就靠這個活命了。」

「抗到不行才去,這樣能保證醫院給血」

找到了血源,何琳的擔心並沒有解除。高昂的買血費用,讓經濟條件本不寬裕的何琳無法長期堅持——2015年2月至4月間,何琳買血4次,共2000cc,便花去了一萬兩千元。

一位同病相憐的病友,為何琳提供了另一個選擇——拼血——按照醫療診斷標準,血色素低於六(g/dl)的病患應該予以輸血治療,想要到醫院「拼到血」,則需要等到貧血更為嚴重時,直接去三甲醫院急診掛號,由於大型醫院往往血量更多,外加病患指證已至危重,「這時候往往都能把血拼出來。」

同樣患有MDS的陳娟,就是一位「拼血高手」,患病7年時間,她一直在「買血」和「拼血」中度過。

北京市人民醫院門診樓一層南側,一間「輸血室」藏在診療室盡頭,這裡擺著六張椅子和一張破舊的鐵床,每個月陳娟都要到這裡輸血續命。

「我都是等到血色素到三四(g/dl),抗到不行了才去,這樣能保證醫院給血。要是五克上下,去了醫院可能會競爭不到血。」家住昌平的陳娟,每一次「拼血」都力保成功,「從家到醫院就兩個小時,如果沒有血再坐公交回來,還是很吃力的。我比較年輕,一些年老的病人更可憐,每次都要耗到這麼低才能輸血,要是有個萬一……」

即便如此,仍有「拼不到」的情況出現,尤其是疾病還會造成血小板缺乏,而血小板資源比全血更為稀缺:「實在急了只能買,沒有什麼更好的途徑。」

患病7年,陳娟輸血已超過80000cc,「等於400cc的血輸了200多袋,大醫院的血液科、急診室裡,我這樣的『吸血鬼』挺多。」

而在一些醫療工作者口中,陳娟和何琳等病患,還有個更為不雅的名字——「血耗子」。

「MDS、白血病、再障……很多消耗性疾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輸血,級別低一些的醫院,血源本身就很緊張。自然要緊著危重病人,比如外傷手術或者產婦大出血的情況使用。」朝陽區某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表示,雖然沒有明文規定,「血源緊張時消耗性疾病患者不予輸血」已成為許多醫院的潛規則,患者想要得到血液,唯一的辦法就是「互助獻血」。

「說是親友互助,但大家都明白,消耗性疾病的患者,靠幾個親友是不可能助過來的。」該醫生坦言,按照我國血液管理相關規定,醫院用血調配多由血液中心管理,而在血液資源緊缺的現實下,即便是大型醫院,也很難保證隨時「足量供應」,因此「救急不救窮」成為常態:「我們也明白這種情況,所以對患者買血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說了,血頭帶人去血液中心獻血的時候,他們的工作人員看不出來麼?」

一個更為嚴肅的事實是,何琳、陳娟們所面臨的困境,在未來幾年內,有可能更加慘烈。

「在過去十年裡,長期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各類血液病患者至少增加了十倍。」北京東方醫院血液免疫科主任醫生韋雲介紹,由於環境汙染等原因,血液病正呈快速發展的趨勢:「三十年前,北京市醫院血液科的病床都住不滿,現在每家有血液科的醫院,都人滿為患。」

「要打擊血頭,就是斷了我們的活路」

「你是要血麼?」

中午11點,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幾個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女,坐在服務大廳門口。看到記者走近,一位挎著公文包的男性主動湊了上來。

記者表示家人患有「MDS」,想自己來互助獻血時,自稱「老薑」的血頭微微一笑,「我明白,你自己可別獻,你獻得了那麼多麼?我們都是找民工,什麼血型都有,你拿單子過來就行。」

老薑口中的「單子」,指的便是醫院開出的互助獻血單。聽記者需要400cc的O型血,老薑表示價碼是2000塊,要是今後都在他這裡「定」,還能再便宜一點:「我原來家裡也有得這病的,咱實話實說,這兩天血庫不缺血,你先帶你親戚去別的醫院問問,可過倆月保準缺血,你再來找我。」

「得了這病,肯定老得輸血。但兄弟你也別著急,只要開出單子來,我們這立即就能找人,不耽誤病人。手續你都不用管,獻血證什麼的我們都搞定。」老薑表示,每次交易都可以「貨到付款」,也無需擔心血液中心會查出獻血者並非患者親屬,「我們幹好幾年了,包準沒事。」

老薑口中的「沒事」,換一個角度則是供血安全的風險所在。據媒體報導,2015年初,北京市警方曾打掉一賣血團夥,33名組織賣血者被刑事拘留,在賣血過程中,血頭從河北組織貧困農民來京獻血,遇到血液不合格的獻血者,該賣血團夥就讓獻血者服用藥物再獻血。

以「有償獻血」為關鍵詞,通過QQ群搜索,也能發現為數不少的有償獻血群,群中每天都有血頭髮送獻血信息,400cc血液的價格約為400-500元。而對於獻血者的要求,往往只有身高、體重、無紋身等外觀要求。

即便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當記者表明身份,希望探究買賣血液過程時,絕大多數血液病患者仍選擇迴避。MDS病友QQ群中,一位網友道出了糾結的心聲:「賣血買血的危害誰不懂,可作為患者,要打擊血頭,就是斷了我們的活路。」

(文中患者為化名)

主筆 吳楠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北京有償獻血黑市 賣400cc可獲千元
    買400cc血要1600元昨天上午,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到阜外醫院輸血科,詢問手術缺血怎麼處理。輸血科大夫稱,「現在血庫緊張,我們都鼓勵家庭互助獻血」。隨後,這位大夫給了記者一張「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家庭互助獻血申請表」,申請表上已經蓋好了紅章,大夫寫上醫院名稱等信息後,將申請表給了記者,剩餘的空白部分,讓記者自己填寫。
  • 互助獻血成有償兼職 揭秘新型"血頭"的生財術
    然而,有一種新型「血頭」,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獲取用血患者和賣血者信息,再假借「互助獻血」名義完成交易牟取高額利潤。這種違法交易既給患者用血帶來安全隱患,又擾亂了無償獻血制度,加劇血液供需矛盾。熱心去獻血卻掉入「血頭陷阱」南寧市民梁某年初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稱有朋友發生車禍急需血清,希望大家幫忙。
  • 血頭拉學生有償獻血月賺萬元 打血液中心旗號誘騙
    血頭拉大學生有償獻血月賺萬元 暗訪揭灰色利益鏈  一條打著「武漢血液中心」旗號發布的消息,近日來在武漢一些高校的QQ群裡瘋轉。消息以面向高校徵集獻血志願者為名,誘以「數百元的營養補助」,吸引大學生前往獻血。  幾日來,本報記者暗訪調查發現,該消息實有「血頭」在幕後操盤。
  • 無償獻血為何要有償使用?
    經濟學家郎鹹平與中國紅十字會日前在微博上展開關於「無償獻血」的論戰,引來廣大網民圍觀,並迅速引發了民眾關於無償獻血「血疑」的討論。為此,記者赴中國輸血協會、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展開調查。
  • 「賣血黑市」利益鏈揭秘:「互助獻血」生財術
    互助獻血竟成「有償兼職」  我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為緩解用血緊張的互助獻血政策被一些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 獻血無償 為何用血有償——微博引發"血疑"追蹤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呂諾)經濟學家郎鹹平與中國紅十字會日前在微博上展開關於「無償獻血」的論戰,引來廣大網民圍觀,並迅速引發了民眾關於無償獻血「血疑」的討論。    為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赴中國輸血協會、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展開調查。
  • 血頭組織借"互助獻血"賣血:無償獻血變一單2000元
    ▲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門前總是聚集著一批血頭▲血頭靠互助獻血單組織社會人員假扮患者親友賣血▲多處公交站臺貼有有償獻血小廣告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北京多地公交站臺發現「有償獻血」廣告單。北青報記者據此線索發現,在北京市血液中心、海澱區某三甲醫院周邊,經常有血頭組織社會人員打著「互助獻血」的幌子賣血。我國獻血法規定,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患者可找親友互助獻血。這意味著,互助獻血的範疇是患者親友,且是無償行為,但是血頭們是讓社會人員假扮患者親友「獻血」,從中謀取利益。律師表示,這一行為已構成非法組織賣血罪。
  • 國內各地存普遍性血荒 擔心染病成阻礙獻血主因
    北京近日採血量也大降,血庫庫存僅為正常值一半,這是北京首次在獻血旺季的9、10月出現用血緊張。當她和丈夫急匆匆從宣威趕到昆明時,醫院卻告訴他們手術無法進行,因為醫院沒有手術備血。  俞女士丈夫:  住院需要做手術,現在手術是排著隊的,就是沒有血,沒有血做不成手術。  解說:  這個十月和俞女士有一樣遭遇的還有成千上萬的患者,因為在雲南的昆明正在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血荒。
  • 「血託」的季節:倒賣獻血證 最多一天接14單
    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15條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由這一條衍生出了「互助獻血」制度:患者親友可在獻血點獻血,憑藉獻血證為患者換取等量的用血。  可並非所有病人的親朋好友都獻過血。大多數情況下,站在醫院血庫門口,家屬們開始轉圈打電話找獻血證。
  • [揭秘]記者調查北京有償獻血黑市 400cc交易價達千元
    昨日,市衛生局稱血託行為違法,今後會加強獻血、用血行為的監督。血液中心表示,將加強對獻血廳的巡視。  舉報  血託鑽政策漏洞  近日,一名讀者向記者反映,由於近期本市供血量出現緊缺,血液中心和各大醫院鼓勵患者家庭互助獻血。
  • 危重患者急需「熊貓血中的熊貓血」,留學生組團獻血
    「緊急尋找獻血志願者!因該患者產生罕見的抗-Fya血型抗體,急切需要此類血型的愛心人士獻血!」2019年3月11日,一條緊急求助信息在四川南充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瘋狂轉發。據悉,Fya陰性血型屬於稀有血型,被稱為「熊貓血中的熊貓血」。
  • 「熊貓血」獻血者邸建剛:六年獻血七次,需要獻血隨叫隨到
    原來這是一封感謝信,在他們當中還隱藏著一位已經捐獻七次「熊貓血」的邸建剛。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邸建剛是公交四公司一車隊834路公交司機。在一次體檢中,他發現自己是非常罕見的 RH 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邸師傅當時對自己的血型並沒有太在意,仍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
  • 衛生部回應有償獻血 稱是為保障血液安全所需成本
    就有償獻血問題,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表示,血液費用絕對不是指血液本身,而是在血液採集、製備、分離、儲存、運輸當中所發生的成本,特別是為了保障血液安全。郭燕紅說,這個問題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互助獻血是無償獻血的一項補充性制度,是在血液供應緊張的狀況下所採取的血液供應機制。如果在保障用血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就不存在互助獻血。
  • 「熊貓血」警官高睿達:17次獻血挽救7名患者
    「熊貓血」,學名為RH陰性血,因這種血型人群比例非常小而得名。    陌生人求「救命血」 邊防警官坐火車來獻血    2015年5月27日上午11時許,面對陌生人打來請求無償獻血的電話,高睿達沒有遲疑,他連夜坐火車從白山市趕到延吉市,為素不相識的人獻血。
  • 廈門一患者急需「熊貓血」 廈門血站喊你來獻血
    據了解,廈門血站負責招募的醫護人員聯繫了好些Rh陰性AB血型志願者,但有的女性「熊貓俠」正好碰上了生理期不宜獻血,而有的男性「熊貓俠」又正好出差不在廈門,好不容易聯繫上一名符合條件的「熊貓俠」,卻在獻血初篩時發現轉氨酶過高,無法獻血。好在經過幾輪聯繫,廈門血站最終還是成功採集到血液,經檢驗合格後送往醫院,及時搶救了患者生命。
  • 「熊貓血」患者急需用血 漯河女子請假獻血400cc
    5月21日下午,得知」熊貓血」患者急需輸血,同樣血型的漯河市民趙麗萍立即前去獻血,此舉被發到網上後,引起眾多網友點讚。 據介紹,今年36歲的趙麗萍在市區一家企業從事財務工作,她是RH陰性0型血,也就是大家經常說得「熊貓血」。 「RH陰性0型血患者姚先生,在市區一家醫院住院,現在急需輸血,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去獻血。」
  • 「熊貓血」患者求助 執勤交警立即擼袖獻血400ml
    原標題:「熊貓血」患者求助 執勤交警立即擼袖獻血400ml解憂 王振在安嶽獻血屋無償獻血 醫院內有一患者因病需輸血,但其血型比較罕見,為有「熊貓血」之稱RH陰性血。
  • 20年獻血2000毫升,一位「熊貓血」醫生的「執著」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神經外科常務副主任陳鑫又一次來到獻血站無償獻血。 陳鑫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漢民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中,Rh陰型血的人約佔0.34%,其中Rh陰性A型血的人約佔0.102%;Rh陰性B型血的人約佔0.102%;Rh陰性O型血的人約佔0.102%;Rh陰性AB型血的人則只佔約0.034%。因此,RH陰性AB型,即人們所說的「熊貓血」,屬於萬分之三的稀有血液種類。 陳鑫的血型就是Rh陰性AB型。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對於稀有血型獻血者,一般情況是不建議他們固定時間獻血。江蘇省血液中心在接收到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需要的同時,會根據稀有血型庫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挑選出符合條件的獻血者,打電話一對一進行溝通,本人同意之後,就可以到附近的獻血點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