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地存普遍性血荒 擔心染病成阻礙獻血主因

2020-12-25 搜狐網
[提要]

今年全國主要省會大多出現了採血困難的情況,昆明更是出現十年來最嚴重血荒。北京近日採血量也大降,血庫庫存僅為正常值一半,這是北京首次在獻血旺季的9、10月出現用血緊張。央視分析稱,出現這一情況的主因是民眾信任危機,因為曾經在獻血過程中出現過一些諸如引發愛滋病的問題,但專家稱,現在獻血都是用一次性消毒用具,絕對安全…

[我來說兩句]

  血荒,心慌!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昆明的人口超過600萬,像這樣規模的城市比較安全的血液儲備量應該是在40萬到50萬毫升之間。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在昆明的中心血庫裡這個存量只有2萬毫升,以至於出現了住院等待手術的病人要自己打電話,甚至出院去聯繫血源這樣的情況。造成血荒的是什麼原因呢?

  (播放短片)

  解說:

  這個十月俞女士顯得格外沉重,由於體檢被檢查出患有惡性宮頸癌。當她和丈夫急匆匆從宣威趕到昆明時,醫院卻告訴他們手術無法進行,因為醫院沒有手術備血。

  俞女士丈夫:

  住院需要做手術,現在手術是排著隊的,就是沒有血,沒有血做不成手術。

  解說:

  這個十月和俞女士有一樣遭遇的還有成千上萬的患者,因為在雲南的昆明正在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血荒。從去年7月開始,昆明市血庫的不同血液及各種血型開始無法滿足臨床需求,供血壓力逐漸增大。到最近3個月,持續血荒達到了頂峰。據了解,昆明血液中心正常的血液存儲量應該是40萬毫升,以滿足昆明地區260多家醫療機構的用血需求。但是十月中旬以來,他們的血液庫存不足2萬毫升,是應達庫存的二十分之一。

  這是不久前記者在昆明市血液中心血庫看到的情況,裝血漿的冰箱空空如也,A型和AB型血各有5400毫升,O型血只有3800毫升,B型血最少,只有800毫升的庫存。各個血型還不夠一臺手術。

  李開紅(昆明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主任):

  今天到目前為止該發往醫院的血已經發完了,目前整個庫存狀況基本上是空的了。像現在B型血基本上都是空的,只有三袋。如果遇到大失血的病人,這點血可能就只夠搶救一個病人用。

  解說:

  危重病人危在旦夕,萬般無奈之下昆明醫院二附院的許醫生親自帶著四張危重病人的申請來到血液中心取血,但無功而返。昆明市其它醫院也都處於用血異常緊張的狀態,多家醫院的擇期手術已經被迫停止,一些病人的手術甚至被推遲了一個半月之久。

  許廣芳(昆明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輸血科主任):

  O型血的儲備要達到1萬毫升左右的儲備,才能夠滿足我們正常的治療用血、急診用血和我們擇期手術的用血。但是我們現在的庫存每天就只有600毫升到900毫升的庫存。

  解說:

  在昆明血液中心供血科,各大醫院的救護車排成了隊,醫生們必須在這裡等待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領到血。血庫裡的血正在生產線上加工,加工好一袋拿一袋,血荒的嚴重程度日益加劇。

  為了緩解血荒昆明的媒體加大了宣傳,昆明血液中心也向市民發出了5萬多條簡訊,併到各個單位去進行動員。昨天,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志願者協會還聯合發出,致全省各族各界青年志願者開展無償獻血的倡議書。在各方呼籲下,昆明市的很多市民緊急加入了獻血隊伍。與最低谷時期相比,目前昆明市民的獻血量增加了20%,然而數量還是遠遠不夠,昆明的各大醫院還是沒有完全擺脫缺血困境。

  周宗敏(雲南昆明血液中心供血科):

  這兩天報紙刊登以後、電視報導後,相對比前兩天稍微好一點點,也不多,還是不那麼多。平均下來大概每個車可能就是30袋左右。

  解說:

  動員家人朋友獻血,在醫院調配血型,這是癌症患者俞女士的無奈之舉,而這樣的互助獻血方式也被很多人當做應急之選。如今,醫院已經將俞女士家人朋友的500毫升B型血,調配成了500毫升需要的O型血,以讓俞女士的手術得以進行。

  就在昆明出現血荒的同時,北京市的血液供應也拉響了警報。

  田喜慧(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黨委副書記):

  與同期比,我們採血量降低了30%到40%。

  解說:

  據了解,目前北京血液中心庫存量為6000袋左右,僅為標準庫存的50%。為應對庫存不足的問題,北京市血液中心將採取在部分區縣增設街頭採血點,設立校園流動採血車,啟用獻血者資料庫等方式來緩解供血壓力。

  田喜慧:

  我們到達採血點的時間應該在上午10點以前,晚上我們時間就稍微延長一些,延長到晚上8點。

  主持人:

  昆明現在血荒緩解的情況是什麼樣?我們不妨聽一下稍早前對昆明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主任李開紅的採訪。

  李開紅:

  通過近段時間媒體呼籲以後,市民的獻血熱情比以前稍好一些,我們目前採集的血液量比前段時間好一點,用血的緊張狀況有所緩解,但是還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記者:

  從血荒到血液供應狀況得到緩解,您認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李開紅:

  主要是通過媒體呼籲報導以後,激發了市民對於無償獻血的關注,很多市民、企事業單位、團體都加入到無償獻血行業中來,所以血荒近段時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記者:

  在採血過程當中都遭遇了哪些障礙呢?

  李開紅:

  我們遇到的障礙就是因為現在城市規模擴大了以後,我們幾個流動採血點都集中在舊有的鬧市區,我們也想去到新的人員密集區或者新增加的商業區設置流動採血點。我們在一些環節上還是有一些阻力,在審批的過程中還會有一些阻力。

  主持人:

  剛才這位科長說是因為宣傳多了,人們知道的多了,所以稍稍得到緩解。你覺得宣傳能在裡面起到多大作用?

  白巖松:

  說一句可能不是特別好聽的話,我們看樣要被迫地感謝一下血荒。為什麼話要這麼說呢?因為只有當出現了如此嚴重血荒的時候,大家的心才真慌起來了,全社會的心都慌起來了。慌起來之後媒體就會高度關注,就會動員各種各樣的人群,就會普及相關的常識,做這項工作的人就會更努力去改變過去的一些做法等等。我們似乎就是在危險當中看到了某種機會,看到了某種前進的動力。但是我想不能總靠這個,我們可以現在感謝一次又一次的血荒,的確血荒出現了之後迅速地能得以緩解。可是長遠來看,不能總是出現血荒,人命關天。

  主持人:

  但是血荒這個情況並不是說現在才出現的,應該說一直以來各大血庫的存量就不是很多,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

  白巖松:

  其實真正可怕的是現在是一個全國性的狀況。不僅僅是昆明,我覺得大家今天的重點也沒必要放在昆明,只不過昆明這幾天非常危急,他危急的情況可能是之前哪個城市在前不久體會的。

  今天真正讓我更感到一種震動的是就在我們準備這個選題的時候,晚上6點50左右的時候看北京新聞,北京新聞恰恰也在播北京血液的存量,只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存量只是應該庫存的50%,現在不得不延長採血車工作的時間等等。連北京也出現這種狀況,所以我覺得面對全國這樣一種局面的時候,這個血荒可以當成一種大家關注的社會現象,因為背後一定是太多的人焦急地等待。

  主持人:

  你覺得全國範圍內的血荒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覺得從個人來講,誰都有一個以備不時之需,我今天獻血,也許有一天我會用到?

  白巖松:

  我想我們如果僅僅依靠的是獻血的人是出於將來有一天自己會用到而去獻血,不會太多。雖然我們話說的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是相當多的人還是沒有這樣一種危機管理,或者說對自己的一種我將來有可能用血,所以我今天獻血。我覺得也會低估甚至說對很多獻血的人是一種不尊重。相當多的獻血的人其實就是一種無償的、義務的,我覺得是一種善舉。

  因為咱們從這個世紀開始,剛剛開始的時候取消了徹底告別了那種有償的獻血,打算徹底告別,起碼在機制開始。因為過去愛滋病等等都出現在了這樣一個問題的環節當中,但是現在正在處在一個過渡期,真正無償獻血還沒有建立起來。另外還有一個,我們過去對傳統獻血的人群太依賴,在很多城市大學生佔到50%,接下來就是軍人,一到暑假、寒假各地就血荒,因為主體的供血的年輕人走了。所以我們對這種傳統的供血者過分依賴,但是對新的供血的人群又缺乏開拓,用血最多的體現出來在很多地方是農民朋友,但是獻血裡在很多地方只佔2%甚至3%,這個人群不是說他們缺乏常識等等,缺乏相關的服務和給他們更有效近距離的提供方便的條件。

  主持人:

  所以這就引到了一個話題,獻血這個舉動從以前的有償到現在的無償,這是往前邁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往前邁這一步的不應當僅僅是獻血的人,更應當包括那些採血的機構。我們的話題稍後會繼續。

(責任編輯:徐永剛)

相關焦點

  • 透視精子荒難題:「一滴精十滴血」觀念成主因
    ——透視我國普遍存在的「精子荒」難題  由於遺傳、環境汙染、不良生活習性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不育症患者呈增多趨勢,漸成社會性難題。然而,破解這一難題的「人類精子庫」,卻普遍面臨「一精難求」的尷尬局面。 「精子荒」癥結何在?
  • 獻血車上驗錯血型 獻血者很擔心血會被錯用
    獻血後,她鬧心了10多天□記者 蔡君彥核心提示「能參加無償獻血獻愛心,是好事,可我獻血後心裡一直很膈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O型血還是AB型,擔心萬一血型不準,有人用了我獻的血出啥問題可咋辦?」她的丈夫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住鄭州郊區,2月3日,到紫荊山立交橋下的流動獻血車上,各自獻血400毫升。可是,獻血後,李女士卻一直鬧心:她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血型了。原來,當天採血的工作人員對她進行血型鑑定後說,她是AB型血,「我2009年剖宮產生孩子,當時醫生明明說我的血型是O型呀。」10多天來,她一直為這事鬧心。
  • 「獻血易虛虧」阻礙市民擼袖 「兒子獻血老子用」可能致死
    獻血過程中會不會被傳染到一些疾病?獻血是否會導致「虛虧」、貧血或影響男性生育?獻血是無償的,為什麼用血卻要收費?……行善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囿於相關知識的不足或這樣那樣的認知誤區,一些有心獻血救人的市民在擼袖之前心存疑慮。    昨天,主題為「血液與健康」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八屆解放健康講壇在莘莊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新大廈舉行。
  • 中國新聞周刊:「血荒」和背後的江湖
    血庫人員也有自己的委屈:現在獻血的人少了,分配到醫院的血也少了很多!也會遇到不好打交道的患者。「不少患者家屬衝著我們嚷嚷,非要馬上做手術,談不攏就要去找我們主任,可找主任也沒有血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一位護士向《中國新聞周刊》抱怨,「頭都大了兩輪。」用血告急的狀況,如同瘟疫一樣,迅速席捲了全國各地。
  • 汪春蘭代表建議放寬獻血年齡 上限延至65周歲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餘曉潔廖翊)「獻血年齡上限由55周歲修改為65周歲;兩次採集間隔不少於6個月縮短為3個月;每次採集血量不低於200毫升;建立真正意義上全國統一的『血液銀行』,使獻血者在異地免費用血有保障……」這是為「戰血荒」,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汪春蘭代表準備提交的關於修改獻血法的議案。
  • 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怎麼回事 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通知》提出,各地「應積極探索將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建立個人、單位、社會有效銜接的無償獻血激勵機制,對獻血者使用公共設施等提供優惠待遇。無償獻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道精神的一種體現,更是一種需要弘揚和激勵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要把無償獻血納入徵信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激勵更多的公民無償獻血。
  • 目前血庫最缺A型血,900餘名醫務人員帶頭獻血保障春節臨床用血
    日前從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獲悉,自入冬以來天氣寒冷,加之春節臨近,近期錫城街頭獻血人數驟減,但臨床用血量卻反增無減
  • 直系親屬之間獻血存致命風險?
    原標題:直系親屬之間獻血存致命風險?   父母和孩子之間互助輸血,這樣的情節在影視劇裡屢見不鮮,可就是這樣一個感人的橋段卻被網友指出了錯誤,稱直系親屬間輸血會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病,一旦發生幾乎無法挽救。難道血緣關係最親近的人是不能相互獻血的嗎?中國解放軍總醫院輸血科主任醫師汪德清表示,不建議直系親屬之間血液傳輸。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對於稀有血型獻血者,一般情況是不建議他們固定時間獻血。江蘇省血液中心在接收到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需要的同時,會根據稀有血型庫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挑選出符合條件的獻血者,打電話一對一進行溝通,本人同意之後,就可以到附近的獻血點獻血。
  • 各地血庫鬧「血荒」多家醫院手術無法進行(圖)
    到最近3個月,持續血荒達到頂峰。據了解,昆明的人口超過600萬,血液中心正常的血液存儲量應該是40萬毫升,以滿足昆明地區260多家醫療機構的用血需求。但10月中旬以來,他們的血液庫存不足2萬毫升,是應達庫存的1/20。  不久前,記者在昆明市血液中心血庫看到,A型和AB型血各有5400毫升,O型血只有3800毫升,B型血最少,只有800毫升的庫存。
  • 臺灣遭遇十年來罕見血荒 醫院開刀輸血無奈減半
    臺灣遭遇十年來罕見血荒 醫院開刀輸血無奈減半 2011年02月17日 20: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熊貓血」警官高睿達:17次獻血挽救7名患者
    8次赴吉林、黑龍江各地獻血救人。    「熊貓血」,學名為RH陰性血,因這種血型人群比例非常小而得名。    陌生人求「救命血」 邊防警官坐火車來獻血    2015年5月27日上午11時許,面對陌生人打來請求無償獻血的電話,高睿達沒有遲疑,他連夜坐火車從白山市趕到延吉市,為素不相識的人獻血。
  • 危重患者急需「熊貓血中的熊貓血」,留學生組團獻血
    「緊急尋找獻血志願者!因該患者產生罕見的抗-Fya血型抗體,急切需要此類血型的愛心人士獻血!」2019年3月11日,一條緊急求助信息在四川南充人的微信朋友圈中瘋狂轉發。據悉,Fya陰性血型屬於稀有血型,被稱為「熊貓血中的熊貓血」。
  • 趙炎:往返各地獻血超2000CC,做運輸路上的熊貓俠
    Rh陰性血型又叫「熊貓血」,由於血型的稀缺性,「熊貓血」血型者因患病或意外而失血時情況會更加緊急,相關新聞屢見報端。目前,國內的Rh B陰性血型人群約佔千分之一,他們都是寶貴的「備用血庫」。積極獻血的他們被大家尊稱為「熊貓俠」,來自河南新鄉的運輸人趙炎就是其中一位。十餘年來無償獻血趙炎今年四十歲,從2004年坐進卡車駕駛室開始,已經在運輸行業奮鬥了15年。在2006年一次偶然的體檢中,他才發現自己的血液竟然如此寶貴。
  • 獻血車上驗錯血型,我的血會被錯用嗎?
    獻血後,她鬧心了10多天  □記者 蔡君彥  核心提示  「能參加無償獻血獻愛心,是好事,可我獻血後心裡一直很膈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O型血還是AB型,擔心萬一血型不準,有人用了我獻的血出啥問題可咋辦?」
  • 明明是免費獻血,為何用血時卻要花錢?獻的血到哪裡去了?
    各個國家都鼓勵人們獻血,不過獻血沒有酬勞,但是人們在醫院用的血,價格都很貴。而且,雖然一直有人獻血,醫院的血庫庫存量還很稀缺,經常需要到別的醫院調血用。很多人都不明白,大家免費獻血,最後卻需要還錢買血用是怎麼回事?
  • 20年獻血2000毫升,一位「熊貓血」醫生的「執著」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神經外科常務副主任陳鑫又一次來到獻血站無償獻血。 陳鑫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作為一名「熊貓俠」,20年來,他已經累計獻血2000多毫升血,接近一個青壯年全身血量的一半。
  • 獻血的哥50次貢獻「熊貓血」 全身換了遍血(圖)
    初獻血為一頓飯從此踏上助人路1998年,韓冰在部隊當兵。一次,他與戰友在休息日去青島市裡辦事,路上遇見一輛採血車正在宣傳無償獻血。同行的戰友問他:「獻過血嗎?」「沒有!」韓冰答。戰友開玩笑地說:「你要是去獻個血,中午我就請你吃飯,你說吃啥咱就吃啥。」
  • 女孩無償獻血,卻因熊貓血被強制多抽,護士的回答搞笑了
    我們可以在全國各地找到無償獻血的汽車,我國也提倡自願獻血。然而,許多人認為獻血會影響他們的健康。事實上,偶爾獻200到300毫升對健康是有益的。去年,當三年級的小倩和她的朋們離開學校,看到附近有一輛獻血車,和她的朋友討論獻血,認為是對社會做貢獻。聽了這話後,朋友們都同意了,然後她和她的朋友一起上了獻血車。在獻血車裡,她和她的朋友討論一個人應該捐獻200毫升。工作人員還表示,獻多少都是隨意的。
  • 「熊貓血」獻血者邸建剛:六年獻血七次,需要獻血隨叫隨到
    原來這是一封感謝信,在他們當中還隱藏著一位已經捐獻七次「熊貓血」的邸建剛。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邸建剛是公交四公司一車隊834路公交司機。在一次體檢中,他發現自己是非常罕見的 RH 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邸師傅當時對自己的血型並沒有太在意,仍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