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整| 老媽又被保健品廣告騙了,老年人真這麼好騙嗎?

2020-12-18 黃石網警巡查執法

一盒「免費」雞蛋

一場「專家會診」

一次「體檢贈送」

一聲「爸媽」

……

在這些「暖心的關愛」中

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老人

很可能掉進了精心布置的消費陷阱

父母痴迷買保健品,

子女該咋整

案例:

如今針對老年人的傳銷、虛假廣告增多,他們假借電視購物、會議營銷等之名,變著花樣騙走老人兜裡的錢,讓人防不勝防。

案例1

8旬老太半年買16萬元三無保健品 商家還郵寄來豐乳片

聽信電話推銷,陝西省漢中市81歲的退休教師王奶奶迷上了保健品。近半年來,她竟花了16萬元買回一堆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中,不僅有豐乳片等根本不適合老人使用的產品,而且經工商部門鑑定均為「三無」產品。

「為了不讓她買保健品,我們都沒收了她8部手機了,但還是無濟於事。」王奶奶的女兒愁容滿面地說。

案例2

老人2700元買的保健品其實就是糖

看到廣告,長沙劉奶奶花了近三千元買了「中美雙認證」的氨糖產品,到貨後,老人卻發現,產品和廣告上說的完全不一樣。該產品不僅沒有保健品的「藍帽子」(標誌),也不是氨糖產品,產品類別明確寫著「壓片糖果」。老人再打電話過去,銷售人員稱「包裝不一樣,藥是一樣的」,要劉奶奶去找食藥部門驗貨,並信誓旦旦,「假一粒賠一萬」。

案例3

本想領個免費節能燈,可是後來不由自主地花了4000多

60歲的李阿姨已經退休了,在家無聊時在報箱裡看到一張會議通知,上面說送節能燈,又說是「節能減排辦公室」組織的,就決定去聽一聽。李阿姨心想,我只要捂緊錢包就行了,我不會買,我就是去領免費東西的。

到了之後第一天,主辦方說購買產品當場返現,好多人花100元買蛋白粉,就能返還120元。第二天,還是這樣的方式,買了當場返現,而且比第一天返的還多。第三天,主辦方說一種金槍魚油膠囊特別好用,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幫助,而且當天只有4個優惠名額,500元一瓶,買了還能當場返現600元。

到了第四天,購買產品不能返現。現場接入了全國視頻直播,廠家的副總說,這些膠囊只有在這個會上才能優惠買,買一瓶送三瓶,還送很多贈品,贈送的電飯鍋還是大牌子。到了這個時候,李阿姨有點心動了,心想金槍魚油膠囊就算吃不好人也肯定吃不死人,就花了近4000元買了一盒膠囊,主辦方送了一枝野山參和一隻貔貅擺件,還有其他一些贈品。

就這樣,一個看起來金光燦燦的貔貅擺件,被說成「開光足金」;一盒幾十元買來的野山參,被包裝成抗癌神藥;一款金槍魚油膠囊,說是治療高血壓「聖品」……持續四天的會議銷售,讓不少老年人心甘情願為這樣的「六件套」買單數萬元。

評判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兒女親戚連勸帶說:這可是騙局啊!爸媽們怎麼也不信。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當?「銀髮收割機」緣何屢屢得逞?

各方說法

案例1中,漢中市工商局漢臺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主任藏宏傑說,經過調查,馮女士的母親王奶奶通過一本非法刊物上的廣告聯繫上一家保健品銷售公司。而該公司銷售人員通過「關愛老年人」為名頭,用噓寒問暖、甜言蜜語、小恩小惠等手段,通過電話向老人銷售保健品、藥品。每次銷售保健品,該公司都是通過快遞公司送來保健品和藥品,並代收貨款。「對方只有電話,送貨走的是快遞,查起來也很難。」。他提醒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藥品時,應先諮詢醫療機構,看是否需要、是否適合,還可到工商部門「驗明正身」,做到理性科學消費。

案例2中,食藥監相關人員介紹,保健食品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此外,只要是保健食品,一定要有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審批認證的保健食品標誌,獲批產品外包裝標註「國食健字」字樣,也就是俗稱的「藍帽子」。食藥監提醒,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時,一定要認準「藍帽子」,要到正規商店、藥店購買,不要相信保健食品包裝或廣告中宣稱的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也不要參加保健品講座、培訓、旅遊、集會等活動。

案例3中,因在經營活動中開展虛假宣傳、誇大提供商品的性能,侵犯消費者權益,上海定元實業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工商局查處,沒收違法所得145萬餘元,並處以145萬餘元罰款。北京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認為,現有法律法規對於會銷類虛假宣傳欺詐行為的認定,缺乏明確規定,監管部門掌握的一些案件線索證據,往往因達不到立案查處標準而無法處罰到位。建議對相關法律法規中虛假宣傳及欺詐的定性進一步明晰,同時行政機關應從重從嚴處理違法經營者。

方法

在一場場「坑老」騙局中,老人為何屢屢受傷,抑或心甘情願被忽悠?與保健品推銷員之間拉鋸式的戰爭,仍在許多家庭持續上演。

揭秘保健品的套路

這麼多老人上當,保健品的套路,讓很多老人毫無抵抗力。

老年人多數存在對健康的焦慮心態,容易被暗示,主觀上願意相信一些保健品的所謂功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心理暗示的催眠場,讓老人特別相信某一產品的功效,以及所有相關的說辭。

焦慮,是騙子的最愛,上當受騙,從來都是如此。

年輕人焦慮賺錢,容易被傳銷騙,老人不焦慮錢,焦慮健康,就容易被保健品騙。

第一招:誘以免費量血壓、邀請參加免費體檢的名義接觸老人,藉機詢問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個人信息,然後進一步糾纏。第二招:嚇用或真或假的數據,恐嚇老人加劇對自己身體狀況擔憂,然後介紹自己推銷的產品,虛構治病效果。第三招:哄組織老人免費體檢、旅遊,打親情牌,在情感的感召下,讓老人上當。有的平素節儉的老人礙於面子,最後只能購買價值不菲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購買保健品時,清醒頭腦最重要

老人需正確認識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改善機能、調節身體狀況,但是不能治病。

如果還是需要購買保健品時,務必要弄清楚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請認清保健食品標誌。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誌,標誌下方為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保健食品。

每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消費者可以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www.c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

其次,應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按需購買。看清楚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等相關信息。最後,要索取、保存發票、小票。一旦出現侵權情形,儘快撥打12345,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維護自身權益。

一旦中招怎麼辦?

消費者一旦上當受騙,該如何維權呢?

1、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

利用會議、網絡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食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上述這些違法行為,可撥打12345電話舉報。

2、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涉嫌犯罪的要及時報案

如果發現商家的保健食品,具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應當保留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案。

不讓騙子鑽空子,家人要做到這幾點:

老年人的善良,為騙子提供了可趁之機,可你是否想過騙子拿著「關愛」的幌子為何屢試不爽?

做子女的應讓親情圍繞父母

隨著年齡變老,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老人們會過度自身關注健康,可以說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

一些老年人寧願相信保健品營銷人員,也不相信自己的子女和執法人員。這說明,作為老年人的子女、家人或親朋好友,介入得太晚了,在平時的生活中對他們的關心也不夠,才被騙子搶了先,鑽了空子。

1、做兒女的有時間要多陪在老人身邊,讓老人不再孤單,讓騙子無可趁之機。如果老年人子女和家人平時多關心一下他們的生活,多了解一下他們的思想,通過現實案例讓他們提前了解保健品營銷常用的伎倆,也就等於是提前在老人心裡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那麼他們上當受騙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2、子女要多和老人交流探討,不要直接批評、指責老人的做法。勸說老人時,耐心了解老人內心的需求。3、子女多帶老人進行正規的體檢,聽正規的健康講座,讓老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讓老人感受到子女把他們的健康當回事,讓父母覺得自己被親情圍繞,被兒女所需要。4、正確的引導老人,找到適合他們並且是他們喜歡的事情。比如,參加社區唱歌、茶話會的活動;或是為他們報老年旅行團,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編最後提醒:如果你都沒有賣藥的了解你父母,你說他們信誰? 作為子女,多抽出點時間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微信

相關焦點

  • 5年騙5個億,為什麼保健品都喜歡賣給老人,老人就真的這麼好騙?
    5年騙了5個億,一公司涉嫌專向老人賣假藥被查。其採用的主要手段是首先向老年人免費發放禮品,博取老年人的信任後,騙取老年人個人和患病信息,再冒充醫生專家吹噓和誇大藥品功效,將廉價藥品以成本價幾十倍的價向老年人推銷,詐騙老年人生活費。
  • 保健品為何能騙到老年人?老年人怕死又有錢
    保健品騙老年人,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題。但是,透視老年人上當受騙,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保健品騙老年人,一個很簡單而且最為重要原因,就是老年人怕死。一些無良奸商,正是針對老年人的這種死亡恐懼,用保健品來騙取老年人的錢財。保健品的賣點,無疑就是保健康,而身體健康,就能延年益壽。這個邏輯鏈是如此的簡單直接,當然容易打動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對於病痛困擾,有極其深切的感受,那麼各種保健品吹得天花亂墜的各種保健功能,就更容易打動老年人的心。
  • 專盯老年人 不法分子巧用話術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來源:法制日報河南遂平縣法院審結一起詐騙案巧用話術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一些不法分子專把目光盯在老年人身上,向其兜售保健品。公司設培訓、物流、人事、銷售等部門,培訓部負責培訓成員詐騙話術,銷售部面向全國老年人撥打電話,虛構自己為「男性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利用話術取得被害人信任後,輕而易舉地獲取了被害人病情等相關信息,然後主動向其郵寄印有公司聯繫電話的藥品、食品虛假廣告以及宣傳播放器。
  • 辦講座、賣保健品…這些所謂的「專家」專騙老年人!
    辦講座、送禮物、假體檢、賣保健品……這些所謂的「專家」專騙老年人!前不久,上海寶山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一家所謂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僱傭假冒專家辦健康講座的方式,向老年人高價推銷免疫球蛋白膠囊等保健品,涉案金額超過600萬元。
  • 團夥誇大保健品療效專騙老年人 涉案300餘萬
    該團夥重要負責人矯某和劉某幾年前接觸過電銷行業, 同時他們還精心編撰了一套「話術」,不同的病理特徵有相應的「話術」策略,讓初入「陷阱」的老年人防不勝防。該團夥成員主要是通過向老年人忽悠各種名目的費用,再將保健品和「特效藥」寄給受害人。待受害人貨到付款後,快遞員會將錢款打到一個指定帳戶上,他們再利用網購的POS機套現,最後根據內部約定分成。
  • 兩人賣保健品還"送"禮物 一個月騙了上百名老年人
    昨日,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公安分局通報了一起案子——27歲的張某和22歲的杜某,以免費贈送、低價大饋贈、會員返現等「招數」,在一個月內騙了103位老人的10萬元。目前,兩人已經被逮捕,並被檢察院依法起訴。  「他們在此過程中採取了四種招數。」辦案民警、跳蹬河派出所民警邱剛告訴記者。
  • 【天下無詐】老年人也騙!難道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天下無詐】老年人也騙!難道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說到老年人被騙
  • 進價8塊4的保健品敢賣415!為騙老年人他們想盡「花招」
    昨天(8月29日)下午,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針對老年群體的特大保健品詐騙案件,55名被告人因犯詐騙罪獲刑。其中,魯某等52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不等刑期,並處不同數額的罰金;董某等3名被告人被判處罰金。
  • 保健品騙局專騙老年人 合肥有多位老人被騙20多萬
    這種保健品騙局專騙老年人,合肥已有多位老人被騙20多萬!保健品大會設圈套八旬老人被騙萬元據了解,今年82歲的陳宗庭老人患有多年的心腦血管病,一直在四處尋醫問藥,希望根治此病。第二天,陳宗庭老人又按時來到了保健品大會的會場。
  • 保健品免費拿還送雞蛋?成都103名老人遭騙了10萬多元
    1月16日下午,記者從成都成華區檢察院獲悉,此前,就有103名老人因此上了當,被杜某、張某以辦卡、試用以及低價銷售保健品等方式為由,共計騙了10萬餘元後「跑路」。近日,當地法院依法判決這兩人犯詐騙罪,被依法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9個月與3年3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據了解,2016年10月底,杜某邀請張某開設了一家保健品店。
  • 【亮劍2020】以免費旅遊並返現為誘餌,專騙60歲以上老人,保健品...
    【亮劍2020】以免費旅遊並返現為誘餌,專騙60歲以上老人,保健品店主被刑拘 2020-12-1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新騙局接二連三,專騙老年人,在外工作子女趕快告訴農村父母
    還有一點就是貪圖佔便宜,所以一旦村裡來了搞營銷的都會高興前去參加,農村新騙局接二連三,專騙老年人,在外工作子女趕快告訴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們!年底了,農活不多了,父母們在家閒得慌,容易上當受騙。很多騙子團夥來到農村搞所謂促銷活動,保健品等來騙取農村老年人。
  • 「包治百病」保健床專騙老年人 西鄉市場體驗者滿懷激情
    原標題:「包治百病」保健床專騙老年人 西鄉市場體驗者滿懷激情 在溫熱床上「治療」成了一些老人每天的習慣。  「包治百病」的保健床專騙老年人  生產商兆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涉嫌過度宣傳誇大效果  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保健產品,伴隨而來的是經常會有市民投訴說花了冤枉錢,卻沒有得到健康。上周深圳晚報曝光了幾種忽悠老年人的保健品,這次本報記者帶您見識一種「保健床」。
  • 詹偉平:保健品維生素為什麼比藥店貴這麼多?
    保健品很有針對性的選擇了,這個最有錢的老年人群體。老年人最想要什麼,最怕什麼?當然是怕死,怕生病,怕癌症,最想要長生,甚至是做夢不老。而保健品打出的口號,正是老年人最想要的,因此它的價值可以瞬間塑造的格外高。
  • 這一家保健品「神話」破滅,年賣50億背後,廣告費用卻高達150億
    畢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愁吃穿了,現在民眾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每到現在這個季節,各大中醫院滋補藥膏的生意特別火爆,市場上的保健品也是生意特好。這一家保健品「神話」破滅,年賣50億背後,廣告費用卻高達150億。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就想到了用直播帶貨的形式賣保健品,這種形式比以前的電視直銷效果更好。
  • 蔡英文又打錯算盤,真以為拜登好騙?
    在這個時候,之前一直「押寶」川普的蔡英文急忙發了條祝賀推文,祝賀拜登當選,不過蔡英文真以為拜登是這麼好騙嗎?拜登當時的祝賀恐怕蔡英文根本就不在意,現在卻把這拿出來凸顯兩人情誼,真當拜登好騙嗎?美國大選後的「臺美關係」民進黨當局在美國大選期間「押錯寶」讓臺灣內部很著急,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大選之後「臺美關係」會降溫。
  • 7天騙光一個村,保健品騙局的7大招數!
    他們設下環環圈套,僅用七天, 就騙光了一個村的老人。僅用七天,騙光了一個村!10月21日,公安部發文,揭露一個騙子集團用7天時間,騙光一個村的故事。第一天。為什麼簡單,抓住這四個法寶就夠了:小孩靠教育,女人愛美容,男人好美色,老人保健品。
  • 「軍師」用「36計」揭秘騙老人買保健品那些事……
    最近,一段一位「軍師」用「36計」揭秘騙老人買保健品那些事的段子火了,揭露出來的細節讓人感到十分震驚!段子具體是這樣寫的,一個女的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看起來斯斯文文的男人提著一大籃子的雞蛋,於是問他說話,「大清早的你拿著這麼多雞蛋幹什麼呀?」男子:「送老頭老太太的,一人兩個,免費送。」
  • 兩小夥"賣"保健品 騙老人10餘萬 警方:不要相信掉餡餅
    ▲進價幾元、十幾元的物品,賣價卻高達幾百元■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 實習生 馮詩僅僅1個月的時間,成都上百名老人就被兩名年僅20餘歲的小年輕騙走10萬餘元!杜某和張某都曾是老年人產品的銷售員,積累了不少老年人「老客戶」,公司開張後,便給這些老年人一一打電話,通知他們前來免費體驗電療,到了現場還能免費拿2個雞蛋,第二天再來體驗,又能免費拿到一個盆盆,或是米、面、油等小禮品。就這樣,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體驗店」便積累了不少「人氣」,每天上門的老年人多達30餘個。見人氣起來了,兩人覺得是時候收網了,於是便開始向這些老年人售賣東西了。
  • 套路老年人買「保健品」玉溪一「騙老」團夥被端
    原來,這名穿著時髦的女子在講臺上通過投影給老人們介紹保健品,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不同類型的保健品,並把保健品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稱保健品能解決很多老年人的常見病,並且有立竿見影的神奇療效。老人們聽得十分認真投入。授課的女子還不時與老人互動,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要老人回答一些高深莫測的保健常識,老人們被問得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