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乾淨冬,必是髒年」,啥意思?為什麼會是髒年呢?
作為農業大國,由我國田間地頭誕生的生產經驗不勝枚舉。為了方便記憶,祖先們並把這些道理縮減成類似順口溜的句子,方便口口相傳。傳承到今天,幾千年有餘。在這個「雞湯」盛行的年代,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些道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然而真正能讀懂的卻又覺得受益匪淺。
不管是介紹是人情世故還是生產技巧,放到現在來說依然歷久彌新,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乾淨冬,必是髒年」。
「乾淨」這個詞一般是用來形容整潔與否?用「乾淨」來形容冬天似乎有點不夠用,在大部分人眼裡,冬天其實就一個樣子,萬物凋零、白雪皚皚、寒風徹骨。那麼,怎樣的冬天才算乾淨呢?
眾所周知,說一個人乾淨,很多人會聯想到不僅僅是指其外貌身體看起來乾淨,更是指其內心非常乾淨,這樣一個純粹的人是很多人都願意相交的知心好友,只可惜這類人時間不多矣。在此處「乾淨」明顯是褒義詞。
然而在冬天,「乾淨」卻很容易給人帶來煩惱。我們都曾聽說過「鳥不拉屎」的說法,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貧瘠。對於絕大多數的農村來說,「鳥不拉屎」不太可能,甚至有可能到處都是。毫無疑問在農村不能稱得上「乾淨」,以前曾有位老師說,但凡與水相關的都有旁邊都有「點水旁」,然而乾淨的淨似乎與其並無關聯,實則不然。
若要使得物品潔淨,便要用抹布蘸水細細擦撫。對於天地來說,要想使得大地乾淨,那便要下上一場豪雨或者一場大雪,來清洗天地間的汙穢,因此這裡的淨指的是用於清洗大地的皚皚白雪。
抹布入水,水自然渾濁,因此這水也就成了髒水。對於農業生產來說,雪對來年開春後的小麥有極大好處,既能保證溫度也能提供水分,增強土壤肥力,可以讓來年有個好收成,再加上嚴寒的低溫可以凍死很多蟲子。總的來說,下雪是件好事,所以有句老話說「瑞雪兆豐年」。在北方很多地區,冬天很少見到雪,說到此處,咱們就要聊一聊大家都在關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空氣汙染。
當天地間的水分極其稀薄之後,加上乾燥的冬季便會使得空氣瀰漫著很多灰塵。因此冬天醫院裡增加最多的病就是鼻炎。鼻炎患者最忌諱吸到冷空氣和「髒空氣」,而若沒有瑞雪的年份,這兩者必然同時存在。因此在所謂的「乾淨冬」,地面因為沒有雨雪的緣故,可能會很乾淨,但是空氣汙染程度絕對讓人不想出門。對此,很多城裡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
而相反在農村地區,冬天卻沒有那麼多要操心的事,畢竟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曾經那個每天盼著過年的記憶早已淡去,如今的想來很多人覺得越過越沒有年味兒了,原因就是很多地方被政府勒令不允許燃放煙火,沒有絢麗的煙花和響震天地的鞭炮,如何能讓人感受到年味?
其實也是政府的一番苦心,畢竟現如今的生態環境著實脆弱,咱們這塊祖輩們共同生活的地方早已大不如從前,因此必須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遏制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每年燃放煙花的大量灰塵足以讓一座城整日籠罩在霧霾之中,何其可怕。再加上其中的二氧化硫又會破壞大氣層,全球變暖的趨勢將來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很多地方連年不下雨?或者說降水量越來越少,與此脫不開關係。
最後,「乾淨冬,必是髒年」就介紹到這裡,如今還處在金秋十月,距離過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也算是能看得見了。不知道各位的家鄉通常是「乾淨冬髒年」還是「髒冬乾淨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