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三本民辦院校,考上有意義麼?

2020-09-05 追風少年阿狗哥

相較於中考,高考的競爭更大一些,並且成績出來後,所上學校的等級也有很大不同,像高中可能只有兩個等級,那就是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

但大學卻不一樣,有清華北大等最高學府級別,也有985,211名牌大學級別,剩下的還有一本,二本,三本,專科,等級特別明顯。

而學生能上哪個等級的學校,都要憑藉成績說話,成績優異的學生各大級別學校隨便選,而成績不好的就只能在三本和專科中做選擇。

一般情況下,在三本和專科中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專科,不過即使是這樣他們對於自己的三本學校不滿意,作為本科學歷的食物鏈最底端,總是有很多問題讓他們頭疼。

自從二本和三本合併後,就有很多披著二本的外衣,表面是二本並收著一萬多的學費,實際上卻是三本民辦學校,上這樣的學校到底是好是壞?
看到這不免就有人疑惑了,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三本民辦院校,考上有意義麼

1)民辦三本學費昂貴

很多三本學校幾乎都是民辦的,而民辦就代表價錢比較昂貴,一般公立學校大學平均學費大概在五千左右,而民辦三本學校的學費要至少在一萬左右,要是再學習一些藝術專業,學費就更加昂貴了。

2)都是本科,就業差別不大

大學畢業後在面試的時候,用人單位會根據本科,專科以及其他學歷做評判,是不會特意去看你的學歷到底是一本還是二本或者是三本。

當然了一些比較嚴格的工作可能會需要,但大部分的單位是不會看的,總之在就業這方面,本科學歷只不過是一個門檻,敲門磚而已。

至於未來能夠走到哪裡,還是要看個人能力的,因此不管是三本還是二本在就業這方面差別並沒有很大。

3)環境不能改變,但人生可以

其實不管是三本學校,還是二本亦或者是名牌大學,最終學生能有多大能力,看的並非是幾本學校,而是學生是否努力去創造生活。

雖然說三本的環境不能改變,在班級裡或身邊總是會有一些搗亂的人,但只要自己內心堅定,想要為創造美好生活努力的話,人生就可以發生改變。

如果想為生活而努力的話,不管上的是幾本學校,最終都會有出息,而不想努力只想混吃等死的話,即使是考上了名牌大學,出來也一樣什麼都不是。

由此可見,考上民辦三本還是有意義的,說到底這可是一個本科呢,要比專科強一些,不過到底是選擇三本還是專科,最主要的還是看自身實際情況。

三本還是專科,學生該如何選擇呢?

1)看家庭條件

家庭條件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畢竟三本學費確實昂貴不少,如果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話,那麼就可以選擇三本,以後可以直接考研究生。

而專科想要提升的話要升本科,但限制比較多,再加上專升本學校很多都是不知名的學校,挑戰就更大一些。

2)看愛好興趣

專科培養的是技術人員,而本科培養的是通識教育,以後有機會從事管理崗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選擇,如果對於某一技術比較感興趣的話,那麼專科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一旦在領域中學習的不錯,很有可能成為領軍人物呢,但要是對技術沒有興趣,那還是去選擇三本吧。

3)看自身需求

其實說到底三本再差也是一個三本,而專科再好那也是專科,雖然不想承認,但在就業的時候本科和專科分水嶺是很大的。

有多少用人單位一聽到你是專科畢業,根本就不進行接下來的面試,直接對你進行淘汰,而本科則是能順利通過門檻。

至於以後能走多遠還是要看自身能力,但至少本科畢業生機會相對來說能夠多一些,自然實現價值的機率就更大了。

三本好還是專科好,誰都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都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壞處,學生只能根據自身需求去評判哪個更適合自己,其實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都是好的,不要去聽別人的評價,需要從自身去考慮。

今日話題:你對三本大學有沒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民辦三本,考上值得上嗎?
    在考高中的時候,可能學生們考上的高中就是兩個等級,一個是普通高中,一個是重點高中。但是大學卻不是這樣的,除了頂尖大學之外,還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院校,分級還是比較多的。而學生們能夠上哪個大學,全靠成績說話。如果成績好的話,那麼可以在名校之中進行選擇,如果成績不夠好的話,就只能在專科和三本中進行選擇了。
  • 披著二本的外套,卻是一萬多學費的三本院校,考上到底吃虧不?
    有些高三學子拼命一般的讀書,但在高考的時候,還是沒有考上理想大學,身邊同學可能考上了比較好的學校,而自己分數比較尷尬,二本上不去,專科太可惜,只能去三本。從學費來說,三本學校幾乎都是民辦的,所以一年費用大概要一萬五左右,也有的省份高達兩萬元,二本的學校每年的學費在三千到五千左右,從這一點來看,有一些吃虧。
  • 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這一段時間正是各個省份二本批次高校錄取的日子,二本高校以前都是一些公辦高校,但是這幾年,一些省份二三本進行了合併,從此三本民辦高校也成為了二本高校。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 每年學費6.98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大學,把農村家長坑慘了
    今年的二本院校的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學生們目前正是在密切的關注著入取信息,希望能夠儘快被錄取。這些年來,我國的二、三本院校進行合併,並且整合為一個批次進行招生,如果沒有留意,可能很多學校就會被一些民辦大學坑。
  • 它披著二本的外套,卻是民辦三本院校,一年學費2萬多,值得上嗎
    2020年的高考結束了,馬上一些學子也迎接自己的大學生活,高中三年很苦,尤其是高三的時候,常常挑燈夜讀,即使拼盡力氣,考出來的成績卻不盡人意,怎麼辦才好呢,有些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而有些人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甚至也不是一本,二本,考出來的分數如果上專科很可惜,自己也不想讀,只能去所謂的三本了,很多人不明白三本是什麼,三本也是普通本科。
  • 4所三本院校披著二本外衣招生!學費近7萬,家長直呼:太貴
    近年來,我國很多省份進行高考改革,實行本科批次的合併,即將本科一、二、三批全部合併或者本科二、三本合併,雖然國家的出發點很好,讓學生在畢業後不受到歧視,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因為很多學生和家長因為不了解這些批次之間的界限,產生誤解,因此,導致志願誤報,低分高報,遭遇落榜。如果不選擇復讀,只能劃入下一個專科批次。
  • 學費好幾萬,二本外衣下的民辦高校害慘了多少普通家庭
    最近正是多個省份二本院校錄取的日子,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三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合併,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經取消了三本。這樣一來本科線降低了,學生上大學的機率更大了,但事情果真這麼好嗎?其實在二本院校中有很多的獨立院校或是民辦大學,雖然它們也是披著二本的名義,但其實它們就是之前的三本。不僅社會的認可度低,而且學費大都比公立本科要貴的多。
  • 「以二本名義」招生,學費卻動輒2萬+,民辦三本有必要上嗎?
    二本三本線合併之後,不少省的本科線都有所下降,很多民辦的三本院校也搖身一變,成為了所謂的民辦的二本學校。雖然民辦三本變二本,聽起來好像檔次貌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民辦類高校的學費是一點也沒降啊。不少很多民辦的三本學校雖然名義上以二本招生,但是學費卻動輒2萬+,少的也要一萬多。
  • 為什麼名牌大學一年的學費是幾千塊錢,而三本院校動不動就上萬
    目前中國教育是前九年免費,高中和大學是要自己掏錢的,高中不管是不是重點中學,學費都是差不多的(私立學校比較貴),我們當時的小縣城一年是700元左右 ,而大學由於區分了一二三本,專科,所以學費差異化比較大,有些一本院校可能一年只要幾千就夠了,而三本、大專可能一年得好幾萬。
  • 學生考上民辦二本,一年學費兩萬六,感覺對不起當農民工的父親!
    最近有個小粉絲給我留言,說他今年考上了西安某民辦二本高校,也就是二三本合併前的三本院校,一年的學費就要兩萬六,他感覺很有負罪感,看著工地幹活的父親,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不該去讀。這位小粉絲的困擾其實困擾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所有考上民辦二本的貧困家庭孩子,在學費面前,他們都有些憂慮,在前途面前,他們更是迷茫。但是,民辦二本雖然比不上其他公辦本科,但是比起大專,優勢還是很大的。首先,從學歷上來看,民辦二本也是本科,和清華北大一樣都是本科,但是再好的大專都只是大專,大專和本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 民辦二本也是「本」,四點優勢不該忽視,學費2萬也要上
    本科批次合併,讓二本競爭更激烈從2017年開始,多個省份將三本院校進行分流,部分轉為專科,部分與二本院校合併為一個批次,山東和海南最為徹底,直接取消了本科批次,直接合併為普通本科批次。民辦二本院校優缺點非常明顯民辦二本高校的兩大明顯的短板:一是學費貴。
  • 民辦與公辦的二本院校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很多考生選擇民辦二本?
    今天的話題簡單的聊一下民辦二本院校與公辦二本院校的一些區別,大家看好是「二本」這個層次之間的比較而已!首先了解下公辦二本與民辦本二指哪些大學呢?之前的獨立學院與三本的院校基本上都是以民辦為主,二本及以上的高校大多為公辦,但經過二三本合併成二本後,現在統稱為二本院校。當然層次也就都是一樣的了,只是分為公辦和民辦的區別。
  • 偏遠地區的公辦二本和近點的民辦三本,兩所高校如何取捨?
    有考生問:一個偏遠的公辦二本,學費一年8000和一個近點的民辦三本,一年學費19000,兩所高校選哪所?可以肯定地說,很多考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公辦二本,而不會選擇民辦三本。有人說:大學生最好不要在家門口上大學,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見多識廣,見識多了,心胸、氣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就不同。其次:學費差距太大。公辦二本每年學費8000,民辦三本每年學費19000,一年相差1.1萬,四年單學費就相差4.4萬。
  • 考上二本值得慶祝嗎?學費太貴,無奈選擇專科院校!
    然而,每年能夠考上重點高校的考生真的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的考生都將讀一所普通本科或者專科院校。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多數地區逐漸地將二本和三本合併為「二本批次」,也就是高考錄取批次只剩下:一本批次、二本批次和專科批次。因此,二本批次的考生人數增加了很多,填報志願時的競爭壓力也大了很多。雖然很多考生考上了二本,但命運真的改變了嗎?
  • 「三本」比「二本」學費貴幾倍,那麼畢業後,兩者差距有多大?
    相信學子們在高考完之後都會有許多意難平,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讓自己的努力可能沒有得到最好的結果,很多學子家長都在考慮要不要復讀這一問題,畢竟都想考一個好一點的大學,有一個好的未來。很多學子不甘心三本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三本的學費過於昂貴,雖然現在許多省份已經對二本三本進行合併已經與二本沒有很大區別,但是它的學費著實讓許多貧困家庭退而止步。
  • 三本大學學費一般是多少?為什麼三本學費這麼貴?
    普遍本科專業的學費每年多在1.6萬元 1、三本院校的學費按照學校、專業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為三本院校,民辦高校與獨立學院之間,或不同區域內的三本院校,都存在較大的學費差異,最高相差超過1萬元。
  • 三本二本的區別是什麼,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
    目前很多地方三本二本雖然都已經合併,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家長願意把一些民辦本科高校叫做三本。這種民辦高等院校其實是很多成績不理想剛到本科線考生的選擇。那麼三本和二本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三本學費高昂,超一本、二本兩倍之多,究竟貴在了哪裡?
    三本學費高昂,超一本、二本兩倍之多,究竟貴在了哪裡?大家都知道三本的學費很貴,最少基本都在1萬多起步,比起普通一本、二本貴了很多,一般的一本、二本學費大概都在6000元左右,三本則是一本、二本學費的兩倍之多,甚至是三倍或者更多,為什麼三本大學的學費會如此之貴呢?
  • 三本學費高昂,超一本、二本兩倍之多,究竟貴在了哪裡?
    三本學費高昂,超一本、二本兩倍之多,究竟貴在了哪裡?大家都知道三本的學費很貴,最少基本都在1萬多起步,比起普通一本、二本貴了很多,一般的一本、二本學費大概都在6000元左右,三本則是一本、二本學費的兩倍之多,甚至是三倍或者更多,為什麼三本大學的學費會如此之貴呢?
  • 披著碩士的「外衣」,收著昂貴的學費,上專碩到底值不值?
    2020考研再有二十天左右就要開始了,對於考研學生來說,現在正是緊張複習的關鍵時刻。在考研的學生群體中有很多的學生報考的專碩研究生,這些考生群體很多人其實對專碩並不了解,很多學生也只是因為專碩比較容易考所以才選擇報考的專碩研究生,他們對考研報考專碩到底好不好也是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