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民辦三本,考上值得上嗎?

2020-09-06 愛教育的雯雯

文/愛教育的雯雯

和中考相比較起來,高考的競爭壓力就更大了。在考高中的時候,可能學生們考上的高中就是兩個等級,一個是普通高中,一個是重點高中。但是大學卻不是這樣的,除了頂尖大學之外,還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院校,分級還是比較多的。

而學生們能夠上哪個大學,全靠成績說話。如果成績好的話,那麼可以在名校之中進行選擇,如果成績不夠好的話,就只能在專科和三本中進行選擇了。自從二本和三本合併之後,就有一些學校披著二本的外衣,但是卻收著三本的學費,實際上也是三本類的院校。

看到這裡不少的學生和家長也覺得比較疑惑,這些學校披著二本的外衣,但是卻收著一萬多的學費,實際上就是三本民辦院校。那麼這樣的學校是不是值得報考呢?這樣的學校考上值得上嗎?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下具體的問題。

這些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實際上卻是三本民辦院校,考上值得上嗎?

一、民辦三本院校學費昂貴

很多三本院校都是民辦的,而如果是民辦院校的話,肯定是要比公立學校的學費要昂貴一些。一般來說,公立學校每年的學費就在4-6千左右,而民辦三本學校的學費則至少在一萬左右。還有一些藝術類的專業,學費就更加昂貴了。

二、本科類的就業差距並不大

大學畢業後在進行面試的時候,用人單位會根據本科、專科以及其它學歷進行評判,但是可能並不會特意去區分到底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說白了,本科學歷就是個敲門磚而已。未來大家在學業上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就,還是要看學生的個人能力。

三、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人生

其實不管是三本學校,二本學校,還是名牌大學,學生們有多大的能力,需要看的是學生是否努力在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學生們上的是三本類的院校,那麼周圍的環境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大家可以改變自己,為美好生活而努力。

所以如果客觀來說的話,學生們考上民辦三本,並非是沒有意義的。到底是選擇三本院校還是專科院校,還是要看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三本還是專科,各有利弊。如果能上三本的話,是不是就沒有必要選擇專科了呢?

三本還是專科,學生該怎樣進行選擇?

一、看學生的家庭條件狀況

家庭條件問題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相比較來說三本院校的學費要比大專昂貴不少。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話,可以選擇三本類的院校。三本再不濟也是本科類院校,未來學生畢業之後可以直接考研。而專科生想要升本科,限制條件則比較多。所以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還是應該儘量選擇三本院校。

二、看學生的興趣愛好

專科學校主要培養的是技術型的人才,而本科學校培養的則是通識教育人才。學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應該是有目標和規劃的,起碼是有一個想法的。所以在選擇三本和大專的問題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三、看學生自身的需求

還是那句話,三本院校再不好也是本科院校,而專科類的院校再好也是專科。即使很多學生和家長不願意承認,也不得不說本科專業和專科專業的分水嶺是非常大的。比如在進行面試的時候,一些用人單位聽到學生是專科畢業的,馬上就被淘汰了。雖然說學生能走多遠,還是要看自身的實力,但是起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來說的話,三本院校好還是大專院校好,這一點沒有特別絕對的答案,還是要看學生們自己的需求。三本院校屬於本科類院校,但是學校的學費比較貴,可能性價比並沒有那麼高。而專科類院校學歷上要低一些,但是如果選對專業的話,未來可能並不會差。

寄語:

到底是三本院校好還是專科院校好,是沒有準確的答案的,只能說各有利弊。學生們還是應該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哪個選擇更適合自己。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沒有必要去聽別人的評價,只要考慮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可以這樣來進行選擇。

你覺得專科和三本,哪個更值得讀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三本民辦院校,考上有意義麼?
    相較於中考,高考的競爭更大一些,並且成績出來後,所上學校的等級也有很大不同,像高中可能只有兩個等級,那就是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但大學卻不一樣,有清華北大等最高學府級別,也有985,211名牌大學級別,剩下的還有一本,二本,三本,專科,等級特別明顯。
  • 它披著二本的外套,卻是民辦三本院校,一年學費2萬多,值得上嗎
    2020年的高考結束了,馬上一些學子也迎接自己的大學生活,高中三年很苦,尤其是高三的時候,常常挑燈夜讀,即使拼盡力氣,考出來的成績卻不盡人意,怎麼辦才好呢,有些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而有些人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甚至也不是一本,二本,考出來的分數如果上專科很可惜,自己也不想讀,只能去所謂的三本了,很多人不明白三本是什麼,三本也是普通本科。
  • 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這一段時間正是各個省份二本批次高校錄取的日子,二本高校以前都是一些公辦高校,但是這幾年,一些省份二三本進行了合併,從此三本民辦高校也成為了二本高校。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 披著二本的外套,卻是一萬多學費的三本院校,考上到底吃虧不?
    有些高三學子拼命一般的讀書,但在高考的時候,還是沒有考上理想大學,身邊同學可能考上了比較好的學校,而自己分數比較尷尬,二本上不去,專科太可惜,只能去三本。被三本錄取的學生,去讀三本真的吃虧嗎?從學費來說,三本學校幾乎都是民辦的,所以一年費用大概要一萬五左右,也有的省份高達兩萬元,二本的學校每年的學費在三千到五千左右,從這一點來看,有一些吃虧。
  • 每年學費6.98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大學,把農村家長坑慘了
    今年的二本院校的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學生們目前正是在密切的關注著入取信息,希望能夠儘快被錄取。這些年來,我國的二、三本院校進行合併,並且整合為一個批次進行招生,如果沒有留意,可能很多學校就會被一些民辦大學坑。
  • 考上二本值得慶祝嗎?學費太貴,無奈選擇專科院校!
    一、考上二本,考生應該高興嗎?在二本和三本沒有合併之前,如果能夠考生一所二本院校也值得慶祝。但是,在它們合併之後,所謂的二本分數線其實之前的三本分數線,只不過改為了「二本」。雖然感覺考上了二本,但能考上的大學依然是三本大學,實質並沒有變化。然而,很多考生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因為考生了二本而沾沾自喜,直到填報高考志願時才認真了現實,其實自己只是一個三本生。所以,對於現在的考生來說,考生二本並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兒,因為填報志願時很容易滑檔!
  • 「以二本名義」招生,學費卻動輒2萬+,民辦三本有必要上嗎?
    二本三本線合併之後,不少省的本科線都有所下降,很多民辦的三本院校也搖身一變,成為了所謂的民辦的二本學校。雖然民辦三本變二本,聽起來好像檔次貌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民辦類高校的學費是一點也沒降啊。不少很多民辦的三本學校雖然名義上以二本招生,但是學費卻動輒2萬+,少的也要一萬多。
  • 學費好幾萬,二本外衣下的民辦高校害慘了多少普通家庭
    最近正是多個省份二本院校錄取的日子,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三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合併,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經取消了三本。這樣一來本科線降低了,學生上大學的機率更大了,但事情果真這麼好嗎?其實在二本院校中有很多的獨立院校或是民辦大學,雖然它們也是披著二本的名義,但其實它們就是之前的三本。不僅社會的認可度低,而且學費大都比公立本科要貴的多。
  • 4所三本院校披著二本外衣招生!學費近7萬,家長直呼:太貴
    近年來,我國很多省份進行高考改革,實行本科批次的合併,即將本科一、二、三批全部合併或者本科二、三本合併,雖然國家的出發點很好,讓學生在畢業後不受到歧視,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因為很多學生和家長因為不了解這些批次之間的界限,產生誤解,因此,導致志願誤報,低分高報,遭遇落榜。如果不選擇復讀,只能劃入下一個專科批次。
  • 披著碩士的「外衣」,收著昂貴的學費,上專碩到底值不值?
    但是現實中很多大學的考研專碩學費比較貴,往往比學碩要貴不少,比如一些大學的金融碩士學費一年就要七八萬,還有一些工商管理專碩學費更貴,專碩昂貴的學費也讓很多大學生望而卻步。那麼專碩披著「碩士」的「外衣」,又收著昂貴的學費,上專碩到底值不值?作為已經畢業幾年的學碩,我認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待這個問題。首先從就業層面來看,考研上專碩確實很值得。
  • 學生考上民辦二本,一年學費兩萬六,感覺對不起當農民工的父親!
    最近有個小粉絲給我留言,說他今年考上了西安某民辦二本高校,也就是二三本合併前的三本院校,一年的學費就要兩萬六,他感覺很有負罪感,看著工地幹活的父親,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不該去讀。這位小粉絲的困擾其實困擾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所有考上民辦二本的貧困家庭孩子,在學費面前,他們都有些憂慮,在前途面前,他們更是迷茫。但是,民辦二本雖然比不上其他公辦本科,但是比起大專,優勢還是很大的。首先,從學歷上來看,民辦二本也是本科,和清華北大一樣都是本科,但是再好的大專都只是大專,大專和本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 三本二本的區別是什麼,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
    目前很多地方三本二本雖然都已經合併,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家長願意把一些民辦本科高校叫做三本。這種民辦高等院校其實是很多成績不理想剛到本科線考生的選擇。那麼三本和二本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孩子被民辦二本錄取,學費頂上一家生活費,到底讀不讀?
    今天接到了一個求助,來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幫忙分析分析,我同村的本家叔叔,今年兒子參加高考,考了個民辦二本,學費2萬,一家人愁壞了,問我到底讀不讀?今年這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多少個參加高考的孩子,咱們暫且不表。我叔叔家的孩子在高三前半學期的學習還好好的,在家上網課期間由於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導致7月份的高考發揮有所失常。
  • 考上學費3萬民辦二本大學,值不值得?老師:是這3個專業偷著樂吧
    有一位遼寧的考生家長在網上問了一個問題,說她的孩子今年被一所民辦二本院校給錄取了,學習的專業是電子信息類的專業,每年光學費都要快3萬元,想問大家到底值不值得上呢?
  • 民辦二本也是「本」,四點優勢不該忽視,學費2萬也要上
    本科批次合併,讓二本競爭更激烈從2017年開始,多個省份將三本院校進行分流,部分轉為專科,部分與二本院校合併為一個批次,山東和海南最為徹底,直接取消了本科批次,直接合併為普通本科批次。民辦二本院校優缺點非常明顯民辦二本高校的兩大明顯的短板:一是學費貴。
  • 為什麼名牌大學一年的學費是幾千塊錢,而三本院校動不動就上萬
    目前中國教育是前九年免費,高中和大學是要自己掏錢的,高中不管是不是重點中學,學費都是差不多的(私立學校比較貴),我們當時的小縣城一年是700元左右 ,而大學由於區分了一二三本,專科,所以學費差異化比較大,有些一本院校可能一年只要幾千就夠了,而三本、大專可能一年得好幾萬。
  • 農村娃被民辦二本錄取,學費2萬,家裡愁壞了,到底讀不讀?
    今天接到了一個求助,來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幫忙分析分析,我同村的本家叔叔,今年兒子參加高考,考上了個民辦二本,學費2萬,問我到底讀不讀? 唉!今年這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多少個參加高考的孩子,咱們暫且不表,就拿叔叔家這孩子來說吧,
  • 二本考生壓力變大,學費太貴,無奈選擇上專科院校!
    因此,二本批次的考生人數增加了很多,填報志願時的競爭壓力也大了很多。雖然很多考生考上了二本,但命運真的改變了嗎?一、考上二本,考生應該高興嗎?在二本和三本沒有合併之前,如果能夠考生一所二本院校也值得慶祝。但是,在它們合併之後,所謂的二本分數線其實之前的三本分數線,只不過改為了「二本」。
  • 江蘇專轉本考上三本到底要不要去讀?
    每年都有很多人在猶豫考上了民辦,到底值不值得去讀,畢竟一萬多的學費,這個錢不少,雖然現在二本三本合併,但不可否認,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區別就是:學費!很多同學都會算一筆帳:備考費用+報名費用+本科院校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其他開銷。而三本院校的學費無疑要比二本貴上許多。
  • 偏遠地區的公辦二本和近點的民辦三本,兩所高校如何取捨?
    有考生問:一個偏遠的公辦二本,學費一年8000和一個近點的民辦三本,一年學費19000,兩所高校選哪所?可以肯定地說,很多考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公辦二本,而不會選擇民辦三本。有人說:大學生最好不要在家門口上大學,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見多識廣,見識多了,心胸、氣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就不同。其次:學費差距太大。公辦二本每年學費8000,民辦三本每年學費19000,一年相差1.1萬,四年單學費就相差4.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