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說書」可月入百萬,崛起的有聲書行業會一直火爆嗎?

2020-12-1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最極客,作者|東方亦落

近年來各類音頻平臺逐漸普及,「聽書」也隨之成為了一種時尚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於這種方式。忙碌了一天之後,走在下班路上戴上耳機聽有聲書,回到家之後邊做飯邊聽書,或是躺在床上聽著有聲書入睡,這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日常。

有聲書市場的火爆從一系列數據和行業的現狀可以感受到。這樣的火爆也帶動了從業人員收入的增加,一些有聲書行業的頭部主播也可以像直播平臺上的主播一樣月入百萬,這些現象都反映出了有聲書行業蓬勃繁榮的景象。

有聲書市場蓬勃繁榮的原因何在?這與時代背景、用戶習慣及市場發展趨勢都是緊密相連的。依照市場整體的情況和行業發展的慣性來看,有聲書市場在未來幾年會愈加繁榮。不過這種趨勢並不絕對,因為這一行業存在固有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源於大環境,所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也給中國有聲書行業的發展趨勢增加了「懸念」。

勢頭難擋,網際網路企業分食有聲書市場「蛋糕」

有聲書市場的火爆,從近年有聲書市場數據的變化中就能夠感受到。2016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為23.7億元。2017年,這一數據增長至32.4億元。截至去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增至46.3億元。增長勢頭可以說是相當迅猛,照此看來,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在2019年可能會達到63.6億元,到2020年該數據或將增至82.1億元。

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也惠及了有聲書從業人員。

例如喜馬拉雅FM中的頭部主播「有聲的紫襟」。這位90後青年曾難以養活自己,靠著播講有聲書引起了平臺的注意,成為籤約喜馬拉雅FM的獨家主播。到如今已積累了幾百萬粉絲,成為喜馬拉雅FM上的超人氣主播,也實現了財務自由。從2016年起,紫襟先後推出超過20本的付費作品,這些有聲書作品讓他的收入從月入過萬到月入百萬。

再如蜻蜓FM中的人氣主播「醉蝶」。曾經就是一名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只是出於愛好利用空閒時間錄製有聲書。之後在另一位主播的引薦下,醉蝶成功通過了蜻蜓FM主播的試音,與平臺正式籤約。

由於醉蝶聲線甜美,其播講的《嫡女多謀》等作品在蜻蜓FM上逐漸擁有了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超高播放量,醉蝶也在蜻蜓FM主辦的「天聲計劃」大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並受邀成為饒雪漫作品《秘果》的有聲書主播。

如今,醉蝶已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成為全職主播。一部分原因是出於愛好,另外醉蝶靠播講有聲書掙到的錢也已足夠養活自己。

這樣的收入水平直追近年大火的直播平臺中的主播,這離不開大環境的發展。六七年前,智能設備尚未普及,音頻平臺也並未火爆,當時有聲書的市場規模僅有7.5億。而在真正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有聲書市場的規模開始成倍增長。從整個音頻市場來看,知識付費是被熱炒的概念,與之相比有聲書似乎低調很多。但就是這「低調」的有聲書,卻是主流音頻平臺中50%的付費收入和流量的重要來源。從付費產品的復購率來看,有聲書同樣佔據著不可忽視的位置。

縱觀全球網際網路市場,有聲書領域越來越被重視。

去年1月,谷歌應用商店開始面向全球範圍內的45個國家的用戶提供9種語言的有聲書籍,可通過iOS、安卓、網頁等多種渠道收聽。隨後,蘋果也在Apple Books中加入了播放有聲書籍的功能。從這一系列動作中可以感受到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有聲書市場的青睞,而他們真正看中的,是有聲書市場中迅速增長的用戶規模與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中國,除了各大音頻平臺之外,閱讀應用、視頻網站也都在嘗試進入有聲書市場。去年11月,閱文集團有聲閱讀品牌「閱文聽書」成立。同月,B站宣布全資收購貓耳FM。

甚至連傳統出版行業都在試圖進入這一市場。廣西師大出版社邀請林青霞朗讀自傳《窗裡窗外》。新星出版社邀請著名播音藝術家李野默錄製了旗下多部偵探小說。而在更早的2012年,《讀者》就開始了有聲書項目的布局,與上海電影譯製廠聯手,邀請到劉廣寧、童自榮等多位知名配音演員錄製名著的有聲版本。

可以看到,有聲書領域已經成為了一塊大蛋糕,並且蛋糕的香氣吸引到各方爭相分食。那麼這種「香氣」的來源是什麼?有聲書能夠大受青睞的根源何在?

二、用戶與平臺為何都愛有聲書?

艾媒諮詢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中的有聲書用戶以年輕群體為主。30歲以下的用戶佔比高達63.4%,其中24歲及以下的用戶佔比33.8%。這是因為年輕人使用移動端的數量較多,也意味著更加適合有聲書場景的中老年人是有聲書市場能夠繼續挖掘的部分。

此外,21.3%的受訪用戶表示主要通過有聲書進行閱讀,51.3%的受訪用戶表示有聲書數量是選擇聽書平臺的主要考慮因素,這說明有聲書平臺的核心競爭點在於內容的質量和豐富程度。而在未來有通過有聲書進行閱讀意向的受訪者比率高達33.4%,從中可以感受到這一市場的潛力。

其實在閱讀方式中,「看」是一種很好的體驗。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在上課時偷偷看小說的經歷。當課堂內容無聊之時,一本有趣的讀物能讓我們沉浸在離奇曲折的情節當中,甚至被書中的情節感染,那絕對是一種酣暢淋漓的體驗。

既然「看」已經能夠產生如此令人神往的樂趣,為何我們還熱衷於「聽」書呢?

這與大環境的轉變不無關係。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人們也變得愈加忙碌,已經很少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閒」,捧著一本書靜心閱讀的歲月已一去不返了。加之行動裝置迅速普及,對我們而言更現實的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我們需要解放手和眼,需要一種隨時隨地都能獲取書籍內容的方式,同時也需要以前在閱讀書籍之時所產生的「沉浸式」體驗,而有聲書無疑就是滿足這些條件的最佳途徑。

在移動端,年輕群體是有聲書的主力軍,但這並不意味著有聲書就是年輕群體的專屬。

實際上,有聲書對多數群體都適用。老年群體就不用說了,天天拎著收音機聽評書是許多老年人的常見習慣。對於青少年來說,情節較強的內容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未成年群體在閱讀紙質書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識字量不夠、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而有聲書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讓孩子更高效地獲取知識,也能讓家長從「重複講故事」的「困境」中得以解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場脫胎於需求,強烈的需求是喜馬拉雅FM等一系列音頻平臺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市場的廣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平臺布局。除了在內容方面發力,許多平臺還推出智能設備、聲音定製等技術支持,如喜馬拉雅FM推出的AI音箱小雅Nano,科大訊飛的訊飛閱讀發布的「定製聲音」功能等。

這些技術方面的支持有助於進一步激發有聲書的內容創作及運營方面的活力,引發更多用戶對有聲書的興趣,吸引更多企業和平臺加入到有聲書行列。在經歷了版權爭奪等無序競爭之後,如今的有聲書市場基本劃分完畢。如不出意外,未來的發展應該會相當不錯。

但是這種過程並不完全順利,因為有聲書行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三、侵權現象嚴重盈利模式不明,有聲書在「危機」中成長

最明顯的應該是版權問題,可以說有聲書行業是侵權糾紛的「重災區」。儘管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許多音頻平臺已從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過渡到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模式,但前者仍是許多音頻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就是最容易出現侵權的部分。

要知道,平臺不會專門為UGC內容購買版權的,但UGC創作體量又極大,所以其內容許多都未經許可,因此出現過的訴訟案件也不在少數。儘管平臺有相關的版權審核體系,並且在不斷擴充版權,但這種事件仍然會頻繁出現。

這其實並非有聲書行業獨有的問題,由於此前的積弊,中國的版權環境一直都不算好。雖然各方的觀念在逐漸規範,但在內容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這種問題難以避免。侵權容易維權難,有聲書市場「井噴式」發展態勢的背後,必然要以版權為代價。這個問題並非無解,但徹底解決不僅需要人力物力,更需要時間。

除了版權問題,有聲書當前的盈利模式也並非最佳。

儘管頭部平臺們在逐漸擴充版權,但版權價格也在逐年提升。音頻平臺的利潤空間被極大地擠壓,負擔日益加重,因此找到一個有效的盈利模式迫在眉睫。

目前有聲書乃至整個音頻市場主要依靠用戶付費盈利。雖然用戶的內容付費習慣已建立,但與總用戶基數相比仍不具優勢。例如在喜馬拉雅FM中,2017年的付費用戶為3500萬,然而與4.7億的總用戶數相比佔比僅為7.4%。比起平臺在購買版權和運營等方面付出的成本,平臺用戶的付費意願仍有待加強。

對於用戶付費的盈利模式,喜馬拉雅FM內部其實也並不看好。喜馬拉雅FM版權商務代表鬱力表示,平臺更傾向於發展主播經濟和廣告業務等模式,期望以此實現盈利。

廣告業務是網際網路平臺的普遍盈利模式,人們對此也較為熟悉。「主播經濟」則有仿照直播行業的意味,在平臺中建立主播的人氣,提升影響力,通過用戶打賞等方式變現。不僅能增加盈利渠道,還能使得主播、聽眾、平臺與合作方共同受益。

不過對於有聲書行業而言,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也不容易。在「內容為王」的特質更為凸顯的有聲書行業,從業者不容易像直播行業中的主播那樣吸睛,雖然有人月入百萬,但也畢竟是少數,想要走主播經濟的路線,可能比直播行業需要更長的培育過程。

對已進入下半場的有聲書行業而言,以內容為核心的良性競爭才是本質。所以如何為用戶提供精細化內容從而完善用戶體驗,是接下來應該思考的問題。儘管有聲書行業存在「危機」,但機遇往往就隱含在「危險」之中。如果能正視問題,那麼問題就可能會轉化為動力。如果能做到這點,有聲書行業的未來會更加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說書人變形記:講故事月入百萬,單田芳「後繼有人」
    「消失的說書人」與「新說書人職業」,是矛盾對立面的說法,事實證明這個職業沒有消失,只是在變形。而變形的首要問題是:誰在加入這個群體,以及加入這個群體的人怎麼跟上市場變化。從挖掘機到年入百萬幻櫻空是喜馬拉雅FM的頭部說書人。
  • 有聲聽書行業呈爆發式發展!行業進入紅利期,大主播月入百萬!
    有聲聽書行業呈爆發式發展!行業進入紅利期,大主播月入百萬!PXG數碼技術室,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有趣新奇的科技新知識、網際網路大事件、數碼新資訊、讓你獲取資訊快人一步,精彩點評帶你指點江山,一切盡在PXG數碼技術室。
  • 如何靠「聲音」賺錢?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
    隨著內容付費概念的興起,音頻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音頻行業的「主播」群體生存狀態是怎麼樣的?如何靠「聲音」賺錢?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耳朵經濟是怎樣的一種經濟?據業內人士介紹,有聲的紫襟領銜,牛大寶、頭陀淵講故事、一刀蘇蘇、大斌、幻櫻空等頭部的有聲書主播,年收入均可達到百萬水平,他們是耳朵經濟的最先受益者。有調查顯示,「95後」最嚮往的職業排名是:主播、配音員、化妝師、遊戲測評師和cosplayer。可見,在這群「95後」年輕人的眼裡,薪水、穩定性不再主要,「有趣」和「發展空間」才是他們選擇職業時的重要指標。
  • 陶淵明後人紫襟沉默寡言,卻在喜馬拉雅靠錄製有聲小說月入百萬
    「沒有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喜馬拉雅FM4.23舉辦聽書節,你想要的書,都能聽著「讀」。令人期待的是,這次聽書節將會出現一名來頭不小的主播——陶淵明的後人——有聲的紫襟。
  • 福布斯來了兩個90後「說書人」
    10月17日中午,看到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後,入選在列的紫襟發出了一條朋友圈。福布斯對於青年精英的定位是:成為未來行業及社會翹楚的潛力年輕人。今年入選的名單中,有今夏爆紅的明星,有創投行業企業家,有國家隊的運動員,還有紫襟這樣的90後「說書人」。
  • 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上喜馬拉雅做主播年入百萬
    在喜馬拉雅,他從一個試音一年失敗的門外漢,到逐漸成長為「大慶有聲書第一人」。五年時間,演播21部有聲作品,4部作品播放量過百萬,目前他是喜馬拉雅全職主播。 內容消費崛起,殘疾人在家錄有聲書就能養活自己作為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內容品類的豐富程度,在行業內擁有明顯優勢。
  • 開了8年挖掘機之後,他成了年入百萬的有聲書主播
    從挖掘機司機到年入百萬的網絡主播,幻櫻空的命運頗有些「時勢造英雄」的意味。2018 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46. 3 億元,而他是那個趕上機遇的人。如今, 92 年出生的幻櫻空已擁有 114 萬粉絲,是喜馬拉雅平臺上成長最快的主播之一,作品《老衲要還俗》僅上部的播放量就有6. 3 億。依靠分成和平臺扶持,幻櫻空已年入百萬。
  • 有聲書主播上榜福布斯:內容創業正進入音頻時代
    伴隨著精神消費的崛起,中國也正在崛起一批優秀的聲音藝術從業者,比如哪吒的配音演員呂豔婷、羅小黑的配音演員山新等。在虛擬偶像屆,洛天依作為國內第一位,也是最受歡迎的虛擬偶像歌姬,登上了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還參加了央視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在古風音樂圈,「滿漢全席「同樣靠聲音吸引了不少粉絲。
  • 當主播僅半年即可月入過萬,有聲書為什麼這麼賺錢?
    多方信息佐證著這個消息的準確性:在喜馬拉雅FM,有聲書部分為平臺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流量,收聽時長佔比超過60%;在蜻蜓FM,內容付費節目收入佔據平臺總內容收入的一半,並且有聲書部分的復購率超過50%。從貢獻流量到打通商業變現路徑,有聲書品類於主流音頻平臺的表現堪稱突出。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故事。移動音頻市場崛起初期,各家平臺已圍繞有聲讀物展開版權和主播的布局。
  • 靠聲音年入近百萬,沒人知道她其實看不見
    話雖如此,但當她考進了上海中醫藥大學,加入話劇社團,開始和視力正常的普通同學接觸後,她還是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同。「難道這輩子只能靠推拿生活,一直做到50多歲退休嗎?」馬寅青說,自己不想這樣過一生。於是,她決定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馬寅青成為了一名有聲書主播,在喜馬拉雅演播有聲書、廣播劇。如今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今年團隊預估收入近百萬元,20位員工裡有15個都是和她一樣的視障人士。
  • 小說配音兼職能掙多少錢,有聲小說播音員月收入多少錢?
    隨著時間推移配音行業的不斷發展崛起,也冒出了愈來愈多的新型產業,從紙質版書刊小說不斷發展到網絡玄幻小說,如今又隨著時間推移配音行業的冒出不斷發展到了有聲小說,大家都明白,小說有很多的種類,各式各樣,這對配音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7個月從配音小白到有聲書主播?這些「網際網路新職人」畢業了!
    昨天,喜馬拉雅與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合作的喜馬拉雅大學首期有聲書主播實訓班畢業典禮暨學員籤約儀式在浦城職業技術學校舉行。經過7個月的學習與期末嚴格考核,首期實訓班全體學員成績合格,準予畢業;其中31名學員當場與喜馬拉雅正式籤約,成為職業有聲書主播。
  • 有聲書演播人:影視IP入局是「救市者」嗎?音頻市場創作者系列
    2017年1-8月下載版有聲書銷售額增長30.2%,連續3年保持近20%的增速。「如果內容不好,做得再大,說得再好,會有第一批人去買,但是之後的生長就不會那麼大了。」這個行業,也有普遍的月入百萬「它是男人的聖經
  • 在中國靠聲音賺錢的那些人: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從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在中國靠聲音賺錢的那些人曾經的挖掘機工人、實習護士、啃老族拿起麥克風粉絲、流量、財富都向他們湧來「玖兒,你能演出多少動物而一本有聲書連載下來動輒一兩年,粉絲和主播在日更中往往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你讓我努力兩年,保證月入過萬」隨著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音頻分享平臺的崛起,一批又一批主播用聲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4年,暮玖不顧家人反對,從武漢拎著兩個箱子開始了北漂生活。
  • 融資後估值20億的懶人聽書,能帶火有聲書嗎?
    所以,懶人聽書融資過億,會是有聲書領域的一劑強心針嗎?又能否帶火有聲書,解決行業內的實際問題? 處境尷尬的有聲書 儘管懶人聽書月活近3000萬,但有聲書依然不那麼為人所熟知。 前景可觀,「猥瑣發育」 與國內有聲書一直「猥瑣發育」的狀況有所不同,國外在有聲讀物領域,已然是巨頭過招、「明刀明槍」。 早在2007年,亞馬遜收購美國最大的獨立有聲讀物出版商「Brilliance Audio」,次年,又收購有聲書分銷商Audible.com,2018年10月,亞馬遜發布全新Kindle Paperwhite,新增功能:可聽有聲書。
  • 2016美國出版業:電子書發展放緩 有聲書強勢崛起
    原標題:電子書發展放緩 有聲書強勢崛起 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網站6月15日發布的年度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美國出版商的圖書銷售額為71億美元,雖然宗教類圖書和童書/青少年圖書在2016年有所增長,但成人類圖書下降了2.3%。
  • 28歲九江小夥錄製有聲小說月入200萬元 直言耐得住寂寞很重要
    10月17日,福布斯中國公布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其中,來自江西九江的28歲小夥陶勇祥赫然在列。據悉,陶勇祥目前是一名有聲書主播,在喜馬拉雅FM上擁有大量粉絲,「有聲的紫襟」是他的網名。◎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見習記者陳孝
  • 《王者榮耀》代練:工作室月入可超百萬
    《王者榮耀》是國內最火爆的一款遊戲,從小學生到上班族幾乎人人都會玩這款遊戲。而隨著《王者榮耀》的火爆,還帶動了一批產業的發展。就拿遊戲代練來說,業務日發單量達到了2萬,工作室甚至可以達到月入超百萬的地步。  《王者榮耀》代練行業有多火?作為一部擁有5000萬DAU的手遊,《王者榮耀》的代練業務已經逐漸可以與《英雄聯盟》比肩了。
  • 傳說中的年薪百萬,都分布在這些行業,看看你入對行了嗎?
    「媽呀,得是年薪百萬的精英才能在北京待下去吧。」於是,你就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標。終極任務:年薪百萬!拿百萬年薪的也沒三頭六臂,智商情商未必和你有多大區別。只要在某些關鍵步驟做對選擇,百萬的希望還是有的。- + -但怎樣才能年薪百萬?首先你得入對行。某些行業,你拼死拼活都難做到年入百萬。
  • 月入200和月入百萬的FM音頻主播,到底是怎樣賺錢的?
    喜馬拉雅FM上的內容幾乎已經無所不包,20個大類328個小類涵蓋了有聲書、親子、商業、人文、娛樂等領域。艾媒諮詢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到3.48億,預計2019年用戶規模將達4.8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