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開始瀏覽器是要收費的,1994年Mosaic Netscape就明碼標價,他們家的瀏覽器39美元/年,一些不花錢的瀏覽器就只能試用,因為當時他們只要的變現方式就是付費,免費是幾乎不可能的,想要長時間使用就必須交費。
之後就是微軟入場,憑藉一手「免費」使用,和Windows系統進行了捆綁銷售,大家一看IE瀏覽器免費,就紛紛選擇了微軟,此前收費的那些瀏覽器徹底失去人心,慢慢退場。
360和IE瀏覽器的模式非常相似,提供一個入口,和其他的第三方網站、軟體共享流量,以此來維持生存,360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佔據了入口,想不賺錢都難,所以IE瀏覽器在2002年佔據了96%的市場。
沒成想,360瀏覽器太「狗」了,當初說好永遠免費,如今想方設法收錢,最近他們推出了一個會員功能,開通之後就能獲得六大特權,會員價格也有三個不同的選項,從1.2萬人免費體驗的情況來看,大家對這些功能並不是很感冒,選擇開通的人也不多。
很多網友對這件事感到不可置信,現在殺毒軟體都不出會員了,瀏覽器有無數個不同的選擇,這個時候出會員模式,不是自討苦處嗎?確實如此,360可能是最近太缺錢了。
在大家一直抗議之後,12月2日,大家突然發現360悄悄的下線了這個會員頁面,回到了最初的樣子,但是360這種想盡辦法收費的態度已經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恐怕360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各大企業所說的「免費」,大家當做一個玩笑聽一聽就好了,千萬不要因此感動的一塌糊塗,因為免費是一種手段,盈利才是最終的目標。或許現在很多軟體都免費,但是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就必須得找到盈利點,這是企業的目標。
如果突然收費了,那也別慌,產品還是原來的產品,只不過他們對於盈利有了不同的要求。現在各類產品都不少,如果一個貿然收費的話,說不定就會讓自己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減小,所以企業也不會輕易這麼做。